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家皇后:张嫣传 / Chapter2:情知已被山遮断

Chapter2:情知已被山遮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转移草草光阴开遍万千红紫。
  执掌花花世界愿瞻十二神明。
  这是东晋太康年间书写于建康城吴大帝孙权生前所筑的御街上的百花花神庙庙柱上的其中一副华楹文联。
  汉文帝后元元年六月,孝惠皇后薨逝。文帝后元末,自西汉景帝始至东汉末年五百年间年间,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各地纷纷开始了次第兴起了民间祭祀花神,男女双方谋求良姻玉缘,以结两姓之好,四处广建花神庙的活动。
  洛神神女,三都文赋,箴图玮卷,一时洛阳纸贵。到了汉末建安三国时期,曹魏之时,洛阳周边各地,淮西四郡、淮南、淮北三郡等名城,民间各地广建花神庙,祭祀神明:花神化身孝惠皇后张嫣。
  到了西东两晋时期,祭祀花神的活动更是更加地注重,盛况空前空前盛大。不仅是江东豪族大户人家,每家每户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捐钱,供献财力物力;更有小户人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献力,举国上下,广筑花神庙,以致每逢每月的初一、初七、十五和下九,少男少女们总是聚集在花神庙前,排起一两条长长的长龙,不论是男女老幼,烧香上供,祭祀神明,以谋求神明赐福,喜结良缘。
  东晋太康年间。
  金陵城都,石钟山下,京口北固亭瓜州水旁,一条大河从建康城旁流过,浩浩荡荡的长江江水沿着曲曲折折的蜿蜒河道,向东一直奔去,注入道东海之中。河畔,一座繁华似锦的都城,建康城,坐落于此。
  无论是建康城内外,总是车水马龙的一番繁华热闹的景象。市中心及河畔的码头、河道两岸,商铺林立,酒楼、客栈、茶馆等建筑鳞次栉比。每日清晨及傍晚时分,往来于建康、临安、豫章等几大繁华城市的的行人客商,来来往往进进出出。来往于建康各处的商铺、酒馆、食肆、客栈之间,一时之间车水马龙,甚是繁华热闹。
  汉末建安,晋武一帝,琅琊司马。如果有人偶然从此城经过,不经意间问起这座建康都城的郡守府尹是谁,可能路人一时间回答不出来,但若是有人问起此处堪比各处园林、亭台楼阁最好的去处是何处时,则连稚子都可以脱口而出:当然是花神庙。
  不论是从建康的城中心的宣德楼牌坊,栖霞坊的御街,到南门大街,飞云浦、石钟山下,黄浦大江岸,还是占地逾百亩的建康豪门贵胄的长街;以及商铺林立、茶楼酒馆、客栈,浦口,居民区,等等这些地方,处处可见花神庙的踪迹。
  在建康城内外,最有名的不是江东豪门世族家里的芝兰玉树、奇花异草,亦不是建康城外的层峦叠翠、重霄飞阁,也不是河畔的鹤汀凫渚,桂殿兰宫,且更不是清流迂回,阶石甬道,而是随处可见的花神庙。
  时有人为诗云耳,两句见证:
  花叶叶叶,翠翠红红,惟尔神著意扶持,不教世界雨雨风风冷冷清清。
  鲽鲽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终成眷属,长此鲽鹣暮暮朝朝喜喜欢欢。
  凡是到了花神庙,烧香上供,祭祀神明,无不希望花神赐福给他们这些痴男怨女、善男信女们一桩桩金玉良缘。
  却说这年十月之后,天气一天是比一天更凉了,未及入冬后,天上已是沥沥淅淅的下了几场白雪飞花。入冬以后,未待冬至,建康城内便连日刮起了阵阵大风,天上日光晶薄,地上朔风乱吼,低垂的星空下阴云密布,起承布合,天上下起了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漫山遍野,一片素白,处处琼檐玉枝,如同阵阵飞花含笑点翠,亭台楼阁的廊檐之间,银装素裹。
