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叶落铜城 / 第十五章 初遇矿难

第十五章 初遇矿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过了十五,赵继承和刘运成相继回到矿上。随着冰雪融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齐安贵漫步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一边欣赏着山花烂漫、柳梢吐翠、枝头鸟鸣的春景,一边思考着煤窑的下一步发展。随着矿上人员的不断增加,加之原老矿一矿出煤量逐渐减少,面临枯竭,需要寻找新的矿址已刻不容缓。他走着想着,不知不觉来到陈掌柜的陶瓷厂。
  只见一排排陈列的炉窑,炉火旺盛,虽然天还寒冷,可工匠们满脸是汗,在紧张有序中不停地忙碌着……
  陈掌柜见是齐安贵便热情迎了上来,“哎呀,稀客,稀客!你这大神咋有空光顾我这小庙?”说着拉着齐安贵来到客厅,连忙沏茶倒水。
  齐安贵环顾着客厅四周的展架,见上面琳琅满目摆设着不少酒具茶具以及花瓶香炉等精品。其中一套烧制精美,样式独特的酒具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不由的起身近处观看。只见这个如南瓜状豆青色酒壶,壶嘴为昂首张着大口的龙头;整个壶身与壶盖浑然一体打不开。齐安贵抚摸着色泽晶莹,温润如玉的壶身,暗暗称奇,心想这酒怎么灌进去?在一旁喝茶的陈掌柜见状笑着走了过来,“齐掌柜,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叫倒装壶,是仿造出土的唐宋时期官窑器皿制作而成的。你看……”说着他把酒壶翻了个底朝天。只见壶底有个梅花状小口,酒从这里注入后翻过来即可。哦,原来如此!
  陈掌柜又拿起与之配套的一个酒杯说:“你看,这叫公道杯。”
  齐安贵瞧见酒杯正中立着一条龙柱,龙头朝天仰望。据陈掌柜介绍,如果把酒杯斟满,那它就会从底部一滴不剩的流出;如果是倒半杯或大半杯,酒水则会一滴不漏。
  “这是什么原因?”童心萌动、充满好奇的齐安贵不由问道。
  陈掌柜见状,微笑地眨眨眼,故作神秘,伏在齐安贵耳边悄声道:“保秘,天机不可泄,只可自己慢慢悟。”
  齐安贵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原来龙柱中间有个小口,如果酒倒满就会顺着小口流进龙柱,利用虹吸现象把酒抽干,一滴不剩。这是古人告诫我们做人做事必须要遵循天理,心里要有个度,要懂得适可而止;要秉承公道、知足常乐;要把心态放平,不能贪得无厌、欲望无边,否则,到最后势必其反,只落得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用品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寓无形于有形之中。齐安贵这才恍然大悟,不由赞叹古人的高超智慧。
  作为河南人,齐安贵对唐宋时期五大官窑——钧、官、定、汝、革略知一二,特别是其中产于中原大地的钧瓷汝瓷有所了解;因为它们毕竟出自于自己的老家河南;尤其是作为五大官窑之首的钧瓷,更是以其无与伦比,光彩夺目的彩釉和巧夺天工的窑变以及难得的开片技艺而闻名天下。由于钧瓷在烧制过程中窑温分布不均,导致其彩釉随着温度变化,自然变幻出各种奇特图案,有栩栩如生的各种珍奇鸟兽,有形象逼真的各种人物画像,有令人脑洞大开,遐想无限的各种天地自然景观。齐安贵亲眼从一位藏家手里见过一件钧瓷珍品——“龙凤呈祥”盘,那龙凤的神态活灵活现,灵动飘逸,颇具神韵,简直栩栩如生,器皿流光溢彩,熠熠生辉,让人爱不释手。钧其制作配方、工艺流程严格保秘。鲜艳高贵的钧瓷自古为皇室贵族独家享用,民间难得一见,成为历代瓷器玩家收藏首选。自古民间就流传有“家有金银万罐,不如钧瓷一片”之说。钧瓷以制作精巧,工艺精湛,色泽艳丽,尊贵大气而闻名于世,它彰显了皇室的尊严和地位。而对于耀州瓷以前只是听说,还真没有亲身接触过。
  听了陈掌柜的介绍,齐安贵才对耀州瓷有所了解。原来铜官就是古窑——耀州瓷”的发源地。
  真是大开眼界!
