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项羽红黑之鉴 / 第2章 选择一直很重要

第2章 选择一直很重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秦朝统治下的民怨沸腾,并不是老百姓闲着没事做多愁善感,而是政府无底限的压榨。秦始皇并没意识到老百姓竟然如此的没有抗压性,他自以为高枕无忧了,除了一次一次的出巡,就是盖房子、修墓。可他没有想到,民怨是会上达天听的。
  秦王三十六年,发生了两件特别奇怪的事。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正风雨交加的时候,下了一场流星雨。那时候的陨石虽不值钱,却也是个稀罕的东西。所以,雨过天晴之后,有人就去捡,发现一块大陨石上刻着几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件不怎么“浪漫”的事很快就被秦始皇知道了,他认为是有人恶意诅咒他,大为震怒。马上派御史到东郡,也就是发现陨石的地方究查。御史不分昼夜的查,最后也没有查到诅咒皇帝的人。秦始皇当即下令:烧毁石头,杀了发现石头那儿所有的人,数百人全部含冤而死——这估计是流星引发的最早血案。
  这件事没头没尾,秦始皇还没有忘记,秋天又发生了另一件事,让他不安起来:部下给他带回来一块玉璧,说是一个来去无踪、转眼就消失的老者让他转交给皇帝的,老者还带了口信:“今年祖龙死”。秦始皇抚摸着这块玉璧,越细想越惊恐:“祖是开始的意思,龙代表国君,难道是在说我吗?”然后他又摇摇头:“怎么能是我呢?我的先祖也是国君,而且早就死了。没有必要理会这些无稽之谈!”他就把玉璧交给了御府。御府的人马上认出了这个东西,这是以前皇帝巡游时祭祀江神投入江中的那块玉璧。失而复得本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但是落入滚滚江水的东西以这种诡异的方式重现,就不该庆幸了。难道那位老者就是江神?那神说的话不就是神谕了吗?秦始皇乱了心智,总有奇怪的事发生,那就占卜吧!他命太史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出门避祸!
  人在生而为人的那一刻,就同上天签好了一份合同,生老病死都是有定数的。如今天上掉下一块石头说他要死,水里蹦出个老头抱着玉璧也说他要死,秦始皇不由自主的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可能快到期了。可作为天底下最强大的人,他怎么可能随便的就认命呢?他要毁约!老天想让他履约,总得找到人吧——“我不在家,我出门了,看你怎么找我?”
  于是,秦始皇浩浩荡荡的开始了他的第六次出巡。但他这一次失算了,上天是无处不在的,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在天的眼皮子底下。秦始皇死在了出巡途中,年仅五十岁。
  这件事,是秦始皇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意外,他绝对没有做好死的准备,也没有做好死后的安排——秦国还没有立储君。他的长子扶苏本来是第一选择,可是这个长子却是一个他很不放心的储君人选,迟迟没有被正式册立。
  为什么呢?扶苏的政治主张是推行“仁政”,与秦始皇背道而驰。秦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施行的是以法治国,也因此秦国政府只有三种人:军功贵族、法家官员和执法吏员。现在如果储君要推行“仁政”,不仅要打破秦国多年来的政治生态,而且要收了大家的“饭碗”,与众人为敌。扶苏曾经多次当众为儒生求情,公开拥护儒家学说,朝廷上下对他议论纷纷,这让敏锐的秦始皇马上警觉起来,他不但没有立他,还把他派到上郡,同蒙恬一起保护边疆。
  这样做,一方面使扶苏远离了朝廷的是非和算计。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这个操碎了心的父亲把三十万的秦长城军留给了他。甚至在蒙恬的人选上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蒙恬家在山东,不是秦朝贵族,与朝廷没有过多的联系。他久经沙场、战功赫赫,是秦始皇最信任的一把利刃。把蒙恬和三十万秦军主力留给扶苏,等于把家底都交给了他。
  可是扶苏是个地地道道的傻儿子,他没有看透政治斗争,也没有学会“深藏不露”,更没有领会父亲的苦心。在秦始皇死后,他接到胡亥、赵高等人责令自刎的假诏书时,竟然在悲愤中乖乖的死了。他这一死,秦始皇的苦心和基业都毁了!
