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2500年以前 / 第十章 阴差阳错的那一箭

第十章 阴差阳错的那一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名甲首从侧脸看,的确有几分养由基的风貌,就是不知道他的剑术如何?”
  孙武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兵法大家,电光火石间便看透了阖闾的心思,配合起来也丝毫不显突兀。
  “孤王派人将你护送至距离楚军关上的旗杆五丈之远处,倘若你一建射倒旗杆且侥幸生还,他们三个皆可活命。”
  在得知屈成是个哑巴后,阖闾便命人取来沙土,同时还找到会写楚文的文士以便沟通。
  看着被押在行邢台上的三名军中同袍,屈成这才明白自己等人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夫概的掌握中。
  “把这个陶罐也带上。”
  在临出吴军兵营前,孙武命人追上先登营将那个装石油的陶罐,交给了先登营的校尉。
  冥阨关上。
  “大家快看,吴军又派人过来送死啦!”
  守将一脸戏谑地看着冲出兵营的吴军先登营,丝毫没把这些吴军精锐甲士放在眼里。
  一名楚军校尉盯着被吴军甲士簇拥着的屈成,心中警兆大起。
  “这名甲首在前两日的攻城战中从未见过,在战车上做甲首的人,无一不是箭术精湛的士族嫡子。将军切勿轻敌啊!”
  楚军守将转头看向这个扰乱军心的校尉,“冥阨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莫说他只是一个甲首,就是养由基复生也别想攻下此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楚军守将眼睁睁看着吴军的先登营,将屈成护送到关下五丈远的地方。
  “这里已经了进入我军弓箭的射程,只要将军一声令下,这些吴军的先登死士就会殒命关下。”
  如果主动请缨的是其他人,楚军守将多半会考虑一下,然而偏偏开口的是那位说话不中听的校尉。
  “你看看这些吴军先登死士都是一副没吃饱饭的模样,这说明吴军已经开始缺粮了!你说如果我军现在开始做饭,然后当着他们的面吃会如何?”
  经过楚军守将的提点,那名校尉也发现了这一点,只是他心中的不妙预感反而越来越重。
  “可是将军我们有糇饼吃,没必要引火做饭啊!”
  看到又有人跳出来拆台,楚军守将眼中顿时闪出一丝怒气。只见拔出腰间佩剑,直接刺死了那个多嘴的甲士。
  “还有谁想战场抗命?”
  面对染血的佩剑,所有负责守关的楚军都沉默了下来,不多时冥阨关内便冒出一缕缕炊烟。
  吴军先登营。
  “楚军吃饭还真会挑时候啊!你赶紧把旗杆射倒,我们也好回去交差吃饭……呸,是开始攻城!”
  已经饥肠辘辘的吴军先登营校尉,闻着飘来的饭香味,气得拿起水囊猛灌了一大口水。
  负责记录军功的小吏,小心翼翼提醒道:“校尉大人,您忘了他是个哑巴。小的听医者说久哑必聋,估计他是听不到你说了什么的。”
  “真麻烦!把那个会写楚文的文士带过来,让他做翻译。”
  反应过来的吴军校尉,令人将已经吓尿的文士带了过来。
  “让你做翻译,又不是让你去送死!楚人占据那么的地盘,怎么尽出一些怂包呢?”
  听到那名精通楚文的文士竟然是楚国人,屈成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却很快被他掩饰了过去。
  在那名文士的帮助下,先登营校尉终于摆脱了沟通不便的尴尬,看向对方的眼神也变得友善了一些。
  就在屈成像以前那样打算张弓搭箭的时候,先登营校尉忽然伸手拦住了他。
  “两军交战之后,战场必定会非常混乱。你这只箭矢现在没有任何标记,就算是射倒了旗杆,战后也无法证明是你做的。”
  说话间先登营校尉将屈成手里的箭矢,放入陶罐里搅动了两下,然后才重新递还给他。
  “校尉大人真是爱兵如子啊!”
  那名楚国文士看完先登营校尉的做法后,立刻便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一脸谄媚地拍去了一记马屁。
  “老子爱不爱兵,还用你一个楚人来盖棺定论?”
