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苏缘带来的影响自然不可能只有南京城里的粪夫们。
他的影响是全方面的。
苏缘站在几台明快打字机的旁边。
他委托了元世界几位手工大佬,去元世界那边苏缘一个家里开机械厂的朋友那里,让他们照着当时林语堂大佬的专利图纸,将这明快打字机的零件制造出来
然后让他们把这些零件给拼起来,将安装视频都拍摄下来,并制作成了一套安装图册。
成功之后,就生产百来套零件。
让明朝的工匠,照着这套图册,一步一步的来组装。
虽然花费钱财、时间众多,但这些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于苏缘为什么要放着活字印刷不用,来花许多钱造一个明快打字机,主要是活字印刷他不好用啊。
虽然活字印刷术是宋朝就发明的,但其实后面的元明清,活字印刷的推广度都没有雕版印刷大。
至于为什么,主要是活字印刷的优点不足以掩盖他的缺点!
活字印刷的优点,大伙都清楚,那就是不用雕版印刷那样,为了一页纸的内容专门雕一个雕版,它只需要挑选活字就行。
但活字印刷的缺点也很明显!
第一,泥活字没用几次就会破损,需要重做。而铜活字又太贵了,没有几家书坊承担的起,毕竟铜在古代就是钱!
在清朝道光年间,一个叫林春祺的人,用二十万两银子造了四十多万个铜活字,折算下来两个铜活字就要一两银子!
而且别看这四十多万个铜活字就很多,汉字有多少个?现代常用的是三千个!
而在古代,各种生僻字、繁体字,需要做的字就更多了!
毕竟就连茴字都有六种写法!
第二,运用活字,那工人就必须得识字,再不济你也得是熟练工!不然他怎么又快又准的挑选活字?
而在这一点上,雕版印刷的工人,只需要会印刷就行了,需要认什么字?
第三,印刷一本固定的书,雕版比活字要高效!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的内容是固定的!你刻好一个雕版,能用好久!
而活字,这本书的印刷任务结束了,另一本书也需要用字呢,你这不得拆下来给别处用?
这么一来,活字印刷书籍,就得在选字、拆字,再选字之间来回折腾。
而那边雕版印刷只需要雕好一版,后面需要再印的时候,只需要从库房里把存好的雕版拿出来,整理好顺序,直接就开始印了。
你看,这雕版的速度是不是比活字要快?
只有在某些领域上,活字才会比雕版要来的高效。
那就是报纸!
报纸一天一版,雕版哪来的及雕刻,所以在清后期,活字稍微普及开来,报纸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结合以上的优缺点,是不是就理解苏缘为什么放弃活字印刷了吧。
实在是不划算!
其实有一个很搞笑的事情。
活字印刷,这种最适合用于印刷拼音文字的技术,却是被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率先创造了出来。
后来活字印刷传到了欧洲,这为当时欧洲进行的文艺复兴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在欧洲,以往书籍往往由教会的人来抄写。
而活字印刷传过来后,只有几十个字母的他们,直接利用这个技术,将印刷书籍的权利从教会那抢了过来。
他们依靠这项技术,印刷了众多的书籍,迅速的推广了他们文艺复兴的思想。
后面西方发明出了打字机,那汉字的印刷效率相较于他们就更低了。
所以后来才会有废除汉字,改为拼音字的声音,因为汉字印刷的难度、效率,实在跟不上世界水平。
一开始我们发明了舒式打字机,但打字的效率实在太慢。
你想想一个一平方米大小的字盘里有三四千个小字,你要在这里面去找字。
想想就头痛。
可就算是这种打字机,元世界也用到了八九十年代,直到信息时代,我们才解决了汉字打字难的问题。
这也得感谢当时的人们不将汉字改为拼音的坚持,不然怎么可能熬到信息时代,苦尽甘来。
而苏缘现在将这个明快打字机复现了出来,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明快打字机的大小,和西方那些字母打字机差不多,都是用按键来打字!
这样就不需要像舒式打字机那样,费大力气专门去找字!
而且明快打字机的打字效率很容易就达到每分钟百字!
打出来的字还整齐。
虽然机械结构很复杂,但没事!苏缘有网咖呢,直接让元世界帮忙造不就行了!
想要推广科学,那印刷、打字效率必须要提升上来。
而且为了防止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汉字的尴尬处境,明快打字机也必须复现出来!
苏缘站在明快打字机的旁边,花纶用他刚学不久的,专门用在明快打字机上的上下形检字法,在那打着字。
打着打着,花纶就感叹道:“苏先生,此物当真的精妙无比!如此小的身躯,竟能容下九万余字,怕是鲁班再世也无法做出此物吧!”
花纶打量了一下这明快打字机,然对着苏缘试探着问道:“苏先生,此物之前在翰林院展示,便大受欢迎,这次我被委派而来就是想问一问,此物能否借予翰林院用一用?”
对于文人来说,这种东西根本无法拒绝!
尤其是他们这些翰林整天都要处理文字,要有这台打字机,那能省多少力气!
苏缘笑道:“那当然可以,这东西本就是用来打字的,不过你们翰林院可要给我们大明报社好好的写文章,要写的好,直接送你们几台也没事。”
花纶闻言抚掌高兴道:“一言为定!”
而这时候,被苏缘要来当了大明报社副社长的练子宁走了过来,他手里还拿着几份纸。
“苏先生,花兄,这期的大明周报出来了,你们要不要看一看?”
苏缘道:“来一份,我看看印刷质量如何。”
练子宁将报纸分给了苏缘和花纶,“字迹当是清晰。”
苏缘接过报纸,经过明快打字机敲击的蜡纸,便可以用来进行手工的油墨印刷。
八九十年代的老师们,很多就是用这种手工的油墨印刷方式给学生们复印试卷。
不过这种方式被苏缘提前几百年在大明复现出来了。
苏缘看了之后点头,“就这样吧,印刷完分发到各个报点,明日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