  齐安贵暗暗赞叹,不禁为中华民族先辈们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所折服。陈掌柜见齐安贵对这套酒具爱不释手如此喜欢,就说:“既然齐掌柜喜欢这套酒具,我就送你了拿去。”说着给包装起来。
  “这么贵重的东西我怎能收?”齐安贵连忙推辞。
  “一点小意思,不值一提。只要齐掌柜入冬前给我提前准备几十车煤就行。”
  “那一定,一定的。”齐安贵忙应承道。
  齐安贵谢绝了陈掌柜的盛情挽留,带着心爱的酒具下山而去……
  这几天齐安贵带着刘运成到处转悠,终于在离原老矿不远处勘探到一处新矿址,准备近期开采。
  “走,回去喝酒去!”齐安贵很兴奋,带着刘运成回到住处,又叫来齐安平、邻居老王、赵继承等几人围坐在一起,让伙房炒了几个下酒菜,齐安贵拿出心爱的酒具摆放在桌上,众人一看都很心奇,心想这是什么老古董,从来没见过。当齐安贵小心翼翼从壶底把酒倒进去,又翻过来时大家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原来这酒壶挺有玄机,是从底部灌酒的。大家相互传递仔细观看,都觉得这是一件难得的宝贝。当然,酒杯他们也感觉很奇妙。
  看着这新奇的宝贝,刘运成猛然想起家中那把祖传的紫砂壶。他兴地告诉大家:“我家有一把祖传的紫砂壶,外表看起来很普通,倒没有什么奇特的,就是把酒倒进壶后不久,酒的颜色马上变黄,喝起来酒味醇香浓厚,觉得很神奇。我们村里办喜事,无论是年轻人结婚拉,老人祝寿拉,小孩子办满月席拉……都借去用,图个吉利。我们村有位老秀才,给它起了个名子叫作‘转色壶’,大家觉得挺妥贴的,时间长了,大家都称它为转色壶。”
  齐安贵和大伙也都觉得很神奇,这世上无奇不有啊!他们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要见识见识。刘运成愉快地满口应承并热情邀请他们走机会到他山西老家坐客。
  酒桌上,刘运成给大家讲了山西抗日前线的精彩故事。他说随着八路军一次次“反扫荡”的胜利,根据地不断扩大;不少日伪军暗地里反水,配合八路军夺军械,端炮楼,炸碉堡;八路军将士个个英勇无畏,奋勇杀敌,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自己儿子胳膊前一段儿不幸意外负伤,他和老伴知道了很是担心,不过儿子倒乐呵呵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2
  酒过三巡,齐安贵正与他们几个商议开采新矿事宜,王石头突然闯了进来,神色慌张地对齐安贵说:“叔,井下出事了。”
  “啥?”齐安贵心里一紧,下意识地站了起来,忙问:“快说!到底出啥事了?”
  “老顶塌方了,砸中仨人;俩人腿砸伤了,另外一个扒出来已没气了。”
  “怪不得我这两天眼皮老跳。快,去矿上!”邻居老王忙跳下床说道。
  齐安贵赶紧带领众人往一号矿井奔去……
  快到井口时,看到一群工人围着地上躺着的仨人在议论着;见齐安贵他们赶到,工人们忙让开道站在一边。齐安贵看到两个受伤的年轻工人在地上痛苦的低吟,另外一个摸摸鼻空早已没有气了。
  齐安贵让王石头安排几个工人留下,其余的都让他们回去休息,先停工停产,等候通知;他又吩咐刘运成赶紧把二矿的方太平找来。刘运成知道方太平现在正在井下,他一刻不敢耽搁迅速赶往二号矿井……
  方太平跟着刘运成一路小跑,来到一号井口。他先摸了摸俩受伤工人的腿,把齐安贵拉到一旁悄声说:“问题不大,就是骨折了。”他交代把俩人用木板抬回齐安贵那里,单独安排一个房间;先把衣服换了,把伤处清理干净,等自己回去处理。另外那个经仔细检查,的确已经断气。
  经过寻问,齐安贵他们得知,原来在井下休息时,那三位新工人不听劝阻,坐在采空区。谁知,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老顶突然来压,瞬间把他们压在下面……
  方太平洗完澡换好衣服来到俩受伤工人房间,他先分别给俩人贴上熬制好的接骨膏药,又用夹板绷带固定好受伤的腿部。齐安贵安排两个工人照顾他们,又通知方太平不要上班了,专心治疗受伤工人,工资照发。从此,方太平成了矿上的专职医生。
  齐安贵派人到县城买了口上好的柏木档棺材,给死难者清洗身子换好新衣入殓后,才通知柏树村的矿难家属。两位受伤者家属看到伤情不是很严重,经过安抚情绪逐渐平稳下来,而死难者家属赶到矿上,看到这情景悲痛欲绝,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早上还活生生的一个大活人,这突然就没了,谁也接受不了这个残酷事实,简直无法想象,感觉就像天塌了,全家人一个个哭得是天昏地暗,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暗自落泪。
  “儿啊!你就这样走了,让恁爹娘以后咋活呀?!”爹娘趴在棺材上哭晕了过去,一旁的儿媳妇抱着孩子也是哭得泣不成声……
  在众人多方轮番劝慰下,齐安贵答应赔偿他们一笔丰厚的抚恤金,并承诺帮助死难者把孩子养大成人,家属这才终算平息下来。
  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让死者尽快入土为安。埋葬了矿难者后,矿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经过商议,齐安贵决定报废一号矿井,把新矿址确定为一号矿;在选好黄道吉日,举行隆重庄重的祭祀窑神仪式后,新窑正式破土动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