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武烈王传 / 第三十六章 燕国少年

第三十六章 燕国少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滕虎站在楼梯口向下望去,许柏也起身站在他身边,两人见是刚刚在茶寮一同听书的那几个燕国少年,正在与店小二在争执,旁边围了一群人看热闹,还不停的说些风凉话。
  “一看就是外地土包子,吃不起还穷大方。”
  “要我说啊,这些外地人就欠收拾,还以为江宁城是什么人都能来的地方呢。。”
  “唉唉唉,要打起来了,嘻嘻,我看这几个土包子要遭殃咯。。”“要打就快些,爷们儿看完热闹还要回家吃饭呢。。”
  那几个燕国少年被说的面红耳赤,其中一个壮硕少年挽起袖子就要往前闯,却被另外一人拦住,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才勉强忍住怒火,但面色通红、鼻内粗气咻咻,如同一头发怒的公牛一般。
  店小二原本被那人吓了一跳,躲进几个打手身后,见那人被人同伴拉住,便又推开众人,得意洋洋的走了出来:“怎么,你们这群土包子,还敢动手不成,我可告诉你们,这可是天子脚下,小心吃不完兜着走。。”
  拦住同伴的那名燕国少年,虽不是一身长衫,但看上去文质彬彬,似乎也是饱读诗书之人,站在同伴之前,朗声道:“我等不欲生事,此事便当是我们吃了这个哑巴亏。”说完又转身对着同伴说了几句,众人虽是不忿,但也依言从怀中掏出银两,凑做一处交了他。
  那少年大致扫了一眼,又从自己怀中掏出银两,捧在手中,那店小二得意的走上前,正欲从他手中抓过银两,这时从二楼传来一个声音:“等一下。”
  店小二诧异的循声望去,只见两人从楼梯缓步而下,正是许柏和滕虎。
  滕虎走到那燕国少年身边,将他捧着银两的手推了回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善意的笑了笑,许柏站在众人身前,看着店小二及身后的打手道:“我大宋泱泱大国,江宁更是国都、首善之地,岂可做出此种小人行径,莫得让人笑话,这几人的酒钱我出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块玉牌,丢给店小二,“连同楼上的一起,明日里带着这个到许府结账领钱。”
  店小二手忙脚乱的接过玉牌,仔细的看了看,急忙又递了回去,陪笑道:“不敢不敢,公子还是收回去吧。”
  许柏并不接手,道:“让你拿着便拿着,我许家可不是你们这种无信之辈。”说完滕虎回身上楼把大醉酩酊的许榭背下楼,带着小莲随同许柏,排开众人一同往外走去。
  离开酒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燕国那几名少年突然拦住滕虎一行,滕虎一行不知他们所欲何为,都暂不做声,只有许榭依旧趴在滕虎背上打着呼噜。
  燕国领头之人踟蹰良久终于开口道:“其实你们今日不必如此,我们身上的银两凑凑也是够的。。”
  许柏笑道:“只是小事一桩,我们也看不惯这种欺负外地人的奸诈行为,你们是燕国使团中人,不该受此侮辱,反坏我大宋气度。”
  那人惊讶道:“你们怎么知道?”
  滕虎在旁补充道:“我们在城门处见过,当时是一同入的城。”
  那人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今日多亏了你们,解了我们一桩麻烦事,在下燕国尹繁,不知仁兄高姓大名,日后还望有机会回报。”
  许柏拱手道:“好说好说,在下许家许柏,这是我兄弟滕虎。”
  两帮人互相拱手道别,滕虎见燕国众人走远,笑着对许柏道:“我大宋?”
  许柏笑道:“本家既已在宋国立足,我们返了本家,自然要以大宋自称才合规矩。”
  滕虎点头称是。
  回到许府,滕虎将许榭丢到床上,告诉丫鬟小心照顾,便与许柏告辞而去。
  第二日一早,滕虎怕许榭听说昨日之事又来纠缠,天微微亮便出了门,在国子监门口等了一会儿,开门后一路小跑到藏书楼门口。黄喻博士依旧如往常一般坐在门口,将脸埋进书里。滕虎大声与他打了个招呼,从怀中掏出昨日买的两壶酒双手递了过去,道:“黄博士,小子囊中羞涩,买不起那梨花白,昨日去西市买了这两壶,您且将就着。”黄喻抬头看看他,伸手接过酒壶,打开深吸一口气,道:“西市小香居自酿的烧酒,也算是不错的了。那梨花白好是好,可惜香味过重,酒味便显得淡了。”说着露出回忆的神情,“最好的,还当是兖州的绿蚁啊,虽不贵,却是百姓家酒,酒意最浓啊。”
  滕虎惊喜道:“黄博士也知道绿蚁酒?”
  黄喻瞥了他一眼:“我平生自号酒中仙,尝遍天下美酒,哪有我不知道的?”
  滕虎连连恭维。黄喻喝了一口酒,满心舒畅,对滕虎道:“无功不受禄,拿过来吧。”
  滕虎一愣,突然反应过来,急忙从怀中掏出这几日记的便笺,恭敬的递过去。黄喻把便笺贴在脸上,看了半饷,冷笑一声:“这几字都不知道?轘,乃是车裂酷刑。屴崱乃指山峰高耸。。。”
  黄喻将便笺上的字一一解释后,丢还给滕虎,道:“去吧,没事莫烦我。”之后小声嘀咕道:“我就说不像个读书人。”滕虎满脸通红的道谢后,进了藏书楼。
  滕虎到得藏书楼三楼,将两人座位打扫一遍后坐下读书。过了一会儿,谢津来了,无声的与滕虎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取了昨日未看完的书去了自己位置坐下。
  又过半旬,滕虎觉得身上的伤势已经大好,多日未曾运动,实在是浑身难受,但是又舍不得国子监藏书楼的孤本善本。想来想去,便打上了藏书楼不远处的射场的主意。于是趁着这几日的读书空闲,去那里打探过,说是沦为菜地,但是似乎并无人打理,四个箭靶就扔在角落。滕虎走过去将箭靶放到场地中央固定,过了一日去看,箭靶仍在原处,心中便有了底。
  转过天来,滕虎借闲暇,将箭靶修整固定,没有石锁,便从燕鸣湖边搬了两块湖石。滕虎不敢用自己的黑铁弓,便去找了找到许檀,说服他从国子监库房内找了一把满是灰尘的三石牛角弓和一袋羽箭,满心欢喜的准备开始操练。
  这一日,滕虎喜滋滋的扛着牛角弓和羽箭往射场走去。一群监生在草地上围成一圈,就前几日朝内大事激烈争论,其中一人站起大声说道:“陛下前日里召见那燕国使者,那燕国实在可恶,居然狮子大开口,张嘴便是十万斛粮食和五万斤生铁,便如我们欠他们的一般,为何我国百姓节衣缩食,便要供给他们去挥霍,以在下浅见,东西可以给,但要让他们拿淮北三城来换”。那人说的口沫飞溅,却未如往常一般听见众人附和,惊讶之余四下看去,只见众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滕虎扛着牛角弓从旁边走过。等滕虎过去后,一群人鬼使神差般的远远跟在后面。
  滕虎来到射场,脱掉上衣,露出一身精壮的肌肉,活动活动手臂,拉开牛角弓,瞄着五十步左右的箭靶一箭射去,正中红心。滕虎腹诽,这把弓久置库房,多年未用,拿到时已经沾满灰尘不说,就连弓弦都已松弛,适才射出的箭飘飘忽忽,软弱无力,应当重新调教方可再用。正摇头间,听得身后却一片哗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