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英雄不讳刘备的逆袭 / 第八章 绝代双骄

第八章 绝代双骄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备经历着草根阶层的挣扎与奋斗,品味着原汁原味的人生滋味,而有些人的人生旅程却是另外一副光景。比如说,袁绍和曹操。
  袁绍和曹操,从小认识,年纪相仿,是很要好的朋友,同时也是暗地里竞争的对手。他们基本上主导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前半场,也都有统一全国、南面称孤的机会,而且与刘备也有太多的交集。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天河南省周口市)人,袁逢之子。虽然袁绍是长子,却是侧室所生,袁术则是嫡子,所以袁绍被过继给自己早丧的伯父袁成为子嗣。开始,兄弟二人感情也不错。
  东汉汝南是全国的人文中心,下辖37个县,在全国仅次于帝乡南阳郡(东汉光武帝刘秀出生地)。《后汉书》中出自汝南的名人、官吏就有一百多人。袁家就是汝南士族中的翘楚。
  袁绍的高祖,袁安是汉章帝、汉和帝时期的司徒,为官政号严明,断狱公平。他对子女教育非常严格,所以他的几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其中,袁京、袁敞最有名。
  袁京,官至蜀郡太守,世称高士。袁京的长子袁彭,先后担任南阳太守、光禄卿,《后汉书》称赞他“出为清,为吏粗袍粝食”。次子袁汤少受家学,是汉桓帝时的司徒、太尉。
  袁敞在汉安帝时候担任司空,《后汉书》称赞他:“敞廉劲不阿权贵。”他的儿子袁盱,在梁冀专权时期,同样正身自守,不相阿附。
  可以说从袁安到袁汤,袁氏家族凭借着优良家风,三代都有人做到“三公”级别,而且声誉都挺高。
  袁汤有三个儿子,长子袁成年轻时也为中郎将,与“跋扈将军”梁冀关系很铁,但是英年早逝。次子袁逢是汉灵帝时的司空,三子袁槐是汉灵帝时的司徒。袁氏家族从袁安开始,连续四代,都有人为列“三公”,袁家就有了“四世三公”的美誉。
  袁汤的三个儿子,袁成和梁冀关系很好,袁逢、袁隗与宦官袁赦交往密切,原先廉洁刚直、不阿权贵的家风,到了袁逢、袁隗这一代,已经转变为浸透着官场哲学的实用主义,袁绍就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
  袁绍生得英俊威武,很受袁逢、袁隗喜爱。这个时候,作为弟弟的袁术开始嫉妒哥哥袁绍了。因为有家族势力的保护,袁绍、袁术不需要向刘备那样“喜怒不形于色”。他们只看到父辈们如何在官场纵横捭阖,却忘了家族走到今日辉煌的缘由和艰辛。袁绍凭借世资,年少为郎,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濮阳县虽然人口不多,却是东郡郡治,比较容易做出成绩。不出意外,袁绍很快就会“火箭式”提拔。不想,袁绍因母亲病故不得不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
  服丧期间,袁绍也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他的内心始终跳跃着“成就一番事业”的声音。袁绍与张邈、何颙、许攸等党人秘密交往,也深受他们的影响,所以,服丧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不想与宦官为舞。同时,迁居洛阳。张邈与何颙多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
  袁术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富家子弟田猎游玩,一副玩世不恭的做派。看到哥哥袁绍名声越来越大,袁术一方面整天诋毁兄长,另一方面暗中和袁绍较劲,自己也学着结交名士,沽名钓誉起来。
  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忠生气地警告说:“袁绍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却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袁隗听到风声,就斥责袁绍说:“你这是要败我们袁家!”不过,袁绍依旧我行我素。
  袁绍继续经营着自己的秘密圈子,其中也有他的发小曹操。
  曹操,字孟德,父亲曹嵩。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依靠曹腾的关系,加上本人圆滑世故,在汉桓帝时期就担任司隶校尉。灵帝即位,诸位宦官也不忘曹腾提携之恩,就提拔曹嵩为大鸿胪、大司农。曹嵩因权导利,聚集了巨额财富。
  曹操身世可谓显赫,但终究是宦官的子孙,难免受到那些世家大族子弟的侧目。所以,曹操和袁绍等士族子弟,始终有着一道隔阂。
  曹操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也不注重学业。但是,正义感、使命感很强。等到稍大一些时,面对宦官弄权,正义之士被冤枉入狱,奸佞之徒被提拔重用,心中泛起强烈的波澜。
  一日,曹操登游华山,放目四周,想到《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格言。曹操不禁诉出心中的感叹:“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意思是说,珍惜时光,努力进取,将有惠于谁呢?轻浮放荡,逸乐苟安,又是怎样的行为呢?
