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叶落铜城 / 第十一章 喜迎婚庆

第十一章 喜迎婚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耀州药王山庙会刚一结束,孟长贵就带着他的戏班子来到铜官。齐安贵忙安排人帮他们收拾好两孔窑洞,并热情招待他们。听说河南戏班来了,附近煤窑上的老乡晚上大批涌了过来围观;大家说着家乡话,唠着家常,都有一种回到家里见到亲人的感觉;心情舒畅极了,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崔元礼动情地说:“以后这就是你们的家,我们河南老乡一家亲;希望以后能天天听到你们的戏。”说着紧紧握住孟长贵的手。
  孟长贵也很激动,他想着这一路颠沛流离,带着大伙吃苦受罪,有时还要受人欺辱的经历,深有感触地说:“美不美,家乡的水;亲不亲,故乡人!以后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到这儿就是到了家;只要大家愿意听我们唱,我们就留下不走了。”
  “好!”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都鼓起掌来。
  “没想到在这山沟里还有这么多咱河南老乡,看来哪儿都能遇到咱河南人,还是咱河南人亲啊!”谢红霞激动地说,旁边那几个小演员也都兴奋地望着大伙。王石头一直盯着俊俏可爱的魏凤英看,心里“砰砰”直跳,当敏锐的魏凤英感觉到时忙脸红地低下头。
  齐安贵最后说:“不早了,让他们休息吧!以后咱们就能天天看戏了。”大家这才欢欢喜喜散了去……
  齐安贵与崔元礼等几个河南窑主商量后,决定在漆水河西边一片开阔荒地上为戏班搭建戏台;说干就干,各个煤窑抽出一些人马,没几天就建好了,看起来还真像回事;孟班主也他们也很开心满意。戏班的演出收入主要靠观众打赏和窑主定期包场。
  一切忙完后,齐安贵买了些大肉,大伙和戏班一起包了顿饺子,开开心心吃了顿难忘的晚饭。
  齐安贵本来给家里写信希望能再招一些工人准备扩大生产,结果家里得到消息,获悉他们在陕西铜官挖煤挣了钱,再加上齐安贵平时的为人声誉,所以附近不少村落的人带家拖口,有的是全家出动,扶老携幼地纷纷向这边赶来……
  这天上午,齐安贵刚走出煤窑,安平和邻居老王就气喘嘘嘘地赶到他面前,“不得了了,你快回去看看吧!”安平焦急地说着。
  “就是,你快回去看看吧!”邻居老王也催促道。
  “啥事这么急?着火了?”齐安贵还着开玩笑。
  “你赶紧回去看看就知道了。”老王再次催促道。
  齐安贵也不再多问,几个人马不停蹄地赶了回去。到门前一看,乖乖,着实下了一跳。只见眼前黑压压一片,男女老少个个蓬头垢面,瞪大眼睛满怀期望地望着自己。其中有不少认识他的,上前围住他,这个说:“安贵,总算找到你了,你知道路上我们吃了多少苦?”那个说:“安贵哥,再见不到你,我们都没法活了。”说着有人哭出声来,旁边不少妇女老人也跟着哭了起来……
  一时间把齐安贵哭得心里发酸,他连忙摆摆手,“老少爷们儿,你们来投奔我,就是相信我,放心,有我齐安贵一口饭吃,就有大伙一口饭吃。既然来了就安下心,啥也不用想……”大家这才安心平静下来。
  齐安贵让邻居老王和安平赶紧生伙做饭,忙不过来让戏班帮忙,人多不够吃,连做几锅这才忙完。这顿饭下来,把邻居老王和齐安平,还有戏班的人都累得不轻。因为都是家乡的亲人,大家伙谁也没有怨言。
  接着,又赶紧安排他们的住处。因为人多,再加上不少是拖家带口的,一家就需要单独占一孔窑,所以不够住。没办法,只好暂时凑合在一起。
  他安排工人带领这些家乡新来的矿工,连续干了几天,又打了十几孔窑洞,这才算解决了他们的住处。只要是带家属的,齐安贵给他们购置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并预付一部分生活费,让他们单独开火做饭。
  忙活了几天,总算安排妥当,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2
  齐安贵在原煤窑的附近选择了三个新窑址同时开采,把原有煤窑命名为一矿,其它三个新窑址按顺序定为二矿三矿四矿;每个矿派专人负责,自己在几个矿之间来回跑动。经过十多天的连续开采,三个新矿相继出煤。
