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秀莲手术后不久就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化疗。
对于恶性肿瘤,目前放化疗还是最普遍有效的方法。秀莲在此期间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煎熬,恶心、呕吐,掉头发……,少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还要装出笑脸安慰和鼓励秀莲,鼓励她尽量多吃点饭,坚持下来,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兰香和少平也是隔三差五地过来照顾嫂子,让少安也休息一下。
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熬过来了。秀莲结束了化疗,接着又办了出院手续。少平还在培训学习,不能陪他们回家。
兰香请了假,陪着哥哥嫂子回家。出院时,少平过来帮着收拾物品,大包小包的,主要是药品一类的东西。
由于化疗的副作用,秀莲的头发几乎掉光了,兰香就买了一条漂亮的红头巾给嫂子裹在了头上,大家都说像个新娘子,秀莲笑了。
没错,秀莲笑了,少安却哭了。
大概是年初的时候,古老的黄原市正式通了火车。
这天下午,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从省城开过来的火车徐徐地开进了黄原车站。
孙少安和孙兰香兄妹俩陪着大病初愈的秀莲走下火车,一抬头,啊,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只见一大群人站在他们面前,最前面的是他的老同学刘根民,后面还有他二爸孙玉亭,还有贺凤英,金俊武,田润生也来了,还有,还有他们的虎子也来了,孩子抱住妈妈就哭了,秀莲也哭了。
刘根民带头鼓起掌来,接着走过来紧紧地握住孙少安的手,说:“县领导武惠良书记、周文龙县长非常关心秀莲的病情,特地嘱咐我说等出院那天,一定要亲自到黄原接你们。”
少安激动地说:“感谢领导们的关心……”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是金秀给家里拍了电报!”有人说。
大家都过来接过少安和兰香手里的大包小包,你一言我一语地问长问短。
“咱们别在这里停留,万一碰上了记者就事多了,大伙先上车,边走边拉话。”孙玉亭招呼着大家向车站外走去。
车就停在车站门外,大家让少安扶着秀莲先上车,接着都陆续上了车。车子是刘根民从县里找来的。
“少安,现在全县、全地区都在大力宣传报道你们的事迹。”孙玉亭说道。
“秀莲,县里妇联会也在组织开展向你学习的活动,学习你为了学校建设、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大干苦干公而忘私的革命精神!”贺凤英也接着说。
贺凤英和孙玉亭不愧是两口子,说话腔调都一样。
车子开动了,大家一路拉着话。
“秀莲,回去让少安好好侍候侍候你。”
“多吃鸡蛋,就跟坐月子一样,身子好得快。”
秀莲用很虚弱的声音说:“我没什么,让你们费心了。”
金俊武说:“也可以试着喝喝牛奶,我家玉玲喂的那两头奶牛可好了,产奶量也很大,可以让虎子每天放学时带一盆回去。”
“对着哩,对着哩!”
“可惜,本来还可以考虑考虑喝蜂蜜呢,现在看来也不行了,蜜蜂都回意大利去了。”
哈哈哈……!大家都“哄”地一下笑起来。
大家这是在笑当年金光亮养蜂那件趣事。金光亮当时养蜜蜂不错,天天端着蜂蜜水臭撩咂,可不知为什么有那么一天,蜜蜂像集体罢工似的突然全跑了,这件事后来就成了人们的笑谈。
秀莲也忍不住笑起来,可是又连忙双手捂住肚子,她的伤口还在恢复,不能剧烈运动。
“哎——哎,少说点笑话,我嫂子这受不了……”兰香笑着说。
大家坐在车里,拉着话,润生不紧不慢地开着车,可能是田福堂派他来的吧,少安想。自己这次的新学校开学典礼确实闹大了,再想低调也不行了,舆论上怎么说是他们的事,自己只有一如既往地埋头大干下去。接下来就要沉着冷静,一步一步地去落实自己和少平制定的计划,同时必须把照顾秀莲的时间安排出来,固定下来。回去买辆摩托车吧,有速度才可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有了时间才能有更高的效率。
黄土高原层出不穷的山峦下是曲曲弯弯的川道,下午的阳光斜射过来,使得川道一面的山坡是暖洋洋的桔红色,一面则是昏暗的深绿色。山坡上有“咩咩”叫的羊群,有顶着羊白肚手巾劳作的农民,还有他们古老的窑洞,那是他们古老的家园。
汽车载着落日的余晖,载着一车人的欢声笑语,驶向原西县,驶向双水村。
