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十四:
说起骑手的酸楚。我干的行当有不少,以前也有特别危险,特别辛苦的,还有特种行当。但是相对而言,钱比这赚的多的多。别说10年前,就是20年前,我赚的钱也比这多。
哪一行也都有哪一行的苦。在现在的社会,越基层越底层,酸楚!越多吧。
现在的社会是群体性的。在群体的工作生活学习中,那么人际关系就是很重要的。
我现在,就大概的说一说骑手在群体关系中的一些我的简单认知吧。
首先是骑手与骑手之间;就我这两个多月来看,这种关系是相对让人欣慰的,骑手与骑手之间多数是互帮互助!不说能力多高,素质多高,赚钱多少,新老年龄的差别,男女的不同。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我多数都是寻求同行的帮助。没遇到这个公司的,竞争对手公司的同行,其实也一样。骑手互相之间只要知道的也多数是倾囊相授。别的骑手问我,只要我知道的,也是尽力而为。
当然了,有好的自然就存在坏的一面。也有利已主义者,而更多的是带有开玩笑的,恶吧?有带那么一点的,瞎告之。
真的不多,但是我也碰到过,一笑而置之。
再就是骑手与商家的关系;刚开始做骑手,我想象中骑手和商家应该是相辅相成,关系应该是融洽而互助的。可实际上确大出我所料?
也是做的有段时间,有不少聊得来的商家老板后,相对清楚一些事,才明白:骑手与商家关系是矛盾而对立着的!
这有关于公司的经营,有关于站点的管理。
首先:公司与商家合作;公司利用平台扩展了商家服务的顾客人群,因为有骑手送达到顾客手中,所以相对不限距离了。
公司利用平台也扩展了商家服务的时间,也是有骑手送达,所以不能说一天24小时,但商家多数时间是可以经营的。
也因为有骑手直接送达,所以顾客可以不占用商家的店面。
{这一点很多小商家特别突出。他们往往是在一个租金不贵的地方租个小地方,就可以经营。许多这样的小店是不对外直面向顾客服务的}
有这么多的优点,可还是让商家特别不爽?
也是后来与熟悉商家聊天知道,平台要抽成抽走每单营业额的20%~25%?
我是开过饭店的。大概知道,就以每个菜50%的毛利来算。抽走营业额的20%~25%,就相当于这个菜的纯利润的近一半被抽走了。
而商家老板还要负担房租,水电,菜的成本,以及损失损耗等,而请人的话?那成本就更高了。
当时在商家,我听到老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们商家老板是给平台在打工!
骑手为什么和商家是矛盾的呢?
因为在手机单上都显示了,配送费这一栏,一般是4块钱。而多数商家就认为这个配送费是商家出的,至少大部分是商家出的。那么你骑手就是拿了商家的钱!
{当时我也看到过,配送费4元。我们新手4块2,老手是5块。还问过周师傅,周师傅告诉我公司贴。现在我觉得不是这么回事,配送费写是写4块,你平台收的钱可不少。}
商家老板若觉得给了钱给骑手,骑手到商家取餐。老板好一点的还好说,态度不好的呢,就有对骑手不太客气的,冷漠就正常了。
这是公司,我个人认为的造成,骑手与商家矛盾的地方。
骑手与商家的对立?我认为的就是因为站里的管理了。
站里要挣钱,就要靠骑手多跑单。至于站里提成是多少?这个我是不知道,我知道的是站里不断的招人,不断的逼着骑手去跑单。
骑手,在工作期间是没有点‘忙碌’的资格,更加别说‘下线’了,当然在这说,我是个例。这个例我认为是我自己争取的,我还真没有看到有哪个骑手能像我这样。
{当然我争取的。是在矛盾中,也可以说是在对立中,是不是以后还会有不有麻烦还不知道?至少中间我就碰到了小麻烦,后面会写到的。}
骑手与商家的对立。最主要表现在卡餐!商家单多出不了餐,骑手单多卡餐会超时。而这种情况,造成的损失,最后的受害者一般都落在骑手头上,要么被公司罚钱,要么给顾客赔钱。
像我前面写到的,你卡餐的这一商家过10分钟你报备了。这一单超时你去后台到站里申请可能没问题。可你手上单多啊,其他单超时呢?
