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明耀千秋 / 第三十二章 杀机

第三十二章 杀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殿上,跪了一地,哭声一片。
  哭跪一地的是江南籍的官员,他们哭求高云调兵去解江南百姓的倒悬之苦。
  太惨了,流寇一到江南,其手段比之中原一带更是令人发指百倍!
  流寇到江南,所到之处也是如蝗虫过境,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流寇不大祸害老百姓,而是一心害民。
  不祸害老百姓不是流寇转性了,而是赶时间,是为了祸害更多的“民”,抢掠更多的金银财宝。
  流寇知道,江南没有他们的生存土壤,时机稍纵即逝,他们在江南快活也就几个月的事儿。
  两厢,站立的官员都神色安舒,更有不少人眼带笑意。
  安舒是因为流寇远离自己的家乡,眼带笑意则是幸灾乐祸,真是现世报啊,六月债,还得快。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哭殿,而是有几次了。
  满心不愿,钱世生躬身道:“陛下,江南士民愿捐出三百万两白银,助陛下早平乱匪。”
  点点头,高云道:“江南士民有此忠君爱国之心,很好,朕心甚慰。”
  没了?等了一会儿,钱世生又道:“陛下,不知调何处兵将平定乱匪?”
  沉默片刻,高云道:“钱大人,中原地区的士民与江南士民的命价不同?”
  硬着头皮,钱世生道:“陛下何出此言?”
  高云道:“朕殚精竭虑,觅此一战机,以图重创金奴。为此,朕不惜任乱匪肆虐,以达金奴无力犯我之目的,然后可从容平定乱匪。钱大人以为,朕应该为了江南士民而冒不能重创金奴的危险吗?”
  钱世生一窒,道:“陛下,臣无此意。”
  高云道:“那钱大人是什么意思?”
  钱世生道:“陛下,金奴处于我重重围困,臣以为陛下可命孙大人卢大人速歼金奴。”
  轻轻哼了一声,高云道:“朕思过往之错,其一便是干涉军机。每次干涉军机,事实证明,结果无不是更加恶劣。这次,朕答应孙大人和卢大人,不干涉军机,朕只要结果。”
  孙传庭卢象升统领大军,死死咬住后金军,但始终不决战,而皇太极也因种种原因,也不主动求战,就是闷头赶路。
  孙传庭卢象升不决战,是因为越晚决战越有利。晚一天决战,聚来的兵马就会多一些,士气也会更强一分。
  皇太极不主动求战,是因为情报失灵,要战就得是大决战,决心不好下,所以不得不始终抱成一团,变成一个坚硬无比的乌龟壳,渡过黄河就好办了。
  崇祯说的在理,钱世生一窒,道:“陛下,朝廷可令地方募集壮士,平定乱匪。”
  高云无语凝噎,这些人真是不可理喻,也太无耻了。
  这个口子要是开了,倒是平灭流寇了,却埋下了地方割据的因子,而这种事,不到万不得已,一丝一毫也不能允许。
  目光转厉,高云缓缓道:“钱大人,江南士民还是如中原地区的士民,忍耐一些时日,等到重创金奴,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一旁,温体仁幽幽叹息,崇祯太厉害了。
  这些事情看似偶然,但实际上绝不是,而是早有预案,所有事情都必定是环环相扣。
  比如山西之事,如果没有乱匪突入江南,崇祯就不能肆无忌惮地扩大,而更有甚者,崇祯对流寇想的极可能不是剿灭,而是“养寇”,把流寇当做震慑东林党的一把利刃。
  可想而知,崇祯要真正的中兴大明,就不得不把东林党,甚至是整个士大夫阶层都置于自己的屠刀之下,而要做到这个,流寇就会是崇祯的绝大助力。
  倘若日后形势发展果如自己所料,这一刻,温体仁下定决心,不管崇祯想干什么,他都无条件追随。
  钱世生无奈,只得退下。
  崇祯摆明了,不怕他们闹。
  抄了山西,崇祯不缺银子,缺粮也大大缓解,可以随便他们闹,等腾出手来,想怎么收拾他们就怎么收拾。
  “温大人。”
  温体仁出班,躬身道:“陛下,臣在。”
  高云道:“温大人,免税减租内阁议的如何了?”
  崇祯现在财大气粗,血洗山西,保守估计,只是黄金白银就能合有三千万两白银之巨。
  众人还是低估了崇祯的狠劲,这一次血洗山西,几乎把山西的大大小小的地主一勺烩了。
  晋商也是地主,晋商挣到钱了,有一个算一个,都会买地,成为地主。
  崇祯把山西的地主一勺烩,并不是大肆株连,严格按法办案,这些被血洗的地主就没有冤的。
  大部分地主没有与后金直接做生意,但间接的有,走私是一个链条。
  再加之弃守关外,辽饷又大幅下降,朝廷的财政压力一朝尽去。免税,崇祯随意,但减租就不行了。也就是崇祯,现在可以讨价还价。
  温体仁道:“陛下,内阁初拟,晋陕甘宁豫五省免税负三至五年不等,北方其他各省免税负一至三年不等。至于减租,统一定在五取二,暂定一年。”
  该杀!
  沉默片刻,高云道:“准。”
  温体仁躬身道:“陛下圣明。”
  高云道:“朕不能不教而诛,凡欺君之徒,杀无赦。温大人,内阁要负起告知之责。”
  温体仁躬身道:“臣遵旨。”
  血雨腥风必定再起,一旦形势稳定下来,温体仁几可肯定,崇祯一定会对地方豪绅动刀。
  不对地方豪绅动刀,崇祯想中兴大明就是一句空话,渡过危机也只是暂时的,崇祯就如张居正一样,对修修补补而已。
  高云道:“温大人,修路之事,卿家要切记切记。”
  血洗山西,不仅收缴了海量金银,也起获了天量的粮食。这些粮食,一部分充作军粮,一部分赈灾。只有让人能活下去,暴乱才能真正的平息下去。
  高云赈灾的办法主要是以工代赈,修路,修高速公路,秦直道一样的高速公路,修比秦直道还秦直道的高速公路。
  免税减租给了饥民以希望,以工代赈使得饥民得以渡过饥荒,暴乱平息已不成问题。
  朝廷有了银子,即便是连年大灾,筹粮也容易多了。
  心里叹了口气,温体仁躬身领命。
  崇祯明确告知,贪污即杀,但想来这一波,必定是杀得人头滚滚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