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之隔江而治 / 第166章 收获巨大

第166章 收获巨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赵云领命而出,率领一千骑士在匈奴大军一侧游弋,伺机而战。
  不久,他就发现了战机。
  只见前方有一队数百人的匈奴士兵,正在匈奴大军的外围巡视着。
  这一队匈奴士兵离匈奴大军有着一定距离,以赵云的经验,只要速度够快,在匈奴大军支援之前剿杀这数百人匈奴士兵并不是难事。
  时机一纵即逝,不容多虑。
  赵云对自己旗手挥了一下手臂,旗手即刻会意,大旗一展,向前一指。
  一千骑士见旗号已出,也立即提缰放马,当赵云率先冲出之时,余下众将士也立即跟随而去。
  且看赵云一马当先,在他来到离匈奴士兵一箭之地时,放缰挂枪,从背后取出强弓,搭上利箭,对着那匈奴百夫长大喝道:“着!”
  利箭正中匈奴百夫长的颈脖,只见那百夫长在马背晃了几下重重地摔了下地,挣扎几下便再无声息。
  赵云没有去理会那死去的匈奴百夫长,率领众将士对着前方的数百匈奴士兵进行剿杀。
  一千人对战几百人,只是片刻功夫,赵云便率领一千骑士将那数百匈奴士兵斩杀殆尽。
  此时,另一方已经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敌人援军即将到来。
  “援军将至,撤!”
  赵云对手下将士高呼道。
  那一千骑士听罢也不去补刀,掉转马头朝既定的议定策马而走。
  赵云和手下将士也不是落荒而逃,而有意的控制马速,做出逃跑的样子引诱援军出击。
  果然,那匈奴千夫长赫连铁石见到地上那惨像,顿时怒气冲天,气得口中发出“哇哇”怪叫,然后指着赵云他们逃离的方向发出一声大吼。
  紧接着,在赫连铁石带领下,近三千人马朝赵云逃离的方向紧追不舍。
  赵云见敌军追来,不惊反喜。
  见敌军越追越近,赵云立即和众骑士从取出弓箭朝匈奴援军抛射而去。
  匈奴援军瞬时近二百人中箭落马,引得匈奴援军一混乱。
  赵云知道伤不多少匈奴援军,也不急一时,策马而去。
  百人对匈奴援军三千人马引不起太大的麻烦,他们踏着族人尸体继续追击敌人,不死不休!
  赵云见敌军又追近,立即令又一波利箭抛射匈奴援军,一箭下去,匈奴援军又丢了近二百士兵。
  赫连铁石见状也下令放箭,但处下风的他们是连对方的一条毛也射不到,即使有了了的几支箭射到敌人附近,也给敌人随意就拔开。
  一追一逃之间,数箭下来,匈奴援军竟然损失八九百士兵。
  赫连铁石急得怒吼连天,但又无计可施,追近了敌人,敌人就放箭,离远了又怕敌人逃离。
  赫连铁石虽然恨不得将赵云等人剥皮拆骨,但见自己离匈奴大军越来越远,便想到昨日赫连锡被汉军一事,不禁头皮一麻,赶紧下令大军停止追击,以免中了汉军奸计。
  赫连铁石望着渐渐远去的赵云等人背影,狠狠地骂了一声:“该死!”便下令收拾阵亡的匈奴士兵的尸首,救治未死的士兵。
  谁知,正当他们在忙碌的时候,不知道谁又喊了一声“汉军来了!”
  紧接着就是一阵箭雨,赫连铁石赶紧指挥匈奴士兵上马作战。
  待得他们上马之后,却见汉军也不迎战,只在刀上不断的射箭。
  又是数波箭雨,刚刚收拢好的匈奴援军阵亡士兵的尸体上又铺上了一层尸首。
  赫连铁石见己方已乱,再战也是陡增伤亡,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退。
  赵云也不贪功,引军又追杀了一会便放匈奴人离去。
  不过他派出斥侯远远地吊匈奴援军,只着匈奴人有异动就立即发出鸣镝,以防他们来个回马枪。
  叫将士们抓紧时间清理战场,将敌军和自己一方射出的箭矢收拢,这些箭矢有些能直接使用,有些需要修复之后才能使用。
  那些受伤和死亡的马匹也不能丢弃,长途而来粮草也是个关键,就食于敌也是这次作战的方针之一。
  至于匈奴那三千人马自然有人对付,既然出来了,想要回去就难了!
  却说徐晃带领一千人马埋伏于密林之中,眼巴巴地看着匈奴人不停地追击赵云,手中大斧早已是饥饿难耐,手下将士也是跃跃欲试。
  但碍于军令,他们不得不按下那颗躁动的心,因为这不是他们出击的时候。
  只一会功夫,匈奴人就从他们眼前呼啸而过。
  然而,只过了不大一会,他们就见到匈奴人狼狈地往回撤退。
  时机已至!
  “放箭!”
  徐晃眼见匈奴人大部分从自己的阵前逃过,立即下令道。
  旗手大旗马上一挥。
  “嘣!
  “嘣!”
  “嘣!”