现在呢?我已经辞职了。就以我做了两个多月的骑手时间来说,跑了2400多单吧,取货的商家应该是超过百家。在跟百多位商家老板或店员打交道时,我的感觉,态度好坏兼半吧。
对骑手态度好的也就是比较尊重一点的,有那么一二十是家。反过来。对骑手态度比较恶劣的,也有那么二十来家。多数的商家对骑手说不上好坏。
就我而言,跟其他人打交道刚开始都是比较客气的。但是给我做样子,那我可不受这个气。绝对是很严厉的堵回去。
在跑骑手没多久,去站里对面一个小店取货:
“你好!某某号好了吗?”
那老板理都没理我。
“老板,多少号快了吧?”
那老板回过头跟做事的年轻人,说了几句,用的是他们家乡话,还是没理我。
“你说什么?没听懂啊!”
那老板非常不耐烦的撇着嘴对我说:
“没跟你说,你听得懂吗?”
这下把我的火逗起来了,没得笑脸,也板着脸瞪着他大声说:
“听不懂,你说的外国话。”
这时候那做事的年轻人看出我们两个比较严厉了。就在边上打圆场:
“我们说的是家乡话,你听不懂的,你要的餐快了。”
就这家店,我真的不爱去取餐。就是去取过几次餐,我再也没跟老板说过话。看看时间,只要过了10分钟就报备,懒得啰嗦。
像这样的店子,这样的老板对骑手也有不少。我后来都是这样,没心思跟他们啰嗦。就只看时间,到时间就拍照上报。
比这严重的店子还有,在规定时间做不出餐,还脾气老大。有时候我也懒得惯势,发起火来我会擂的。
有不尊重骑手,对骑手说话不客气的店子。就同样有对骑手比较和气的商家老板。
这样的商家我遇到十来家,也是我经常去这些店子候单,休息,聊天的场所。他们店哪怕再忙,出不了餐,我也不急着催。人敬我一寸,我回人一尺。
那怕超时也无所谓了,何况我一般估计会超时就‘下线’的,再说还可以提前点送达吗!
再就是有几家店,吃过他们东西,我是比较感激的。说白了,东西都不贵!两三块钱而已,只是感觉不同。
有天差不多上午10点吧,肚子饿了。边上有一个联锁的包子铺,就进去买一根油条,店员说是三块钱,我拿着手机正准备扫码。应该是一位女店长,年龄大一些,就走过来说:
“小哥辛苦了,送根油条给小哥吃。”
她也当着我的面跟店员说。他们店讲究质量,这油条时间有点长了,不能卖。不能卖是一回事,但是你送给我吃又是一回事。
也就在她边上也有一家店。这个店的生意特别好,是最卡餐的地方。很多骑手一说起这个店就头疼,在站里工作群说过很多次。
我有次也在这店里想发火了。起因是21分钟了,我去取货,还没出餐。那做点心的年轻师傅,还说不只是做我一个人的单。
想发火,但我没发火,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店的老板人挺不错。也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因为这里单多,我经常在边上候单。这年轻老板几次喊我到他店里坐,也装了几次烟给我,说刮风下雨的到店里暖和,有空调,没事就可到店里面休息休息。
所以呢,很多骑手到他店里要么催,要么报备的。我呢,只要一看时间紧就‘下线’,就是催的话也比较客气的。
还有一次到一个切水果店,在一个重建地,是晚上了。好像是过什么节吧,她做手脚不赢,平常是两个人做,一人有事没在,而那天她生意还特别好。
结果我一进她店,她就说好话,求我别催她,她忙坏了。得,正好肚饿得不行,去买点东西吃。
可在边上转了5分钟以上,没看见卖吃的,嗨!可惜没开电动车去找,又走回她店。
可我要的东西她根本还没做呢?她还在那忙的团团转,闻着那水果香,看着那么多品种的果实,我更饿了,就问她能不能吃几粒枣。结果她说,只要不催她,随我吃!
