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项羽红黑之鉴 / 第7章 规划是门技术活

第7章 规划是门技术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章邯归降之后,项羽保留了秦军原有编制,这是章邯的条件之一。但是他解除了章邯的军事指挥权,转由司马欣负责。司马欣是章邯甚为信任和倚重的人,同样和项羽关系匪浅,他与楚将曹咎等人交往多年,让他统领秦军,项羽还是放心的。至于司马欣在章邯受降的过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诸多因素推动促成的这个结果,还是人的有意而为之?两千多年的岁月已过,我们很难再从浩渺的历史尘埃中找到任何只言片语和有力的佐证,只能自己抽丝剥茧、揣摩思索。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章邯的归降是没有退路的、无可奈何的选择,绝不是他开始就能意料到的结果。在王离军被歼灭后,他和项羽拉锯了八个月,其中大小战争一直没断,最起码这时候,他依旧在犹豫、在寻找出路。最后被诸侯军切断粮食供给、形成合围、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他才彻底下定了决心。可以想见,二百多个日夜,章邯也许就像在油锅里煎生煎包一样——里外难以兼顾,煎了这面再翻转那面,外焦里嫩的。他带领的秦军前路艰险,后无退路,那才是真正的背水一战!章邯的背叛,不是对手的强大造成的,是秦政府一手炮制的。
  试想,在章邯军权独揽、战事吃紧、王离战败的情况下,赵高和秦二世是有多疯狂和愚蠢才会一再的追责、逼迫?不管这是事实还是司马欣的故意,朝廷的内斗无疑是影响章邯决定的主因。如果李斯不死,结局肯定不会这样。正应了那句话“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归根结底还是秦朝的统治阶层出了漏洞。
  章邯一心想保存秦军,情况却不全由他掌控。秦军归降,是自上而下的投降,底下的基层战士未必会了解战争的全盘情况,对章邯的苦心和用意也不会全部理解和认同。章邯的部队组建的很仓促,当时也肯定不会配备“心理医生”,士兵们对自己角色的转换没有那么快适应,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同时,秦军和诸侯军,作为原来的死对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诸侯军中的一些军官和士卒过去或因徭役或屯戍途经秦中地区,秦中地区的官兵对他们非常苛刻,有的甚至虐待过他们。等到秦军归于诸侯军,这些受过苛虐的官兵们就趁机奴役、使唤他们,轻视、凌辱秦军的官兵,归附的秦军和诸侯军之间经常发生摩擦。这从开始的个人矛盾,慢慢的演变成两大阵营之间、不同军事团体之间的不和谐、不包容。
  秦军的军队构成比较复杂,有正规军,还有骊山刑徒。正规军的军官们原本地位较高,是地道的“秦人”。现在地位不但低人一等,还时不时要忍气吞声,有时气不过,会说:“章邯等人欺骗我们向诸侯投降,如今如果能够入关攻破秦军,当然皆大欢喜,如果不能取胜,诸侯们将威胁我们退回关东,秦国人一定会把我们的父母亲人全部杀死!”情绪是一种传染病,很快这些话就变成了大家抱怨的“流行用语”,说的人多了,就不是情绪的宣泄了,它就变成了一种可怕的可能性,一种事态的前兆。
  项羽在秦军中是安插了很多眼线的,诸侯军也在严密监控着秦军。因为方方面面的“宿怨”,平时没有风吹草动诸侯军还要编排秦人一下,怎会容忍这些扰乱军心的话?很快秦军兵士说的话就被添油加醋的报告给了项羽,这些话便从一些茶余饭后的牢骚被定性成“军内哗变的征兆”。
  二十万军队的体量是很大的,如果在项羽入了函谷关之后,他们突然倒戈相向,那么项羽军将非常被动,极有可能被里应外合的消灭掉。项羽是个武将,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思维都是军事思想。在面对强大敌人的时候,项羽也许会因为谨慎前思后想,可是现在投降的秦军被他捏在手心里,他就没有耐心去慎重的深思熟虑,也没有做任何长远的政治打算。更何况,此刻的项羽一心想进入下一步——消灭秦国、攻占咸阳。如今的秦帝国就是一个等待他踢翻的破罐子,他怎会不心急?“顺者昌、逆者亡”,军队里,一向都是军法严明,说一不二,战斗的快节奏也促使将领们必须对事件快速的做出反应。
  于是,他召见黥布、蒲将军说:“秦军官兵人数很多,他们内心还在摇摆,没有真正服从,若到达关中,这些官兵不听指挥,我们的大事一定受到威胁。不如把这些不服从的消灭掉。”二人赞同。
  项羽很快就进行了周密部署,在夜间突袭秦营,把那些密谋和不一心归顺的秦军兵吏消灭掉了。