  可以这样说,秦始皇对扶苏的忧虑和担心是有必要的,知子莫若父。扶苏如果做了皇帝,很可能是个“仁君”,这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皇帝是个“好人”,就绝对算不上好事了!年轻的扶苏没有意识到,几年之后的项羽也没有全部参透。秦始皇通透的,可他死的早,而且突然。
  在上天给了秦始皇各种暗示之后,他自负的选择不相信,既不相信是“天兆”,也不提防“人为”,没有做任何的防备和准备,致使自己前功尽弃,这是他的失误。扶苏明明手握王牌、“有名有实”,却偏偏选择杀身成仁、愚忠愚孝,不止自己身死,也辜负了父亲的苦心,这说明他确实不是做皇帝的“料”。
  ——这是他们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所以,选择题很重要!)
  秦始皇驾崩,二世胡亥继位,项羽开心的什么都顾不得想,他摩拳擦掌的还在等待着机会。机会是什么?机:事物发生的枢纽;会:合拢、聚合、合在一起。机会的出现是需要事情聚合的,只有方方面面的事情推动,才会出现最好的时候,才会有“机会”。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会只是一个人、一个原因、一个因素影响的。强大如秦始皇,他很多事都要瞻前顾后、不由自主,更何况他人?
  很显然,发生的事情还不够,项羽等待的机会还没有那么早到来。但是他却等到了生命中最忠诚的伴侣——乌骓马。
  《马说》里有这样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乌骓马遇见项羽之前,他只是一匹不服管教的野马,经常在夜里祸害别人的庄稼,还伤了不少人,被称为“怪兽”。传的玄玄乎乎的,就引起了项羽的注意。项羽等了好久,才见到“怪兽”的真容:它全身乌黑如泛亮的丝缎,四个蹄子洁白赛雪,远远望去就像驾腾着祥云——这哪里是怪兽?明明是一匹百年难遇的好马!项羽的眼睛不自觉的睁大,这马背长腰短、且非常平直,四肢的关节发育的完整壮健,看着就能断定它是一日千里的良驹。
  项羽悄悄的靠近它,趁其不备跃上马背。这马哪肯轻易就擒,它四蹄翻腾、仰天嘶鸣,拼命的想把项羽甩下去,项羽牢牢的抓紧它。马儿无奈,像风一般的狂奔起来,项羽骑着它跑了很远的路,一直跑到马儿身疲力竭、汗如雨下,自己停下才罢休。项羽知道它没有真正被降服,就找到一棵强健的大树,抱紧树干,不慌不忙的骑在马背上,开始压制它。此马不甘示弱,扬蹄嘶吼。一人一马,你来我往,谁都不肯退让,最后又不知过了多久,马还是被项羽的毅力折服,认了这个主人。项羽给他起名为乌骓,从此他们相伴一生。
  项羽对乌骓是真爱,乌骓对项羽也是深情,相传项羽死后,乌骓不忍主人独自上路,翻滚自戕、自残而死,它身上的马鞍滚落到地上,化为一山,就是马鞍山。这是后话,但是从乌骓马的选择上看,因为他选择了良主,才能千古留名,而且不止自己留名,马鞍都出了名。
  值得一提的还有项羽的武器,相传会稽郡曾天降陨石(可能是秦始皇遭遇的那场流星雨),项梁请当地铸造兵器的名匠用陨石取铁为项羽锻造了一个兵器,经过九天九夜,制成一杆巨型虎头盘龙戟,长4.3米,重129斤,仅戟杆就有碗口那么粗,项羽给它取了个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名字——“鬼神”。
  这个“鬼神”要两个人才能抬动,然而项羽天生神力,只用单手就可以将戟舞得风生水起,后来更自创了一套无敌的招数——“单手十八挑”。
  此时的项羽已经长大成人了,他身高大约185厘米,体重不详,继承了家族良好的遗传基因,长得高大健壮、力大无穷。因为是贵族后裔,项羽在言行举止方面修为很深,成年后温柔敦厚、文武双全,他兼具本领、修为、涵养、品行于一身,极有人格魅力。因此,吴中地区的青年都敬畏他。
  试想,在平均身高不太高的江南,有一个185公分的壮汉,手握四米三的长戟,骑着浑身乌黑的乌骓马,谁见了敢不敬畏?项羽站在那里,长戟挥一圈,就是方圆58平米。谁能近得了他身?先别说他多有力,就是那长戟倒了砸一下也够人受的!项羽的戟功绝世,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他武功高强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骑着黑马,温文尔雅、相貌堂堂、能文能武的绝世男子,自然就会吸引很多女人的爱慕,虞姬就是其中之一。虞姬很早就跟随项羽,在他籍籍无名的时候,虞姬就已经伴其左右了。
