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千古绝恋董小宛 / 第一O九章 夫妻盟誓

第一O九章 夫妻盟誓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冒辟疆一家从扬州回到如皋后,形势的发展演变,就像过山车一般,实在太快了,快得让人猝不及防。
  清军就像木梳一样,在广袤的大地上,由北向南梳了过去,中国的统治者就由明变清了。
  好吧,改朝换代了,老百姓承认这个现实。但让人民不能接受的,是清政府的一项奇葩政策:剃发易服。
  顺治二年六月十五日,摄政王多尔衮颁发了严厉的“剃发令”:“京城内外限十日,各省自诏令到达之日算起,亦限十日,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
  这就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剃发令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多地暴发激烈冲突。最悲壮的要数“江阴八十一日”,六月二日,江阴人举义,誓死捍卫头上发,在阎应元、陈明遇的领导下,坚守城池八十一天,杀死清兵七万五千余人,有六万七千人战死在城墙下。城破后,清兵模仿扬州十日暴行,连杀十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又有十七万多人惨死清兵刀下,只有五十三名老小幸免于难。
  在如皋城内,也有一位抗清义士兴兵起事,他就是陈君悦。
  陈君悦是冒辟疆的发小,只是从孩提时代起,冒辟疆喜欢读书、写诗、游历,而陈君悦喜欢练武,练就一身好功夫。
  听说陈君悦举义,冒辟疆曾和他有过一次对话。
  “君悦兄,兵家相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举义,不是最佳时机,成功的概率不大。”
  “为什么?”
  “清军已经占领大半个中国,其势正盛,而我们官军降的降,散的散,只靠百姓与其相争,那是趋羊博虎啊。”
  “冒兄,这个我何尝不知。只是清廷的剃发令,只限十日,十日不剃发,格杀勿论啊。我们等不及了,只能就地反抗。”
  “头与发相比,自然是头更重要,请君悦兄三思。”
  陈君悦态度坚决:“我主意已定,自古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是宁要发,不要头。”
  “君悦兄的胆量气概,令在下敬佩,但是,我不得不说,成功的希望实在过于渺茫啊。”
  陈君悦道:“冒兄来给我当军师,我就有九成的把握。”
  “在下一直体弱多病,只怕成为累赘,给君悦兄增添麻烦。不过,家父让我给你带话,他想到你麾下,以尽绵薄之力。”
  冒辟疆的话,并不是推诿托词。作为一个官二代和富二代,别人有的毛病他一样也不少,每天花天酒地,出入烟花柳巷,早已淘空了身子。体弱多病,确是他此时身体状况的真实写照。
  陈君悦双手抱拳,慌忙道:“不敢当不敢当,现在是敌强我弱,战端一开,钻山沟走乡下是免不了的,令尊年近花甲,哪敢让老大人受此等苦楚。请转告令尊大人,晚辈在此谢过。”
  临走时,冒辟疆握着陈君悦的手说:“君悦兄,在下不能出力,只有为你祝福,祝兄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多多保重。”
  但回到家后,冒辟疆把与陈君悦谈话的内容述说一遍,一家人的心又都悬起来了。
  冒起宗道:“清兵杀人如麻,砍头就如同割韭菜一般,陈君悦一旦起事,结果不难预测,一场大屠杀也是在所难免了。”
  马恭人道:“那怎么办呀老爷,我们总不能呆在这里,等着人家来砍头吧。”
  冒起宗道:“是呀,还是当难民,逃难去吧。”
  冒辟疆道:“可是父亲,现在全国到处都在对抗剃发令,哪有安全之地呢。”
  “走一步算一步吧,总比呆在这里等死强。水是哪儿低洼就流向哪里,人呢,是哪里安全就去哪里,这就是人类繁衍不息的根本所在。”
  “我们什么时候起程?”
  “赶早不赶晚,明天就走吧。”
  回到房中,冒辟疆让董小宛准备一下,明天全家还要出逃避难。
  董小宛说:“准备什么,我一直就没有放弃,包裹都没打开呢。”
  冒辟疆道:“你怎么知道,我们还要逃难去?”
  “满清虽然摧城拔寨,占领了大片国土,但是还没有征服人心,征服人心比占领土地要难上十倍,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的对抗才刚刚开始呢。”
  冒辟疆点点头:“夫人的意思是,清政府的递发令,就是征服人心的一种手段?”
  “是呀。这是满清所惯用的精神摧残方法。在入关前,被俘投降的将士如洪承畴、祖大寿都先剃发,摧毁他们的人格,令他们心甘情愿效忠满清,这一招是很有效的。”
  “是啊,这一招够毒辣的,不但让人身体顺从,还让人心理臣服,这是精神和肉体双重征服啊。”
  董小宛久久不语,还不由得深深一声叹息。
  “夫人为何发愁?”
  “夫君,天下大势已定,大明江山只剩云南一隅,抵抗不了多久了。我们只是一介平民,改变不了什么,我唯一希望夫君的,就是决不仕清。满清欠我们的血债实在太多了,我们决不原谅,更不能为虎作伥,帮他们做事,你能答应我吗?”
  冒辟疆握住董小宛的手,眼睛就红红的了:“爱妻请放心,你所说的,正是我所想的,不管今后穷到什么地步,我也决不会为朝廷做事,决不仕清!”
  董小宛听了,眼中也有泪水流了下来。
  董小宛站起身,在神龛前燃了几炷香,然后拉着冒辟疆的手,一起在龛壁前跪下。
  “夫人这是做什么?”
  “夫君,既然你答应小宛决不仕清,小宛想听你在祖先面前明誓,表明夫君的心迹。”
  “好,我听夫人的。”
  夫妻二人并肩跪在神龛前,磕了三个响头。
  然后,异口同声地说:“冒辟疆、董小宛夫妻二人向祖先明誓,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初心不改,决不仕清。苍天在上,日月可鉴,如有违逆,必遭天谴!”
  盟誓完毕,夫妻二人紧紧搂抱在一起,哭作一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