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逆旅梦 / 第三章 白马驿站

第三章 白马驿站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秦始皇扫八荒灭六合后,书同文,车同轨。汉承秦制,牛马单行者为径,两车并行者为路,三车并驾者为道,最宽敞的道路为驰,天子驰车之道为驿。
  大汉国祚绵延至今已六百余年,经过历任王侯将相开疆辟土,如今的疆域已不能用单薄的“广阔”来形容。大汉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汉人执掌的天下共分六六三十六州,东域便占其十二。好在有四通八达的驿道,将天涯化为咫尺。除东域外,帝国的铁骑能在二旬之内,从长安城奔赴边疆击敌平叛,让中央集权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东域规划之初,诸葛武侯便趁着新土一穷二白之际,大笔一挥,描绘了两横两纵的交通大动脉战略。武侯仙逝后,后人们陆续耗费近百年的时光,才勉强将这四条均宽八十米、累计长达三万余里的巨大工程给竣了工,成就了华夏史上又一比肩长城的伟大工程。当然,东域汉人光辉的筑路史之下,又隐藏了多少生蛮部落的血泪,自是不提。
  上“北坤”,下“南乾”,左“西坎”,右“东离”,以这四大驿道为主脉,横纵交织的交通网可谓是大汉帝国在东域统治的基石。十里一亭,二十里一邮,三十里一驿。而白马驿,便是南乾大道与东离大道交叉之处,也是楚、晋、吴三州的交汇点。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成就了与之毗邻的白马驿城,南来北往的商旅更是堆砌起这座在东域综合排名前十的商贸大城。
  七月初五的傍晚,许仙一行人赶紧赶慢,终于在驿门关闭前获取了最后一批通行许可。从白马驿向东直行八百里,便可到达东离大道东端的逐日郡,再沿滨海快道一路向北前行二百里,便可抵达晋州许家的所在地,天澜郡。
  直道为大汉帝国的国防工程,本应专为军政事所用。但早在二百余年前的立新初年,汉玄帝为促进工商民事繁茂,同时也为了获取更多的维护费用,便放开了非战时期驿道的民用权。辗转到今天,东域的四大驿道早已沦为沿途州府的重要敛财渠道。好在各驿站之间采用统一的官用马车,采取无缝衔接换马,控制单日流量,这才得以保证驿马的飞驰无阻。
  当然,在蒸汽时代真正来临前,日行五百里简直就是个神话。而铸造出这个的神话的代价之一,便是小老百姓一辈子也支付不起的通行费用。天潢贵胄和军政大佬自然是不必付费的,所以除了皇命傍身的公职人员,品秩稍低的一般官员都不会轻易搭上帝国的“高速公路”。
  但东域承平已久,商业发达,自然大把有不差钱的大财主花钱买效率,比如正在车厢里的许仙。坐在单程票价便超五十两的豪华驿车上,望着白马驿城里络绎不绝的人群和鳞次栉比的屋舍,许仙不由暗赞:这东域的繁盛更胜昨年了。
  自打十岁从老太爷手中接掌许家商号以来,这六年间,许仙几乎每年都会亲自带队。从明海岸的晋州天澜出发,向西横穿蛮烟瘴雨的拾莲山脉,绕行茫茫的茵湖,最后才带着长长的车队东归。
  作为天澜郡无人不知的神童兼商业奇才,许仙的行程便被外界描述为一夜暴富的寻宝之旅。最初两三年,晋州众多商家甚至是绿林游侠都组团跟着许仙的商队,也想大发一笔。然而,大家发现许仙穿林涉水、风雨兼程,不过只是挖寻了一路的奇物矿石,便索然无趣,渐渐的也就没什么人跟了。
  只有亲近的许家人才知道,自家公子每年的这一趟,不仅不赚钱,反而是一个劲儿地往里砸钱!出行的这几月,公子连自家的商号都顾不上,直接是甩给手下的几大掌柜自行处理的。但往往回到天澜不久,公子便可如有神助般,创作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物件,大获其利。用公子的话来说,这一路就叫什么捕获灵感?
  但这世上,只有许仙自己一人知道,他现在所做的一切,目的只有两个字——回家!回到原来那个虽然平凡,但却有前世至亲和白钰的世界。虽然依然没搞懂水晶黑曜是怎么把自己带到这个时空的,但掌中那个水晶型胎记时刻提醒着许仙,他与前世仍紧密相连。
  命运的钥匙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等着他解开时空的奥秘。而挣钱,不过是安身立命和维持科研的手段罢了,顺手为之矣。
  胡思乱想之间,东域这批最上乘的驿马便拉载着尊贵的客人飞驰起来。背后的白马驿渐渐地缩成一个小光点,却仍想极力地为这八荒天地送去最后一丝文明。
  许仙正欲合眼小憩,却听“砰”的一声巨响突然从前方不足一里之地传来。隐隐约约的人马嘶鸣之声提醒着众人,所遇之事非小。驾车的老卒显然是这条道上的老手,立马冲着里面的许仙一行人大声警示道:“贵人们坐稳了!前路不平!”边说着边拉紧缰绳,竭力让狂奔中的驿马停下来。
  “六子,二级警备,黄色弹,快!”刚将马车靠边,老卒立马急迫地向身边的副手命令到。
  “什么?”年轻的六子一脸震惊,“吴老哥,这就需要二级警备了吗?”
