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春风吹散雪水,两架轺车载满酒坛,叮当咣啷的上了山。
本想用外帐剩余的钱财接济几位师兄,奈何众人推辞不受。
深知师兄们好酒,文峰只好拽着韩非一道下山,将钱换成了酒。
代价便是从吕不韦宅中顺来的上好玉砚。
告别师兄,唯独不知怎么向荀子辞行。
在积微坊前徘徊着,整理腹稿。
关山弟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则自己未满一年便要辞学,饶是文峰脸皮再厚也开不了口。
“文峰呵,何事徘徊?”
积微坊内传来苍老的询问声,文峰惴惴进门行礼。
“老师安好!”
“何事?”
“没...没事,就是旬日不见老师甚是想念,来看看。”
荀子目光越是平和,文峰越是胆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噢。”荀子点了点头不再言语,只揶揄的看来。
默然良久,见文峰低头看着脚尖,摇头感叹道:
“可是为辞学而来?”
“老师慧眼如炬。”
“你啊你...行事何须这般苟且。”荀子哑然,指了指文峰正色道:“子之聪慧不下韩非,圆滑更甚李斯,偏偏少了几分勇气。若能做到遇事不避,假以时日定有一番作为。”
“弟子谨记,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见!”
“有心便可,凡事莫强求。将来有所作为...念在同门一场,与你几位师兄...罢了,各有造化,去吧!”
“老师...”
荀子欲言又止,挥了挥手。
文峰哽咽着,生怕模糊了这位普通老人的模样。
深深一眼,把这位老人牢牢印在心中。
在他身上,文峰看到了儒家的博学,法家的锐气,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超然。
苍山时日虽短,却是他终其一生难以忘记的岁月。
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为人处世。
这位看似平平无奇的老人,以自身为榜样,时时刻刻教导着他知行合一的道理。
人品,比才华更为贵重!
直到老人再次挥手,文峰才不舍的收回目光,红着眼眶深深一躬,如往常告退那般,倒出了积微坊。
素来冷着脸的韩非正守在洞外,托着衣裳下摆,挂着有些生硬的笑容。
衣裳赫然满当当的装着兰草。
“再...再上山,可可...莫...莫采恁多兰草,免...免得我再...再派你做兰草商...商人。”
“嘿嘿,二师兄莫忘了,我可是方氏商社少东家,本就是商人。”
眼眶内打转的水珠滚滚落下,文峰信手抹去,咧嘴大笑。
托着衣裳接过兰草,在众人祝福的目光中大步离去。
夕阳下,少年挥了挥手,再没有回头。
...
白云苍狗,一晃便是五月。
文峰终于尝到了跋山涉水的滋味。
越过渭水,过了灞桥,咸阳城印入眼帘。
这座充满了无数传奇的城池,没有想象中的宏伟,也没有电视中那么矮小。
十余丈高的城墙连绵几十里,不见首尾。
自进关中以来,便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心头闷得嘭嘭直跳。
天气干燥得厉害,烈日炙烤着大地。
风不吹树不摇,周遭山川寂静一片。
偶尔几阵夏风裹挟着渭水蒸发的湿气吹来。
劳作的耕夫,作坊的工匠,无一例外浑身黏糊糊的汗水。
他本就是陕西人,却极少遇见这种热得出奇的天气。
“三哥,关中往年也这么热吗?”
文峰偏头,询问身旁的铁三。
“相去不远,只是燠得出奇,其他无甚不妥。”铁三细细感受了会儿,或许是习惯了炎热,拧着眉头道:“进城吧,商社已经准备妥当了。”
“嗯。”文峰按下疑惑,两人牵着马,往城门口排起队。
人群夹杂着汗臭味如潮水般,一浪接一浪的拍来,差点没把文峰带走。
实在忍受不了,便躲在铁三身后,晕乎乎的机械般随着队伍推进。
“照身!”
“照身?什么照身?”
“凡入咸阳无照身者,一律羁押待验明身份!”
本迷迷糊糊的文峰,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四处张望寻找铁三的身影。
奈何长街之中,茫茫人海,哪是一时半会儿能找到的。
“且慢!我照身在同伴身上,待我寻他前来可好?”
“狡口抗辩,罚十日城旦!带走!”