  天寒地冻,又逢岁晚,暮色早暗。
  黄昏之后,白天时候的纷纷扬扬的白雪已是早早地停歇了,天气渐暖,街上行人依旧繁多,而地上的皑皑白雪却欲渐消弭。入夜,渐深,街上人影稀稀疏疏,依稀可见只是三三两两的行人,怅然失意般的在路上踟蹰。
  夜深,人定之后。城内趋近无人的样子,唯有久久还未关张的店铺、客栈和食肆门前的几盏灯笼灯火烛煌,以及巷子深处隐隐可见的一缕缕炊烟。站在飞云浦外的南门大街上,抬头看去,薄暮冥冥,远远地只是隐约可见暮色中几许薄薄的炊烟直上碧霄,薄丝袅袅,忽明忽暗,若隐若现,隐隐地隐在幽暗的夜空中,融成一片灰蒙。
  此时,趋近无人的南门大街街上,巷口,一个趋近二十五岁左右的年轻男子,身着一件比较薄的大氅衣,衣服古朴老旧却不失干净整洁,隐隐可见里面套着一件素净古朴的青衫子衿。他的目光如炬,炯炯有神,眼神犀利,小心地查探着黑暗中周围发生着的一切。靠着不远处门窗紧闭的客栈门前的一点烛火,男子隐隐地探出头来,迈着缓步,由西往东,朝着这边的花神庙缓缓的走来。他缓缓迈着轻缓的步子,轻手轻脚,生怕被人瞧见。
  忽然,在他前方的不远处,有位身披着粉绿色丝袄的由着丫鬟打着花伞的估摸着有十七八岁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小丫鬟打着花伞,跟随着主家的姑娘(小姐)的一脚一步,慢慢的从不远之处的巷子里走将出来,正朝着男子缓缓地迎面走来,而且那巷子口,正是这条街的花神庙的所在。迎面看去,只见那小丫鬟一只手打着花伞,另外一只手的手中中挽着竹篮架子,竹篮里供品和果酥糖吃等祭祀用品一应俱全,可见两位姑娘刚刚从不远之处的花神庙里祈完福出来。
  侍女打着花伞,两人从男子身旁缓缓走过,侍女身旁的少女几近与男子擦肩而过。须臾,两人便向着远处走去。男子回头看着女子远去的身影,顾笑良久:“那位姑娘,可真是漂亮,翩翩动人。”
  待去花神庙祈福的少女与她的丫鬟一同远去,男子又缓缓地向前走去。少顷,黑暗之中,有位身着青衫子衿的年轻人,约么二十一岁左右,正在缓缓的朝着男子走来。
  年轻人朝着远处轻声地喊了一声道:“皇甫兄。”
  这位被年轻人称作皇甫兄的男子,姓甚“皇甫”,单名是一个谧字,字仁和,又叫皇甫仁和。
  或许是年轻人的喊出的声音有点小,男子并没有清楚地听见年轻人喊他自己。昏暗之中,隐隐而远远地看着走来的年轻人的身影,男子惊异,疑似以前旧人朋友。
  远处,不时地传来了更夫打更报时的声音,单只快马哒哒哒的驰骋之声,还有隐隐约约的城门即将关闭的声音。
  男子不及多想,继续向前缓步走去。待两人几近为一条线时,黑暗中,有人向着男子自己隐隐的作了一揖,“皇甫兄。”待男子走近一看,身前的这个朝着自己缓缓走来的年轻人同是身披开衣大氅,身着青衫子衿。隐约中,依稀可见年轻人衣服干净整洁,华丽鲜艳。两手空空,看样子是要准备回家了。
  “唉!原来是是你,刘兄!”
  男子打恭作揖回礼道。
  那年轻人径直放声笑道:“皇甫兄,都这么晚了,你这是要去哪里?看样子,皇甫兄不会是要去花神庙吧?唉,不是为兄说你,你这几天都去了好几次了花神庙了,神明虽好,固然值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尊敬,可是你一天去两三次,为兄也不好说你什么了!”
  皇甫谧拱手,说道:“庆之兄实不相瞒,小弟我每次只要一看见花神,心里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孝惠皇后曾在北宫掖庭所遭受的痛苦。神明固然值得尊敬,但是我查阅今史古籍,无不说是皇后失德被废。然而皇后德色兼绝,荣德冠绝后宫,又不曾掌权后宫天下,又怎会由于失德而被废呢?愚弟每每想来,总是觉得是非曲直,其中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皇家秘密,便因此困惑良久,茶饭不思,不知仁兄可有什么好的解决之法?”
