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诸君,从今日开始,你们准备好了么?”
东汉施行的乃是孝廉制,简单的从字面理解,就是孝顺、清廉。
实际内容差别也不大,都是对士人内在修养的一种考核。
自东汉中期以来,察举孝廉渐渐被世家大族所控制。
而更多的人为了成为孝廉、进入仕途,更是矫伪饰行、沽名钓誉、请托权贵。
乃至于有民谣曰:
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制度的腐朽和虚伪可见一般。
郭宽今日之论断,其实与主流的儒家思想大相径庭。
已经可以称之为“非主流”了。
包括蔡邕、郑玄等当世大儒,也将经学的主要目的作为向内修行的一种手段。
学习圣人的言语,模仿圣人的言行。
而郭宽今日的“士之三精神”,是一种宏观角度的思考。
我们学习经义的最终目的——
不是要问自己,你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而是要问自己,对于整个天下你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你不仅仅要做自己的圣人,还要做天下的圣人,这样你才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士人。
郭宽今日所讲,对于生长腐朽汉末的学子们来说,真的算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宦官祸乱、党人被锢、张角造反这一系列的事情,让这群大汉未来的栋梁也生出迷茫。
他们需要一个人为他们指明方向,也许孔圣人可以、也许他们自己也可以。
但是今天,郭宽成了他们最明亮、最闪耀的指明灯。
也不知是谁在台下带头,上百学子都一同高喊,
“维新..刚强..奉献...”
虽然有一些老儒者对于郭宽“向外”修行有所不满,但是看着学子们被鼓舞、被激励,也就沉声不语,勉强算是默许了。
荀爽对自己的好外孙能有此表现,也欣慰的拊掌大笑。
也许前世当中,荀彧靠着他的能力、他的学识、他的人脉成了颍川士人的领袖。
但今日,郭宽凭着他的演讲,将会成为颍川士人的精神领袖。
与台下所有士子们一同进步,一同成长。
书院的“开学典礼”就在学子们群情高涨的情绪中,完美的落下了帷幕。
受到郭宽的鼓舞,更多的学子们投入到了“向外”修行的大军中。
当然,郭宽的一番演讲也彻底为他打响了名声,几大家族的年轻士子都前来拜访。
第一个来的就是郭宽自己的“实在亲戚”。
演讲过后,本想和郭嘉、郭仪一同饮酒的郭宽被外公叫住。
随同外公一起的还一名青年男子,约莫二十出头,瑰姿奇表,为人伟美。
郭宽看着这个青年男子,怎么形容呢?
最后不得不心中感慨了一句:
这TM也太帅了吧!
这要是放在前世,出门肯定被活活打死,长这么帅简直不给单身狗活路啊!
对于郭宽的出神,让青年男子十分尴尬,外公也觉得自己这个外孙太丢人了。
“宽儿,我给你介绍一下,此乃家兄荀绲之子,荀彧字文若。”
刚从荀彧帅气的脸庞中回神过来的郭宽,又被荀彧的名头跟震撼了。
要说曹操成功最大的功臣是谁,那非荀彧莫属。
将曹操的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条,培养了大量的能人异士,简直不能在贴心了。
没想到今日终于见得庐山真面了。
“原来是文若兄当面,久仰久仰。”
外公荀爽瞪了一眼,
“文若乃是你的舅舅,怎可称兄道弟。”
被批评的郭宽撅起小嘴,
“外公,当时在阳翟可不是这么说的呀,不是说好各论各的么,再说了我和文若兄年纪不相上下,当然叫兄弟更合适了。
还有我叫文若为舅舅,那钟繇兄三十岁的人岂不是吃了大亏。”
荀爽被自己的外孙说的无语,溺爱的用手戳了戳郭宽的脑袋。
一旁的荀彧也有些好笑,没想到大名鼎鼎的郭宽也有孩子气的一面。
现在的荀彧对于郭宽可是闻名已久,特别是刚才的士之精神,更让荀彧对他生出了好感。
如果别人说久仰,估计荀彧也就权当客气,但是郭宽对自己早就关注,还是有些好奇的问到:
“不知贤弟如何知有愚兄?”
郭宽心道,我前世可是你的小迷弟,我能不了解你么!
“文若兄,太过谦虚,你被何伯求赞曰王佐之才早就声传整个颍川,宽如何不知?”
荀彧年少被何顒称为王佐之才,这可是他一生的骄傲。
被声名远扬的郭宽如此夸奖,荀彧内心岂能不开心。
二人相谈甚欢,荀彧机敏通透,与观念更开放、更先进的郭宽极为投机。
聊到忘形,竟然才想起还有一名长辈站在一旁。
荀爽对于两个自己最看好的后辈这样投机,也十分欣慰,在一旁一直抚须微笑。
郭宽和荀彧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荀爽自然不会扫二人的兴致。
“文若与宽儿,初见如此投机,伯牙子期不过如是,不必陪老夫空耗,畅谈一番才叫快哉。”
既然外公提议,郭宽就领着荀彧做客郭家老宅。
荀彧在,怎能少了郭嘉相伴?
前世网上可一直传荀彧郭嘉是一对好基友,今生郭宽能为二人相互引荐一番,想来有趣。
“文若,此乃贤弟我的远房堂兄,郭嘉郭奉孝。”
“奉孝,这个俊郎就是颖阴鼎鼎大名的王佐之才荀彧荀文若。”
郭宽的俏皮话,将二人逗得哈哈大笑。
荀彧和郭嘉都了解郭宽,知道对方若非常人,郭宽一定不会这般郑重介绍。
二人也对对方好奇,特别是荀彧。
荀彧知道郭宽出身阳翟,城内顶尖年轻名士肯定都与他相熟。
而宴请自己,就连钟繇都没有相邀,偏偏为自己引荐郭嘉。
想必郭嘉定有不凡!
而且荀彧一眼便看出郭嘉衣衫朴素,非高门子弟,对于他的能力学识更是好奇。
“你俩太过拘谨,都是真心相交何必如此客气。”
郭宽看出二人都有些放不开,他也不在意,
“小荷,上酒来,我要与文若、奉孝一醉方休。”
放不开不要紧,都是年轻人,喝点酒就不拘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