“别!别!我配合就是。”
城门卫冷哼一声,丝毫不买账。
抬手唤来两人,将文峰撂在城洞便不再多管。
好在城洞还算阴凉,心头骂了铁三千百遍,终是耐不住疲惫,靠在有些凉意的石墙上,打了两声鼾很快入梦了。
天色渐沉,城头亮起了风灯。
万家灯火与星星相互照映,大地也入了梦。
嘀嗒
豆大的水珠将文峰砸醒,雨势渐渐大了起来。
地上泛起成片的雾气,霎时间秦川大地烟雨朦胧。
“不好!”文峰腾的站起身,仰头任由渐渐成线的雨水狠狠拍在脸上,闭目思索良久,喃喃道:“极阳生极阴...”
“涝灾!是涝灾!”
文峰破声怪叫,换来看白痴的眼神。
城门吏不悦的走来,恶狠狠道:“天爷可怜爷爷们下点雨罢了,叫个甚!涝灾?涝灾你也逃不了十日城旦!”
“我乃方氏商社少东家,方文峰!大人可派人前去核实身份,快!快通知人治灾!救人要紧啊!”
“谁知你是否六国派来的间者,待明日身份核实后再说。”
城门吏依旧不紧不慢,毫不担心涝灾真假。
倒是将文峰抓来的冷脸城门卫,不无担忧道:
“大人,事关重大。是否连夜核验,以免...”
“如今宵禁,你乃戍卒岂可做那更卒之事?”
“大人...”
“王翦!你敢忤逆上官?”
冷脸城门卫还欲分说,无奈盛怒的城门吏抬出法度,只得愤愤转身登上城楼。
城门吏狠狠瞪了文峰一眼,撸起袖子作势就要殴打。
文峰回瞪过去,扯着嗓子大喊:
“铁三!你特么再不出来,小爷就被人打死了!”
“哈哈哈,小子!这可是咸阳,你今天便是喊破喉咙也没用!”
“若是我没记错,哨为官之尾,城门吏何时敢称官了?”
城门吏步步紧逼,身后幽灵般传来一声轻问。
借着风灯微弱的灯光,勉强看清楚的面孔,文峰常常嘘了一口气,赌对了。
城门吏显然受了惊吓,身体猛地一缩,转身质问道:
“你是何人?”
“我黑,赤他。”
铁三不想多费唇色,递出两块木牌比划。
“官身?”城门吏见到黑色木牌皱了皱眉,接过细细打量。
不知看到了什么,瞳孔缩成细针般大小,不自觉的颤抖起来。
“方才你与他说秦法,现在我便跟你说说秦法。”
铁三指了指城头的城门卫,又指了指城门吏,最后指了指文峰。
声音很轻,听在城门吏耳中却如平地惊雷。
“你既说秦法,当知秦法治吏甚于治民。若如他所言,果有涝灾,因你之傲慢而耽误治灾,轻则车裂,重则夷三族,有误否?”
“无...无误。”
“他的照身你也勘验过了,我作保可否?”
“铁…铁鹰大人说笑了,既身份勘验无误,何须作保。”
谦卑的城门吏交还木牌,躬着身送两人离去。
临别,文峰对城楼上站得笔直的城门卫多看了两眼,又将目光投向前方的铁三,托手摩挲着下巴目露思索。
铁鹰大人?官身?
文峰小跑追上前去,揽着肩膀套近乎。
“三哥,你名字叫铁鹰么,铁三是代号吧?”
“不是。”
“那铁鹰是什么?”
“名。”
“???”
...
追问无果,铁三加快脚步转入小巷,停在一座名为蒙府的宅院前。
大门没有上锁,院内空落落的,除却看门的老头。
再不见仆从,也不见护卫。
铁三对老头行了一礼,随后轻车熟路的领着他穿过后院一片胡杨林,来到篱笆小院。
“这么大个宅子,你就给我住这?”
文峰有些不可置信的指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院,有些无语。
这不是带我进了山顶别墅住厕所么?
“暂住此处,夜深了莫要惊扰主人家。”
“这就是你说的安排好了住处?方老头呢,让我见他一见!”
“族长回蜀中了,商社一应事物卷宗,明日送来。至于涝灾之臆测,少族长可自行决断。”
铁三煞有其事地点头,不再多说,冒雨离去。
文峰承认,这个人冷得很酷。
听着屋外雨水哗啦啦的下着。
他坐在榻前,怎么都躺不下去。
眼看着麦子将熟未熟之际,老天来这么一出。
大家伙冒着大热天耕种的心血,就要因涝灾而付之东流了么。
更可怕的是,颗粒无收的灾荒怎么渡过。
蠢蠢欲动的六国商人,会错过这个发动商战的良机么。
失手,便是覆国之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