  那位被称做刘兄之人听了,一时也是困惑不已,开解道:“实不相瞒,愚兄每每看到皇后神像,总是在为皇后因何失德废之而困惑不已,却又总是无功而返。所谓困惑由心生,适得其反。解铃还需系铃人,皇甫兄,你好自为之吧。愚兄希望有一天你能够得到真真正正的答案,那时希望你不会后悔。”
  皇甫谧作揖致谢:“多谢刘兄提醒,小弟但凡有只有一点皮毛杂学集于己身,必然会探究到底,无论事实真相到底何如,弟皆不会后悔今日之所做之举。”
  那人打恭作揖道:“如此,那便祝皇甫兄早日实现拨云见日的那一日。他日皇甫兄若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尽管开口吩咐便是了。小弟便是肝脑涂地,倾尽全力,不求助兄一臂之力,但求能为兄排忧解难。仁兄不畏艰难险阻,坚持真理历史,在下实在佩服。”
  二人说着说着,在他们不远处远远地传来了更夫打更的声音,悠长而又细腻:“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天干物燥……”铜锣连敲了三下,正是人定了。
  夜已深沉。
  循着声响,二人瞥过脸去,看了一眼远处打更之人所在之处,鼓点细密绵长,铜锣的敲击声隐隐在耳。年轻人刘庆之对着男子皇甫谧拱手以礼,说道:“皇甫兄,时间不早了,愚弟也该回去了。仁兄且请留步,在下告辞。”
  皇甫谧亦弯腰作揖:“如是我闻,庆之兄好走。兄之警言,弟自铭记在心。他日若有求于兄,烦请兄多多帮助,不吝于言。弟自当感激不尽,多谢。”
  “再见。”
  两人惺惺相惜,各自谦恭地行了一礼,言罢。好久,方才各自离去。
  皇甫谧回身看了一眼远处地一盏灯火,灯火昏黄,像极了家里的暖暖的路灯。踽踽独行的身影,湮灭在一片明明灭灭的火光里。
  到了花神庙,皇甫谧迎着身而进,踏着小步进入内中。迎面而来的是一尊七尺之高的莲花镶嵌云盘桌台掐丝镀金塑身的神女像,正是花神皇后张嫣,徐徐端淑的站立着在莲花云盘台上。
  乌彤色的楩楠额舫牌匾上,镌刻着几个记字,依稀可见是一副华楹文联:“执掌大千花花世界,愿瞻十二神明。”
  “执掌花花世界,是瞻十二神明,二十四花神之首:孝惠皇后张嫣。某年某月某日,颍川薄考王某人手书记。”
  皇甫谧回过头,又去看了看其他各处地方,此时花神庙庙门前的廊柱上,一副对联映入眼帘:
  “转移草草/光阴开遍/万千红紫;”
  “执掌花花世界/愿瞻十二神明。”
  每每回到这里,总有一种熟悉的味道迎面扑来。雕梁画栋,一股檀木的香气熏笼着周遭,微风拂面吹拂,迎面而来,沁人心脾,清香扑鼻。
  皇甫谧正看得上瘾时,天气变幻无常,风起云涌,此时外面却下起了一阵纷纷扬扬的大雪,温度骤然骤降至零度上下,天寒地冻,霜雪卷积。皇甫谧一时冷的不行,连忙躲进香炉壁龛之后。待了好一会儿,大雪消停、小雪替代之时,他兀自的挥挥了手,道:“罢了,回去罢。”
  皇甫谧转身离去,沿着来时的路径,在时断时续的客栈门前的灯光的照耀下,回了去家。
  不一会儿,皇甫谧便到了自家的房屋门前。迎面而来的是一幢面阔五进的古朴而比较豪华的祖屋华宇。
  “咚,咚咚,咚咚咚…”
  是皇甫谧在敲着自家屋门发出的一阵阵敲击声。
  屋内灯火长明,向着窗外漏点点光明。迎面看去,里面的有位女子,正是皇甫谧的妻子程氏,单名一个‘韫’字,正在炉旁灯下忙碌一阵,为着心爱的丈夫和孩子做一件新衣服。
  屋外一片漆黑,程氏听见门外一阵动静,心里不由自主的一阵寻思:“这么晚了,会是谁呢?不会是夫君或是夫君大人的挚友吧。”
  方想罢,程氏半信将疑地起身走到门边,隔着门扉,向着外面放声喊道:“谁呀?”
