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秦春秋 / 第16章:山雨欲来

第16章:山雨欲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次日,寅时末。
  一驾垂帘辎车从小巷悠悠驶入长阳街,越过南墙边的胡杨林,停在王城外内静候。
  卯时三刻,纲成君的六寸伞盖轺车才姗姗来迟。
  蒙骜掀开帘幕与蔡泽打了个招呼,并车而行。
  咸阳宫戒备森严,连当朝两位顶级大臣也须盘查。
  侍卫勘验三人身份后,示意无误,城门这才咣啷吱呀的缓缓打开。
  王城无王书不得跑马,辎车沿着正阳大道缓行了约莫三里,途中又经两处街关盘查照身。
  “怪也,昨日怎不见忒多章程。”
  蔡泽不胜其烦,正欲发作,被蒙骜制止。
  直至王宫正门百步前,卫士径直将辎车拦下。
  “见过纲成君!见过上将军!我王有命:宫门停车,步行入宫!”
  “岂有此理!王城几时有这般规矩了?事态紧急,莫要耽误老夫面见君上!”
  蔡泽终于不堪忍受,撂开垂帘勃然大怒。
  卫士讷讷无对。
  迎面大步走来一带剑将军,拱手道:
  “纲成君息怒,我等方奉将令。”
  “奉将令?哪门子将领,不见上将军当面?”蔡泽也知多半是秦王下的令,气咻咻的率先下了车。
  文峰晓事的慢了二人一个身位,悠悠进了咸阳宫。
  偌大的车马场空荡荡的,风扫落叶如幽幽空谷。
  风灯高悬,烛光随风摇曳。
  巨大的影壁上,九头玄鸟形态各异。
  正殿名为朝王殿,九间九檩。
  八十一级白玉阶,宽九丈。
  大殿廊下候着个老内侍,领着三人穿廊过厅,曲曲折折转到书房门外。
  蒙骜蔡泽都不作声,文峰自然眼观鼻鼻观心。
  “咳。”
  老内侍轻咳一声,书房大门便无声的滑开。
  开门之人蹑着脚步,轻轻招手。
  “上将军,纲成君,随我来。”
  “老长史...君上有恙?”
  长史充耳不闻,只领着三人进了长长的甬道。
  甬道两端被彻底封死了,尽头是一堵青砖高墙。
  高墙两边各嵌着道大门,门前伫立着四名披甲卫士。
  他不理会两面大门,只在中间墙体处摸索。
  不见如何动作,只轻轻一推,打开暗门。
  又过了两道木屏隔门,终是来到宽敞的大厅。
  内里只简单的一榻两案两屏风。
  榻上正坐着批头散发,目光浑浊的老人。
  老人满面褶皱,无数沟壑间填满了阴翳。
  这便是让六国视之为天煞星的一代雄主,赢稷!
  卧榻三步案前,与蒙骜年岁相仿的中年端坐着,聆听榻前老人教诲。
  长史对着坐榻深深一躬道:
  “桓栎奉命,领纲成君,上将军,方氏子来见!”
  “君上!安国君!”
  蒙骜蔡泽同时向榻上老人和案前中年行礼,文峰有样学样。
  “这厢坐吧。”
  不多时,便有八个青壮内侍抬着四方坐案从屏风后转出。
  老秦王撩了撩挡住目光的散发,随意瞥了眼文峰,毫无形象的单手撑膝,来回扫视蒙骜和蔡泽。
  “商战人选可定了?”
  “启我王,臣已与上将军连夜商议妥当。”
  “说来听听。”
  “臣以为,此番商战非同小可。为求稳妥,当以吕不韦主持商战。”
  “噢,上将军无异议?”
  “回君上,臣无异议。”
  蒙骜似乎早有蔡泽会翻悔的准备,眼睛眯了眯,对有些焦急的文峰使了个颜色,没有反驳。
  老秦王咂吧着嘴,仰头看着帐顶摇晃了一通。
  “纲成君以为,吕不韦几时可坐镇官市?”
  “短则旬日内,长则...月余。”
  “上将军以为可行?”
  “纲成君老成谋国,臣不敢妄下断言。”
  “本王有两问。”秦王偏头不无揶揄的看向蔡泽,“倘若那吕不韦不来,当如何?”
  “以老臣与他的交情,想必...”
  “国面无私交。”秦王摆了摆手,打断满头大汗还欲分辨的蔡泽,又看向蒙骜道:“旬日内若有商战,何人操持?”
  “方氏子,此事你揽得下?”
