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长安混混 / 第七章:逃出生天

第七章:逃出生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大仁假装一瘸一拐地往城门走去,表面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路人,可心脏却狂跳不止。
  “你个小混蛋,给我站住!”张式在城门口看到一个买柴火的人正站在那里吆喝自己的柴火,他偷偷地跑到那人身后,一把扯下他的裤子,惹得那人大骂,想要回身去抓住张式,结果被自己的裤子绊了一跤。
  城门的守军只是依令行事,抓王大仁的事都没有放在心上,想要抓住王大仁的也只有一心报仇的刘柱子和借着抓犯人的机会升官的张头。所以这些官兵一有机会便回头去看热闹,正巧卖柴火的闹了笑话,官兵都回头傻乐。
  王大仁趁着这个机会走出城门。刚走出城门洞的阴影,王大仁仿佛来到了新的世界,得到了自由,这时却听见身后有人大喊:“抓住他!”
  那喊声是刘柱子发出的,刘柱子本来也在看热闹,但发现惹事的人是张式,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妙,再一看城门洞,已经有个乞丐离开了城门,再仔细观察,发现那乞丐的身形与王大仁相似,便向周围大声呼喊。
  王大仁迈开步子向前跑去,一方面王大仁是在逃命,另一方面王大仁体力本就异于常人,后面的追兵被他远远地甩在后面。
  王大仁正跑着,迎面走过来一个叫花子,王大仁向左躲,叫花子也向左躲,王大仁向右躲,叫花子也向同样的方向躲避,最终王大仁躲闪不及,与叫花子撞了个满怀。
  “你大爷的,赶着去投胎啊!”王大仁还没张口说话,叫花子抢先骂了他一句,王大仁只顾得逃命,便没有搭理叫花子。
  王大仁继续向前跑,直跑了一个时辰才停下来喘息。王大仁一摸胸口,才发现少了样东西,从西域男人那里抢来的匕首不见了。王大仁又检查了一遍,杨老二写的信放在贴身处没有丢失,盘缠放在腰间绑着也没有丢少,唯有匕首不见了。
  王大仁才想起来,刚才与那叫花子相撞时被偷了去。
  那叫花子偷了王大仁的匕首后觉得这匕首精美无比,能换得两个酒钱,正在得意之际,忽然听见有人大喊:“抓住他!别让他跑了!”那叫花子以为是偷东西被人发现了,急忙转头就跑,实际上追的是王大仁。而叫花子这一跑,后面的官兵便以为前面跑的就是王大仁。
  长安县衙捕头张头本是猎户出身,练得一手好刀法,得以在年轻时进入长安县衙当差,而张头最擅长的是射箭。
  张头和刘柱子一伙儿人将叫花子误认为王大仁,追着追着,张头突然停了下来,从背上拿下一张弓,又从箭袋里拿出一支箭,瞄准了正在奔跑的叫花子,一箭射去,正中叫花子的后脑,叫花子还没发出喊声便摔倒在地。
  张头和刘柱子跑过去,看见叫花子被射到在地,已经死了,箭从后脑射进,箭头从脸部出来。
  “柱子,去看看是不是王大仁。”
  张头命令刘柱子上去认尸,可刘柱子哪见过这种血腥场面,看了看尸体的脸便恶心得吐了。
  “到底是不是他?”
  “是他!就是他!”刘柱子边呕吐边回答,其实他也认不出来尸体到底是不是王大仁,只是希望早点结束这一切。刘柱子内心也十分惶恐,本来只想着把王大仁弄到牢里给他点教训,结果却害得王大仁死于非命,若是将来王大仁变成鬼来找他,就凭这张脸的惨相也能把他吓死。
  “尸体带回去。”张头终于松了一口气。
  张头将尸体带回长安县衙,想让人再来辨认一下尸体,但尸体已经毁容,很难辨认。再仔细搜查后,从尸体上搜出来一把匕首,样式精美,很像西域之物,于是张头找来西域商队的一个护卫,护卫一眼就认出匕首是那已经死去的西域商人之物,因为张头断定这尸体就是王大仁,事情也总算了结了。
  所有人都以为王大仁死了,刘柱子以为王大仁死了,张头以为王大仁死了,张式以为王大仁死了,杨老二也以为王大仁死了。张式跟着官兵跑出城外,亲眼见到张头射死了王大仁,张式在城外的小树林里哭了一个晚上。官府贴出告示,杀人凶手王大仁被就地正法,杨老二看到告示大病了一场。就这样,躺在长安县衙的“王大仁”死了,而逃出长安城的王大仁还活着。
  王大仁跑了一个晚上,为了怕人看见,特意没有走大路,走的都是树林、草地之类的小路,一晚上也看不清前方,树枝将王大仁的衣服割得七零八乱,一直到了天亮,王大仁终于到了运河码头。
  “船家,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王大仁在码头上看见一个正在收拾码头的中年船夫便过去询问,结果船夫看王大仁身上破破烂烂的就没搭理他。王大仁没有办法,接连问了几个船夫,都没人搭理他。
  “小伙子,你过来。”从一艘船上走下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看到王大仁一脸窘迫,便上前询问:“你是要去哪里啊?”
  “老伯,我要去扬州。”
  “你去扬州干嘛?”
  “我父母过世了,临终之前告诉我去扬州找一位故人。”说到这里,王大仁感觉真地要哭了出来。
  “哦,是这样啊,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你知道刚才这些人为什么不搭理你吗?”
  “不知道。”
  “我们这些船是货船,不拉人。”
  “老伯,我不白坐船,我身上有钱。”王大仁赶忙从腰间拿出杨老二夫妇给的盘缠。
  老伯看了看王大仁手中的钱,又仔细打量了一下王大仁。王大仁虽然衣服都破了,但也正好露出身上结实的肌肉,那老伯也是走南闯北多年,知道王大仁是个不一般的壮汉。
  “我不要你的钱。这样吧,现在我这艘船上还缺个纤夫,你就拉着纤到扬州去吧,最起码能每日管你两顿饭,你的钱留着到扬州用吧。”
  “谢谢老伯。”王大仁激动得都要哭了出来,刚一出门就遇到了好人帮他,简直都想跪下来谢这老伯。
  老伯上船给王大仁拿了一件旧衣服让他换上,还给了他一个饼充饥,后来王大仁才知道这老伯便是这条船的船主。
  到了正午,老伯的船装满了货物,便启程了。
  船主老伯和几个船夫在船上掌舵,王大仁和十几个人作为纤夫在岸上拉纤。
  河里的船跟海上的船不同,海上常年有风,于是海船便靠风做动力让船前行。而陆地上常年无风,河船无法以风作为动力,因此,河船前行主要靠桨和拉纤两种方式,而划桨速度慢,耗工大,因此像运河货船都是以拉纤的形式让船前行。
  纤夫的工作非常苦,一走就是一整天,一天下来,肩膀就会磨破,脚上的鞋也会磨烂。王大仁所在的这艘船的纤夫大多都是临时雇来的,很多人干了两天吃不了这个苦便偷偷跑掉了,而剩下的人也经常偷奸耍滑,干活儿时不使全力。但王大仁知道,这是他的逃命之路,他必须到扬州,于是每日铆足了劲干活儿,鞋被磨烂了便光着脚在岸上走,常常走着走着就被碎石、荆棘划破脚,但即便这样王大仁也毫无怨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