  门外的皇甫谧听见是妻子的声音,回答道:“是我,夫人,快开门啊,这么冷的天,可真是冷死我了。”
  程氏得闻见夫君声音,连忙开门出来:“噢,是夫君回来了。”
  说罢,连忙开门迎身出来,迎接夫君。
  程氏一打开房门,一股冷风直直地扑打上她娇嫩白皙而又红晕满生的面庞之上,是怪挺冷的。
  皇甫谧搓手顿足:“这个鬼天气,变化无常,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倒好,又下起了大雪。”
  夜幕降临,星空低垂,幽云布合,天寒地冻,大雪纷纷扬扬,到处琼廊玉挂雪枝,如同阵阵飞花点翠,梨花开遍,装点着这个美丽的春天。
  “是啊!这鬼天气,是怪挺冷的。”程氏说着说着,便要伸手去扶着夫君一下。程氏伸出手去,双手刚刚触及夫君皇甫谧的衣服,一股寒气逼人直来,瞬间便让人瞬时冰冷僵寒,沁入骨髓。
  程氏见状,连忙伸出手来扶起夫君,冰冷薄寒,寒气逼人,铺天盖地而来,一颗心硬是被冰凉了半截。她咬牙挺住,扶着皇甫谧,关切着说道:“夫君怎么了,怎么会这么冷?”言罢。即刻扶着皇甫谧进了屋里去。
  回到屋中,皇甫谧拖着沉重的步伐,径自地朝着屋里火焰正盛的暖炉而去。他已经冷冻得几乎成了一根冰冻的木棍,空有身躯,手脚却是冰凉僵冷,就又像半个死人。
  程氏扶着丈夫回屋,回身看了看屋外,此时的院子里早已积了薄薄的一层积雪,地上如同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琼琚玉石,映着白白的光亮,晶莹透亮。忽地,一股冷风迎面吹来,风中夹杂着零零星星的鹅毛雪花,见状,赶紧关上屋门,进屋前照看着丈夫怎么样了。
  皇甫谧迎面坐下,趋近着火光大盛之后欲渐变暗的一盆火炉。程氏进了里屋来,往着火盆中夹了几块木炭,顿时火光大盛,皇甫谧身上的残雪立时融化成水气,冰湿之处瞬时而干,热气腾腾兀兀,直上屋顶的瓯越上。
  “夫君,你怎么这么晚了才回来,外面这么冷,穿得又单薄,也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一下,总是教人为你担心。”
  程氏走进里屋内,进厨房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参茶姜汤,亲手轻轻地递至夫君皇甫谧的身前,关心道:“天气越来越冷了,你好歹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一点,总是教人替你担心。夫君,来,这是一碗热生片姜汤,趁热喝点吧,这东西喝下去很暖心的。”
  皇甫谧握着妻子程氏的一双纤细而白嫩的手,笑盈盈的接过了药碗,笑着说道:“如是贤妻,夫复何求,我皇甫仁和何德何能,今生今世能够得子为妻。贤妻如此关心我,为夫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只是最近的事情太多了,忽略了你的感受,拙夫答应你,只有事情一完我便与妻一起看河波情柔,望夕阳消瘦……”
  “别……”程氏俯身拥上皇甫谧身前,用手触着丈夫的嘴唇,示意他不用说了。
  程氏倾身倒卧,拥在皇甫谧的怀里,满是柔情似水,说道:“别了,夫君不用再说了,夫君的心意妻已经知晓。夫君还是先喝了姜汤吧,要不然一会儿又会冰冷了。冬天喝冰的东西,很容易伤胃的。”
  “有你这样的贤妻良母,真是我皇甫一族的福分。如是妻言,为夫这就饮下。”
  皇甫谧如饥似渴饮下姜汤,喝了下去,心里顿时萌生一股温心暖意,暖暖的。他揩了揩嘴,仿佛很满足似的,姜汤的暖意犹萦绕在唇齿间。
  ……
  程氏接过空空如也的药碗,放在几上。回房拿了一件羊毛木棉披衣大氅,轻轻地为他披在身上。
  “炉火很暖,夜久撩人,良人在旁。”二人坐了下来,眼里尽是温柔与惬意。
  “刚才那么深那么冷的夜晚,夫君冒着严寒出门,莫不是又是为了去花神庙了吧?”
