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余晖之厌胜军 / 11.柳余晖

11.柳余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路岐说罢,用深邃的目光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见我闻言并无失状,遂即双手抱拳对我正式介绍到:“前唐路随第二十三世孙,五官灵台郎路岐。
  祖上路随是唐朝中期的宰相,曾任史馆修撰,在任职修撰之时,将藏馆内的秘闻轶事,风水堪舆之术密录,传与子孙。
  平阳路氏在盛唐时期虽是名门望族,但经历诸朝历代的戡乱已也是家道败落,人丁凋零。只得靠这路随传下的密录研习风水之术,栖身于钦天监做这七品世袭的灵台郎。
  我见对方将家事托底,这般模样。恐怕是在之前勘测那土龙吐水的格局之时就已经对我有所怀疑,与我说这七星拱月的风水格局之时,又在暗中观察。
  现在独自引我上山向我托底,倒也有几分真诚。接下来怕是少不了他的照应,遂索性也拱手抱拳,向他叙述了族中之事。
  原来我出生在商丘旁的一小县,名曰夏邑县,这县内有个村镇叫做柳家村,整个村子的人祖上都居住在洛阳,是五代十国之一的梁国裕州节度使下义胜军下的一伙官军。
  听着裕州节度使官衔可能不甚知晓,然听他大名可就是臭名昭著了,他便是史上鼎鼎有名的官盗:温韬!
  自西汉末曹魏篡汉以来,各处盗墓之风犹盛,是天下皇亲贵胄之大难,一时天下稍识藏风聚气之术之辈都打起了盗墓的主意,这是为民盗。
  而曹操为了补充军饷,也大开大合,不顾天下流言与公序良俗,组织起一群官军,带头的天官美其名曰:发丘中郎将,手下之辈称为摸金校尉,再就是些不入流的兵勇搬山填海,发掘古墓。当时这伙官盗无人能管,也无人敢管,端的是无法无天。
  在官军中任职的将校自是荣华富贵吃肉喝汤,但兵勇最多只是稍带喝汤渣,自是不忿。有许多兵勇学的些本事也冒着杀头的风险叛出营去,自立门户尔后越发多的民盗演变各类堪舆之术铤而走险。
  温韬自是如曹操一样是官盗一类,所盗规模之巨,曾注有一书用来记录所盗之稀世珍宝名曰:《掠物通志》,可见其光明正大,竟以为傲。在洛阳也啸聚山林挖得唐十八陵珍宝无算,但自始至终也未得《兰亭序》。
  此事对他“盗圣”之名他也感颇为羞辱,便招募各处奇人相士分金定穴,一边打算启开乾陵,一边分金定穴多探大墓,当时各伙相士盗匪在各处墓中没有那“白蚁打洞”也得是“三进三出”的本事才算是入得温节度使法眼,招募进来。
  随后温韬便将他们合成一处,撰写了一部盗墓宝典名为:《葬典》。东晋郭璞所作为《葬经》,他更是要骑在别人头上命名此书为《葬典》,经仅是书,典为谱,他便是要做这世上盗墓贼之首。以书为谱,每盗一处便详细记载机关暗门,风水龙脉。
  记载此典却只传下上篇,上篇多为定穴分金之术,下篇多是墓中奇闻轶事,冢内杂文。下篇后人也无从可考了。
  当时他所辖官军名为义胜军,前面十七陵盗完便打起了乾陵的主意。探乾陵时有史记载当时十二万兵勇开进乾陵,却见狂风怒雨,雷声如吽,义胜军立时大乱,饶是见多识广之辈也被这如吽雷声震得是耳聋发馈,腿脚抽筋,军中有刚入伍者哪里见过如此场面,又闻这乾陵是风水大师李淳风勘算。
  帝后合葬,怕是有稀世重宝,守墓仙兽或者高宗和武后已然成仙降下此劫。还没挖已经如此,挖了怕是立时雷劫降世。便是大吼道:“这是天怒,因果报应来了!”军中本已骚动,一听便是大乱,踩踏四散之时,军令已然是阻隔不了乱军了。
  这一通踩踏下来,整个义胜军踩踏逃散死伤近万,军中也常有流言四起,温韬便打消了继续探乾陵的念想,只道是给大唐留下一丝脸面。正当其想继续掘其他帝陵时,却不曾想梁国已被后唐所灭,他本是墙头草便依附后唐。
  有道是天道轮回,屡试不爽,后被后唐明宗赐死。义胜军也被收编改为静胜军。
  军中老弱病残和不愿继续供职的被遣返回籍,其中便有一营,营中校尉本是洛阳人,姓柳名广昌,祖上为天公将军张角,后黄巾失败,张角被杀,其余后人便改名换姓唤作柳。
  端的是有些本领,温韬被杀之时回到营中怕朝廷不肯作罢,便和众人盘算:“如今烽烟四起,天道不仁,今日梁国,明日唐国,我等皆不如蝼蚁而,不如啸聚山林,靠着那《葬典》做他个混世魔王,好不痛快?”