  一脚踹倒这个看着碍眼的楚国文士,先登营校尉再一次将准备射箭的屈成拦了下来。
  “让他射旗杆是大王的命令,校尉大人切不可违抗命令啊!”
  在听完下属的劝解后,先登营校尉没好气的说道:“老子不过想节省一支火箭而已,反正都要发进攻信号,能射在楚军的旗杆上岂不是更醒目?”
  脑洞大开的先登营校尉,让屈成开始有些害怕了:他可以在战场上不怕死,却害怕在死去后还要连累家人。
  看着他迟迟不肯接过点燃的箭矢,先登营校尉直接抽出腰间的铜剑,指着屈成的咽喉。
  “现在我该做的已经做完了,该说的也都已经说完了。老子帮你是为了楚国,你帮先登营是为了保自己的命。何去何从,你看着办吧!”
  屈成第一次发现手里的弓箭是如此的沉重,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学习射箭的幼年。
  这时他忽然想起还在吴军兵营里的三名同袍,只能叹了一口气,然后眼含热泪张弓搭箭。
  吴军前线兵营,瞭望台。
  “他到底还在等什么?为什么迟迟没有射出箭矢?”
  阖闾看着冥阨关下的情况面色阴沉,一旁的孙武沉默片刻道:“或许是老臣看错了人,这人只是与养由基有几分相似,却并没有掌握像养由基那样的箭术。”
  听到孙武主动承担责任,阖闾心情算是好转了一些。
  “此人目光之锐利,我只在一些箭术了得的神射手身上见过。他如果不是一个哑巴,多半会取代那名裨将,成为养由基的门徒。”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忽然看到冥阨关上的旗杆燃起了大火,经久不息的熊熊火焰,让关上的楚军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大王果然是慧目如电,识人之能老臣自愧不如啊!”
  阖闾并没有因为孙武的夸赞而沾沾自得,只见他快步走下了瞭望台迅速点齐军士。
  “既然天降奇才佑我吴国,此战必胜!”
  在一片“必胜”的呼声,孙武亲自率领三千多吴军精锐,冲出大营杀奔冥阨关。
  第十一章楚饭吴食
  “这真是天亡大楚啊!”
  看着越烧越旺的城楼,楚军守将绝望地拔出佩剑,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将军不可啊!”
  之前屡次谏言的楚军校尉,此时也已变得狼狈不堪。他紧紧握住楚军守将手中的佩剑,鲜血不停地从指缝间滴落。
  “我后悔不听你的忠言啊!如今城关将破作为守关将领,唯有与冥阨关共存亡,才能保全家小性命。我死后你可献关投降,有我人头在手,保全性命想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楚军校尉惨然一笑,“将军真乃自私自利之人啊!自己以忠义之名流芳千苦,却让属下背负献关投降的恶名,这是何道理?”
  在吴军先登营的拼死冲杀下,已经丧失胆气的楚军徒卒节节败退。
  渐渐地城关上便只剩下了楚军守将和他身边的校尉,还有几名身受重伤的甲士在苦苦支撑。
  “我们在战场厮杀乃是各为其主,然而这种至死不渝的忠诚老子佩服!你箭术这么好就给他们一个痛快的,留个全尸总比被乱刀分尸要强得多。”
  屈成没想到见惯了生死的先登营里面,居然会出现这么一个有人文情怀的校尉。
  尽管他不想亲手杀死自己的同胞,但是屈成知道对方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一时间陷入了两难境地。
  “不用你这个吴国杂碎在这里假好心!大丈夫死则死矣,为国而生就自当为国而死!”
  说完楚军守将便拔剑自刎,他知道这次身边的校尉,不会再阻拦自己了。
  “你身为养由基的门徒,竟然助吴国灭自己的母国,真是一个无信无义的逆贼!”
  吴军先登营校尉一脸茫然,“你名气这么大吗?”
  养由基的大名先登营校尉也听过,如果不是对方死的时间太长,估计楚国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步境地。
  “校尉大人您又忘了,这位甲首大人是个哑巴,耳朵还听不见。”
  经过楚国文士一提醒先登营校尉这才想起来,“那你还不快翻译?什么话能说,什么不能说,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楚军营地,下灶处。
  “想不到楚军打仗不行,做出来的饭倒是蛮好吃的。”
  阖闾接过孙武递过来的陶碗,眼中的笑意却是越来越盛。
  “大王是怎么想到陶罐里的臭水可以引火的?”