  “是的。夫人不会怪我吧。”
  程氏回答道:“夫君做事自有自己的道理,妾又何来责怪夫君之意……”
  程氏看着夫君皇甫谧,长舒了一口气,娓娓说道:“皇后张嫣,妾幼时常闻人语,又略识卷书,对于皇后的故事好歹也是略知一点。皇后容德兼绝而命运多舛、未央沉浮,后世之人,多为同情惋惜与尊敬后。”
  程氏缓缓一怔,泪眼迷蒙相对,微微说道:“世人相传花神乃是汉孝惠皇后,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长女,赵景王张耳的嫡长孙女张嫣。皇后不仅容颜冠绝后宫,且后仁德贤淑,曾规劝惠帝废除‘挟书令’,鼓励国家多出书,建造后宫藏书阁“兰台”也,宫人多受其恩惠。相传当年皇后因病薨逝,死时年仅四十岁。宫女们为皇后悲痛哀伤,竞相落泪,当宫女们含着泪水为皇后净身下敛时,却意外惊人的发现皇后却仍是处女之身,冰清玉洁,众人目瞪口呆,几乎不能相信这是真的,但事实就是如此。后来宫女同情惋惜皇后命运多舛仁德贤淑,便对其他宫人和自己的亲属说了此事。消息不胫而走,普天之下臣民君主都同情她,怜惜她,怀念她,民间纷纷为她立庙,享受天下百姓的祭祀,又尊后为花神,执掌花花世界,愿瞻十二神明。”说完,程氏已是红泪阑干,成了一个泪人儿。每每提到皇后,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同情怜惜、怀念她,因而被她感动。
  皇甫谧亦是伤心欲泪,他从怀里拿出丝绢手帕来,轻轻地擦拭妻子程氏的一双朦胧泪眼,望着妻子柔声道:“汉时之临水照花人,孝惠皇后是也。
  “孝惠皇后对孝惠皇帝忠贞之情,始终不渝,皇后贤良淑德,事君,能竭其力,尽心尽力,平诸后宫,以安天下、群臣,又多次曾为上排忧解难;事夫,忠贞不渝,事父母翁姑,尽心竭力,而力平吕氏之乱,保大汉正统,帝业永祚,后命运多舛,红颜薄命,年轻守寡一十七年有余,终有五年时间可以与匈奴右贤王琴瑟御和,度过了一段开心美好的晚年岁月。似皇后这般生死相随,不离不弃,怎能不令人为之惋惜。”
  二人泪水直流,程氏更甚泪如雨下,怅然若失。到夜半时候,二人才迟迟的的睡下了。
  欢娱在今夕,嬿晚及良时。
  皇甫谧不倦不迨,查找民间有关皇后的史集佚卷,千里迢迢奔赴皇后故乡邯郸张氏祖祠故居,赴鲁地寻找张氏后人,得皇后生平轶事一卷。后又向老一辈的知晓此事的老者请教,得只言片语,后又得河南老妪许负的《相女经》二卷,其中正好有一章谈及自己昔年曾为皇后相女之事迹。六年时间自此,凡皇后事迹命运之种种,已是知道得十之八九了。
  后来他将自己多年来的成果著成书籍,为后人参考。
  作者后来开篇这样写到:“铜鉴者,以正衣冠,人鉴者,以正己身。以史为鉴,学史者,务求鉴古通今,写史者,务求真实要理。”
  夜深,皇甫谧仍在写就本书的最后的一点凤毛麟角,然而这一点凤毛麟角,却是总承了皇后一生的功绩与悲凉的命运。
  研磨,铺纸,执笔,纸笔所到之处,无不是为言辞恳切,字字珠玑。提起毛笔,写就。作者后来在书中这样写到:“后劝惠帝除挟书令,泽被千古,惠士子,伟矣。其在汉室,有三大功。劝太后勿诛诸功臣,与谋害代王,及敛诸长乐未央门钥,使相国产勿能入殿门,吕氏就诛,此其功之最盛者也。代王既立,后乃幽废,百官臣子竟无崇奉之礼,盖北宫地处嫌逼,虽贤如文帝,犹不能不以介然于怀,故待后恩礼颇俭云。夫古圣后贤妃者多矣,或如周之太姒、太姜,然容与德极美而幽废者,独皇后之一人者也。但赋性柔愿,才略稍长耳。於戏!坤道以静为体,以有德而无才为正,此后之所至德欤?”
  而这本书,书名便是《史记正义皇后正传【汉宫春】》。
  作者有言:《汉家皇后:张嫣转》。本书的历史背景资料,大致依《史记正义皇后正传【汉宫春】》为据,照史实,以年代时间为线,以皇后的一生经历为线索主线,辅以孝文窦皇后,汉世宗孝文帝及年间历史,匈奴右贤王,惠帝刘盈及后宫众人,高祖皇后吕氏。
  第一部分:楚汉争,英雄出。
  第二部分:皇后降生。
  第三部分:皇后十二岁以前经历往事。
  第四部分:皇后年间琐事。
  第五部分:惠帝崩,少帝立及一系列事件发生。
  第六部分:高后称制。母亲父亲双亡。
  第七部分:高后崩,吕氏春秋无在。代王立,汉文帝。
  第八部分:守宫。北宫冷瑟墨如冰。
  第九部分:右贤王赵凝。匈奴大漠: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第十部分:后记。文帝诏。安陵惠帝惠后陪葬墓。鲁元公主,鲁元王张敖,袁盎。
  因为是人物历史传记,内容大致与历史相差无几,略有删改,八分真,二分假。
  锁浨。已有作品:《皇后:张嫣传奇》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