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祸国殃民周顶顶 / 第五章 侯景

第五章 侯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东海国大将军侯景杀名在外,人称“铁面阎罗”。
  老皇帝死前,侯景只是一个校尉,传闻还是靠着钱氏妻子家里的荫庇得来的军衔。东海五皇子夺位之争中,侯景当机立断,率军勤王,由此崭露头角。一开始,他只是反对赵后诛杀两位皇子的命令,联合了几位将军、校尉要求赵后拿出老皇帝的诏书颁示天下。但赵后拒绝,一口咬定杀两位皇子是老皇帝的意思,并下令诛杀了几个要求看诏书的老臣,将侯景等一道打成“叛国”罪人。
  赵后的儿子顾惟华登基,侯景出逃,被妻族钱氏收留。后来侯景率领军队拥护钱贵妃的儿子顾惟昀上位,不但成功统一东海国,还将东海国的疆域外扩了数百里。
  侯景一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无数。他治军颇严,识人善任,在朝野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只是战功赫赫也意味着杀戮过多,东海国人一边敬畏一边惧怕,私下里议论侯景杀人不眨眼,说他原是地府里的阎罗王,不杀满八百万人不能回归王位云云。“铁面阎罗”的诨号由此而来。
  周顶顶上辈子牺牲的那场战役,对侯景的人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军中有人通敌叛国,出卖东海国行军路线和排兵布置,还纵火烧了粮草,东海国损失惨重。侯景回国后受到国内舆论的谴责,士子文人争相写诗赋、小说、辞句来讽刺挖苦侯景,说天下苦战久矣,侯景却为一己私利挑起战争,劳民伤财还打败了,是“天下第一罪人”。侯景原就在官场上受排挤,这下落井下石的人只多不少。
  顾惟昀假惺惺地安抚侯景,不罚反赏,赐给他许多财帛土地,以示君心独重。这下朝野愤愤,越发明里暗里讽刺侯景仰仗妻族,一手遮天。顾惟昀顺势出了个妙招,居然想到将一个没落宗室家的郡主嫁给侯景做平妻,明里是显示自己一如既往地爱护良臣,暗里却鼓动钱氏与郡主争夺大将军正妻的位子。
  这下子侯景的妻子吃醋,婚礼上执剑杀了郡主。
  此事成为钱氏与皇室撕破脸皮的导火索。顾惟昀借着郡主之死大怒,贬谪了一批实权钱氏诸侯,连钱太后也闭门吃了半年的斋。至于侯景,战败、纵妻、忤逆数罪并罚,当街处斩。
  飞鸟尽,良弓藏。古来功高震主的良臣大多没什么好下场。只可惜侯景一代大将,正当壮年,沦落到尸首不全,无人收敛的地步。
  此时距离侯景之死尚有一十五年,距离周顶顶之死也还有十二年。侯景新娶钱氏妻子,岳丈是凃州、武安、灵应三城巨富,他自己则凭借岳丈的人脉、自家的军功从偏远的越州校尉升迁到富庶的凃州当校尉。虽然是同级调动,但权力不可同日而语。
  凃州总领东海沿岸十多个城市,是内陆第一军事重镇。
  这天,侯景从军营进城替岳丈家办事。他一直没有官架子,也就习惯独来独往。但侯景娶了当地巨富的女儿,空降做校尉的事引得许多人眼红,竟然派了几个杀手,趁他独身时取他性命。
  好在侯景的军功也不是吹出来的,区区几个杀手,还不能将侯景怎样。只是最后一个杀手死前用淬毒的暗器偷袭,侯景一时不防,不免中招。
  侯景人在军中长大,对江湖毒物没什么研究,只是割开了伤口放血,见血液颜色鲜红,估计没有大碍,于是抄近路打算回军营找军医看看。
  这才有了侯景在偏僻巷子中带血独行,却遇上濒死的周顶顶的事。
  上一辈子侯景先是收留周顶顶在军中,后又明察秋毫,将周顶顶被人占为己有的军功还给他,提拔周顶顶做百夫长,可谓对周顶顶恩同再造。
  这一辈子,周顶顶险些冻死街头,又是得侯景所救。加上周顶顶重生后第一次认出对他好的人,不自觉将自己伤心脆弱的一面倾吐出来,只一味握着侯景的手呜呜地哭。
  侯景感到莫名其妙:“小子,你认得我?”
  他以为周顶顶是哪个旧相识家的奴仆。
  周顶顶点头,又摇头,哭得伤心,说不出话。
  侯景看他一个小孩子这样绝望,不忍拂开他。侯景本来就是个一个容易心软的人,否则也没有上辈子两救周顶顶的缘分。周顶顶在军中历练,有意无意将侯景作为自己的榜样,也习得一副体谅人的心肠,否则也不会被小乞丐一激一骗,就丢失唯一的棉衣。
  “小子,你家在何处?我送你回家?”