  隐藏在山林中的汉军即刻挽弓搭箭,很快就弦声四起,箭雨从密林中倾泄而出。
  “咻!”
  “咻!”
  “啊!啊!”
  “救救我啊!”
  “……”
  匈奴士兵不断地中箭,发出悲惨的嚎叫声。
  “有埋伏!”
  赫连铁石一看就知道,汉军就是想和昨日一样伏击自己,他想过要反击,毕竟自己还有近二千人马,但这时自己的手下毫无战意,已经乱作一团。
  “撤退!撤退!”
  赫连铁石长叹一声,无奈地下令道。他没想到自己也步入了赫连锡的后尘,多想已经无益,只盼能多保存些匈奴士兵,以此平息左贤王的怒火。
  随着赫连铁石的命令,匈奴士兵就急不可耐地朝匈奴大军的方向冲去。只是在混乱之中,想要找一条路谈何容易。
  去意已决的匈奴士兵相互之间竟然互相倾轧,为了找到一条出路,他们不惜挥刀砍翻自己前面的障碍,一切都是为了活命!
  二千多匈奴士兵,逃离战场的只有一千人左右,这当中箭除坠马的不过数百人,更多的却是被自己同族当障碍给清除掉了。
  而徐晃作为一名优秀的汉军将领,自然不会放弃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见匈奴人慌忙地逃窜,立即下令众将士上马追击匈奴败军。
  一追一逃间,徐晃又斩获近六百匈奴士兵。
  一战之下,赫连铁石带领的三千匈奴士兵,回到大军之侧时只余不过五百余人。
  看着望风而逃的匈奴士兵,徐晃提缰勒马,挥手制止了想继续追击的手下。
  停下斥侯,一路收拾匈奴士兵遗下的尸首和兵甲,又将匈奴士兵尸首堆在一起,如果匈奴人不过来追击,便将这些焚之炬,以免无人处理这些尸首从而产生瘟疫,荼毒后人。
  当赵繁来到徐晃这边时,见到如山一样的匈奴士兵遗下的尸首和兵甲,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徐晃和赵云说道:“二位将军不愧为善战之将,此战又斩下匈奴二千多首,此为胜战,大功也!”
  徐晃闻言,抱拳对赵繁说道:“此皆为太守之良谋,吾不过是附之尾翼耳,何敢居功!”
  赵云亦是笑道:“太守之十六方针战法,着实令敌军丧胆,云深为佩服!”
  “呵呵!”
  赵繁听了赵云的话,明面上淡定自若,呵笑自了,内心却暗道一声惭愧,幸好两战下来收获颇丰,不然就要愧对太祖了!
  赵繁转头看向一旁的徐庶,对他问道:“元直,此二战斩获如何?”
  徐庶看着自己的这位主公,心中满是莫名。
  对一场战争他一度认为是没什么胜算的,但在主公坚持下,他不得不支持。
  说实话,哪怕是赵繁提出了十六方针战法,他仍是保持不乐观的态度。
  毕竟匈奴人那二万大军不是吃素的。
  可是,考虑到主公在大汉没什么大的功绩,名声也是因为袁术的原因毁誉参半。
  在外人眼中主公也不过就是一个幸进之辈,要不是有个当太仆的叔父,要不是有袁术的支持,他怎能如此快就拿下吴郡?
  还有就是,主公虽说与袁术阵营上已经分割,但诸侯仍然把主公放在袁术的势力范围之内。加上夫人徐莹往后恐怕会是主公的后宫之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赵繁的诟病!
  所以,即便是主公旬月内拿下了吴郡全郡,于主公的名声却无半点好处。
  少居高位,不服者众。
  此次营救这十数万汉人百姓,是提升主公名声的也机会,这也是他徐庶纵有异议也不得不支持的原因。
  作为谋士,一旦主公想要实施某项有异议的计划时,要做的不是反对,而是补遗拾漏,把计划朝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徐庶发现的担心有些多余,两战下来,不但以寡击众,而且还收获巨大。
  一个人怎么可以如此妖孽?
  主公此人不但勇武,计谋和方略也不差,而且肯于听从手下的谏议,这让手下在做事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如此之人,方为明主,吾不悔矣!
  此一刻,徐庶如是想到。
  听得主公问话,徐庶从思虑中转醒过来,对赵繁说道:“禀主公,此二战下来,不算子龙将军之前斩敌,我军斩首匈奴四千四百七十八人,得获无损战马一千八百九十匹,伤马一千零一十九匹,弓矢铠甲无算!”
  “我军战损如何?”
  徐庶复杂地看了自家主公一眼,淡然地说道:“我军战损十三人,战马九匹夫,弓矢不减反增。”
  “哈哈!”
  “哈哈!”
  场中众人闻言,无不发出一阵舒心的大笑。
  这样的战损略等于无。
  笑毕,徐晃叹道:“吾自入军伍以来,未尝度过为般大胜也!”
  赵云也是心有戚戚,点头不已!
  赵繁再次哈哈大笑,大手一挥,说道:“今夜再次犒赏众将士!”
  说罢,策马朝营地奔驰而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