  不作不死——秦军的那些兵吏并没有真的下定决心暴动,也没有形成多大规模。他们毫无防备,如待宰羔羊一般的被杀了。这一杀,发挥了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剩余的其他秦军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但他们是畏服还是真心归顺,显而易见。项羽战败后,被众人分尸,冲在最前面抢夺项羽尸首而被封赏的几个人无一例外都来自原来的秦军,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此刻归降的秦军并不是真心拥戴项羽的,这是后话。
  整治了秦军的不安定因素后,项羽命人在新安城南挖了一个长四百余米、宽二百五十米的坑,将杀死的官兵埋于此。“一将功成万骨枯”,章邯即使百般筹谋、也是无可奈何——那些被杀的秦军无力选择自己的命运,章邯也无力选择,选择权永远在强者手里。
  项羽做的决定,可以最快速的解决两军融合的问题,但不是根本之法。此刻,在项羽身边的那些智囊,到底做了什么无从得知。但从结果上看,没有发挥大的效用。人们常说项羽刚愎自用,这当然是他的弱点。可是,如果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古代的很多辩士,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扭转乾坤,当他们不能说服别人的时候,难道能去指责对方“刚愎自用”、不听劝告吗?只能说明,项羽身边的幕僚不够老道,本事也绝不是登峰造极的那种!项羽作为武将,肯定有他崇尚武力的一面,可他能放下个人偏见和章邯议和,能在怀王打击他的时候隐忍多时,能在斩杀宋义的前后多番筹谋,也足以证明他不只是一介莽夫。项羽在接受章邯投降西进的途中,前进的速度异常缓慢,在没有大股秦军阻挡的情况下,这是不符合常情的。也许就是秦军和诸侯军的问题,让他有了后顾之忧。这么长的时间,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人提出一个万全的解决方法,能说明什么问题?说项羽决定突然,没有给智囊团反应的时间,显然说不过去。项羽最后用报复顽抗之敌的手段对待投降的秦军,是他的一大败笔,也是他身后集团的一大败笔。
  在项羽停留徘徊的这几个月,西进的刘季军先后攻破了武关、蓝田,并于十月进入了咸阳。而项羽十二月才抵达函谷关下,项羽失去了先入咸阳的机会。
  等他进入函谷关的时候,关门紧闭,守军说奉刘季之命,拒绝项羽入内。项羽吃了一个让自己暴跳如雷的“闭门羹”:刘季的用意很明显,他要入主关中为“关中王”。怀王当初埋下的“地雷”就在此刻引爆了。
  项羽千辛万苦的消灭了秦军主力,怎么可能甘心给“刘季”做嫁衣?而刘季是遵怀王之命,光明正大的先入关中,已经到手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拱手让人?项羽此刻率领几十万大军,而刘季只有十万兵马,他们实力相差悬殊。项羽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理智上都是不可能退让的,他让就是十足的傻子!大家都想开门进屋,项羽挪开了门口堆积的东西,刘季却抢先开了门,这投机取巧虽做的容易,可是维持却很难了。
  直接开打显然不明智,项羽命令范增先入关协商。守军紧守关门,不让范增通过。范增很愤怒,他大喊道:“沛公这是要造反呀”,并拿一捆柴薪准备烧门。守军无奈,打开关门让他通过。之后,守军在威胁和压力下,不得不放项羽军入关。
  项羽入关之后,在戏水西岸的鸿门一带停了下来。他下令大军北邻渭水、南靠骊山安营扎寨,军锋直指灞河方向。刘季军十万人,北倚渭水、东面灞河布营,扼守在鸿门通向咸阳的大道上。两军呈对峙之势,剑拔弩张。
  其实,为了攻克咸阳,刘季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他此刻的不甘心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项羽与章邯约降的同时,刘季也没有闲着。他看见章邯都投降了,一方面心急的想拿下咸阳,另一方面也萌生了劝降秦廷的想法,他派遣使者宁昌到咸阳面见赵高,想说服赵高投降。刘季承诺如果赵高能杀了秦二世开了武关归降,他入关后将会把秦地一分为二,赵高与自己各占一半,都称王。这时候,刘季不只对关中势在必得,而且在心理上已经以关中王自居了。
  章邯投降后,赵高知道秦灭国是早晚的事,他毫不迟疑的应允,并着手准备了。
  为了肃清二世身边的人,赵高开始设计试探众人。一天,他安排人给宫里送了一只鹿。然后他指着鹿说:“这是一匹好马!”二世哈哈大笑:“这明明就是一只鹿,怎么会是马呢?老师你眼花了!”
