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残唐天杀 / 002、安西好男儿

002、安西好男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安西好男儿
  扬州裘甫义军
  李漼即位以来,在大中之朝被压制住的阉宦,借助“拥立”之功,又一次窜了出来把控了朝廷。在大中之朝有所好转的朝政风气又一次堕落了下去。众多能官干吏被排挤出了朝廷,朝野上下也是又回到了当时勾心斗角蝇营狗苟的状态。
  在这种情形之下,浙东裘甫带领一帮不堪忍受当地贪官污吏压迫的兄弟们揭竿而起。短短几个月,便把浙东一带搅得天翻地覆。在把浙东一带控制的差不多了之后,裘甫分兵两路,一路由自己长子裘振率领,南下抢占江南富庶之地,一路自己率领,北上淮扬,以求打开一个新局面,也少让浙东父老忍受战火摧残。却不料,别看淮扬之地唐军有着十万之众,却不堪一击,望风而逃,裘甫没费太大劲便已经攻克扬州。
  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像荷尔蒙一样刺激着浙东随之而来的老少爷们们,他们已经开始幻想自己成为开国元勋之后的日子了。
  “浙东起事以来,大军无往不利、无所不可,上月三溪大捷更是大大打击了官军气焰。北上扬州,此举更是出乎官军意料。如今三万人大聚义,还请将军早定名号,以正师名。”
  裘甫端坐军营大帐,这已经不是这帮老兄弟们第一次劝进了。可是,这名号。不立名号,自己不过是贼,是匪,可是一旦立了这名号,就是铁打的叛逆了。如今这大唐,的确是千疮百孔,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断而不绝。单单自己这几万人,想要开创万世基业,难啊。
  “将军可折中而行。给弟兄们一个安慰,也给朝廷一个台阶。”旁边军师、也是自己的族兄裘是说道。
  “不知兄弟有何见解?”折中而行,日取其半,不见竭也。此时此刻,自己可真正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了。
  “将军可效仿隋末诸雄,但凡有一响亮名号便好。兄弟们也不是不通人意,将军的难处,他们会明白的。”“依你吧,通告全军,本将号为天下都知兵马使,称镇东将军。行文长安,请表册封。另外召集所有千夫长大营集合,商讨下一步计划。”“下吏领命。”
  裘甫径自返回寝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当初不堪那贪官污吏剥削压迫,愤而起兵,究竟带来了什么呢?跟随自己的老伙计们如今十不存三,富饶的江浙地区也因为兵事而渐有凋零。忘了从哪听来的一句诗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一将尚未功成,却已经是尸横遍野,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朝廷呢?之前朝廷却也是派人前来招抚过,可弟兄们不肯答应。这个朝廷,真心让人信不过。奸佞弄权,虽说大中朝廷有所好转,但这新皇帝,据说又是被阉臣把控。哎,这大唐,是怎么了。
  另一处营帐中,裘是与其他将官同僚们聚在了一起。“诸位同僚兄弟,我知道你们都想当那开国元勋,可这树秀于林风必摧之,诸君也要为将军他想一想啊。眼下这李唐王朝虽然是行将就木,可也不是说亡就亡的。放眼天下,那数十家藩镇,哪一家不比我们强?难道他们不羡慕那九五之位?”
  “军师啊,理是这么个理,可是......当初商量劝进的时候,可是军师你先提出来的啊。”“你???我是说过一起劝进,可是我说过现在吗?现在这个时候合适吗?”
  “是是是,军师教训的是。”军师你不是没说啥时候么,怪我咯。方才说话的那个将军忍不住腹诽起来。
  长安政事堂
  “诸位爱卿都说说吧,西征,还是东征。”
  “陛下,张大夫赤胆忠心,一心为国,此番驳斥于他恐有不妥,怕是伤了天下心怀大唐的志士之心啊。”张议潮收复沙州后领归义军节度使,职衔为御史大夫。
  呵呵,心怀大唐?这天下又有几人心怀大唐啊,还不都是蝇营狗苟之徒。若是真的心怀大唐,大唐又岂会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自从登基以来,李漼总是忍不住的腹诽一番,有心无力,怕是就是说的现如今的李漼吧。
  “西征之事还请陛下三思。河西以西距离中原数千里之遥,怕是供给不起。天宝年间西域战事耗费过半国库,如今岁入不及那时十一,又如何供得起西征之事。”
  不及当年十一吗?只怕是十之八九都落入了你们的钱袋吧。
  “老臣愿往淮南之地,平裘甫之乱。不用朝廷一兵一卒,还望陛下恩准归义军西征之事。”令狐绹整了整衣冠,严肃地说道。
  “可是,老相爷年岁已大,怕是经不起这一番折腾啊。”李漼忙起身向令狐绹致意。虽说自己一直看不惯这老相爷,可这必要的礼数还是少不了的。
  “陛下,为国效死乃是人臣本分,死有何忧。”“老相爷慎言啊。”
  “陛下,江淮乃是赋税重地,老臣便是身死淮南又有何妨。”
  “老相爷......”李漼一抹眼中泪,“那好吧,以令狐绹为江淮三道观察使,都督淮南诸事。这样的话,西征之事,诸位爱卿还有意见吗?”
  “启禀陛下,安西之地向来是耗人耗材之所,不管张将军西征之议动机是什么,朝廷都不应该增加这无谓的支出啊。”
  “张将军行文中已经言明,此番出征不需要朝廷一兵一卒一针一线,只是求一道旨意,但求出师有名,诸位相公为何如此多加阻挠,是何用意?”
  “行了,诸位爱卿莫要再争。政事堂行文吧。以张议潮为定远将军,领安西大都护,张议潭为宁远将军,领北庭都护,总揽西征事宜。”
  “陛下不可。张大夫行文已经言明,郭郡王之后仍在安西苦战,此番若是让张大夫领了这安西都护之职,怕是伤了志士之心啊。”
  ......怎么就突然多了这么多志士呢。等等,“郭郡王之后?”
  “愿陛下恕臣之过,张大夫表文中说道,他在军营中遇到了两个安西方向派来的使者,安西仍有两城,分别由郭郡王之子郭东将军护王爷灵位驻疏勒城,李元忠将军之子李劲松驻碎叶城,安西之地,仍有唐军,安西之城,唐旗未倒。”
  “甚?”
  “安西之地,仍有唐军,安西之城,唐旗未倒。”
  靠,朕又不是聋子。用得着你再重复一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