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西征路漫漫
长安大明宫丹凤门
贞观二十三年三月的一天,太宗皇帝不顾病体,来到当时还是“显道门”的丹凤门上,面对长安百姓,宣布敕令,大赦天下,这是大唐皇帝第一次在丹凤门举行重大活动。龙朔三年四月,高宗皇帝由太极宫迁到大明宫听政,作为大明宫正南门的丹凤门,自然也就成了唐朝人的“国门”。而一旦遇到事关举国上下的大事的时候,丹凤门便也就成了昭告天下的地方。这一日,丹凤门前又一次被围成了铁通一般。
“今个怎么情况,怎么在丹凤门张贴告示了。”“上一次在丹凤门张贴皇榜还是汾阳王克复两京时候的事呢。”“嘿,前面的弟兄,有谁瞅见的读一下呗。”“就是啊,别顾着自己看啊。”众人也随之一起起哄。
“门下:昔宗周煌煌、威名远扬;功臣昭昭、分封四方。今有汾阳郡王侄孙、武威郡王之子郭东,独守安西数十载,因功特晋为安西王,特准其假黄钺,自建衙署,开府仪同三司,拜镇国大将军,领平章事。又有北庭都护李元忠之子李劲松,因功封吴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拜冠军大将军,领平章事。望二人克己克身,敬至往故。望四海仁人披发右衽。谨奉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
“安西?郭郡王之后?”这两个词如同深水炸弹一般,周遭的人们彻底的沸腾了起来。
“安西不是早就陷落了吗?”“至少也得有一个多甲子不曾听闻安西之事了吧。”“上一次听闻安西之事的时候,恐怕还是贞元年间的事吧。”“真是没想到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了,安西竟然还在战斗。”
“罢了罢了,看看中土这些人,有一丝安西的血性就好了。”“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在玉门关。你若是看不惯中土藩镇豪强,大可去往安西投军啊。”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霍去病燕然勒功不及弱冠,班定远弃笔投戎西域归汉,我等白读圣贤书,在此空空而谈,又有何用!”一锦袍男子路边孓立,激昂地诉说着。
“这位公子说得好听,怕只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
“在下令狐征,家父乃是当朝宰相令狐绹,已赴淮南之事,小子不才,愿以一躯报国,诸位壮士若是信得过在下,可愿一起赴安西。”那锦袍男子纵身一跃,站在了路旁一茶桌智商,慨然说道。
“令狐宰相素有贤名,令狐公子今天也让我钦佩不已,在下愿陪公子同赴安西。”
“我也愿意。”一时间竟有数百人响应。
悬山岛贞观殿
自李唐立国以来,悬山岛便形成了一个习俗,以明君年号为悬山岛诸殿之名。而这贞观殿,虽不是最为宏伟的,却成为悬山岛主殿了。这也难怪,若不是天宝之乱,大唐差点倾覆,开元殿现在绝对是主殿,现在也只能改建为思过室了。基本上,进了开元殿,不认认真真反思上几个月是出不来的。
贞观殿内悬山岛诸多元老聚集在一起。陆地上王元大军层层围困,海上浪人也在不断逼近。这一次,是悬山岛近百年来遭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机了。偏偏此时恰逢悬山岛换代的敏感时期,老的老,小的小,不得不让元老们感到一阵阵的无力。
“真没想到,这王元竟然无耻到如此地步,勾结倭寇此等忘国卖家之举也能做得出来。”
“现如今天下崩溃,中央皇朝对地方的约束越来越有心无力,名义上是节度使,哪一个不是土霸王啊。”
“宗主,我们不能再忍了。同室操戈我们不能做,可这倭寇犯境,定要杀他个片甲不回才是。”“是啊宗主,杀鸡儆猴,也正巧震慑一下那些不轨之人,悬山岛还是那个悬山岛,别让他们太张狂了。”“悬山岛就没怕过谁,是时候亮一亮剑了,要不然,天下还以为悬山岛剑已经生锈了呢。”
“打,胜不是问题,可是这代价,我们承担不起啊。看看悬山岛现在的人,老的老,小的小,他们拿捏得可真是时候,若是等到小一辈成长起来,邀战天下又如何。”一年过花甲之人冷笑道。“这几年天下纷争四起,悬山岛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当家的,竟是我们这些半截身子埋在土里的老人。”
宗主兰牧静立门前,远眺着悬山岛上风光,深邃的目光掩藏了他心中所想。兰牧已经八十多岁了。如果不是二十年前少宗主遇袭身亡,现今他早就退居元老堂了。可是,二十年前那一糟子事,让他不得不又干了这二十年。接班人他早已经相中了,那个在演武台练武的蓝衣少年,故人之子。只是,太年轻了,自己如何放心呢。
“北冥魂,你把孩子们带到永崇殿,如果有什么意外的话,带他们离开。只要他们活下去,悬山岛就不会灭。”
“宗主,难道?”“宗主,你该不会是太悲观了吧,区区倭人罢了。”
“只怕不是啊,你们什么见过倭人有这种连桅大帆船了。怕只是王元也参与了这事啊。”兰牧眼光黯淡了下来。“这几日我出岛查探了一下,倭人基本在暗礁一带,约有两千之众,王元军队基本在钱塘江江口一侧,足有两万,现在虽说只有倭人一直挑衅,王元大军似有南下之意,可真若是打起来,依照王元的秉性,怕是难免不会插上一手,更何况,倭人本就是王元引过来的。”
“只怕这十里暗礁就足够让倭人有进无出。”
“南陈一战,我悬山岛十里暗礁第一次扬威,后隋末宇文化及也曾犯我悬山岛,在那十里暗礁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武周时期,武后也曾派人兵发悬山岛,同样无功而返。在这之后悬山岛十里暗礁之名远播四海,天宝朝的安史乱军、现如今的裘甫乱军,兵锋直抵江浙,却独独不敢犯我悬山岛,皆因为我悬山岛十里暗礁威名在外。可如今区区几千倭人就敢明目张胆的犯我悬山岛,若不是明知故犯,就是有的放矢啊。”
“倭人虽说胆大妄为,但这些年肆虐东海,却也是从不做无把握之事啊。”
“莫不是悬山岛出了叛徒?!”
“哎,罢了,马龙,随我走一遭倭人大营吧。”“是,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