  已经吃饱饭的孙武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却让阖闾为之一愣。
  “孤王明明记得那个陶罐是你命人交给先登营校尉手里的,难道还看不出其中的玄机?”
  孙武沉吟不语,片刻后才回道:“老臣只知道陶罐里面的东西,多半与缺粮的事情有关。然而两者之间的具体关联,老臣愚钝尚未参透,还望大王明示!”
  阖闾扫视了一下周围尚在大快朵颐的吴军徒卒,“此处不是谈话之所,我们去帅帐里详谈。”
  如今饥肠辘辘的吴军徒卒都在此就饭人多眼杂,的确不是一个适合谈话的地方。
  “是老臣考虑不周了。”
  对于孙武及时认错的态度,阖闾还是非常满意的。
  楚军帅帐。
  “这里看样子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由此可见此人身先士卒,倒还有些可取之处。”
  在听到孙武在自己面前夸赞敌军将领,阖闾眉头一皱,“孙将军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此人乃是败军之将,不足言勇!”
  吴王震怒,孙武拜首。
  “大王恕罪!“
  须臾之后。
  “孤王刚才心情不好,言语间有失分寸,在此向孙将军赔个不是。”
  冷静下来的阖闾立刻又恢复礼贤下士的模样,然而孙武却已经开始为好友伍子胥的未来而担忧了。
  吴王喜怒无常,看来并非是值得效忠的明主啊!
  “大王这是说哪里话?孙武为臣,大王是君,天下岂有君王向臣子赔礼的事情啊?”
  君臣一笑泯恩仇之后,阖闾将一张染血的绢布从衣袖里取出,递给一旁的孙武。
  “此乃‘五间’发过来的密报:我军在淮水岸边停泊的舟船已被毁,依水而建的大营里面存放的粮草辎重,也因为这次的大火受到波及。”
  尽管阖闾说得非常委婉,但是孙武早已猜出事情远比吴王说的要严重,要不然吴军前线军队也不会有这场缺粮之危了。
  “大营的粮草还能坚持多久?”
  “若是只有冥阨关里的这些军队,还能坚持一个月。”
  孙武摇了摇头,他看着阖闾的眼睛,“老臣乃吴军主帅,大王连主帅都要欺瞒吗?”
  “十天,还有十天的粮草。”
  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了!
  现在淮水岸边还有三万吴军徒卒,而冥阨关里还有近万楚军降兵,这还不算上过几天即将到达的蔡、唐联军。
  “老臣已有妙计,可暂解我军缺粮之危!”
  阖闾闻言大喜,“孙将军快快说来。”
  “今日楚军守将临阵灶饭,不就缓解了我军的缺粮之苦吗?”
  阖闾听完孙武的计策,哭笑道:“今日楚军守将轻敌阵前就饭,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楚国将领都是这样的货色啊!”
  孙武知道这是阖闾进入了思维误区,连忙笑着解释道:“虽然楚军灶饭的时间老臣无法控制,但大王却可以控制我军进攻的时机啊!”
  孙武的一席话,让阖闾顿时茅塞顿开。
  “孙将军的意思是我军在楚军灶饭的时候发起进攻,就像今天一样?”
  孙武点了点头,却又随即摇了摇头。
  “孙将军这是何意啊?难道是孤王理解错了?”
  为了避免阖闾继续胡思乱想,孙武赶紧说出自己的顾虑。
  “大王并没有理解错老臣的意思,反而是说出了此计的精妙之处。只是‘楚饭吴食’虽然可以暂时解决我军缺粮之危,却不是长久之计啊!”
  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白白高兴一场的阖闾,面露不悦,“孙将军有话不妨一次说完,只要是能解缺粮之苦,孤王在此洗耳恭听。”
  孙武迟疑了片刻,随即低声说道:“慈不掌兵!为今之计,只有杀俘方可彻底解决缺粮的问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