  文峰呼吸一滞。
  他自忖商战俯瞰天下英雄,但揣摩不透老秦王的心思,总让他有种莫名的压力。
  纲成君狂妄吧?
  在这位面前还不是木讷不敢多言。
  迟疑少许,文峰鼓足勇气,拱手道:“禀我王,小民愿往!”
  “父王!”本静默的安国君霍然起身,“儿臣以为方氏子初出茅庐,为求稳妥,当由纲成君请来吕不韦主持官市才是。期间若有商战,方氏子可暂代。”
  “嗯,有些道理。”秦王浑浊而又精明的目光,不置可否,继而问道:“方氏子意下如何?”
  “我王容禀,商场如战场,此举好比临阵换将,实为兵家大忌。”
  文峰寸步不让,倒不是咄咄逼人,只是这等大事自己参与进去若是出了变故,岂不是自己把自己坑了。
  “父王且慢,儿臣有言!方氏子未涉商事,儿臣以为...”
  秦王冷冷横了眼安国君,盯着文峰淡淡道:“若是吕不韦操持期间出了岔子,与你无涉。功过同赏,如何?”
  “定不负王命!”
  “桓栎拟书。”
  老秦王一锤定音,众人情知多说无益,沉默下来。
  长史伏在案前开始录写王令,音落笔落。
  桓栎小心地吹干墨迹,递给秦王过目,确认无误后宣呼道:
  “秦王书——今命方氏子文峰主持官市,假官市丞以应商事,官市署一应属官任凭调遣!秦王稷五十三年秋。”
  文峰捧着令书,三人被长史领着原路离去。
  密室静谧得可怕,粗重而又短促的呼吸声令安国君无比压抑。
  见父王眼角处的皱纹渐渐聚在一齐,安国君惴惴道:“若无他事儿臣便不打搅父王休息了?”
  随着悠悠然一声苍老的喟叹,老秦王嗓音沙哑:“你对方氏子有成见?”
  “并...并无成见!”安国君肥白的大脸骤然通红,凛然道:“父王明断,儿臣全为大局思虑。”
  “王执公器,当持公心。若国为车,则君为轴,将相为轮。轴者,平衡也。方氏毕竟知根知底,你与蒙骜也有通家之好。何必喜了蔡泽,恶了蒙骜?再者,方氏子纵是不济也有人收拾局面,吕不韦若是不济,蔡泽担得起么?”
  “儿臣受教,这便往上将军府中赔罪!”
  安国君这才想起其中关键,额间溢满冷汗,低头不敢看向卧榻。
  良久再不见动静,抬头只见那颗白头垂着一动不动,哭笑不得又不禁感叹,父王真的老了。
  不知不觉中,这位让六国闻之丧胆,国人畏之如虎的父王,已经有十余年不再训斥自己了。
  安国君对老内侍打了个手势,将父王轻轻放平,蹑手蹑脚的出门,往宫外追了去。
  ...
  却说文峰出了王城,心中压抑尽去,竟生出天高任鸟飞的错觉。
  辎车上,蔡泽与蒙骜如常说笑,谁都没有提及刚才密室内翻悔的事。
  两人心知说与不说都一样,秦王夺了蔡泽的相权交给安国君,以他的性子必定愧疚而力挺蔡泽。
  甚至两人说笑着作赌,安国君会去蒙府。
  官场从来不讲义气,只权衡利益纠葛。
  蒙骜没有顶撞老秦王,也没有与安国君置气,说明早已看穿了这些。
  文峰扪心自问,要做到这种境界,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辰时末,谁都没有安国君登门拜访之事。
  所有人都将注意力聚向一处——商尚坊!
  咸阳共有三大坊市:长阳街、南市、商尚坊。
  长阳街,南北长三里,东西宽十余丈。
  连着南门口,北走近王城。
  多是秦国本地商人,老秦人称之为勤市。
  东面穿过鳞次栉比的官邸,便是天下闻名的商尚坊。
  其中聚集着六国商贾,老秦人称之为懒市或是外市。
  南市,商尚坊只隔着一片胡杨林。
  其中根本不同在于,长阳街受秦法限制只能经营民生货物,商尚坊售卖的大多是兵器盐铁战马座驾,南市则是农贸市场。
  尽管商尚坊繁华,老秦人仍然多是喜欢走动于长阳街和南市。
  然而随着一道鼓励农耕秦王书的颁布,咸阳周边的难民纷纷动了起来。
  得人来报,商尚坊挤满了难民,文峰立时凝重了起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