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太原,总督府。
列立的一千九百多名太学生,孙庭栋在宣读圣旨。
宣读圣旨已毕,太学生都激动地满脸通红,有些人甚至激动得不能自已。
从此以后,至少是在山西,皇权下县,而最重要的是,官和吏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只要努力,就能光明正大跨越这条界限。
良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而崇祯的这个“州部”是指村镇。他们是第一批镇级官吏,有更多的机会,他们当中必然会有一批人要脱颖而出。
随后,这帮人以无限的热情撒下去了,沉到村镇,开始分地。
分地不是以家为单位,而是以村为单位。太学生都已经过培训,知道怎么做。
山西的老百姓炸了。
土地尽归皇家,租皇家的地,皇家取四成,自己留六成,此外就没有了任何负担,不仅没有别的税负,更没有了徭役。
不仅如此,皇家还承诺,如有荒年,皇家还可以少收租,甚至不收租。等以后年景好了,补交就可以,更不收利息。
老百姓晕了。
以村为单位分地很容易,镇级干部最忙的事是分人。
绝大部分村子都有一个大族,甚至很多村子都是一个姓。镇级干部要把大族大乱,每个村子都要变成杂姓杂居。
这个当然会有抵触,但在红彤彤的胡萝卜诱惑下,这点抵触一推就倒。
立时,整个山西红彤彤,热极了。
分地杂居做完后,山西的老百姓又晕了,地不往下分了。
崇祯下旨,每个村子就是一个大家,就是利益共同体,村民利益与共,休戚与共。
分地杂居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皇权不仅要下县,更要入户。
把老百姓组织起来,才可能修建道路和兴修水利设施。
太学生忙,孙庭栋更忙,他到处视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孙庭栋走到哪儿,总督府就在那儿。
山西的官儿,也和孙庭栋一样,忙,他们不敢不忙。
谁都明白,山西是崇祯新政的眼珠子,别说使坏,就是不尽力都不敢。
孙庭栋这个总督军政的总督如何厉害就不用说了,关键是崇祯把各个官署的吏员人心都弄野了,再加上那些红了眼的太学生和无处不在的锦衣卫,谁敢不尥蹶子干?
转了三个月,把每一个村镇都走遍了,孙传庭回到了太原。
书案后,孙传庭亲手写了一份请柬。
请柬写好,孙传庭命人把请柬送了出去。
请柬送了出去,孙传庭伏案沉思。
请柬是给晋王朱审烜的,孙传庭要面见朱审烜。
洪武之时,这些藩王的权势虽不如汉初的藩王,但权力还是很大的,可洪武之后,藩王的权力持续大降,至于现在,这些藩王就是当猪养了。
宗室、宗亲和勋臣已越来越成为亡国之源,三者成为亡国之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财政方面的负担。
供养宗室、宗亲和勋臣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一个藩王的俸禄是一品大臣的五十倍,而这还是小头,其他杂七杂八的用度才是大头。
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宗室、宗亲和勋臣,土地兼并愈发严重。
一个地方的士绅要土地兼并,就必然会把宗室、宗亲和勋臣推出来,而有宗室、宗亲和勋臣三者挑头,土地兼并的烈度就会空前严重。
崇祯是铁了心要拔除这个毒瘤。
孙传庭可以肯定,如果可能,崇祯一道旨意解决问题,但是不行。
借助流寇,崇祯清除了一小半藩王,但这些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孙传庭叹了口气,天下大乱促成了崇祯成就万古一帝。如果不是天下大乱,即使崇祯还是现在的崇祯,很多事也是做不了的。
就在孙传庭沉思的当儿,请柬送进了晋王府,送到了晋王朱审烜的手上。
一看到请柬,朱审烜就麻爪了,他一瞬间就大汗淋漓。
朱审烜是吓的,他着实是吓坏了。
虽然宗藩不得预四民之业,但只要不被皇帝猜忌,这方面不严。何况,藩王本就有封地,再多弄点也没什么。
崇祯血洗山西,朱审烜的心思就活了,孙传庭一到山西,他就递过话来,想要借机弄一点。
孙传庭报给崇祯,崇祯当即下旨斥责。
拿藩王当猪养,藩王变成猪就是大概率的事儿,朱审烜就是一头猪,没什么头脑,见利就上,见难就怂。
当时,朱审烜就吓得够呛,尤其是见到孙传庭如此处置山西的土地,更是余悸难消。
宗藩条例规定,藩王除了生辰外,不得与有司会面饮酒,现在孙传庭请他干什么?
挨到晚上,朱审烜到了总督府。
刚坐下,酒还没倒上,朱审烜就哆哆嗦嗦地道:“孙……孙大人,是不是有什么事?”
看着朱审烜,孙传庭心里叹了口气。
给宗室太多特权,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不是好事。
给宗室太多的特权,对国家的坏处就不用说了,对个人的坏处,是把后代养废了,即使不当猪养,成为猪也是大概率的事。
崇祯推行万民代|表大会制度,就给彻底解决宗藩的问题提供了机会。
朝廷给宗室太多的特权是不得已,是为了国家的稳定,朝廷既然不给宗室政治权力,就得给予经济上的补偿。
推行万民代|表大会制度,皇子皇位之争都被纳入规则之内,远了几圈的宗室就更没有机会了。
如此,朝廷就不用猜忌宗室,也就可以给宗室政治权力,以经济特权换取政治权力。
沉默片刻,孙传庭道:“王爷,您想不想去京城?”
“去京城?”朱审烜差点没从椅子上出溜下去,他的脸又白了一层。
点点头,孙传庭道:“王爷,陛下想修订宗藩条例。”
不是因为他?朱审烜好了点,他道:“孙大人,皇上要怎么修订宗藩条例?”
孙传庭道:“修订宗藩条例后,王爷想去哪里就可以去那里,王爷的子孙也可以参加科举,像其他人那样进入仕途。”
朱审烜目瞪口呆。
之所以是把藩王当猪养,一条就是藩王几乎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离开封藩之地,比如朱审烜不能离开太原。
呆了半天,反应过来,朱审烜道:“孙大人,参加科举也可以当县令?”
由于宗室越来越庞大,中下层的宗室沦为贫困户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要求驰松藩禁,请田自给,试官自效的呼声越来越高。
万历中,更定的宗藩条例,允许无爵的宗室自便生计,准许奉国中尉参加科举考试,选授京师以外地区的官职,但施行时又加以限制,如县令这些“亲民官”不能授予宗室。
点点头,孙传庭道:“王爷,不仅可以当县令,还可以入京师为官。”
一瞬间,朱审烜的喉咙干渴极了,他畅游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强烈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