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叶落铜城 / 第十三章 重回故里

第十三章 重回故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迎着凛冽的寒风,齐安贵全然不顾,归心似箭,一下火车,他急不可待地雇了辆马车迅速往家赶……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一切是那么亲切和熟悉,还是家乡的那种熟悉的气味,还是那个充满感情、魂牵梦绕的、亲切的村庄和房屋。而又觉得是那么荒凉和生疏。好多亲友因那场变故离他而去,那是他心里永远也挥之不去的痛。此事虽然过去了一年多,可齐安贵仍感觉这场梦魇就好像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永远停留在他的记忆里。
  当齐安贵踏进那熟悉的院子,正在做饭的许秀花听到脚步声出来一看,睁大眼睛张着嘴呆在那里。齐安贵上前一步,微笑着望着老伴道:“咋了,不认识了?”
  “孩儿他爹,真是你么?”许秀花不敢相信地伸手摸着齐安贵的脸。
  “孩儿他娘,你吃苦了。”齐安贵深情地望着许秀花。
  “福,快出来,看谁回来了!”许秀花扭头大声喊道。
  齐福快速从屋里冲出来,他媳妇小云也跟了出来,“爹,你回来了!?”齐福也很惊讶和兴奋。
  “是安贵么?”齐福的爷爷听到声音也从屋里走出。
  “爹,是我。”齐安贵忙拉着老爹的手关切地问道:“身体还好吧爹?”
  “好,好着哩。”老人家望着儿子笑着答道。
  “走,快进屋,快进屋。”许秀花忙把齐安贵迎进屋。
  “看看廋成啥了,头发都白了,也老多了。”许秀花心疼的充满爱怜地望着齐安贵。
  “旺还好吧?你咋不把他带回让我看看?”齐安贵他爹问道。
  “就是,你咋不把儿子带回来?”许秀花在一旁也抱怨道。
  “矿上人多,离不开。要是俺俩都回来了,有点啥事咋办?”齐安贵解释道……
  听说齐安贵回来了,全村人都涌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探问亲人的情况,并纷纷对齐安贵表达着谢意,尤其是王石头他妈更是动情地说:“孩儿他叔,你真是我们王家的大恩人呢,也不知道咋谢你才对。孩儿他爹在那边也会感激你。”
  “好了,好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说起来都还是沾亲带故的,再说俩孩子你有情我有意的,咱不能看着不管吧?你说是不是?说多就见外了。”
  大家觉得,齐安贵虽然发财阔气了,可是他那颗待人的心还是同以往那样真诚热情、善良仗义,一点也没变。
  女儿齐心两口子听说父亲回来了也赶来探望。齐安贵非常高兴,他拿出一沓钱塞进外孙子兜里,齐心看见了说啥都不让要,齐安贵佯装生气道:“这大过年的,给孩子发个押岁钱,哪兴不要的道理?拿着!”说着硬塞进了外孙的口袋里。
  齐心忙说:“还不赶紧叫姥爷?”已经三岁的外孙子非常懂事地望着齐安贵,奶声奶气的叫道:“姥爷!”甜甜的叫声惹得众人发笑,齐安贵忙答应道:“哎,这就对了。”……
  齐安贵告诉家人,邻村赵继承一家都在西安,他觉得赵继承家二闺女不错,想说给儿子齐旺。
  “只要你觉得好,那就定下来吧。这一家啥事还不是你做主说了算?”老伴许秀花表示赞同。
  齐安贵的老爹在旁边插话道:“旺也不小了,该成个家了,省得天天为他操心。再说这继承跟咱是邻村,知根知底的错不了,总比找个外地的强吧?”一家人都没意见。
  邻村附近的村民听说齐安贵回来了,认识不认识的来了一群,有的是来探听亲人情况的,有的是也想到铜官煤窑找干活的。齐安贵这几天在家忙着应酬,一天没闲着。