一段时间以来,原西县县长周文龙忙得不可开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西县太落后了,要发展,要改变,新出台的多项改革措施和建设规划要积极推进,坚决落实。其实也不难想象,改革开放都好多年了,不光双水村,整个原西县的农村都还没有通上电,老百姓还在用煤油灯照明,推着石碾子磨面,这还是解放前的生活状态啊,原西县的党员干部们应该感到惭愧啊。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原西县的经济发展,严重阻碍了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不能再持续下去了。黄原市高官呼正文组织召开了常委会,先是任命年富力强的武惠良为原西县高官,撤换了不思进取的张有智,接着专门讨论制定关于提振原西县经济发展、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文件。文件提出了三十多条具体措施,其中就包括要在三年内实施电力村村通,五年内实施道路村村通的宏伟计划。武惠良走马上任,首先落实三年电力村村通。目前市政府批下来的专款已经到位,各乡镇的需要新增加的变电站也已开始紧锣密鼓地施工,同时在米家镇等一些较大的村镇已经开始立水泥杆拉电线了。
自从秀莲在那次新小学落成典礼上病倒后,在场的那么多人都看到了,欢庆典礼成了抢救现场,孙少安在最风光的时刻又突遭厄运。这样爆炸性的新闻迅速扩散开来,不仅仅是双水村,乃至整个原西县都知道了,人们无不扼腕叹息。但是叹息的味道也是五味杂陈,有的说好人没好报,出钱办好事倒落个家人得重病;有的说人好不如命好,女人的命太苦太可怜了;有的说钱多了就不是好事,不争不斗的种个庄稼就挺好;还有从‘神汉’刘玉升那传出话来说小学校那风水好,住着什么什么大仙,不能有动静,当年田福堂他们炸山就是招惹了大仙……
生活就是这样,你在说着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说着你,或者说着他。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苦痛还是快乐,生活仍要继续,未来永远充满希望。
孙少安望着远处他那已经停工的砖厂,厂区堆满了未送出的砖,未进砖窑的坯料整齐地码放着,高大的烟囱昂首屹立。在少安不在的这些日子里,河南师傅姚师傅一直帮他打理着暂停的砖厂,一切等待启动。
新的生活就要开始,孙少安已是踌躇满志,蓄势待发。
接下来的这几天,孙少安迅速安排做了几件事:
首先要安顿好秀莲的饮食起居以及每天的用药,这是最重要的。秀莲回来后,村里很多人都过来看望她,还送了不少礼品,主要以鸡蛋最多。少安妈和兰花也是忙前忙后,帮着照应。大家心里都明白,秀莲这次能有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不容易,一定要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把她照顾好,再忙的事也要停下来,把照顾秀莲放在第一位。
第二,马上按照订单给客户送砖,这样才能迅速回款。
第三,拿着和高原签的那份购砖合同去找刘根民,又联系公社司法所老魏,对这份合同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然后又打电话咨询了县法院的一位同志,最后断定合同是合理的、合规的,可以签的,少安即刻签了字,盖上砖厂的公章,然后投进邮局。
第四,拉上支部书记金俊武,去找县高官武惠良和县长周文龙,提出是否优先考虑先把双水村的通电问题解决了。其实政府这边也正在忙这件事情,只是各村有先有后,双水村情况特殊,应该马上安排,武书记和周县长当即同意了。
第五,去找烧砖的河南姚师傅,研究烧制内燃砖的事情,姚师傅说首先要准备大量的煤渣或粉煤灰,少安说这个好解决。
第六,买辆摩托车,速度产生效益。
孙少安到原西县找到供销社的主任侯生才。侯生才就是少平的同学侯玉英的父亲。这个人和少安很熟悉,交际宽,门路广,是个老江湖。他去年就骑上了摩托,算是有经验了,少安先是塞给他一条子烟,然后说明来意,侯生才立刻爽快地答应了。
很快,侯生才便联系县供销社直属的一家摩托销售门市部,这家店面很大,摩托车种类也很多,重要的是侯生才跟这里的经理是哥们,能选好车,还便宜。
这次侯生才向少安推荐了一款叫什么125的,说这是新款特别畅销,比他去年买的那款叫什么100的强多了,又劲大,又省油,关键是发动机是进口的,孙少安两手一拍,就是它了,要红色的。
当这个大红色的摩托车出现在双水村的时候,所有的人又是惊呆了。这是上级的哪个干部来了?或是哪个大老板?
阳崖跟下,硷畔上,磨盘旁,三五成群的人们都在议论纷纷。
老槐树荫下,孙玉亭正和人拉话呢,这辆红色摩托车由远而近,然后“吱”的一声停在树下,一个戴着墨镜穿着白色确良衬衫的年轻人跨腿下了车,墨镜一摘,哈,原来是孙少安。
“少安呀,什么时候弄了个这东西,嫽咂咧!”马来花说。
人们围拢过来,你看看他摸摸,你一言他一语,硷畔上的妇女们也纷纷走下来,指指点点,叽叽喳喳。
“少安呀,好气派呀!带我们遛一圈吧!”
“少安呀,这回像个大老板了,得找个女秘书了!”
