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千古绝恋董小宛 / 第一O三章 明军大胜

第一O三章 明军大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董小宛、冒辟疆一行人,在马林的护送下,逃出扬州。
  一路上,虽然熙熙攘攘都是逃难的人,但清军还没有到达这里,路上还是比较安全的。
  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先是侯朝宗前来告别:“冒兄,谢谢一路照顾,现在终于逃出了魔掌,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侯兄要去哪里?”
  “去南京,香君还在南京,不知平安与否,小弟一直放心不下,现在就去找她。”
  “祝侯兄一切顺利。”
  侯朝宗便独自一人,向西南方向赶去。
  马林也来和小宛辞行。
  “白儿妹妹,我们在这分别吧。”
  “林林哥,你们要去哪里?”
  “去南京投奔陈子龙陈将军。我估计,清军很快就要攻打南京了,南京必定吃紧,我们去跟陈将军干一番大事业。”
  “南京现在是马士英、阮大铖一手遮天,这两人只求升官发财,哪管国家兴亡,你们去了南京,也是无所作为啊。”
  “我们听说陈子龙将军任朝廷兵科给事中,虽然只是个七品官,但可以直接向皇上上奏章,皇上很器重他的。”
  冒辟疆道:“你说的这个陈子龙,我和他很熟悉的,陈兄可是个大才子,诗、词、文章、策论样样俱佳,尤其是诗歌,与钱谦益、吴伟业齐名,号称诗坛三大家,他的诗被誉为大明三百年来第一人。但若论做官,则过于书生意气了,在朝五十天,上书三十多次,可是,朱由崧沉溺酒色,只求偏安,无心复国,子龙兄因此还得罪了马士英和阮大铖,受到排挤打压,几天前,已经辞官回乡了。”
  董小宛道:“陈将军辞官回乡了,你们去哪找他呀。”
  马林挠了挠脑袋,想了想说:“陈将军是个忠心报国的人,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他不可能置身事外,一心在家养老的。我们决定去投奔他,请他出山,带领我们哥几个,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冒辟疆道:“林兄勇气可嘉,我支持你们的义举。”
  冒辟疆拿出一百两银子,放到马林手上:“这些银子,给诸位路上做盘缠,祝你们一路顺利。”
  “谢谢妹夫,这银子我收下了,我们后会有期。”
  马林带着十几个兄弟,也朝西南方向去了。
  一行人到了一个村庄,找了一个小饭铺,简单吃了顿饭。店里的生意很清冷,店小二告诉他们,驻扎的守军都往南边撤退了,村里的人知道清军快到了,也都躲出去了。
  冒辟疆拿出二两银子给店小二,要他帮忙找两辆马车。
  “好嘞。”店小二收了银子,高高兴兴地出去了。
  吃过了饭,店小二回来了,还带回来两辆马车。
  冒辟疆的心总算踏实下来了,有了交通工具,全家人明天就可以到家了。
  一路上再没什么耽搁,次日傍晚,他们就回到了如皋。
  清军攻下扬州后,多铎兵分两路,一路在扬州城内屠城,另一路由多铎亲自率领,向南进发。
  清军从瓜州渡江,直逼镇江。
  镇江是南京的门户,攻下镇江,南京将无险可守。
  守卫镇江的正是一对一文一武的知名人物,即镇江巡抚杨龙友,总兵是镇海将军郑鸿逵。
  杨龙友前面提过,是画中九友之一,诗、书、画都有颇深造诣,是知名度很高的画家、诗人。当过县令,后因政敌诬告,被朝廷罢免。由于杨龙友是马士英的妹夫,又和阮大铖拜过把子,时人对其多有偏见。特别是马士英当上内阁首辅以后,把他擢拔到镇江巡抚的高位,而在镇江守卫战中又稀里糊涂打了大败仗,更加深了人们对他的误解。
  说到镇江守卫战,不能不说镇江总兵郑鸿逵。
  郑鸿逵行武出身,是郑芝龙的四弟,郑成功的四叔。二十三岁登武进士。据野史记载,郑鸿逵镇守揭阳时,发现港口的水底下面有一道耀眼光芒,不时在夜间闪烁,便派人潜水下去查看,原来是一门大炮。打捞上来一看,炮身上刻有一串洋文。洋文写的什么,当时没有人认得,但郑鸿逵却认为这是上天所赐的神物。这门大炮可装二十四斤重的炮弹,射程可达四五里远,开炮前只要诚心祈祷,必定击中目标。郑鸿逵用这门大炮摧毁不少敌军的要塞,郑鸿逵把这门大炮视为神物。
  大炮帮郑鸿逵立过不少战功,郑鸿逵也因此有了无敌将军、常胜将军的美名。
  忽然探子来报,多铎所率清军,已经到了江对岸。大批木船、竹筏排满江边,渡江战役,随时都会打响。
  杨龙友亲自来到江防一线,面色凝重地问:“郑将军,数万大军摆开阵势,今晚必然渡江,将军有何破敌之策?”
  郑鸿逵信誓旦旦:“杨大人勿须担心,休要害怕,鞑子军虽多,但我有大炮,这门大炮,是上天所赐,不知有多少敌将,做了我炮下之鬼。可谓是一炮当关,万夫莫开啊。”
  听郑鸿逵这么说,杨龙友的眉头也就舒展开了。
  “郑将军,我镇江的安危,南京的福祉,全系于将军一身,本官替全城百姓,多谢将军了。”
  郑鸿逵哈哈笑道:“杨大人勿须多礼,保护全城百姓平安,也是本帅的职责所在嘛。”
  当晚,午夜时分,多铎果然指挥大军渡江。
  郑鸿逵亲自来到江边,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祈祷,一边指挥士兵向对岸开炮。
  隆隆的炮声震天动地,对岸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只见清军所乘的木船竹筏,纷纷倾覆于大江之中。船上的士兵,拼命爬山江岸,狼奔豕突,不顾一切地逃命去了。
  郑鸿逵哈哈大笑:“鞑子也是血肉之躯嘛,在我大炮轰击下,便成了肉泥,只恨父母没多生一条腿,好快快逃命去也。”
  过了一会,又满脸鄙夷说:“都说多铎是所谓名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原来是没遇到本帅啊。在本帅的神炮面前,哪有什么名帅一说,哈哈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