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末第一名士 / 第七十四章 不求同生 但求同死

第七十四章 不求同生 但求同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郭宽的记忆又忽然回到了那个草舍。
  “我..我..曾经在长社之外被一个女子救了两次。
  第一次,因为兄弟们掩护自己而全部阵亡,那时候我整日活在痛苦与纠结中。
  黄巾之乱,多少战士英勇牺牲,多少百姓无辜惨死,可是怪谁呢?
  张角么?将军么?
  我整个人陷入了迷惘与困惑当中,一连七天。
  后来在她的帮助下,我的神魂得到了超脱。
  她第二次救我的情况下,
  而我也给了她一个可以让我为之奋斗终生的承诺。”
  郭宽想起了自己对张宁的承诺,整个人都有些激动。
  特别还是与另两位有志之士一同交流,他缓慢起身,边走边用力地说:
  “我郭宽,要为百姓为苍生立命,要为活着的死去的芸芸众生开一个完事太平。”
  郭嘉和荀彧也为郭宽的豪言壮语所感动。
  郭宽走到荀彧身前,左手将他拉起,又走到郭嘉身前,将郭嘉也拉起。
  一脸诚恳与郑重地说到:
  “郭宽愿与二位兄长共同奋斗,砥砺前行。”
  三人双手紧紧互握,相互凝视。
  实现华夏振兴,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就是此时三人心中共同的东汉梦!
  人的一生很少有这样的时刻,有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兄弟,更有一起努力一起的奋斗的远大理想。
  也许这就叫幸福吧!
  郭宽也不知道怎么一个脑抽,想到了刘关张三结义,他们也可以来个颍川三结义!
  “文若,奉孝,不如你我三人今日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郭嘉最为洒脱,自然叫好。
  荀彧同样对于三人义气相交、志同道合而感到兴奋,当即同意。
  不过,古代结义更有些麻烦。
  虽然此时汉末对于结义的礼节不太繁琐,但是三人多少有些亲戚关系,结拜还是有些不妥当。
  不过,都是血气方刚,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哪怕是荀彧,是郭嘉
  情感到了,依旧不会计较世俗。
  “文若,奉孝,你我三人真心相投,不必计较繁文缛节,也不需三牲祭品,更不需金兰谱。
  我们就到书院门前的圣人像前直接结拜,如何?”
  “走!”
  都不是拖沓之人,三人带上坛酒,快马加鞭奔书院而去。
  一路,三人丰姿英伟,鲜衣怒马,引得阳翟路人纷纷注目。
  书院大门前来来往往不少学子士人,只见三匹快马赶到,其中二人如今都是书院大名鼎鼎的人物。
  一位是威名赫赫的郭宽,另一位是家世显赫的荀彧。
  都不知道他们来此作何?
  郭宽下马,二话不说,快步走到孔圣人像前。
  将坛中酒倒入碗中,直接跪倒在孔圣石像面前,荀彧与郭嘉同样如此。
  周边的学子更是诧异震惊。
  孔子像前,荀彧跪在中间,二郭分跪左右。
  三人在孔圣人面前连磕三个响头,齐声说到: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圣人当面
  我颖阴荀彧
  我陈留郭嘉
  我阳翟郭宽
  今日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三人起身,郭宽从怀中掏出匕首,他深吸一口气,将手指割破,像其他二人看去。
  荀彧一笑,上前一步结果匕首,割破手指,学着郭宽将鲜血滴入酒中。
  郭嘉不甘示弱,依照模样割破手指。
  鲜血入酒,满满一碗血酒。
  荀彧接过郭家递来的血酒,饮一大口;郭嘉更是洒脱,狂笑之后差点把血酒喝完。
  最小的郭宽将血酒饮尽,放在圣人像前。
  三人的义结金兰算是誓毕。
  荀彧乃是公元163年生人,郭嘉是公元170年,郭宽最小,生于公元171年。
  于是荀彧为兄,郭嘉次之,郭宽为弟。
  “大哥..二哥..
  二弟..三弟..
  大哥..三弟..”
  三人结为兄弟,相拥大笑,郭宽甚至激动的小脸发红。
  郭嘉也激动地放声高唱,
  “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豪情!”
  荀彧也一该翩翩君子的形象,难得有些风流。
  不提三人,书院门前众多士人学子,都成了观礼的嘉宾。
  初看三人行为,多有好奇、戏谑。
  可是一整套仪式和誓言下来,观礼者无不动容。
  被三人之间的情义所感动,更为三人的博大情怀而震撼。
  人生一世,若真能有挚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那该是多么畅快的一件事啊!
  书院高层都被三人的行为给惊出来了,郭嘉何人他们不知道。
  但是这郭宽和荀彧,那可如今颍川书院的两根梁柱啊!
  如果他二人真能够同心协力,于国于民那都是一件大好事。
  不过,有一个人还是有点不爽。
  这个人就是外公荀爽,他的侄子竟然和外孙结拜,而且还有一个外孙的远房族亲。
  这于礼也太不合了吧!
  不过,这两个后辈都是他老人家最看重的,能够携手前行,荀氏一定能够摆脱党锢带来的阴霾,重振祖上光辉。
  一下午,颍川三结义的传说就在书院里传开了。
  郭宽和荀彧的关注自不必说,相反之前默默无名的郭嘉同样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
  毕竟两个绝代人杰,一定不会和庸庸碌碌之辈义结金兰。
  郭嘉想必定有过人之处。
  结义之后,立马颍川几大世家都有人拜访郭嘉,有甚者还要结亲郭嘉。
  不过,一旁偷笑的郭宽倒是好奇,哪个家族能钓上郭嘉这位金龟婿。
  三人,骑马回到郭家祖宅,三人同塌而眠,继续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堂兄郭仪听了结义的事情,过来大呼小叫的说郭嘉郭宽不够义气,竟然把他给忘了。
  要不是郭宽拿出三叔来当挡箭牌,着实安抚不了堂兄。
  不过说到三叔,郭宽想起陈留,转而想到了郭嘉的母亲。
  今日郭嘉袒露肺腑,郭宽自然要帮忙照顾其母。
  连忙叫来沈寰,叫他明日偷摸返回陈留,将好生招待郭嘉母亲的事情告诉三叔。
  一番热闹之后,书院也正式开始上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