当然,我不会那么不懂味,我只是吃了些相对便宜的枣子,不过呢?有那么十来颗。
其实呢,我最想说的是一个饮料店。就是在这最大商场的LG层,应该是店开时间不长,生意一般。
店门口摆了三几张桌子椅子,上面有顶,在下雨天淋不到,也能挡点风,且店子是经常放些英文歌曲,我不会英文,但非常喜欢听。风不大有时就会去那坐坐,候单。
那女营业员就有次给顾客免费品尝的饮料给我喝,而且是专门走到我面前送过来。记住,我是骑手。
当然,不是因为我喝了她的免费饮料就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因为我去她店取过三次餐,每次取饮料,她都会跟我说声:谢谢!
记住,我是骑手。商家跟骑手说谢谢的不只是这一家,但真的不多!
记得这店好像是:嗨果来了?
希望她店生意兴隆!
总的而言,骑手与商家多数是关系一般,不好不坏为主。来到商家互相都不太热情又不是很针锋相对,有卡餐就会有争议,多数也不会闹的太僵。也就是过的去情况下,各自完成自己的那份工作。
就我各人认为,这种关系是有方法处理的更加好的,只是要有强力部门用心来做才行!
骑手与顾客的关系;是真正最不好说明白的!
骑手只要往那一站,就知道是干什么的。商家是坐庄,要搞清楚也容易。这顾客吗?就千奇百怪了,好的,真的让你感动。坏的,气的真想干他一家伙。
就我短短时间的跑单生活,发表我各人的认识:
正常情况下,占大多数的顾客是表现有礼节的,表现在当我骑手把餐送达到顾客手中时,80%的顾客会说声:谢谢!
那么就还有近20%的顾客,对于骑手送达的餐无所谓?其中也有不少人是有那么种漠视的眼光看着你。
还有一种是在不正常情况下最能看清楚人的,就是当骑手送达货物到顾客手中出现状况时,有没有素质,有没有道德,有没有体贴就看得很明白了。
当然了顾客不是骑手的亲戚朋友,顾客没有义务对骑手要付出什么。也可以套用这句话: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我想表达的是:这公司的规章制度定下的就是以顾客为中心;
说的好听的是服务顾客;实际上这公司非常清楚,出钱的是顾客!公司要赚钱,就是要赚顾客手中的钱!公司费心了,这是绝对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我看评论,不是说让顾客发普通的价钱,享受五星级的待遇吗!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顾客要超值享受!公司要赚钱!那么就把目标定在了谁身上?
我认为的:是商家,是骑手。
商家;要被抽营业额的20%-25%。大家想想,就是国家抽税是多少?我手机上看了下,餐饮业大概在营业额的7·5%。还有个月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免征某些税。{就我后来跟某老板聊天,他说现在什么税都不用交了。}
是不是可以理解,商家上这个平台费用是交国家税的3倍左右?
是的平台要开支:可在现在电脑时代,大数据管理中,有科技的支撑,这个费用平摊下来?
我不是科技工作者,也不是管理部门。但想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中,平摊不会很高吧?
骑手;后面这区域来了不少外地骑手,聊聊过,他们那有5块一单的,4块一单的,还有3块一单的,看手机也看到过7块一单的,挺特么的乱?
也是手机了解,有说全国骑手有300万人的,有说750万骑手的,嗨!不是权威部门,就是估计也是?
我知道的我现在发了两次工资。第一次1838元,第二次工资4524元。所有成本是我骑手自己出;不管安不安全,每天工作时间算10小时,平均30单多一天,所有东西{远单奖,大单奖,寒补奖,还有在做骑手两个多月里,我就因为感冒请过一次假}}算下来150块钱左右!时薪15元/小时?
哦!没算成本,不说吃穿住用,只算用的还都没算,嗨!还是别算了。
不是看了一个让人不舒服的新闻吗?其他公司的一位骑手猝死了。他每天上班第1单都要扣三块钱保险钱,说是报到保险公司,只收到他每天一块零六分钱吗?按照保险只能赔3万!
