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黄埔六期肄业生 / 第34章 换回原名

第34章 换回原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些人正如时间一样,一旦逝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樊重信只在杜遇春这里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告辞了,虽然杜遇春邀请他来自己的宪兵团,作为一个广州黄埔生,那怕是肄业生,一个宪兵中尉排长他还是给得了樊大哥的,而以后再晋升,他相信樊大哥也会比在25师更快一些,但被樊重信给谢绝了。这大概就是一个人的骄傲吧,毕竟当初是平等的同学关系,现在再一次见面,已经是两个阶级的人了。当初为了革命理想选择投奔黄埔,但真正加入国民革命军后,方才发现这里比外面更不平等。
  告别了樊重信,杜遇春又特意去了杜学长担任代理师长的25师一趟,面对这个同姓学长,杜遇春并无多少忐忑之情,高官他见得多了,一个师长并不能令他心生什么?反而是杜学长要好好招待自己这个有靠山的黄埔六期生,而杜遇春能给杜学长的方便就是在北平城里以及何总长处更多的方便,当然杜本身就是何总长的人,如果他是军令部陈总长的人,可能官运早就不是一个师长了。
  得到杜学长对樊大哥前途的担保,杜遇春心里总算安慰了一些。他也知道有些人尤其是当年的同学,就如同已经过去的时间一样,再也回不来了,那怕他已经忘记了那天谁在宿舍里说自己的坏话,但如果有一天再次相遇,会不会有人出卖自己的舍友来讨他的欢心呢。所以杜不仅决定自己忘记一些东西,而且也决定不让别人提供自己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如同他已经努力将李守常先生、熊主任都慢慢给忘记一样,只想安心地在南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这些年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恐怕很多人都已经不在了吧!”1928年回奉天,以前的同学一个也没有见到,回热河也不过如此,而广州黄埔六期生自从1929年2月毕业后,自己也没有见到过几个,也很正常,当年号称四千多学员,但最终毕业时只剩下了不到八百人。这一届在校期间变化太大,比大浪淘沙还残酷。
  1933年9月份,已经来到北平半年时间了,何总长总算安排好了一切,奉委员长的命令可以回南京了,不回也不行了,现在外患还没有解除,委员长又再一次计划对南方的红军发动围剿,而前三次的失败令杜都觉得庆幸自己在南京宪兵团,既不用如何总长、陈长官那样亲自上阵跟红军拼个你死我活,也不用如戴春风那样在上海作尽了天怒人怨的勾当。
  1933年9月7日,火车一到南京站,何总长就给杜遇春放了假,让他赶快回家看看老婆孩子吧。虽然何总长开了恩,但杜遇春却不敢走,老头子喜怒无常,谁知道万一他来火车站没见到这个警卫团长,会不会一发火把自己给毙了。杜遇春不敢赌,但也不愿意撅了何总长的好意,所以只能悄悄地等待委员长跟何总长一并乘车走后,他才安排自己的手下回原来的军营,这一耽搁就又两天时间,直到9月9日晚上快10点了,他才终于又回到了离开近半年的家。
  俗话说:近乡怯情。杜遇春也恰如此,他的心是忐忑的,虽然这半年有电报,有书信,还有照片传到北平,但是他人在前线,家人报喜不报忧是件很正常的事儿,他内心总是害怕家里会有不能告诉他的事情发生。
  杜怀着忐忑心情到了家,虽然已经晚上十点钟了,但家人都已经知道了他要回家的消息,都在等着他,看到父母一切安好,哥嫂都好,而罗慧也得意地将孩子给抱了出来,他一颗心总算放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杜有几天假期,虽然宪兵团的事情仍然有很多要处理,但还有副团长、参谋长,他可以安心在家休息几天了。而知道自己不在家这些天,李老师经常派人来送钱送物,杜决定第二天就要去拜见李老师,既要向你报告这半年的情况,又要听取他的指点。
