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那日李统回到宫里后,似乎也并不记得边淮列肆被打一事。当然这在李统来说也是寻常,平素里出得宫来,少不得有和地痞流氓一起混的日子,及至被骂或打也是有的,只是不知这李统哪天高兴了,群聚殴斗一番也就罢了,又或是哪天不高兴了,认真抓几个人来打了甚至随意的杀了也是有的,总之哪一日不生出一点事端,李统是断然过不下去的,随从也都时时看着李统的脸色,惶惶度日罢了。
这李统便是宋帝刘昱,十岁上便即了帝位,现年不过十三岁。初时因其年幼,王太后和生母陈太妃或还可略加约束。素来天子十二而冠,刘昱也在十二岁上加了冠礼,算是成了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行为举止益发的狂诞。众人莫不私下里暗骂这混世魔王。
对于这样年幼不才的皇帝,最高兴的莫若执掌朝政的权臣,刘昱无非是宫里宫外的胡闹,多杀几个不关紧要的人罢了,于朝政并不经心;王太后和陈太妃在后宫,对刘昱是一片母爱,只恨铁不成钢;而有一个人却实在忍不下去了。这个人就是建平王刘景素。刘景素是宋文帝的孙子,说起来和刘昱算是堂兄弟的关系,算是这一辈里最年长的。刘景素一向待人恭谦,节俭自律,朝野上下,评价颇高。
当刘昱听说羽林监垣祗祖带着数百禁卫军叛逃刘景素,刘景素要从京口起兵之时,他正领着自己的随从们在乐游苑追鹿。刘昱持弓的手也并没有停下,一只小鹿张皇地逃窜着却正好撞到刘昱的弓前,只见箭"嗖"的一声出去,小鹿应声倒下。随侍的羽仪禁卫杨玉夫连忙称赞,那边早有人要去抬了鹿来。
刘昱方收了弓,点头笑道:"怎么不禀萧道成和阮佃夫去?一个领军将军,一个骁骑将军,还有他俩解决不了的事了?"
这边回禀的侍卫忙说:"已经着人去了,萧将军等还望听候陛下安排。"
刘昱冷笑一声:"哼,你们倒是会办事。这还来告诉朕什么?你就去回禀,让他们速速安排下便是了。"说着,便搭上弓要瞄准这通报的侍卫。
杨玉夫急忙跪上前,一边嗑着头说:"陛下好箭法。"一边望向通报的侍卫说道:"还不快滚,莫要扰了陛下的雅兴。"
那通报的侍卫登时吓得不及磕头,慌忙就溜了出去。
刘昱收了笑容,冷冷道:"这些人倒是会办事。"
而这边青溪宅内萧嶷接到萧道成差人递来的速报,便将景蔼和阿宥招至书房。
"景蔼,祖父差人说建平王已于京口起兵,现下京城均已戒严,他会坐镇玄武湖,派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段佛荣为诸军统帅,你伯父镇守东府城,冠军将军任农夫、黄回、左军将军李安民率领步兵,右军将军张保率领水军,前去讨伐。"
"建平王起兵?素闻建平王忠孝节悌,待人接物,谦卑有礼……"景蔼疑声道。
"景蔼,所谓忠孝,终于立身。此话日后再慢慢说来。现下紧急,祖父所虑冠军将军黄回与建平王已有私通,此番前去,若无亲信之人跟随,恐生变数。你年龄虽是不大,但咱们家自祖上以来,皆从兵事,眼下能有此时机历练,与你却是好事。此一役在战事上应不会太勉强,唯小心黄回便是。"萧嶷打断了景蔼,吩咐道。
"谨遵父亲教诲。"景蔼躬身道。
"阿宥,"萧嶷又唤阿宥道:"景蔼也是第一次随军,你便随他去,好有个应承。"
"是。"阿宥回到。
"父亲,阿宥可不必随我去,您若不放心,派一两位部曲侍卫随着我便是。"景蔼回到。阿宥听完,仍是低着头,却拿眼睛的余光默默的望向景蔼。
萧嶷沉吟了片刻道:"还是阿宥随你去吧,此一役在战事上应无艰险。你与阿宥素来友睦,遇事可以有个商量。"
景蔼和阿宥便再无他言,萧嶷便命二人立时去收拾行李,再去母亲庾氏处辞别,便跟着信使即刻去景蔼祖父萧道成处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