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唐圣祖 / 第十一章 韬光养晦

第十一章 韬光养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接下来的几天,李晔一直蜗居紫宸殿,称病不朝,反省自己。
  外朝也就那些事儿,韩全诲、崔昭度自从升任宰相以来,门庭若市,忙得不亦乐乎,到哪儿都笑呵呵的。
  好似所有人都忘记了李崇望、杜让能两位大臣血溅长安城门的事。
  但所有人都能忘记,李晔绝不会忘记。
  韩全诲成了宰相,他统领的神策军官职也就空出来了。
  李晔想也不想,一纸诏令从紫宸殿发出,直接提拔张承业为统帅暂时掌管左右神策军。
  神策军统帅可是实权职位,自安史之乱以来,一直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张承业守城有功,别人也没有什么异议。
  韩全诲升了宰相,得了最大的好处,放弃右神策军统领权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宦官作为皇帝的家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宰相,除了速宗朝的李辅国,就数他韩全诲了,此刻走上人生巅峰,自然不会计较这点权力的丢失。
  再说张承业同处宦官阵营,自然就没有那么大的抵触了。一切都那么合情合理,显得那么过渡自然。
  李晔也是一连半个月流连后宫,娱乐嬉戏,不理朝政。
  自此朝中大事都由韩全诲、崔昭度决断。
  其实对于只剩长安一隅的唐廷来说,没什么重要的大事,大多都是一些藩镇攻伐,相互扯皮的事,大家象征性的给朝廷汇报一下,以此证明自己抢地盘是合法的。
  唐廷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下旨意两边讨好,却是两边都不讨好,大家继续各打个的。
  李晔重新收拾了曾经招兵的校场,留下五百人,其余人马悉数调回蓝田县,对外宣称打马球。
  马球作为李唐皇室的经典游戏,可是风靡了几百年,前身的哥哥唐僖宗就是一位马球高手,大家对此也就见怪不怪了。
  韩全诲看着皇帝天天沉溺后宫,连自己建立的军队都懒得上心,竟然还召集起来打马球,虽然五百人还是很多,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担心皇帝玩什么猫腻。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一闪即逝,过后也就不当回事了。
  好歹我韩大宰相曾经也是手握一方兵权,掌管过右神策军,带兵打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皇帝的水平也就可以打打土匪,遇上节镇军队就原形毕露,一个长于妇人之手的深宫皇帝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就算练的比神策军强,又能起什么作用,十万神策军还不是被人家一万河东军队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连凤翔军队都跑长安来欺负一下,五百军马又能起什么用。
  想来想去,觉得皇帝经历了叛军围城的事情,不在信任神策军,才想找人来宿卫宫中,留下这五百人也是情理之中。
  哎,什么都逃不过本相的法眼呐,韩全诲微闭双眼,嘴角微皱,在心里暗暗得意。
  可皇帝你闹归闹吧,竟然还让自己拿出一千匹马,这就有些难办了。
  韩全诲不是拿不出来,神策军就有几千匹战马,长安马匹也是不缺,可是一千战马加上五百个生龙活虎的汉子天天在宫中就食,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前不久皇帝才在长安大肆搜刮一番,加之刚发生李茂贞的事,长安哪还有多余的粮食卖啊。
  朝廷到处漏风,哪里都需要钱,懿宗、僖宗的时候,大唐还有蜀中、河中、荆襄的赋税,朝廷也不用那么拮据,现在王重荣一家割据河中,王建切断入蜀道路,赵匡凝盘踞荆州,只剩下长安孤零零的一座孤城。
  没办法,没钱只能去借啊,韩全诲就像乞丐一样,端着一个破碗,到处哭诉,今儿个是宣武,明儿个是河东,后儿个是淮南,到处乞讨。
  还别说,各地节镇多多少少给韩全诲一些面子。毕竟各地节镇还是有点见识的,大唐维持现状对他们最好,大家聊表心意,多多少少给长安敬献些许钱财。
  宰相低声下气的到处求人,当成这样也没谁了。
  希望皇帝能明白咱家的苦心,韩全诲在心里默默哀叹一声。
  李晔可没时间去顾及韩全诲的心情,虽然自己一个月来不涉朝政,但自己可从未闲着。沉溺后宫,不理朝政那都是给外界假象,蛰伏起来,收回拳势,一击必杀,是李晔来到这个世界学会的第一条道理,李茂贞的事让自己明白咬人的狗不叫。
  自己时间紧迫,恨不得一天当成三天用,开春后对镇国军的军事行动迫在眉睫,一天不拿下潼关、蒲津渡,自己一天就睡不踏实。
  前世自己就特别喜欢古代的行军打仗,对古代将领也多有了解,其中自己最佩服的当属拿破仑和成吉思汗了。
  拿破仑一生转战欧洲,难逢敌手,其一手改革的军事体制,更是成为近现代世界各国争先学习的模板,一度把反法同盟按在地上摩擦,带领法国军队一次次重创欧洲各国联军。
  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成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蒙古草原,在其带领下,打的世界各国瑟瑟发抖,征服了大半个地球。几十万人的蒙古人最终统治了几亿人,想想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李晔曾经阅读过两人的传记,深感其伟大,虽然对其练兵之法知之甚少,现在要用的时候,只依稀记得一点头绪。
  这两支军队的共同点就是高速后勤能力和森严的军纪!