  上午十点,杜准时来到了李老师的办公室,其实早在回到南京当天,杜就已经给李老师打了电话,向他报告自己的行踪,并希望尽快见到他,但李老师告诉他,现在正忙着天天开会,不方便见他,让他12号再过来。还特别盯瞩他,千万小心,宪兵团回到南京后千万别出事端。
  这一次李老师的确很忙,听说现在委员长跟德国人搞起了合作,作为军政次长,在何总长不在的情况下,李老师不得不将一切事情都担了下来。
  “这次你在北平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在通州以两营宪兵解除两万溃兵武装己经非常难得,在潮白河击退同等数量日军,这两个战绩加在一起何总长虽然没公开表彰你,但却夸你有大将风范,而且你更值得称赞的是处事果断,让日军收回尸体,是可以给你加分的,不仅没让战斗规模扩大而且还有效地处理了溃兵,不仅何总长连委员长都称赞了你。当然作为军人你在这场战争中没有更多表现机会是件遗憾的事儿,但是你现在也是有媳妇儿子的人了,要注意保全自己,然后才是上战场。
  这一回委员长下了决心,寻找到了德国的国防军名将专门制定了一整套围剿计划,我看过后,方才发觉,我们这里的军人水平跟人家没法比,那怕陈总长这样的名将,跟对方也就是一个小参谋的水平,这既是学识上的差距,也是国力上的差距。
  我这里有几本翻译的德国人书籍,是你的黄埔六期同学廖翻译的,你可以看一下,现在我真有些后悔了,当初真应该送你去德国学习几年,现在看来,如果去了你的学识与以后的前途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你就好好呆在宪兵这个兵种上好好干吧。守在眼皮底下,我才放心!”
  杜认真地听着李老师的每一句话,杜知道现在李老师也面临着抉择,军政次长已经担任了快四年了,他的上头有何长官这个老资格的委员长之下第一人压着,不可能会有上位的机会。而继续留在军政部,委员长又怎么可能放心这两位老搭档呢,早点离开军政部与何总长这个是非之地、是非之人,是李老师现在将在面对的问题。而目前来看,随着委员长在南昌建立行营,李老师外派到那里的可能性更大,杜不得不为他担心,打红军不是一个好差事,尤其是担任由委员长亲自己挂帅的行营参谋长,胜了没有什么功,败了就得背黑锅。
  “好了,你不用担心我了。还是说你自己的事儿吧。你的宪兵第四团刚刚成立不久就调去了北平半年,接下来也不太可能留在南京了,现在南京已经成立了七个宪兵团,理想目标是每个省至少要有一个宪兵团,我看过目前国府控制的各省,现在上海已经是税警总团跟特务处的天下了,你别趟那滩混水,浙江更是委员长的老家,皇亲国戚太多,你也别去,唉,你要去的地方真是不多……”这世界上也有令李老师头痛的事儿。
  “好了,慢慢看吧!我还是那句话,别着急!三分人力,七分天注定!”李老师与其说他杜遇春,不如再说自己。
  “当然如果委员长对你另有大用,我还是那句话万勿推辞!”李老师又似乎想起了什么。“还有啊,你现在已经有了儿子了,你还是改回原来的姓名吧,那有儿子叫沐朝阳,父亲叫杜什么的,更何况委员长也说了杜遇春这个名字没有沐春风好,如沐春风总比春风不渡玉门关好,外人还以为在报怨什么呢!”
  杜遇春从李老师这句话中可知,委员长已在心中对自己留下了印象,以后这世界上,包括黄埔就真的只有沐春风这个人了,他终于可以跟杜遇春这个用了快8年的名字告别了。
  离开了李老师的家,沐春风(从此以后再没有杜遇春这个名字了)没再去其他地方,对他这个社会关系简单的人来讲,有李老师这一个靠山就足够解决所有问题了,再去拜访别人反而无用且有害。
  回家路上,沐春风特意去夫子庙买了很多罗慧以及父母兄嫂喜欢吃的小吃,然后回家与家人开开心心地渡过了这一天剩下的时光……
  从李老师家回来后的第二天,沐春风就又回到了宪兵第四团团部,那里面还有一大堆事需要自己处理。这一处理就又过了半个月,当然这半个月要好过得多,他每天可以白天去团部,晚上正常回家,所以日子是难得的安闲。
  这样安闲的日子,一直到了10月11日,双十节过去的第二天,当已经挂上少将军衔的戴春风居然来团部拜访自己的时候,他那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生活才被彻底打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