  赵高眼睛瞪得老大,坚持说是马。说完他看看众人,让大家说是鹿还是马。众人有的跟随赵高说是马,有的干脆不说话,还有的坚持说是鹿......
  二世看见大多数人都不赞成自己,大吃一惊,以为自己中邪了。当晚,他就做了噩梦,梦见自己驾车外出被白虎咬了,自己的随从还死了。这下二世更加不安了,就命人占卜。占卜的结果是泾水之神作祟——不祥。
  赵高把那些实话实说的人杀了,把默不作声的人揍了一顿警告一通,把颠倒黑白、与自己一个鼻孔出气的人留在了二世的身边。他看二世惶惶不可终日,就抓住机会进言道:如今鬼神作祟,和当年始皇一样啊!你也应该出门避祸!
  二世对自己的老师深信不疑,他很快就离开咸阳宫去了咸阳北郊的望夷宫。这一离开,就远离了政治中心和权利中心,而身边的人都是赵高的“死忠粉”,他等于将自己孤立、圈禁起来了。
  随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坏消息也终于透过高垒的宫墙传到了二世耳朵里。二世治国,没有别的本事,除了享乐就是督责,他习惯性的差人去责问赵高。赵高知道无可逃避了,马上展开了行动,利用自己的弟弟、女婿等人发动叛变,将二世诛杀。他这个深受二世信任的老师,最终在月圆之夜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将二世毫不留情的撕碎了。秦二世从继位到身死,仅仅三年时间,三年时间他盲目塞听、穷奢极欲、残害手足,终于将祖宗基业作没了。
  二世死后,赵高虽和刘季有约定,但终究不得民心、上不得台面,只能拥立嬴婴为皇帝。嬴婴即位后不久,设计铲除了赵高和赵氏集团,大肆安抚民心。可惜,举措再得当也终归为时已晚。
  在刘季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嬴婴投降了。秦朝自襄公建国,共延续了571年,在它最辉煌的时刻——一统天下后灭国。
  快意恩仇的项羽对秦有着刻骨的仇恨,此刻面对先入关中的昔日兄弟、面对已经沦为“阶下囚”的秦国遗老,他会怎么做呢?他的做法又对他的命运有什么影响呢......
  ——在人生中,我们应该适应世界,还是强硬的使世界适应我们自己?顺者昌、逆者亡是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项羽的人生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项羽是缺乏规划的,对终极目标的规划感情用事居多,理性思索太少。对自身拥有的资源也没有进行合理的配置,没有建立可以倚仗的、高效的团队;对未来更是没有合理的策划和设计,做事盲目。
  规划是门技术活!如果一开始的人生终极目标是错的,指导方针、人生信仰也都会有偏差,即使走运取得了成功,也极有可能栽跟头或者功亏一篑。项家军确定的目标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亡秦是他们的终极目标,那之后的事情并没有长远考虑。范增的建议是重建六国,从一开始的定位就带有“倒退性”,没有包容天下的雅量和胸襟,只是追求“建功立业”的个人成就,是历史的倒退。这些规划破坏居多,建设很少,更别提之后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规划了。他们就像碰碰车一样,走到哪儿算哪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出错是早晚的事。项羽的失败,从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几分。
  所以,项羽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自然的只对眼前的紧急的事情作出规划,缺少弹性和长远考虑,虽解决了短暂的困境,却埋下了长久的隐患。比如,在接受章邯投降的同时,就该对军队下一步的安排进行周密的部署,他的团队就该提前行动,不能等到发生问题再亡羊补牢。同时,在调节矛盾的时候,也不能简单粗暴的以暴制暴,别人的心悦诚服不是因为对方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这种强大能给他自身带来什么影响?恐惧和追随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而项羽并没有揣摩这些,因为他志不在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