  齐安贵与家人商定过了十五全家人一起回铜官看看,齐福的爷爷本不愿去,他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经齐安贵再三相劝,加之思念孙子齐旺心切,也就同意了。村里人好多人都要去看看,齐安贵决定带他们一同前往。
  临行前,各家各户都把家里安顿妥当,齐安贵又交代邻近村庄的人,过一段天暖和了想去铜官煤窑干活的可以去找他。
  就这样,大年十五刚过齐安贵就带着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上路了,不过这次他们是乘车而去,而且跟上次离家的心情不一样……
  2
  他们在西安火车站下了车,齐安贵让他们在车站等候,自己乘车赶往灞桥赵继承家。
  自齐安贵离开赵继承家赶往河南后,赵继承就把齐安贵想让小兰给他儿子齐旺当媳妇的想法告诉了老伴。老伴满心欢喜,一百个愿意。两口子心里清楚,凭齐安贵的本事和能力,以及齐家的为人,还有齐旺的条件,女儿小兰嫁过去肯定不会吃苦、不会受委屈的。能与齐家结亲,也是闺女小兰的造化。当他们征求小兰意见时,小兰羞红着脸,笑着满口答应,表示自己愿意。
  到了赵继承家,齐安贵寒暄了几句,询问他两口子事情商量的咋样了,俩人都愉快地表示同意,并说小兰也愿意,齐安贵这也放了心。当赵继承听说众人在车站等候自己,连忙辞别家人,带着女儿小兰和齐安贵一同乘车来到车站。下车见到众人后,因为是邻村,相互之间几乎都认识,免不了客套寒喧几句。赵继承特意把小兰拉到许秀花和齐旺的爷爷面前,让她给老人问好。许秀花见到赵继承的闺女小兰,一个劲地夸长得漂亮,让小兰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许秀花拉着小兰的手笑着问道:“闺女,你今年多大了?”
  “十八了。”小兰笑着答道。
  “真是十八姑娘一朵花啊!啧啧,你看嫩得能掐出水。”说着摸了摸小兰的脸。
  小兰的脸更红了,窘得抬不起头。
  齐旺的爷爷看着小兰,那布满蜘蛛网般皱纹的脸上也乐开了花。
  齐安贵带领众人坐上了开往铜官的闷罐子车,一路上啥也看不见,给人一种坐监的感觉,只听见“咣当,咣当……”车轮与道轨发出有节奏的磨擦声。在人们昏昏欲睡中,忽然听到有人喊了声“到了,下车!”大家这才惊醒过来。
  下了车,已经下午四五点了;虽然已经过了十五,可还没有出正月,川道的冷风“嗖嗖”吹着,大家都有点乍暖还寒的感觉,猛一下从平原来到山沟还真有点不习惯。他们心想,齐安贵当初带着这些人在这山沟里也不知道咋过了?尤其是齐安贵的老爹和老伴许秀花看到这荒凉的情景,首先想到齐旺和他爹肯定没少吃苦。要不是这场大难,做梦也不会来这荒天野地。
  一路上大家脸色凝重,谁也不说话;到了住地一看,大家伙都愣了,他们不敢相信眼前这座漂亮气派的拐角二层楼房就是齐安贵他们的住所,谁也没想到这穷山沟会有这么好的住房,而且还是一砖到顶的楼房!齐安贵见大家站在楼房门前迟疑着,踌躇不前就催促道:“快进来呀!”
  “安贵哥,咱真的就住这儿?”还是赵继承打破沉默,不放心地问道。
  “这还能有假?这就是咱的家!快进来吧!”齐安贵笑道。
  大家这才纷纷跟着走进院中……
  正在伙房的邻居老王听见响声,出来一看,乖乖,那不是老伴儿和孩子吗?他喜出望外,一个箭步到了跟前,“孩儿他娘,可真想你们啊!”说着把老伴儿拉到跟前。
  接着,齐安平,齐德贤,齐大力等都见到了自己的老伴儿和孩子,那高兴劲就甭提了。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了,连戏班子也出来凑热闹……
  齐安贵告诉邻居老王别光顾着高兴了,赶紧安排人做饭。又让儿子齐旺安排大家住宿。当齐旺看到母亲和爷爷时,高兴地扑到妈妈怀里说道:“妈,爷,我想死你们了。”
  “旺,就没有想我和你嫂子吗?”齐福在一旁开玩笑道。
  “想,咋能不想哩,我最爱喝俺嫂子烧的胡辣汤了。”说得一家人都乐呵呵地笑了。
  当齐旺看到赵继承和小兰时,惊喜地问道:“叔、小兰,你们咋也来了?”