  还未等老卒吴哥回话,许叔便已打开车门,护着许仙下车后,神情凝重地道:“就怕来不及了!”与许仙交换了个眼神,立马从腰包里扯出根黄线竹筒,点上火后便见一束耀眼的黄光直冲云霄,在黑夜里十分夺目。只要稍微留心,怕是几里外的白马驿戍卒也能看得见。
  六子自是不用忙活了,老卒吴哥走南闯北接送了这么多贵客,也从未碰到像许仙一行这样,自备军中专用光明警备弹的,语气中不免更加客气了:“贵人您瞧,前面乃是走羊谷,东出白马驿的第一峡,地势甚是险要。因着与南面吴州军的一个驻地太近,便从未设防。但瞧今天这动静,前面这伙歹人所图怕是不小啊。”
  听着越演越烈的厮杀声,许仙深以为然,对这位吴哥点了点头:“老哥所言甚是,您对这儿地熟,劳烦前面带路。”
  汉人初登东域时人丁单寡,最是抱团取暖。时至今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仍是东域汉人的必然之举。许仙仗着一行武艺不低,全身而退不成问题,自敢向前打探。驿站车夫看似卑微,实则却是军中的重要岗位,吴哥二人自然明白守土有责的道理。但前路有变,定是不能再乘车了,否则必成活靶子。
  豪门贵族蓄养奴仆家将以自卫是一向的惯例,甚至军中大将在领军统兵、冲锋陷阵时,靠得更多的也是家将。天澜许家如今家大业大,贸易涉足各行各业,东域各大城市均有生意,安保力量自是不弱的。
  许叔全名许权,出身许家远房庶出,上两辈的人便已落寞,投靠在天澜许家。好在许权机缘不小,有幸拜奇人门下学武,又曾入军中磨砺十余年,如今一身硬气功夫早已化至臻境。虽然年逾四十,但猛如钢针的目光和一身结实肌肉无不彰显着他的年富力强。在许仙精心编练的飞虎队中,他便是队长,常年侍卫许仙左右,忠心耿耿。当然,以许仙收服人心的手段,自然是精神与物质双管齐下,许权的月俸就是比照着许家的四个大掌柜来的。
  虽说未生逢乱世,但如此一个地大物博的东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还真不少见。惜命的许仙这一世最庆幸的事,便是好歹投胎到了家底还算殷实的许家。更是凭借“神童”光环,得到了最疼爱他的爷爷的支持,有实力组建忠于自己的力量。
  许家的武装力量按地区撒在东西南北中五方,许仙从中抽取年轻精壮严格考核,择其心性体魄俱佳者组建“飞虎队”。狠狠收刮了脑子里前世军队,特别是特种部队的建设训练方式后,许仙再拜请许多能人异士,才瞎子摸鱼般打煞起了他的队伍。五年的光阴终于让这只飞虎队有了不俗的实力。
  不必等许叔吩咐,飞虎队斥候分队里随行而来的侯旗与张世良早已前去查探情况。许仙在吴哥的领路下刚入山脚,便遇到迎面奔来的张世良。
  “公子!”张世良一路疾行却不见喘息之态,“前面却有一行车队被伏击了,参与围攻的黑衣人大致在五六十人之间,观其举止属下认为应该是野蛮子。”
  野蛮子也就是汉人对生蛮的蔑称,听到张世良这个说法,众人大感疑惑:几乎所有的生蛮部落都被赶往苦狱河以南,如今连钻入深山老林的零散生蛮都很难看到了,能出动如此规模的战力,想必其部落也不会小。且不说南方虎狱边军把守得固若金汤的苦狱防线,跋涉千里潜入东域腹地也暂且不提,光是近在咫尺的吴州军也不是他们所能敌的啊,这伙生蛮是怎么冒出来的呢?
  “还有,公子,属下闻到峡谷里有硝烟味,那声巨响应该是动用了火药!”张世良抛出了一个更让人震惊的消息,“被袭之人的实力也不弱,到现在都还在坚持战斗,猴子哥已经去设法侦查具体的信息了。”
  早在“莽秀改制”初年,火药便有了军事应用,几百年下来,官家对这威力巨大的武器愈防愈严,导致对热武器的应用仅限于类似炸药包这种初级层面。普通民众若将火药付诸武事便可被抄斩,连许仙研究火器都是偷偷摸摸的,保密的不能再保密。
  “生蛮可搞不到火药,要么是有人刻意假扮,要么背后有大势力支持。”要不要趟这趟浑水,许仙反而犹豫了。
  就在这时,斥候分队长侯旗也摸回来了:“公子,属下看清楚了,被袭的是东楚王世子的车驾,护卫长苟浔苟将军以下只剩二十余人,正苦苦护着世子。”
  “世子也在里面?猴子,现在情况究竟如何!”要是别的权贵还好,可这东楚王世子与许仙有旧,这就不得不救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