  在他们居住的门前不远,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柏树,柏树根深叶茂,像一把巨大的雨伞遮天蔽日;平时大家在树下聚会唠嗑,有时戏班也会在此演出。齐安贵在树上钉了个木牌,上面写了“柏树村”三个大字,从此他们居住的地方有了名子,以后流传了下来,连送信的邮递员也知道了这个村名。齐安贵大约统计了一下,柏树村男女老少加起来现有人数三百人左右,是个名符其实的村庄。
  离“柏树村”不远处有个因雨水聚集自然形成的大水坑,常年积水不干,坑边长了一圈儿皂角树。平日里,大姑娘小媳妇们就围坐在在坑边有说有笑的,随手捡起落在地上的皂角籽夹在衣服里,搓搓打打洗衣服,小孩儿们就在坑边的皂角树下玩耍戏闹。
  煤矿的条件是艰苦的,夏天还好些,特别是到了寒冷的冬季,本来穿着温暖舒适的衣服,可是一下井就要换上潮湿冰凉的破棉袄。到了井下,破棉袄是暖干又浸湿,浸湿又暖干,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在井下,平时磕着碰着那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经常发生,根本不算事。只要不出大事故就是幸运,所以不是万不得已,谁也不愿干着又苦又累、又脏又危险的煤矿活。
  大多数人拖家带口的,千里迢迢,费尽周折赶到这里不容易,明知道矿上危险,挣钱难,可没有别的出路,大都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安安心心地下井。矿上一般实行两班倒。可是有些单身汉,开始还行,时间一长就吊儿啷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迟迟不愿下井。因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好不容易干几天,上来就吃喝嫖赌,肆意挥霍;钱花完了就找齐安贵借。借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不好意思再借,就到井下干几天。他们出了矿井就头戴礼帽,身着长袍马褂,衣衫整洁的走进大街小巷,酒馆赌场,常常有他们的身影,妓院也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场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什么商贾老板,进门赶紧殷勤接待,笑脸相迎。他们也很享受这片刻的“荣耀”。就这样,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很快就被挥霍一空,没办法再下几天窑,出来接着挥霍,就这样养成恶性循环。
  这次跟大家一同从老家赶来的有个名叫宋有财的,离齐安贵家不远。此人四十来岁,长的五大三粗,看着有把力气,家里本身就穷,又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平时喜欢喝酒赌博,喝醉了,赌输了就寻衅闹事,亲戚们没人搭理他,平时走路都躲着他。谁家的女子愿意嫁给这样的男人?所以一直也没成家。在家实在混不下去了,就跟着大伙一起来到铜官。当他看到煤矿工人又苦又累时说什么也不愿意干。他找齐安贵先后借了两次钱,很快花光了,实在不好意思再张口了,硬着头皮下了矿井,干上三五天,就逛窑子,喝酒进赌场,就这样混天过日子。有一次喝醉了倒在路边睡了半天,还是齐安贵派人把他送回屋里。
  针对这种情况,谁也不好说,不好管。没有别的办法,齐安贵只好安排他们上长大班。就是一下去要干半个月,吃住在井下,半个月以后才能上井。另外有条件尽量给他们说媒成个家,这样有了家庭负担和责任,往往使一些人收了心。
  煤矿工人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他们除了下井就是打牌下棋,再就是看戏。
  崔元礼他们很快得知老家来人的消息,也赶到柏树村凑热闹。“哎呀,我看以后这铜官该归咱河南管算了,咱河南人越来越多。这“柏树村”牌子也立起来了,以后人丁也越来越兴旺了……”崔元礼开心地笑道。
  “谁说不是哩,以后这铜官就是咱河南人的地盘,就是咱河南人的家。”大家也都赞同道。
  “走,咱听戏去。今晚我点一出杨家将。”崔元礼提议道。
  “好!”的一声,众人跟随崔元礼纷纷而去……
  在这次来的人群中有几个会唱戏的,他们和孟长贵在家本来也认识,有的以前还搭班唱过戏;这次异地相见,自然份外高兴。孟长贵热情邀请他们加入戏班,他们有几个愉快答应了,戏班的力量得到充实。