  周顶顶又摇头。
  “侯将军,您……”他想说您救了我三次,您是东海国第一威武的大将军,您以后执掌东海军纵横天下,您是万世流芳的军神!但刚开口就意识到,现在老皇帝还没死,此侯景不是彼侯景。周顶顶顿了一下,笃定地说:“您好人有好报的,以后一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侯景抽出手来摸摸他的头,笑道:“叫错了,是侯校尉。不过,谢你的吉言。”这下侯景更加确定,这孩子就是哪个相识的侍童之类。“你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孩子呢?怎么会流落到路边的?”看样子流落出来已经很久了,却还能认得侯景,难道是老友家的,之前经常见面?
  周顶顶说:“我……我是周顶顶,想回乡下看望我三姐,被人骗了。您……您不必送我回家的,我家就在白鹭滩,离这里不远。”
  侯景打量了周顶顶一番,认为这孩子还是有隐情不想告诉自己。比如他为什么面黄肌瘦,为什么浑身是伤,从主家出来却沦落至此,难道是犯了错被赶出来的?不过侯景此人的温柔就在于不会逼迫别人,见周顶顶不愿意说,也就罢了。
  “既然是回乡寻亲,那我的确不便送了。你一个小孩子行路多有不便,这里有些……”侯景本来想说这里有些碎银子,你拿去当路费。但是伸手一摸,发现自己出来办事,并没带钱。话都说出口了,空手也不好意思,于是侯景取下腰间一枚玉佩,放到周顶顶手中,“这里有一枚玉佩,大概值个四五两银子,你拿去在乡下好好生活吧。”
  四五两银子足够一个小康之家一整年的嚼用了,侯景出手也实在是大方过头。
  周顶顶哪敢拿他的玉佩?当然死命拒绝,他在仰慕的人面前口拙,只晓得一味说:“我不敢要,侯将军,您拿回去,您拿回去!”
  侯景见他不是个贪财的,反而高兴,他一向有提携后辈的宽和,于是笑说:“就当我谢谢你的吉言,有朝一日我若果然做了将军,还要再拿大礼来谢你呢!你不肯要,难道是觉得我做不了将军?”
  周顶顶捧着玉佩,推辞也不是,收下也不是。
  侯景看了看天色,说:“我还有事,要先走了。你一个人回乡,路上多加小心。”说完转身朝着大路走去。
  周顶顶傻兮兮的,站在原地好久,忽然反应过来,追上去喊:“侯将军!侯将军!”
  侯景站住,心想难道这孩子最终还是见钱眼开,贪心不足想多要一点?这未免太让人失望了。他不愿意面对少年人的堕落,于是加快步伐,假装没有听见周顶顶的喊叫。
  周顶顶毕竟饿了五六天,又险些冻死,没多少力气,他跛着脚跑了几步就气喘吁吁,眼见侯景身影越来越远,心里急得不行,却毫无办法。周顶顶大喊:“侯将军!顾惟昀是下一任皇帝!东海国要内乱啦!”他原是想通过告诉侯景未来的事,来帮助侯景避开潜在的危险。他前生听说侯景在投奔顾惟昀之前很是受了苦,差点被满门抄斩。周顶顶不清楚具体的事情始末,但他认为如果提前告诉侯景顾惟昀才是最终登基的那个,也许侯景就不必再去经受那番苦楚。但他追不上侯景,也不知这番提醒究竟有没有用。
  侯景远远听见周顶顶的喊叫,只听清了“顾惟昀”这三个字。虽然心里奇怪一个小孩子也知道二皇子的名讳,但并没有细细深究。他风尘仆仆赶回军营,朝着自己既定的命运无畏前行。
  两人这一辈子的初次见面就这样结束。荒郊野岭,四无人声,周顶顶精疲力竭,嗓子喊得哑了,眼看侯景的身影已经消失,灰心丧气地到路旁的树下避风处休息。
  郊外城隍庙围墙狗洞中,小乞丐一觉醒来,伸了伸懒腰。他做了一个好梦,梦见他也有一个家,过年时和乐融融,鸡鸭鱼肉摆了满桌。小乞丐回想梦中大快朵颐的感觉,咂吧咂吧嘴,更觉腹中饥饿。
  当时正是午后,大多数人家都初一早上在家祭祖,下午到祖坟上贡,所以城隍庙附近的坟地中倒是香烟袅袅,空中盘旋了一大群等着吃残渣的乌鸦,附近的树枝上也停着不少黑影。小乞丐观察着乌鸦的位置,向坟地走去。鸟的视力比人好,又在天上飞,往往是它们先看见吃的。
  小乞丐钻进灌木丛中,勾头勾脑往外看,果然见道上来来往往不少人,偶然有大户人家经过,仆役们拿着馒头炊饼之类的东西分发给路边的乞丐。这个时候看见乞丐就不是晦气了,施舍善行是计入福报的。
  但小乞丐不敢上前领取分发的馒头,没看见站在前面的都是些身强力壮或者有帮有派的乞丐吗?小乞丐独自一个,领了也会被人家抢走,没准还会被打一顿。
  不过他也不急,只缩在灌木丛中,掩着植被根茎慢慢往前摸索,不知不觉走出很远,悄悄探个头出来,已在墓园之内。小乞丐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趁着守灵人不注意,偷偷取了一个硕大的烧鸡,缩回灌木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