  曹操决定痛改前非,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从此,曹操闭门休学,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研读兵法。在这期间,他为《孙子兵法》作了注解,要强调的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为兵法作注的人。他还与自己的妹夫宋奇交往甚密,成为挚友。宋奇的妻子,是侍中、长水校尉沛国曹炽之女,曹炽是曹操的从父,也是曹仁的父亲。两人性情相投,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等到,曹操走出书屋的时候,曹操完成了脱变,不止是学识,还有修养。他能按耐住自己那颗不羁的内心,言谈举止不失礼法。尤其是苦读《孙子兵法》,让曹操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中坚定了实用主义的思想和通晓机变的能力。他的才华开始让人惊叹。何颙就曾鼓励曹操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曹操对喜欢空谈的袁绍产生了心里的轻视。一次曹操与同好友王俊参加袁绍母亲的葬礼。袁绍和袁术为其母亲的葬礼搞得极为奢侈,参加的人有四万之多,曹操见此场面很是不满,私下里对王俊说:“天下将要大祸,始作俑者一定是这两个人,要安定天下,救民于水火,必须要除掉这两个人。”王俊笑着对曹操说:“我很赞同你的看法,能安定天下。杀掉他们的只有你了。”
  桥玄,字公祖,汉末梁国睢阳人。位列三公,因为官清正,深受百姓士人的爱戴。桥玄十分欣赏曹操,在他看来曹操绝非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所以,他鼓励曹操说:“天下要大乱,不是安邦济世的人才是不可能让天下安定的。现在看来,大概就是你了,你要好好努力,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和儿女托付给你。”并推荐他到名士许邵那里去。
  许邵字子将,汝南人,因为看破红尘,不愿出来做官,但善于辨别评述人物。本来名不经传的小人物,经过他的品评,迅速窜红。许邵也不是无缘无故乱评一气,他通过来者的言谈举止、体态面貌、理想志向等诸多因素,综合评价一个人,所以,他对人物的评定正确率很高。许邵与他的弟弟许靖常在每月初一进行“月旦评”,更是堪称盛会,对那些渴望得到舆论关注的年轻人而言,无非是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
  曹操于是多次拜访,当士人代表许邵见到大宦官的孙子曹操一言不发。
  这可急坏了苦苦等待、满怀期望的曹操。曹操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曹操趁许劭方便的时候,劫持了许劭。他逼着许劭对自己评价,许劭没见过这种阵势,但也没有被曹操吓倒。真不愧是大宦官家里培养出来的,一点也不按套路出牌。许邵依旧不言语,曹操也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许劭无奈,看到曹操如此执着,想到曹操三番五次的谦卑求教,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行为虽然出人意料,但也有些气概,于是对曹操说:“你这个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有褒有贬,但对曹操来说无论是能臣,还是奸雄,都足以沧海寄余生。
  曹操对桥玄的人情也始终没有忘怀。多年后,一次曹操率兵经过乔玄的墓地,泣不成声,并写了一篇感人的祭文。曹操和刘备不一样,他不需要喜怒不形于色,每每情到深处,便一泻汪洋,将性情洒向吟咏的文字。
  公元174年,曹操被地方长官司马防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司马防,字建公,性格耿直公正,是司马懿的父亲。不久,曹操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上任就下禁令:“有犯禁者,不避要强,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曹操的做法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但碍于他祖父的威望,父亲曹嵩的关系,别人也不好下狠手。不久,曹操被调任顿丘县令,明升暗降。公元178年,汉灵帝听信中常侍王甫谗言,废掉宋皇后的身份,打入冷宫。濦强侯宋奇也受到牵连,与父亲兄弟一同被诛杀。曹操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
  两年后,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曹操不顾个人安危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曹操的建议石沉大海,汉灵帝没有丝毫表示。
  曹操面对东汉朝廷的腐败,陷入了沉思,依靠进谏已经不能够拯救江河日下的王朝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