大伙叽叽嘎嘎地笑起来。
“女秘书嘛,我正找着哩,我看来花婶子就挺合适的嘛。”少安打趣马来花。
“这可是你说的啊,明天我就到你们家砖厂上班去!”马来花说着就拽住孙少安的摩托车,“别光说好听的,走!先带我溜一圈去!”
少安赶紧说:“今天没空,改天,改天我带你,你说溜几圈就几圈,咱俩私奔了都行!”
人们“哄”地又是笑起来。
“不行不行!就现在!”马来花抬腿就要上车,这时李玉玲伸手拽住了她:“行了,来花,别闹了,小心少安捶你!”
“他敢?”马来花撇撇嘴说。
“他不敢捶你哪啊?”一旁的婆姨们几乎同时说道。
“他……”马来花一时语塞,知道自己说话不小心掉坑里了,于是扭头朝着笑她的婆姨们乱打。
少安走到孙玉亭身边,低声说:“二爸,上车,我找你有事。”
孙玉亭有点莫名其妙,又有点受宠若惊,他还没坐过摩托车呢。
孙少安的摩托车驮着孙玉亭一溜烟出了村口,顺着公路眨眼就过了石圪节公社大街。
“哎,少安,你这是去哪啊?”孙玉亭大声说。
“没事,我就是带你兜个圈!”少安也大声说。
几分钟后,少安放慢速度掉头开回来了。
孙少安带着孙玉亭回到了自己家里,先去屋里看了看秀莲,又把二爸让到另一间屋里,沏上茶,点上烟,孙玉亭更是受宠若惊了。
“少安呀,到底有什么事啊?”
孙少安也点上一根烟,
“二爸呀,我接了个大生意,我的砖厂还需要扩建,我一个人人单势孤,我是请你出山啊。”
“请我?”
“对。”少安就把与朋友合伙由老外出资要修通大刘村公路的事详详细细地和孙玉亭说了。
“这回可是个大买卖,厂子一扩大,就得需要人手,就得需要会管理的领导,就是说我要找个能帮我的人,帮着我管理砖厂。你说咱孙家的厂子,我不用自己人能用外人吗?我不用你用谁呀?你这么多年身处双水村领导层,十里八村,城里乡里谁不认识你啊,两朝元老,德高望重啊。”
一番话让孙玉亭感到晕晕乎乎的,少安说得对呀,这是孙家的砖厂啊,大侄子有了难处,老哥哥又年岁大了,孩子们都还小,自己这当二爸的不管谁管啊?论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双水村也是有目共睹的呀,他田福堂不是也下台了嘛,金俊山也退休了,只有自己还在领导岗位呀。再说了管理个大事小情的,那也是自己的强项啊,关键是所谓管理者就是领导啊,领导干的是脑力劳动,不是体力劳动,也就是不用干活,还拿高工资。
孙玉亭感觉胸口热热的,似乎有点豪情满怀,他喝了口茶水说:“少安啊,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得帮你合计合计,本来我已年过半百,不想管那么多事了,可你现在遇到了难处,秀莲又是这么大的病,呃,秀莲不光是你婆姨,她还是凤英的娘家人哩,你说我能看着不管吗?”
“对着哩,二爸真是太了解我了!”
“天不早了,我弄点吃的,咱爷俩吃着拉话,”少安说着麻利地拿出一盘花生米,还有一只烧鸡和几个咸鸭蛋,孙玉亭脸上笑成了花,“少安,你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吧?”
“对着哩,二爸,咱爷俩也好长时间没拉拉话了,今天好好喝两杯,你喝啤的还是白的?”
“呃,还是白的吧,啤酒没劲!”孙玉亭也不客气了。
少安于是拿出一瓶黄原白,一人一杯倒上,边吃边聊着。
“少安,不是我跟你吹……”孙玉亭掰了一块鸡肉放到嘴里。
“只要有你二爸在,你就一百个放心,不就是一个砖厂吗,想当年我在太原钢厂也是干过革命工作的,大风大浪的也见识过,我敢保证,就你那几十个人,就是再扩大了,一百人两百人又怎样,只要有我在,一定会风平浪静、安安全全、顺顺当当的,谁也不敢调皮捣蛋!”
“好!二爸,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干一个!”
孙玉亭一饮而尽,少安赶紧又给满上。
“哎,话又说回来了,烧砖是个技术活,我啥也不懂啊,怎么管理?”
“这个不用担心,”少安说,“你是总经理,只管材料进出,人事安排,安全保卫,呃,还有客户接待,上级领导视察等这些大事,烧砖的事有河南的姚师傅呢,干活的事我再挑选几个能吃苦,有眼力,又懂事的年轻人当班长。”
“这个班长的事我帮你选,我管人事吗!”
“对!对哩,人事安排是你的事,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