  哪里有了女人,才可谓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哪里里有了孩子,哪里就有欢笑声。柏树村充满了生机和欢乐,真正有了家的感觉。妇女们闲暇之际,在居住的附近开点荒种点菜,什么番茄啦、黄瓜啦、茄子啦、白菜啦、豆角啦、萝卜啦……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平常走到菜地旁,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蝴蝶、蜜蜂在菜地花丛中飞舞穿梭,孩子们在旁边快乐地尽情玩耍。有的妇女还养只鸡喂只羊;有的帮人洗衣缝补,有的开了豆腐坊,有的杀猪宰羊,有的支个摊卖日杂用品,有的烧胡辣汤炸油馍专卖家乡小吃……总之,好不热闹!有了老家乡村韵味。河南人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充分显现出来,这柏树村也渐渐远近闻名,连当地的村民也到这儿赶集摆摊,来看热闹。
  每天清晨,伴随着戏班子“咿咿呀呀”的吊嗓声音,柏树村鸡鸣狗叫,炊烟袅袅……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就像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乡村画卷。
  3
  王石头每天下班吃完饭,会准时来来到戏台前看戏;只要有魏凤英的演出他准会带头鼓掌叫好,并头一个打赏。时间久了谁看不出来?孟长贵夫妇经过协商决定先问问魏凤英的态度。
  这天早晨刚练完嗓子,谢红霞把魏凤英叫到跟前关心地问道:“凤英啊,这一段儿天天演出感觉咋样?累不累啊?”
  魏凤英眨巴了下明亮的双眼,微笑道:“都习惯了,师娘,也不感觉累。”
  “凤英,只要你一出场,你看台下那小伙鼓掌多卖劲?还总是先打赏你,你觉得那小伙咋样?”
  “师娘,我……”魏凤英脸红地低下头,两只手不停搓揉着衣角。
  “凤英,你也不小了,我和你师父都觉得那小伙不错,如果没意见,你俩先接触接触咋样?”谢红霞笑着问道。
  “我,我听师娘的。”说完,双手捂着脸跑了……
  谢红霞找到齐安贵把情况作了汇报,并告诉他,魏凤英的父母被大水冲走了,本想跟着她哥嫂生活,当哥的没说的,可她嫂子容不下她,碰到孟长贵他俩就把她带出来了。
  “齐大哥,这闺女可是个好孩子,今年刚十八;你觉得咋样?要不今晚上让俩孩子单独见见面?”谢红霞问道。
  齐安贵也把王石头的情况简单作了介绍,并说道:“其实我也一直在操心他的婚事,可没有合适的。本打算啥时回家给他领回来一个,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上哪儿找?放心吧,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聪明能干,错不了。就按你说的今晚上让他俩单独见见面。”齐安贵欣然同意,并约好见面地点。
  齐安贵又把这事情告诉了邻居老王,老王高兴地说道:“这老王家真是哪辈子烧高香了,没想到俺侄儿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晚上吃过饭,王石头正准备出去看戏,齐安贵叫住了他:“石头,你过来,今晚上不要去看戏了……”话没说完,石头就急了,“叔,你说有啥事?”他只怕耽误了看戏。
  “啥事?你小子交了桃花运了,去就知道了。好事!”邻居老王在一旁笑着搭腔。
  齐安贵笑着,接着说道:“去吧!半山腰桃园有人等你,记住晚上早点回来啊?”
  王石头忐忑不安地赶往半山腰……
  此刻在桃园里,魏凤英正焦急不安地往山下看;心里甜蜜蜜的,脸颊绯红。其实她早就注意到王石头一直在观注自己;望着那英俊帅气的小伙,少女那颗怀春之心难免不起波澜,只是碍于世俗,自己定然难于启齿;如今师娘捅破了这张纸,怎不让她心花怒放?这时他看到王石头进了桃园,她急忙躲在树后。枝叶茂盛的桃林把魏凤英遮挡的不见踪影,王石头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见人,他着急地在原地打转。魏凤英在树后看到王石头的表情心里更加高兴,最后她忍不住咳嗽了一声,从树后走出。王石头扭头一看,睁大眼睛愣在那里……
  魏凤英羞红了脸微笑地望着他;此时的王石头感觉自己在做梦,因为在梦中才真正出现过这样的镜头。他虽然不敢相信,可魏凤英确实活生生站在他面前。他壮着胆子怯声问道:“你,你今晚上不唱戏?”
