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们的烽火岁月 / 第2章 青梅竹马

第2章 青梅竹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时间又回到了1937年初夏的那天傍晚,在皖南小镇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下,方家平正躺在未婚妻闫婧芝的腿上小憩。
  这里地势稍高,加上百年榕树巨大的树冠枝叶,给这两位热恋中的情侣,营造了只属于他们的私密天地。
  自古以来,对于爱情的美好描绘已有太多的词语,天长地久、海枯石烂、与子偕老、刻骨铭心……而最具有时间感的可能要属“青梅竹马”了。
  幸运的方家平和闫婧芝,他们的爱情便是“青梅竹马”。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谁也记不清是在孩童时代具体什么时候了。
  但家平清楚地记得,他是从那眉梢上可爱的美人痣,记住婧芝的。婧芝从小便有的眉梢美痣,恰到好处,和那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相得益彰,一下就烘托出了小小的美人胚子。
  而婧芝则应该是从家平的笑容,记住了她这位小伙伴。家平的笑从小就是那么爽朗,永远像是一道阳光,只要看到它,无论遇到什么,婧芝都会感到晴空万里。
  小小的婧芝扑闪着那双大眼睛对着家平笑,在众多玩耍的小伙伴中,悄悄地将手中洗好的红枣,轻递给家平吃。
  家平则同样有点害羞地用清澈的眼睛偷偷瞄着婧芝,将口袋中的花生剥好,快速塞到婧芝的小手里。
  从那一刻起,两个人的缘分便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五六岁的时候,一群小伙伴在山野中玩耍入了迷,到了黑夜笼罩大地才想起回家。回家的路上夜黑天静,田野之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从四面八方袭来,小孩子们这才开始害怕。
  婧芝的小手心紧张得冒汗,死死地抓住家平的衣角,其实作为小孩子的家平当时也害怕,但他一想到紧紧躲在身后的婧芝,心中便腾然升起一股小男子汉气概,第一次产生了保护她的冲动。
  从此以后,保护婧芝便成了家平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再长大一些,到了上学的年龄。本以为要分离,但令家平没想到的是,婧芝也被送到了学堂,那个年代女孩子上学在乡村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更幸运的是,两人还在同一个学堂同一个班级。家平和婧芝开始了一起上学一起放学的学生时光。
  学堂里,男孩子围绕着漂亮的婧芝没话找话没事找事,更有调皮的男生乱揪婧芝的辫子,家平的第一次打架便也自然是为了婧芝。
  架打完了,小婧芝一边心疼地哭着,一边用手绢擦拭着家平鼻青脸肿的伤口,并信誓旦旦地说:“以后我的辫子只给你揪……”
  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家平父亲发生意外不幸离世,虽然那时家平尚小,对于至亲离世的悲痛还不算刻骨,但孤独内向的性格开始包围失去父亲的他。
  家中只靠家平娘一个人扛着,家平的童年生活开始变得困难。
  善解人意的小婧芝,常常将家中好吃的偷拿给家平,起初敏感的家平还有些扭捏,但正在长身体的他很快便接受了最好朋友的馈赠,狼吞虎咽起来。
  后来,婧芝爹娘每次做了好吃的,便直接让婧芝送些到家平家。
  学堂里若有人取笑单亲的家平,婧芝也会第一时间冲到身前骂走他们。放学的路上,看到低头不语的家平,小婧芝时而扮个鬼脸,时而说个笑话,时而抓个蚂蚱……直到家平也像婧芝一样露出整齐的牙齿,再次笑得晴空万里。
  就这样,天真漂亮的小婧芝给家平稍显低落的少年时代,增添了极其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温暖色彩。
  待到十几岁的时候,两人已念完了地方学堂。家平各科成绩均衡,尤其对画画感兴趣,并顺利进入师范学苑进修绘画和历史。
  而婧芝作为当时的女性已算是博览群书的“高学历”,尤其对于音乐旋律敏感,当然小县城的学堂是没有音乐课的,这还是大城市老师来镇上度假偶然发现之。
  家平去了不远的城市继续进修,婧芝则留在家乡帮助家中劳作,这是两个人自从相识后,第一次分离在两个地方。
  朦胧的思念竟始料未及地如泉水般开始漫延,继而慢慢汇聚成一条大河,最后变成洪水决堤而不可抑制。
  当两人再次见面时,家平已是胡茬青葱、棱角分明的青年,而婧芝也蜕变成了胸脯微鼓,散发着女性青春的美丽女子。