  赵继承本想说:“咋,不欢迎?”这才想起齐旺还不知道他和小兰的事。便改口道:“我是来找恁爹到矿上干活的,小兰好长时间没见你了,也想来看看你,欢迎不?”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齐旺显得很兴奋。
  而一旁的小兰红着脸,望着齐旺道:“旺哥,我这次来……”她本想说,“来就住下不走了,欢迎不?”一句话没说完,齐安贵截住了她,“小兰,饭做好了,和恁爹一块儿吃饭去。有啥话晚上再说。”
  3
  小兰和她爹进屋后,齐安贵把齐旺叫到没人处,这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齐旺恍然大悟,怪不得小兰看自己的眼神与以往有不同,害羞而亲切。当他得知小兰将要成为自己的新娘时,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吃罢晚饭,齐安贵和赵继承安排俩孩子见了面。齐旺自从家里发大水,他亲眼目睹了这场巨大变故,心里受到惊吓,时常夜里做噩梦。和父亲一道来到铜官后,情绪才慢慢好转起来,淡忘了那件事。当他看到王石头那热闹的婚礼时,心中难免不起涟漪。俩人本来就差两岁,他也是血气方刚、春心萌动的年龄,对未来也充满了美好想像。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他也想像着自己啥时候能和心爱的女人牵着手,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像石头哥那样甜蜜恩爱地一起生活。没想到心想事成,好事很快就要来到,而且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熟悉的活泼可爱、聪颖善良的小兰,咋不让他心花怒放?其实他从小就对小兰颇有好感,心里也想过他俩的事,不过又觉得不可能。虽然小兰待自己不错,两家也离的不远,可俩人自从私塾分别后,除了赶会经常碰面,平常见面机会不多。也不知道小兰心里咋想的,心里有自己没有?姑娘大了心事更不好猜。他不敢断定她心里是咋想的,也许人家心里早就有人了吧?俩人在西安灞桥小兰家见面时,他觉得小兰对自己很热情,心里那把火又点燃了,可又一想,人家可能是出于礼节吧?又不敢有非分之想了,再加上自己和父亲还没安置住事干,心神不定,便打消了想表白的念头。看来老天有意成全自己,婚姻天注定啊!他更相信了那句话:是自己的早晚跑不掉,不是自己的咋追也追不到。想到这儿,他会心地笑了。其实小兰何尝不是如此?当小兰得知父母有意把她说给齐旺时,心里也是翻起波澜,春心荡漾,久久不能平静。她回想起和齐旺一起读书的情景……
  在小兰的印象中,那位健壮结实的快乐男孩,心底善良,懂礼貌守规矩,喜欢读书。早课背书时,经常受到先生的表扬。小兰知道齐旺家比较富有,她和父亲头一次去齐安贵家里看到齐旺时眼前一亮,两人相互对视一笑,这才知道那高大的瓦房,宽敞的院子就是齐旺的家。当她看到屋内豪华的摆设时,心里很是羡慕。她还记得自己曾问过父亲,为啥齐旺家那么富裕。父亲告诉她,齐旺他爹精明,会做生意。小兰又想起在私塾读书时,课余时间小伙伴们在后院果园里一起玩耍游戏,在玩捉迷藏时,无论她和小伙伴们藏得多么隐蔽,总能被机灵的齐旺发现。她还想起齐旺爬到树上给大伙摘枣吃。每次齐旺总是逗她让她喊声哥,这才把最红最大的枣留给她。为此,小伙伴们没少有怨言。离开私塾后,俩人见面次数逐渐减少。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小兰对男女之间的私情已朦胧懂得。