  “嗯。还不是为了等你?”魏凤英红着脸笑着斜瞟了他一眼。
  这一眼把他的魂勾了去,他望着她俊俏的脸庞,明亮的眼睛,还有那诱人的红唇,不由得血往上涌,也不知道哪儿来的那么大胆,一把把她拉进怀里,火热的嘴唇贴在了那诱人的红唇上……
  闻着魏凤英身上散发的淡淡香气,使他如痴如醉,欲罢不能,他愈发紧紧搂住她;直到最后魏凤英拼命挣扎,他才松开。
  魏凤英一边喘气一边埋怨道:“哪儿来的那么大劲,你想憋死我?”
  “对不起,对不起,我真不是故意的。”王石头忙解释道。
  “哼,还说不是故意的,谁相信!你搂人家那么紧干啥?”魏凤英白了他一眼,佯装生气道。
  王石头拉着她坐在一个木墩上,把她的手放在自己腿上,深情地望着她,“凤英,我头一次见你就喜欢上了你;不知咋了,一天不听你唱戏就跟丢了魂似的。”
  “人家早就看出你不怀好意,看戏就看戏呗,为啥老盯着人家脸不放?”
  “谁让你长那么漂亮,把我的魂勾走了。”说着又把她搂在怀里,魏凤英顺从地倒在他的腿上,望着他的脸问道:“戏班那几个妞都很漂亮,你为啥光盯着人家?”
  “我也不知道为啥,可能这就是人常说的缘份吧?”
  “哼,一看你就不是好东西,头一次见面就打人家主意。”魏凤英说着打趣地笑了。
  “凤英,你放心吧!我保证这一辈子待你好,不让你吃一点儿苦,受一点儿委屈……”说着埋下头亲吻着她。
  魏凤英在倒王石头宽广厚实的怀里,尽情地享受着他的温存,心里很是甜蜜。“我说石头,你干活时一定要小心,我听人家说下井很危险的。”
  “放心吧,我一定会注意安全的。就是为了你,我也不能让自己出一点儿事……”魏凤英这样关心自己,让王石头心里既温暖又感动,他愈发觉得魏凤英值得自己深爱,他不由更加搂紧了魏凤英……
  这时,皎洁的月亮透过斑驳的树影洒下一片清辉,照在他俩身上。王石头觉得他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拥有了魏凤英,他就拥有了全世界。他又想起妓院里那不堪回首的一段,那里的女人个个都是妖精,都是狐狸精!她们就是为了钱使出各种手段,把你的魂勾去;而凤英与她们相比,就是天上的月亮,就是七仙女下凡!她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美丽!就像一块儿玲珑剔透的水晶,是那么的高贵!让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他深情地望着魏凤英,魏凤英感受到了他灼热的眼光,害羞地低下了头。此刻,王石头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停下来,自己就一直这样抱着她……
  最后还是魏凤英站了起来说道:“走吧,不早了。你看,月亮已经升到当空了,明天你还要上班呢。”王石头这才依依不舍站起身,替魏凤英拍拍身后的土,俩人扯着手走下山去……
  第二天早上,谢红霞问魏凤英昨天晚上谈的咋样,魏凤英红着脸,笑着不语点点头。
  当齐安贵问王石头时,王石头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叔,你看着办吧。”
  一旁的齐安平笑道:“你小子这是交了桃花运了,还不赶紧买糖请客?”
  “那是,那是。下班一定买。”说着众人都笑开了。
  王石头抽空上街给魏凤英买了些胭脂水粉小圆镜之类,又扯了一块儿红底碎花细洋布,偷偷塞给了她。望着魏凤英幸福甜蜜的笑容,他心里也跟喝了蜜似的,别提多甜了!
  魏凤英抽空给他织了件毛衣,他试试,温暖而合身。他舍不得穿,叠好放了起来。
  齐安贵,邻居老王和孟长贵他们商量秋季把他俩的婚事给办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