还有新闻说。因为舆论,那一个公司最后出了60万。一老板问那个公司的员工说,没出的,是假新闻?
这另外的1块毛4呢?舆论也好,政府也罢,有调查吗?有结果吗?有真相吗?
政府定了很多看上去对普通老百姓普通打工者好的政策,比方说五金一险。
了解到的像这种平台外卖公司跟骑手都没有,劳务合同。说是外包吧!
300万也好,750万人也好。不是个小数字吧?
有关部门呢!
我只知道我发了两次工资,也就扣了两次保险金,每月135元。
只是没有保单给我们骑手,至于交到保险公司是多少钱不知道?
就像我上面多次提到的,所有的成本都是骑手自己出。也是,出了什么事都是骑手自己扛。
也是第2次发工资,扣了我100块钱师傅费,当时我是很惊诧的。哦,刚进来时没人跟我说要自己出师傅费。只是听说带新手,师傅可以得一两百块钱。当然了,告诉我的话,我会出的,要熟悉情况吗!只是没有人跟我说过啊。
也是听其他人说过。因为以前没做过骑手,也没了解过骑手,就是到现在我也没有点过一次外卖,也不知道怎么点,奥特了!
听人怎么说的呢?这公司三吃。吃商家,吃骑手,吃顾客。
有次,到一个炸鸡店,因为东西是现做,要那么七八分钟。就跟老板聊起了天,老板看上去不大,20多30岁吧,人也比较合适。
我看了一下手中的单。原价加上,配送费,餐盒费,总计是30块8。优惠了5块钱,实付是25块8。就问老板:
“你这优惠还算好不算多。我取过很多店子餐,好多优惠都是近半。这一单老板能收多少钱呢?”
老板看了一下他的电脑说:
“我能收到16块8。这看什么东西啊,有的利润高?再就是平台,老是要商家做活动搞优惠的,我这要看成本了,我总要挣钱吧。”
我算了一下。就他这店这一单,平台收走了块钱。骑手打5块钱吧。中间商也就是站里,不知道要收多少钱。最后平台能收多少钱?这只是一单。
“说真的。我送餐看到好多店子那东西真便宜,我都想不清楚这商家怎么赚钱,还要给20多个点给平台。”
“做生意嘛,怎要挣钱的。亏本生意谁做啊?房租,水电,人工,设备,成本。
平台老是让我们搞活动,要打折吸引顾客。那么贵进贵出,你要低出,那我就只有低进了。那些便宜的店子,他进货的话,也只看哪里价钱便宜就进哪里的货了,至于质量,你去想?
其实呢平台很聪明。他先用低价吸引这些顾客,让他们习惯于在平台购物,等你习惯成自然了!
你不看看现在谁还带现金?不就是一个手机支付吗!
再就是形成垄断。用低价打压其他同行,当只有那么一两家做这一行,垄断一形成自然会产生利润的,平台都有办法的。”
我也是开过很多店的,这位年轻老板一说我听得懂。而且我发现这个年轻老板,知识面,了解信息的能力很强。他还说到了当时我没怎么了解的一个方面:
“以前这些资本市场,这些大的资本家。在中国一个特别有利润的行当,他们当时没发现或者当时没进来,现在也开始下手了。你知道是哪一行吗?”
“这我还真不知道是哪一行呢?”
“菜市场!这一行的利润其实是挺高的,而且是老百姓每天都必须用到的。原先都是一些农民或者郊区的,整那么一两亩地,种菜,卖钱养活自己。
就是有一些大的菜场也没成什么气候。可现在就有很多大的资本家资金开始进入菜市场,这是要与民争利了!
官不与民争利!可现在商开始与民争利了。在资金方面,在信息方面,在运输方面,在价格方面,在这个大的市场里。你分散的几个老百姓怎么跟大财团争斗呢?
······”
这方面我没怎么了解过,可是听到这位年轻人的说法,确实也有些忧心。嗨!一个平白老百姓忧心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