她也想过和齐旺的未来,可又觉得他家那么富有,他不会看上自己这个穷人家的闺女的。再者,自己作为女儿身,碍于脸面,羞于启齿探问他的心思的。直到齐旺和她在灞桥自己家里见面时,她内心冲动想旁敲侧击询问齐旺是否有钟意的心上人没有,可看到他一心为找工作着急发愁时,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她知道这时候问他不合时宜。没想到机缘巧合,没想到多年后俩人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小兰心里能不激动吗?当她再次见到高大俊朗的齐旺时,心里满心欢喜;赵继承和女儿一样,心中也是相当满意。当齐安贵笑着说:“旺,领着恁小兰妹子看戏去吧,我和恁妈跟恁赵叔说会儿话。”心领神会的齐旺带着小兰往戏台去……
  当王石头他们下班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听说家里来人了,便一路小跑赶回来。可当亲人们看着他们一张张同样黑黝黝的脸庞,只露出一口白牙时,愣是一下子没认出来。经过仔细端详,才看清楚了,忙催促他们赶快洗澡。当他们一个个洗完澡换了衣服出来,大家这才欢天喜地的回到亲人身边,也才知道他们挣钱是多么不容易。
  当王石头把自己媳妇魏凤英介绍给母亲时,他妈高兴地把凤英拉进怀里,“咦——,这么好的闺女让我好好看看。”很是亲切,看个不够。
  她接着扭头对王石头说:“石头,你可要好好待凤英,不能让人家受一点委屈;要不,我可饶不了你。”
  “妈,你放心吧!石头待我好着哩。”魏凤英笑道。
  “好,那我就放心了。”石头他妈满心欢喜地望着他俩。
  4
  戏台上正在上演“双雄会”,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博得阵阵掌声。此刻血气方刚、年轻力壮的齐旺哪有心思看戏,心里“砰砰”跳得似敲鼓,他偷眼瞥瞥旁边的小兰,见她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正盯着戏台。一阵微风吹过,小兰头上几根发丝被风吹到了齐旺的脸上;齐旺脸上痒痒的,心里有种麻酥的感觉,他忍不住摸了摸的小兰纤纤玉手;小兰只是抖动了一下,并没有抽回的意思。于是齐旺更大胆一些,他把小兰的手拉进怀里抚摸着,感觉小兰的手是那么柔软和温暖。过了一会儿,他感觉到小兰的手在微微颤抖,并使劲捏了自己一下。齐旺坐不住了,他拉着小兰离开戏台来到河边。其实他哪里知道,小兰和他一样,心里激动紧张,只不过少女的矜持让她故作镇定罢了。
  此时皓月当空,大地呈现一片银白色。虽然夜晚还比较寒冷,可俩人谁也感觉不到寒意,只觉得浑身上下直冒热气。周围是那么寂静,只听见“哗哗”的流水声和远处传来时隐时现的唱戏声,时不时有几条调皮的鱼儿跃出水面。俩人身披银辉,坐在河边一棵柳树下的石头上,依偎在一起谁也不说话。王石头望着小兰那洒满清辉的脸,是那么生动美丽,有种想亲一下的冲动。他能感觉到小兰心跳在加速,俩人亲切深情地对望着……
  不知为啥,小兰突然想到以前在私塾里读书时,戴着一副石头老花镜、留着一撮山羊胡子的私塾先生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读着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当时齐旺也是一本正经地学着先生的模样,摇头晃脑地跟着读,那神态声调活灵活现像极了。
  想到此,小兰忍不住“噗哧”笑出声来。