  事实上,判断军队是新兵还是强军就看军纪,朱温能从一个四战之地的汴州崛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有最残酷的军纪—跋队斩!
  其明言道: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数斩之,谓之曰跋队斩。
  而快速反应的后勤供应能力则是取胜的关键。
  曹操的屯田宝典,也让其在四战之地一举奠定大魏版图。
  弹指之间,已是大顺二年十一月中旬,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多日以来,李晔一直忙于训练这支五百人的军队,一方面,带头背军纪和各种军事指挥用语,另一方面,带领军队皇庄打猎,以纵猎、搏战的军事思想加紧训练。
  十一月十六日夜,中军大帐。
  李晔坐在营帐上首,杜科、肖毅规规矩矩的坐于两侧。李晔目视两人,郑重的说道:“今天把你们从蓝田召回来,是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此事出于我口,入于你耳,倘若泄露半个字,斩立决,明白吗?”李晔一脸威严,极具压迫感。
  二人见李晔说的郑重其事,瞬间手心直冒冷汗,迅速起身应命,“末将领命。”
  “朕欲组建情报机构,专门负责内外的情报收集,独立于各个部门之间,直接听命于朕。朕打算参考不良人机构,设立不良卫,外面的五百人就是不良卫的直属军队,由不良帅统领,监察国家内外一切事务。”李晔设立情报机构的想法在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已经萌芽,在这个走路全靠两条腿的年代,李晔深深的明白情报的重要性,利用这次机会,把长虹剑子都头脑灵活的士卒一网打尽,秘密训练。
  两人被李晔说的事情吓到了,心底冒出寒意,吃惊皇帝的猜疑心理竟如此之大。监察天下,皇权特许,这种机构连宦官集团都望尘莫及,一旦施行,天下皆笼罩在皇权意志之下。
  李晔看着二人一脸呆滞的样子,哪里还不明白二人在想什么,“你们不用担心,这个机构只对下级官吏有监察权,而且主要用于军事,以后也会独立出来。”
  二人听到李晔的解释,稍稍宽心,不管皇帝出于什么目的,自己也管不了,能给个解释就不错了。
  “杜科就是朕选出的第一任不良帅,暂时挂在长虹剑子都下,肖毅主要负责我军粮草,就由你和杜科协商辎重分配。现在不可能做大,朕只有一个要求,在长安、镇国节镇必须短时间布局,进行运作,第二步才是在关中分配人手。”李晔一脸严肃的吩咐道,李晔将情报收集分轻重缓急,对于自己迫切解决的关中放在首位,而长安是自己的心脏,攘外必先安内,只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才能对外扩张,不然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末将领命。”二人向李晔行了一个军礼,表示接受命令。
  “杜科你就从这五百人中挑选几个聪慧能干的当负责人,和肖毅先商量一份计划,明天报给朕,没什么事就退下吧。”李晔站起身,手扶佩剑,阔步向外走去。
  后面传来二人“遵命”的声音。
  李晔朝着皇宫走去,前后一群打着灯笼的太监宫女,低着头,小迈步向前,周围静悄悄的,只有晚风呼呼刮过脸颊的响动。
  不良人本是管侦缉逮捕的差役,李晔以此为借鉴创建不良卫,其目的主要是效仿历朝历代特务机构,创建独立情报体系,没有人比自己明白情报的价值,当然,李晔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加强皇权而已,不良卫的的建立现阶段是为了服务战争,以后会对自己改革行政至关重要。
  这五百人不良卫的直属军队,以后会扩大,其职能不但是监察天下的军权,最重要的是保护皇帝安全,长虹剑子都用于攻,不良卫用于防,攻防一体,以战天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