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秦穆公念着穆姬之事,算来三年期满,便问伯乐:“我要亲到晋国求穆姬为夫人,伯乐将军以为如何?”伯乐说:“君上为穆姬三年不立夫人,自可成就一段良缘,只是此去却不可准备寻常礼物。”秦穆公说:“这是为何?”伯乐说:“到晋都绛城路途遥远,中隔黄河,又有戎狄等国,寻常宝物恐怕不安全,反为所害,我已经为君上想好了一件恰当的礼物。”秦穆公说:“伯乐将军说来听听。”伯乐说:“两年前,晋国借路虞国,取了虢国都城下阳,迫虢国到黄河南的上阳建都,晋灭虢势在必得,只不过在等待时机,晋国对虞国也有所图谋。要过黄河,茅津渡为必经之处,现在秦国手中,君上正可借路茅津渡给晋国,那不是一份很好的聘礼吗?”秦穆公说:“伯乐将军不说,我真不知。”伯乐又说:“晋国当有陪嫁,君上也不可要那寻常之物,只对晋公要虞国俘虏。”秦穆公说:“这又是为什么呢?”伯乐说:“虞君利令智昏,但手下有一七旬老者井伯,是难得的治国大材,我不如他。井伯为人忠贞,必定不会离开虞君,一定会成为俘虏的。”秦穆公说:“亏了伯乐将军赐教,吩咐下去,即刻准备,我要亲到晋国求亲。”
绛都朝堂,晋献公问:“现在我要讨伐虢国,大家以为如何?”荀息说:“虢公丑不顾国小民穷,强自对外用兵,虽然算得上周天子的得力公爵,但百姓早已疲惫不堪。三年前民心尚在,而今已然民心大失,此时用兵,定会成功。臣愿与里克将军再伐虢国。”晋献公说:“那么免不得还要再次借道虞国了。”荀息说:“晋可许灭虢所获多给虞国,不久,三年前的宝马美玉臣会一并还给国君。只是还有一件难事。”晋献公说:“可是那茅津渡口?”
荀息说:“不知国君早已料到。”
恰在此时,报秦国国君任好求见。晋献公说:“来的正好,宣见。”
秦穆公到了朝堂,长揖一礼:“任好今赴三年之约,来求穆姬公主为秦国夫人,请晋公恩准。”
晋献公说:“秦侯前扮使者,三年了,君未娶,公主未嫁,这是天定的姻缘,我没有不准的道理,你献上聘礼,晋国就嫁公主与秦侯。”
秦穆公说:“聘礼在简书上,请晋公过目。”
侍人递上竹简,晋献公见上写:“聘礼:借给晋国茅津渡口伐虢之用。嫁礼:需用虞国俘虏为公主陪嫁。”
晋献公哈哈大笑,说:“准了,只是这陪嫁只能以后再送了,还望秦侯不要说与人听。来人,速去准备,三日后送伯姬公主出嫁。”
秦穆公退下。众人不解,晋献公只把荀息留下,叫荀息看过竹简,荀息说:“有此见识,果然不同凡响。秦晋之好若成,对晋国也有好处。”
晋献公说:“秦若为援,必是良援;秦若为敌,必是强敌。”
荀息说:“秦侯会不会透露消息给虞虢两国呢?”
晋献公说:“秦侯应为笃信有德之人,大夫莫虑,放心准备伐虢大事去吧。”荀息退下。
三日后,晋国绛都城门,晋献公和夫人骊姬与众文武大臣送伯姬公主出嫁,百姓也都欢欣来看。但只见稀落落几乘车马,伯姬却提前拿出三年前秦穆公所送秦酒,叫人与晋献公和众人斟满,夫妇二人举酒,与众人同饮,而后告别。那骊姬心里十分高兴伯姬公主远嫁,又少了一个碍事的人,但表面却装作不舍的样子,与伯姬相拥而泣,长久不放,叮咛多时。晋献公此时心中很是不舍,叫过秦穆公,却说:“请善待公主,以后,可把这秦酒多送些给我就行了。”秦穆公说:“诺。”
于是,秦穆公接伯姬公主回雍都。民众大喜,雍都城内一片欢天喜地。洞房内,秦穆公与伯姬公主说不尽的恩爱缠绵,这第一次秦晋之好也广为称赞。这正是:
喜得君心似我心,初结秦晋好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