  “想到啥好事了,这么高兴?”齐旺望着小兰不解地问道。
  当小兰把原委告诉他时,齐旺也忍不住笑了。“没想到多少年前的事你还记得。”齐旺抚摸着小兰的辫梢深有感触地说,“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多少年过去了。那时候你还是个小姑娘,现在我们都长大成人了。这事我早忘了。”
  “小兰,你想老家不?”齐旺突然望着小兰问道。
  小兰仰望着明亮的月空,听到齐旺提起故乡老家,不由得叹声道:“想,咋能不想?有时候梦里也会梦到,可是回不去了。”提到家乡,小兰心中难免有些惆怅。
  “我也是,经常梦到小时候和同伴们在地里逮蚂蚱、捉蝴蝶玩耍的情景。再等几年罢,过几年有机会我带你回去看看。”齐旺安慰道。
  “你带我回去?凭啥?你是谁?”小兰故意笑着反问道。
  “凭……我是恁哥!”齐旺说着一把把她拉进怀里。
  两个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彼此能感觉到对方身上散发的热量,能相互感觉到对方的心跳声。特别是齐旺,他闻着小兰发际那淡淡的幽香,抚摸着女人柔软的身体,他不由微闭双眼,沉醉其中……
  此时的齐旺,觉得一切是那么美好,天空的月亮,流淌的河水,就连河边的小草都是那么亲切生动,都充满了鲜活生机。他的心里仿佛注了无穷的力量,浑身上下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有一种飘飘然、想飞的感觉,又有一种喝了几杯掺蜂蜜的酒的感觉,既甜蜜又陶醉,最后形成一股火热的冲动感,这种冲动感烧红了他的脸,好在晚上小兰看不清他的脸。他觉得这把火一直在他心里燃烧着,烧得他额头冒汗、嘴唇发干,烧得他血流加速,心跳不止……
  齐旺忍不住狠狠亲了亲小兰的脸。“看你小时候挺老实的,没想到现在学坏了,这么大胆?头一回就……”小兰佯装生气道。
  “谁让你长这么漂亮?还闻着这么香?”齐旺说着不停地亲着……
  “你真会说话。”小兰像喝了蜜似的,心里甜丝丝的,她认为这样强壮实在的男人是值得自己一辈子托付和依靠的。
  这时,一阵冷风吹过来,齐旺紧紧抱住小兰……
  “恁爹可真不简单呀!好家伙,能盖起这么漂亮的楼房,能开几个矿,本事真不小。”小兰羡慕地望着齐旺说。
  “那都是逼出来的。不过有时候我也挺佩服俺爹的,他无论遇到再难的事也没听他叫过苦。不管干啥事,他不干则罢,要干就一定干好,干成,有一种大气魄。我爹常说,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小兰,你说这楼房要是盖在咱老家那多气派,那不让一圈儿人羡慕死?”
  “话可不能那样说。要是盖在家里还不知道好过谁哩,你也很难说会看得上我这穷人家的闺女,说不定会娶哪家的大家闺秀。”
  “那可不一定。你没听戏词里常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有情人终成眷属。只要有缘份,那是命中注定的。”
  “哎呦呦!真是的,这上过几年学就是不一样,说话一套一套的,还拽上词了。中,没白上。”小兰半揶揄半玩笑的话,让齐旺心里很是受听。
  “那你不是也上过两年私塾?咱俩还不是是半斤对八两?谁也别笑话谁。”齐旺笑着回击道。
  “我咋能跟你比?我喝的那点墨水早就着馍消化光了,哪像你,好比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说到这儿,小兰忽然话题一转,问道:“旺,你跟我说实话,这些年你心里想过我没有?”
