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南宋中兴往事 / 第二十一章.杭州平内乱

第二十一章.杭州平内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确定了韩世忠忠于朝廷,其军心战力可用之后,杨文英便告别韩世忠,回杭州向宋高宗赵构复命。杨文英才到杭州郊外,已经有几个从杭州逃出的文官拦住他。原来是皇帝的御林军在苗傅和刘正彦的带领下发动兵变,诛杀宋高宗宠幸的权臣及宦官,还杀了御林军统帅王渊,并逼迫宋高宗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
  原来是御林军痛恨满朝文武高官和太监作威作福,欺压百姓,高官显贵们自己锦衣玉食,歌舞升平而御林军不仅衣食拙劣,常常风餐露宿,还备受文官欺压,疲于奔命,除了日日要忙着给皇帝赵构修建宫殿,还常常被分派给各高官看家护院,运送财物,御林军上下都异常气愤,后来又听说要北调进攻强大的金军,气再加上怕,于是发展为兵变。
  杨文英对杭州小朝廷的种种弊病早看到眼里,但现在金国大军北路军猛攻清江城,父亲杨仁政连连告急呼救,南路金国大军占领江宁府,到处劫掠,扰动得江南不得安宁,不迅速解决兵变会后患无穷。于是赶紧写信请韩世忠,刘光世和岳飞勤王,自己则在杭州郊外观察形势,收容逃跑的文武官员。
  没过几天,勤王军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张浚等入城,叛乱的御林军看到各路大军合围,便丢下宋高宗和才立为皇帝的赵旉,四散逃命,宋军兵不血刃解决了兵变。
  宋高宗赵构握住韩世忠的手痛哭,并四下搜捕参与兵变的作乱士兵,一共抓住了两万多人。法不责众,宋高宗赵构下诏表示只追究苗傅、刘正彦、马柔吉等少数几个人的责任,其他军官士兵皆不追究。功臣之一的张浚则自请前往川陕一带防守,被封为陕西节度使,派往陕西。刘光世则被派往江北,统帅各路救援清江城的军队,为清江城解围----刘光世是杨仁政的侄儿,派他去最为稳妥。
  御林军溃散,北伐救援清江城的计划只能暂缓。杨文英现在手头也没有军队,于是奏请宋高宗赵构,在被捕获的叛军中挑选了2000余名摧锋军旧部,又向岳飞和刘光世各借了一千名精壮混编进军中,组成新的摧锋军,共四千人,日日勤加操练,准备北上救援清江城。三个月后,还没有等到杨文英把新摧锋军练成,就传来清江城失守,杨仁政英勇战死的噩耗,杨文英痛哭流涕,发誓血债血偿!
  杭州西湖边的大宋皇宫内,杨柳青青,万籁俱静。
  宋高宗赵构忧心忡忡的问道:“现在南路金军占领了江宁城,完颜乌珠已经先后增兵到两万人,声称要搜山检海捉我;北路金军攻下清江城,你父亲英勇殉国,十万金国大军渡过了淮河,正准备大举南下。大宋社稷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爱卿有何良策!”
  杨文英朗声回答:“现在南路金军虽然占领了江宁城,但是处境并不好,周边各路义军不断袭扰金军,金军损兵折将,其实金军盘踞江宁城一年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据探子探报,江宁城的金军现在已经不足两万,更加上江南河网纵横,不利于金兵骑兵驰骋,这路金兵已经是瓮中之鳖,不足为患。而北路金军在坚城清江城下顿兵一年,苦战之后才得了一座空城,伤亡惨重,疲惫不堪,早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臣料定北路金军顶多还剩五万人,而清江城周边的各路大宋军队至少有二十多万,北路金军有被包围全歼之势!”
  宋高宗眉头舒展开来,接着问:“然则有何良策?”
  杨文英回答道:“南拉北打!在江南,以陛下做诱饵,诱惑以骑兵为主的金兵以大兵追赶陛下,并以韩世忠所部八千人守住长江,不令金军北撤,还不断的骚扰疲惫他们。韩世忠所部擅长水战,又有坚固的大海船,定能困住完颜乌珠大军。再调集驻扎宜兴的岳飞所部,驻扎九江的马扩所部,全军北上,合围并全歼北路金军五万人。得胜之后,再大军南下,将南路的两万金军来个瓮中捉鳖!像这样就能大量杀伤敌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金军就不敢再南犯我大宋了。如若不然,让金军全师而退,那么金军修整好之后,明年秋高马肥还要再来,到那时就真的兵连祸结,战事无休无尽了!”
  宋高宗不悦的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用兵不可冒险,金军强大,需先消灭弱敌,现命令江南各军,先消灭南路的金军,得胜后再全军北上,合围北路金军!”
  杨文英还想劝谏,宋高宗却是趁他还没有张嘴便令他下去,杨文英也只得无奈退走。杨文英作战喜欢冒险,但宋高宗却老成持重,不敢拿社稷去冒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