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千古绝恋董小宛 / 第一二二章 安定生活 1

第一二二章 安定生活 1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尽管日子捉襟见肘,总算安定下来了。
  董小宛说:“夫君,现在条件大有好转,你应该安下心来,专心读书,写诗作文,写诗是一个释放情绪的通道,心中的委屈,痛苦,通过写诗发泄出来,心情就会变好了。”
  “不错,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现在不能为国家效命,也只能多读点书,多写点诗,以此来丰富、完善自己了。”
  “为了夫君安心读书,我还有一个想法。”
  “夫人有什么想法?”
  “给艳月楼的书房取一个名字,夫君一看到这个名字,就能忘却尘世,抛弃烦恼,集中心力认真读书。”
  “这是个好主意,那依夫人之见,要取一个什么名字呢?”
  “壹默斋如何?”
  冒辟疆想了想,点头道:“嗯,好,好,壹为专一之意,默为沉默之意,表面上看,是一以贯之保持沉默,实际上是要表明与满清政府永不合作的态度,这确是对愚夫的一个警示啊。”
  “是啊,小宛正是这个意思。”
  “按照夫人的意思,愚夫也有个想法,把水绘园更名为水绘庵,告诉那些威逼利诱者,冒家从此与世隔绝,遁迹山林,不参与任何世事纷争。”
  “夫君的想法更为周全,不给那些人一点见缝插针的机会。”
  这两块牌子挂出去以后,冒辟疆就做起了真正的隐士。
  做隐士,让冒辟疆的名声更加如日中天,天下对清政府不满的名人义士,纷纷前来造访。
  黄冈诗人杜浚,金陵诗人纪映钟,全椒诗人吴国对,宣城词人梅磊,桐城方以智之子方拱乾等一批名士纷至沓来,他们齐集一堂,谈诗论文,指点江山,应酬唱和,冒辟疆辑录编攥的《同人集》,主要就是这一时期的唱和之作,共收录作者四百五十六位,其中有一百三十七位名列《中国人名大辞典》。
  这一天,书童来报,说有一青年书生来访。
  冒辟疆放下正在阅读的书卷,迎了出来。
  来到客厅,见眼前的年青人二十岁左右,身材不高,下巴上留有一绺长长的胡须。青年人抱拳施礼:“世叔大人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冒辟疆道:“且慢,让我猜一猜哈,你是陈贞慧兄的长子,陈维崧对不对?”
  陈维松道:“世叔,您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侄儿的底细,难道侄儿脸上写名字了吗?”
  冒辟疆笑道:“这个不难,一者,一见到你,我就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皆因你这一绺美髯,与令尊何其相似;二者,是你的浙南口音,一听见你的浙南话,就让我想起了陈兄啊。公子,现在陈兄的景况可好?”
  陈维崧道:“易代后,家父和庶母带着我们兄妹七人,住进乡下的茅草屋里,整天和几个誓不进城的遗民悲歌痛饮,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清醒时,就领着我们兄妹几个,一起朗读屈原的《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闲暇时,就拄着拐杖在村头田间漫游,捡拾一些稻穗,带回家来,嘱咐我们要生活节简,学习努力。”
  “令尊的身体怎样?”
  “甲申年罹祸,被阮大铖关进镇抚司,全靠钱大人和诸多复社同仁相救,得以保全性命,但却残废了一条腿,平时走路,要拄一根拐杖才行,身体也比较虚弱。”
  “那阮大铖已遭天谴,死在了栖霞山上,陈兄可以出一口恶气了。”
  “是啊。”陈维崧的情绪稍有缓解。“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阮大铖就是死一百次,也赎不回其所犯之罪啊。”
  聊了一会,看看天色已晚,冒辟疆吩咐冒丹书,去店里弄几个好菜,烫一壶好酒,今天给世侄接风,要痛饮几杯。
  陈维崧道:“世叔,侄儿此番来如皋,其实有要事相求。”
  “有什么事,尽管说。”
  “侄儿虽说七岁即能填词,也得到了前辈大师的认可,但终觉学识浅薄,仅得皮毛而已。家父的意思,要侄儿投到世叔门下,做您的学生,在骈文和长短句上有所深造。”
  冒辟疆道:“要说填词,我也是一知半解,可能教不了你什么。不过,水绘庵是进出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许多辞坛大家光顾逗留,你先住下来,多向他们请教,定会有所裨益。”
  “但凭世叔安排。”
  陈维崧就在冒家住了下来。
  冒辟疆安排陈维崧在水绘园中的深翠房读书,并派徐紫云陪读。
  徐紫云原是冒家戏班的一个小学员。甲申之变后,戏班解散了,徐紫云还小,无家可归,冒辟疆就把他留了下来,给自己做书童。
  徐紫云十二三岁,年纪不大,唱功不错,唱得一口好昆曲,伴上女装,也是国色天香。冒辟疆是个大戏迷,读书累了,徐紫云就会唱两支曲子,给冒辟疆开心解闷,消困解乏,十分的乖巧懂事。冒辟疆把他派去给陈维崧伴读,足见其对陈维崧的重视。
  董小宛忙完了店里的生意,回到艳月楼时,已经夜深。冒辟疆还在秉烛而读,但显然已经困意绵绵,昏昏欲睡了。
  “夫君,让云郎(徐紫云)打洗脚水,洗洗睡吧。”
  冒辟疆道:“云郎让我打发走了,给世侄伴读去了。”
  “那我去吧。”
  “夫人,你劳累了一天,怎能让你去给我打洗脚水,我自己去好了。”
  “夫君读书更累,你坐着别动,我去吧。”
  董小宛很快就打水回来了,然后,把手伸进水盆里试试水温,觉得水温合适,便去拿了肥皂和毛巾,放在冒辟疆的面前。
  冒辟疆放下了书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