  皎洁的月光下,齐旺望着流动的河水,陷入沉思道:“要说不想那是假的,那是自己欺骗自己。我甚至多次在梦中梦见你。人不是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嘛,其实,我早就对你动了情,就是不知道你心里咋想的,害怕你心里早就有了别人,所以一直没敢说。”
  听到这儿,小兰心里释然了,如释重负。原来他心里一直有自己。她觉得自己好幸福,觉得两个人的心贴得更近了,她不由得搂紧了齐旺……
  此时的齐旺享受着她的温存,陶醉在甜蜜的幸福之中,他希望时光永远停留在此刻,永恒不变……
  此时此刻,齐旺望着眼前的情景,触景生情,他猛然想起小时候在私塾里背诵的宋代古诗——欧阳修作的:(生查子、元夕),不由得脱口而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
  “我觉得,这句诗是专门给咱俩写的。”小兰此刻的思绪,被优美的诗句引入到花前月下的意境中。她仿佛看到自己和齐旺牵手漫步洒满银辉的花丛中,月光是那么静美柔和,花朵是那么娇艳妩媚,周围气氛是那么浪漫温馨,她和齐旺一对才子佳人,在花丛中卿卿我我,深情相拥,缠绵悱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小兰忽然想起唐代张九龄那首(望月怀远)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不由得吟诵出来。
  “好!”齐旺称赞道。
  齐旺又随口吟了一句唐代王维(山居秋暝)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著名诗句。
  小兰也不甘示弱,回道:“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
  “好!这句诗真是说到心里去了。”齐旺体会很深。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齐旺又吟诵出唐代李白(关山月)中那句家喻户晓的名句。
  小兰忽闪着明亮的眼睛,想了想,接了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流芳百世的著名词句。
  “这应该是古人对我们美好的祝福吧,你说不是小兰?”齐旺望着小兰道。小兰笑而不语。
  齐旺又想起了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饱含深情地诵出这句千百年来,多少痴情男女无限向往的真挚爱情诗句。
  不知为什么,小兰听完这句诗词后,眼里噙满了泪花。齐旺知道,她已深深沉浸在这句诗词的意境中……
  千百年来,人们无论是对爱情和其它事物的美好向往和憧憬,还是对亲情和友情的无限思念和牵挂,还有遭受各种打击和挫折的悲切伤感时,总是把各种感情托付给深沉明亮的一轮圆月。夜空中的月亮,它寄托和承载了多少人的情感思绪、美好愿望。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歌颂它,赞美它,它也成为人们最忠实、最心仪的倾诉对象。
  戏曲早已结束,听戏的人群也已散去,月亮也躲在一片乌云后面,朔风刮起,天气愈发寒冷。他俩知道时间不早了,便依依不舍地牵着手,起身往回走去……
  美好时光总是显得短暂,他俩觉得今晚时间过得真快,总感觉意犹未尽……
  俩人回到家里,双方老人一看表情就知道俩人谈得不错,也很满意。齐安贵和许秀花问儿子感觉咋样,齐旺笑着答道自己没意见。
  赵继承本来下车后在路上看到沿途荒凉的情景,还替女儿担心,怕她嫁过来吃苦,看到现在的情况也放心了。回到自己屋里,他笑着悄声问道:“闺女,你觉得中不中?”
  “爹,你说中就中。”小兰红着脸不好意思了。
  “好,我看中。依旺他家现在的条件,你嫁过来,也不会吃啥苦。”
  5
  第二天,齐安贵又带着大家到县城转了一圈儿,不少商铺的老板见到他,都客气地打着招呼。这个说:“齐掌柜,你来了?”那个说:“齐掌柜,进来坐坐吧?”让大家感觉到,齐安贵在此地还是有一定声望的。
  齐安贵又带着大家来到柏树村。村里人一看是齐安贵来了,都争着把他往屋里让。好多人在家里都相互熟悉,见过面,彼此打着招呼,柏树下一会儿聚集了好多人,像过节一样热闹。
  “我咋觉着还跟在家一样,好像没离开河南似的。”许秀花笑道。
  “是哩,是哩。”大家也都有同感。
  “咋不是哩,到处都是咱河南人,一听说话都是咱河南口音。”一位中年妇女说道。
  “这窑洞大家住的还习惯吗?”齐安贵问道。
  “刚开始不习惯,时间长了,感觉比家里的茅草屋还舒服。最起码外边下再大也不担心它漏雨了……”大家伙七嘴八舌地回答。
  晚上齐安贵又请大家看戏,戏班上演豫剧“辕门斩子”。
  又过了两天,刘运成从山西回来。齐安贵把他和赵继承叫到跟前,吩咐他俩,每人监管两个矿的生产和安全,自己全盘负责。让小兰帮忙洗衣做饭。赵继承和刘运成在豫北煤窑上俩人本来就认识,关系也不错,所以,俩人合作起来也方便。
  据刘运成讲,这次回家变化可不小。当地八路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八路军总指挥和日本鬼子干了几仗,收回不少村庄;仗打得很激烈,也很惨酷,双方都死了不少人。他说八路军打起仗来很勇敢,个个不怕死,拼命往前冲。他说他看见几个立了战功的八路军战士在众人簇拥下,站在台子上领奖状和军功章。他们个个喜笑颜开,笑得合不拢嘴,台下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那真是无尚光荣,让人羡慕!现在日本鬼子龟缩在县城,轻易不敢出来。他的家乡成了八路军根据地,很多青壮年都参了军,他大儿子也参加了八路军。很多村子都组织了支前队,妇救会,为前线八路军送粮食,做军鞋。大家热情很高,纷纷表示要为抗日做贡献。他说若不是自己年龄大了,也准备加入八路军。
  到了阴历二月份,已是春暖花开,齐安贵带着老父亲,许秀花和齐福两口子乘车来到耀州拜访吴掌柜,并顺便逛逛药王山庙会。
  吴掌柜一看是齐安贵家人连忙热情招待。“老人家身体还好吧?,头一次出远门吧?”吴掌柜关切地询问。
  “好,好,身体好着哩!听说你为安贵的事没少操心和帮忙,我们全家都很感激你。”
  “哎,千万不要这样说!我和安贵已经是兄弟了,你是安贵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父亲,说这话不是见外了吗?”