  这时,虽然项羽还没有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但他已经有了英雄的标配——俗称优越感:绝世好马、旷世好戟、知心美人,还有名扬四海的祖父、颇负盛名的叔父。这种高起点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
  项羽的装备都齐全了,等着他的就是华丽登场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沛郡蕲县大泽乡,大雨接连不断,老天又开始发力了,势要折断最后一根稻草,压在秦朝这个瘦死的骆驼身上。
  陈胜、吴广等900余人被官府发配到渔阳去镇守边关,连日的大雨使道路受阻,他们误了行程,按律将会被处斩。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军官,假托天意:在鱼肚子里塞进了写有“陈胜王”三个字的丝帛,还假扮狐狸喊“大楚兴、陈胜王”,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迷惑众人,发动兵变。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很多地方开始效仿他们杀掉地方长官,加入了起义的队伍。这时,时任会稽郡守的殷通差人来叫项梁,说是有事找他。殷通不是第一次找项梁办事了,平日里他总是叫他帮着打理地方杂事,项梁早就习以为常,他一如往常的去了。
  一进门,殷通就高声对他说:“江西地方已经纷纷反叛,这是上天要让秦朝灭亡啊!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我打算举郡起兵,让您和桓楚为部将统率全军。”
  项梁一愣,他看着殷通,显然没料到他会直截了当的说这些。心想:这个狗官是什么意思?他平时实施苛政的时候,没少干缺德事,收田租、口赋、杂赋的时候眼睛瞪得溜圆,生怕少收一分!如今突然说要造反,还要先发制人,是制谁?他是要试探我是否准备起义杀了他?还是要“先发制人”,把我和桓楚一网打尽?
  想到这里,项梁反而笑了,他说:“桓楚跑了,不在家里。现在除了我家项羽,没人知道他躲哪里去了。”
  殷通大声说道:“那你快去找项羽!”
  项梁马上出门,心才算落到了实地。他找到项羽,把情况简单和项羽说了:殷通这个老狐狸今天来找我,要我们追随他一起造反。但这个人不是好鸟,即与我们不是一类,也不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我们得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项梁交代好项羽之后,就带着持剑的项羽去找殷通。项羽对殷通说:“桓楚现在躲在大泽之中,行踪不定,只有我能联系到他!这个千万不能走漏出去,大人……”他弯腰走近殷通,似要附耳告知。
  殷通一脸惊喜,完全不觉得危险临近,他探过身。只听“咔嚓”一声,项羽闪电出剑、刀起头落。
  项羽把郡守印绶挂在脖子上,拎着殷通淌血的人头,一脚踹碎了房门,一脸自若的走出来。
  项羽等的机会终于来了,他等来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刻!门外的兵士在短暂的诧异之后,纷纷向他扑来,是“束手就擒”还是“拼死相搏”,如何才能脱身?项羽当机立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真正能改变人生的机会并不多!成功,往往只得益于一次正确的选择;同样,失败也可能只缘于一次错误的判断。这就是“生死一念、功败垂成!”
  伟大如秦始皇、优越如扶苏、圆滑如殷通,他们都在人生的重要时刻做了不合适的选择。而项梁、项羽却把握住了机会。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在人生的信仰之下进行的!秦始皇的人生信仰如果不是“一统天下”、而是“天下苍生”,也许秦帝国的结局就会不同。扶苏如果不去执着做个好人、好儿子,而是立志于功业千秋,也许他的命运就会大不同......
  支撑人生的信仰决定了选择,也决定着人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