  此时的两个人走在一起,彼此间的友情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些不可名状的朦胧,也添了些不可言喻的神秘。
  自然而然,乡亲们对他们善意的笑容中,也隐约包含了不同以往的含义。
  像所有情窦初开的男女一样,两个从小玩到大的伙伴,现在却“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刻意躲避着对方,但无论怎样躲,彼此间总能感到就在那不远处,有束目光一直在不停地深情地注视着自己。
  这目光是炙热而不可抑制的,它可能穿梭在绿葱葱的茶园之中,透过修剪整齐的枝叶和清香醉人的茶香,小心翼翼而又抓住一切时机地盯得婧芝脸颊绯红。
  这目光又是隐秘而短暂的,于清澈见底的小河之畔,盥洗衣服的婧芝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慢速度,直到等来家平挑水,于众人之中两人悄悄地相视一笑……
  两个一起长大的人独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却又互相创造着靠近的机会。当青梅竹马的情感发展成不可抑制的爱情,第一次牵手便水到渠成。
  那是一天傍晚,鸟鸣花香萦绕田野,如火晚霞挂在天际,一切都似乎在刻意营造着浪漫的味道。
  在从茶园归家的山间小路上,婧芝低头走在前,家平快步跟在后。距离越来越近,心也跳得越来越快。
  家平额头已渗出一层细细汗珠,而婧芝更是把头埋得越来越低。家平在左,婧芝在右,两人并排慢走,不说一句话却仿佛都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美好事情。
  家平紧张得手心满是汗水,他多么想抓住那纤纤玉手,可又怕贸然行事冒犯了心上人。
  婧芝轻咬朱唇,期待着也害羞着,这个傻家平连位置都站错了,婧芝偷偷地把左手的竹篮换在了右手。
  家平轻轻地在裤腿擦干手心,他已经闻到了婧芝身上那微微的体香。
  晚霞在微笑,花香在帮衬,微风在鼓励,两个指尖轻轻地触碰了一下,电闪雷鸣春暖花开,一股暖流在两人身上乱撞。
  再次触碰,肌肤紧贴,快速的心跳,急促的呼吸,一切都在急速翻涌。
  继而十指交叉,两手紧扣,两颗相恋已久的心终于透过指尖,如此之近地相连在一起。
  走在这条再熟悉不过的山间小路上,两人的感情却是翻开了陌生而神秘的新篇章。从那时起,家平就暗下决心,定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短暂而漫长的在外求学时光终于结束了,学业优异的家平迫不及待地冲回家乡。他果断地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离家最近的县城。
  一方面作为农村人,想在大城市立足并不易,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离婧芝近些,也方便照顾家人。
  家平有时候也会笑话自己“胸无大志”,但人各有志,对于家平而言,家人胜过一切。家平凭借自己的才能,顺利被聘在那所皖南最著名的百年学堂“岭南书苑”任教。
  婧芝深深地记得上班第一天的那个早上,身着长衫的家平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因为他和婧芝心中都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两家人带着无比的兴奋和自豪,在那棵大榕树下挥手相送,直到看不到家平的身影。而自那以后,大榕树下的等待便成了婧芝最重要的一个盛大节日。
  每个周末的清晨一到,婧芝便会早早地开始梳妆打扮。照着镜子,婧芝对每一根刘海的方向、每一抹腮红的匀称、每一种唇彩的浓淡都细致入微地摆弄半天,因为今天是家平从县城归来的日子。
  起初,站在大榕树下,婧芝还有些“偷偷摸摸”,遇到过往的乡亲,还会羞涩得满脸通红,但当望到远处那熟悉的身影出现,总会高兴地要跳起来。
  春天,万物复苏小桥流水,这是婧芝最喜欢的季节,迷人的生机盎然会陪着她一起静静等待。
  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但清爽的山风和凉快的树荫也悄然相随,还有那专门为家平准备的满满一壶冰爽的山泉。
  秋天,是婧芝不太喜欢的季节,因为持续的秋风会吹乱她的妆容,但看着家平踏着金黄的落叶归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冬天,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素裹,婧芝也冻成了鼻红耳红的小雪人,但当两人捧着小碳炉握着彼此的手,心中的温暖便融化了一切冰冷。