  “安贵命好,到哪都能遇到好人。”许秀花在一旁插话道。
  “是的,主要还是安贵人实在,别人都愿意与他交往。要是坑蒙拐骗那种人,那他在铜官也站不住脚。”
  “一点也不假,做人还是要实在厚道。”老父亲赞同道。
  齐安贵起身告辞,带着大家去赶庙会,吴掌柜把他们送到院外。
  在耀州药王山庙会游玩了两天,齐安贵又领着父母和家人来到香山,只见山顶树木葱茏,芳草茵茵,寺院里烟雾缭绕,人来人往,香客云集,善男信女们无不虔诚地对着观音菩萨叩头膜拜。齐安贵和父母一道,也神情庄重地跪在蒲团上虔诚祷告,希望观音菩萨保佑全家和矿井平安无事,一切吉祥如意。
  最后,齐安贵带着家人又回到铜官。
  他带着家人又先后游览了姜女祠,玉华宫等景点。在玉华宫,当他看到唐僧玄奘不远万里,不畏艰险,历经千难万苦,经受九九八十一磨难,最终修得圆满,取得真经的经历时,他由衷的为玄奘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心中深深充满敬意。而同样作为河南人,他更为玄奘的壮举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想,自己经历的这点儿磨难与玄奘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自己带领这帮河南老乡,应该像玄奘那样,为河南人争光争气。最后带他们去了黄帝陵。只见高大苍劲的松柏覆盖陵墓周围,清澈的溪水,在小桥下欢快流淌,环境寂静优雅。在肃穆庄重的黄帝陵大殿前,齐安贵老父亲久久凝望着慈祥和蔼的轩辕黄帝塑像,心想,这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人人敬仰崇拜的、无尚荣光的祖先,望您能保佑我的儿孙和多灾多难的河南难民……
  到了夏天,齐安贵的父亲决定回老家。虽然说这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他还是想念家乡。齐安贵尊重老人的意愿,不过,他想在老父亲回家前把齐旺的婚事给办了。他先找赵继承商量。赵继承心想,既然两个孩子都愿意,早晚不都是那回事,况且趁亲戚都在,不皆大欢喜吗?何乐而不为?于是订好日期,他带着小兰先回西安做准备,等着这边迎娶。
  齐安贵两口领着儿子齐旺备了一份厚聘礼,提前一天到了西安灞桥,见到赵继承夫妇后又商议了一下婚礼的事情。这边小兰的父母哥哥姐姐,还有七大姑八大姨共二十多人要参加婚礼,看来娘家人这边够热闹的。
  齐旺专门在西安城花店为小兰挑了一束鲜艳的百合。当他把鲜花递到小兰手里时,小兰惊喜道:“想不到,你还挺懂浪漫的。”
  “那是。百合本身就寓意着百年好合嘛!它象征着我们的爱情幸福长久,白天偕老。”齐旺笑着回答。
  齐旺看父亲和小兰父母正商量两人的婚事,就和他们打了个招呼,领着小兰乘车到西安城逛去……
  早上起来,一班人急忙乘坐早班直达铜官的火车上路了。二十多人热热闹闹,有说有笑,特别引人注目。在车上,当乘客们得知他们这是要到铜官举行婚礼时,纷纷笑着起哄讨要喜糖;好在齐安贵早有准备,他一边散发着喜糖和烟,一边笑着:“别急,别急,人人有份。”
  齐安贵还特意为列车员准确了一份礼,列车员高兴地致谢,并衷心祝愿二位新人新婚快乐,幸福永远!