  如果朝廷遣散,他们这群兵勇又只识吃喝嫖赌,如何肯回乡再干农活。众人早在温韬手下喝汤已久,见到真金白银也没得享用,现如今这么一个机会怎地不把握,便一众随声附和,叛将出去。又因所传之术又多为厌胜治鬼之术,便自命:厌胜军。
  后唐明宗自诩承李唐国祚,杀了温韬本来打算了事,但这厌胜军叛将出去,是惹得他火冒三丈。
  想起这厌胜军曾经挖坟掘墓,将关中前唐一十八陵的盗得一干二净,哪里放的过他们,随即便命大军绞杀。
  他们便一路向东逃窜,见官军追的紧迫,又索性分了好几拨,而柳广昌便带着其中一拨百余人遁入乡里,所在地便是当下的夏邑潜伏起来。
  而后几年,天下又乱做一团。厌胜军乘乱籍着《葬典》内的分金定穴之术,寻得几处金满山,银满洞的吉壤之处。
  经过几番腥风血雨的激斗后,便安定下来。想着这份家业传下也够后辈子孙享用不尽,就在这村里筑起围屋,安身立命。
  围屋本就是客家人做防贼抑盗防止当地人排挤之用,围做一团,作营垒式住宅,墙砖是用黏土中掺入石灰,用糯米粉,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一米,高十五米的土楼。
  普通的围屋占地大致八亩,而厌胜军的围屋占地三十余亩以上,屋内一应设施是应有尽有,大小厅堂,祠堂,水井,猪圈等。
  而客家人祖上也多来自西安,柳家村经后唐大明至六百余年,一伙族人是保守战乱之苦选择在这世外桃源之处准备繁衍下去,形成一个自给自足乐的社会小群体。
  整个围屋里的村民对外面的世界讳莫如深,多数都闭口不谈,而对家族内小辈自从大明永乐年间开始,见世界大同趋于稳定,便给予小伙子历练的机会,年过立冠便可出村游历一番。
  然而在外游历之时族中小辈有作奸犯科者,通常要跪在祠堂前面向列祖列宗认罪,并进行一番责罚。
  责罚也是祖制,行杖刑。小罪领杖四十,大罪领杖八十。执行器具从后唐至今竟然也同一规制,从未改过。
  想那祖上当时可是行伍出身,大仗八十尚且支持不了,何况这些后辈,往往有犯家法者常被杖毙与祠堂前,想来祖辈订立这些规矩的时候也没想到后面些事。
  到了嘉靖十二年,村里村长便传至柳公定。历代村里的族长也遵从伦理纲常,父传子,如无子嗣,兄终弟及。
  我是族长柳公定的儿子,也是独子,生于嘉靖十六年,据说出生当日正直酉时,本该是夕阳西下日月交替之时。谁知那夕阳余晖竟形成光圈,在这夏邑上空经久不散,犹如诸佛降世身后的佛光。
  我从小便向往着外面的世界。经常有历练回来的堂兄世兄便拉着人手问长问短。
  本名本来按照族谱我们这几代人应当是:“孝义仁信,公忠体国”。我应是忠字辈。
  但父亲在我小时候便给按花册取名为柳忠民,为的是让我忠与村民,祖父给父亲的名字含义也是带领村民安定,足可见父亲安定繁衍,谨遵祖训之心意。
  而我却在十二岁那年偶然听到村里人说出生时的异事,自觉不凡。擅自爬上祠堂左昭右穆中爷爷神位下将我自己的神主牌上名字做修改。
  因之前先辈都是行伍出身,习惯先刻神主牌,免得全军覆没在外,没人收尸魂归无处。所以我的神主牌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刻上宗祠。
  当时左手拿刀右手拿砖逐渐往下敲,将自己的神主牌上字迹敲磨不见,自己拿着小刀在牌位上刻下三个别扭的不行的三个字:柳余晖。
  给自己起这名字本意是希望自己能够像烈日余晖一样,在这世上发出耀眼的光芒。而父亲后来看到这牌位端的是气的七窍生烟,话未多语便是要把我杖毙当场。
  在众多村民的劝说下还说歹说是劝住了,可是我心里却暗下决心,如果不让我改名字就以死明志。
  往后村民们每是喊我忠民我都置之不理,渐渐地母亲喊我我也强忍着住不予理睬,只有父亲喊我时我才敷衍答应。后来村里的孩童都笑我像屎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便给我起了个小名:石头。我也乐得其事,常自诩:石头命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