  就这样,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婧芝总会准时地出现在那棵大榕树下。
  而每次送别家平去学堂后,婧芝便又开始数着日子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若是等到乡亲捎来的口信“家平说学校忙,今个周末不回了。”婧芝澎湃的心情定会失落万分。
  在等待与分离的日子里,婧芝对家平的称呼不知不觉中加了个“哥”。
  而且每一次见面,婧芝准能一眼看出家平是胖了一点还是瘦了一点,黑眼圈多了一点还是更精神了一点。
  家平娘常笑说婧芝比她这个做娘的还心细。
  一年又一年,在大榕树下等待的婧芝,每当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出现,依然都还会怦然心动。
  此时此刻的今天,家平的归来对于两人来说还有一份特殊的意义。像第一次牵手那样的水到渠成——明天是两人订婚的日子,这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更幸福的新阶段。
  榕树下的婧芝打开一份精致的食盒,里面装满了已切成块的红瓤西瓜。
  食盒被婧芝特意用绸缎层层包裹,上下两层还装填了冰凉的山泉,这样里层的西瓜瓤直到送进家平嘴里,还保持着凉意和水分。
  家平也拿来他的挎包,里面装着从县城带来的饼干等小食,小小的饼干在当时的小镇上也算是个稀罕物。
  在周末的每个傍晚,为对方精心准备精致的礼物,是他们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
  家平拿起一块小饼干填进婧芝嘴里:“快尝尝,这是我特意请王校长托人从南京带来的。”
  婧芝的脸庞已被晒得有些娇红,却更显女人味,她的眼睛笑成了月牙:“真脆,好吃!别光看我,你也尝尝。”
  家平可舍不得吃,这些少有的饼干点心对于家平当时的工资来说也算不菲,不过只要婧芝爱吃,再贵都舍得。
  他又拿出一份用牛皮纸包好的小食点心:“我不爱吃甜的。这份你带回家,给咱爹、娘!尝尝!”“爹”“娘”被家平故意说成了重音。
  婧芝羞得立刻捏了一块西瓜堵住了家平的嘴。
  两个人又开始幼稚地比赛谁把西瓜籽吐得远,家平还信誓旦旦地说这里以后肯定会长出一片最好的西瓜地。
  婧芝掏出自己精心缝制的手绢,擦了擦家平嘴角:“家平哥,你在学堂怎么样?累吧?”
  家平收拾着挎包:“现在十里八乡的大户都想把儿女送到学堂,别管以后能否用到,反正技多不压身,多学点知识总是好。我现在教历史和绘画两门课,王校长还说下个月给我涨薪水呢。现在我挣得钱还不多,等以后攒够了钱啊,就把你还有家里人都接到城里去。”
  婧芝手托下巴,眉梢上的美人痣随着扑闪的大眼俏皮微动:“那到时候咱们要买个带院子的大房子,我要在院子里栽满花。春天桃花,夏天茉莉,秋天菊花,冬天……冬天什么花啊?”
  “腊梅!”
  “反正我要让你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鲜花。”
  “没问题,现在校长很器重我,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我要带你们天天下馆子,吃遍天南海北的美味!”
  婧芝抬头望着蓝天和白云:“多好!我相信,跟着你,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家平也仰望天空,清澈湛蓝,白云朵朵。
  此时的他心中是如此的知足,老天爷对他真好,轻抚着爱人的秀发:“一定能过上!有你,真好!”
  那年初夏的家乡,还处在一片生机和安详之中。
  暖黄色的阳光透过漂浮的云海一束束撒向大地,金黄的麦田一片璀璨,厚重的麦穗压得麦秆摇摇欲坠。一阵微风袭来,沉甸甸的麦田“沙沙”作响,广阔的草坪也如水波般轻轻激荡。
  广阔无垠的田野深处,清澈的天与绿色的地连为一体。于此天地之间,一条长长的乡镇土路蜿蜒而去,伸向看不见的远方。
  这条路,是镇里联系外界的唯一一条主路,据说是清末乡亲们花了半年时间一层层铺垫而成,泥土全是女人们用簸箕筛出来的细土,石头全是男人们从河溪里挑出的又硬又滑的石块。
  男人们将石块砸碎磨滑,与泥土混在一起再加些料子,一层一层铺上,一层层夯实。这样修出来的路,地基厚实,防水冲风刮,给世世代代的乡亲提供了便利和出路,被乡亲们视为“生命路”。
  此时的生命路,正穿梭于金黄的麦田间、绿葱葱的树林里、连绵起伏的草坡上,被绿树金麦花鸟虫鱼共同簇拥围绕着。
  生命路上,两个年轻人手牵着手,肩靠着肩,向家走去。
  一轮夕阳,一片晚霞,一棵大树,一条长路,两个年轻人,在初夏的傍晚共同绘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