  当他们看到这对新人时,纷纷称赞和羡慕,“真是多般配的一对呀!男的高大英俊,女的端庄清秀”夸得双方亲人心里别提多甜蜜。
  刚一下车就看见大红喜轿在站边等候,旁边还有一匹高大的披着红绸的枣红马。戏班子的乐队见新人落地,马上奏起百鸟朝凤欢乐乐曲,当迎亲的队伍来到四合院门口时,周围鞭炮声四起,门外聚集了大量煦煦嚷嚷的民众,就像赶庙会一样热闹。到处张贴着烫金大红喜字,只见大门两侧张贴着“鸳鸯成对鸟成双,夫妻恩爱永久长。”横批为“百年好合”。
  在司仪发表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开场白后,两位新人缓缓来到大堂中央,上方端坐着穿戴整齐的齐安贵夫妇和赵继承夫妇;随着司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之声落地,婚礼结束。热闹的婚宴开始。
  前来表示祝贺的除了崔元礼、马战彪等窑主,白局长、秦耀富、胡镇山等铜官县城的达官显贵几乎悉数到场,就连铜官煤矿的孙矿长也带着贺礼前来祝贺,真是给足了面子,羡煞众人!
  齐安贵从来没有这样开心舒畅,他吩咐婚宴实行流水席,三天大酬宾,来者不拒。
  在场的谁见过这场面?齐福的媳妇小云很是羡慕,她埋怨道,“我咋怎倒霉,就没赶上这么排场的婚礼?”齐福取笑她道:“咋办?嫌吃亏咱俩再结一次婚?再办一次?”……
  当天晚上,许秀花来到齐旺和小兰的新房。她窸窸窣窣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叠的很整齐花手帕,小心翼翼打开,齐旺他俩一看,原来是一只碧绿温润的翡翠手镯。那绿莹莹的鲜艳色泽,晶莹剔透,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耀眼夺目,一看就知价格不菲,让人爱不释手。
  “小兰,这是旺他奶留给我的,原来是一对。旺他嫂子过门时,我给她了一只。她那只里面有俩小老虎;这只里面有条龙。”说着拿到灯光下让他俩瞧。
  他俩对着灯光仔细观察,果真发现有一条金黄色的龙身隐藏其中。那龙头扬起,龙口大张,龙尾弯曲上翘,真是形象逼真,生动鲜活!俩人都看呆了,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这是上几辈人戴出来的,只有有福人才能戴出像虎啊,龙啊这些吉祥物。这只就传给你了。”她说着小心翼翼地把翠镯递给还没回过神来的儿媳妇小兰手中,临走时仍不放心又嘱咐道:“好好收藏,这可是宝贝。”这才转身离去……
  这么贵重的物件小兰以前见也没有见过。她试着戴在手脖上,越看越漂亮,把人也衬得高贵光鲜起来。虽说母亲曾给过她一个玛瑙手镯,可与这件玉器相比,那可是天壤之别,没法比的。尽管齐旺希望她能一直戴着,说是很好看。可是这么贵重的宝贝她既不舍得,也不敢戴。最后还是从手脖上抹下来,压在箱底。
  有多少姑娘见证这场婚礼,她们羡慕死了,心想,我要是小兰该多好啊!这一辈子真值了。
  小兰的家人和亲戚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他们一辈子谁见过这么隆重的婚礼呀!小兰的父母更是激动万分,心想,咋也想不到咱小兰这么有福,你说人这一辈子图啥?不就是图个有吃有穿、风风光光吗?小兰感觉自己跟做梦一样。
  总之婚礼风光无限,过了很长时间人们还津津乐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