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明王朝之嘉靖与海瑞 / 第四章 帝

第四章 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因此,如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奸”必是极坏的字眼,凡是与“奸”组合的词汇也是极坏的,如“奸臣”“奸商”“汉奸”等等。但如果说把这个字与整个社会结合起来,却又完全是另一景象。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许多王朝,每一个王朝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也拥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如要找其共同点,那也还是有的,那就是忠臣斗不过奸臣,老实人干不过奸佞之徒。
  为了什么呢?忠臣为什么会斗不过奸臣呢?老实人为什么会干不过奸佞之徒呢?仅仅是皇帝信任的原因吗?这完全不对。凭什么皇帝只信任奸臣呢?忠诚为什么会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呢?一个人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其必是能力有所欠缺。
  因此,忠臣干不过奸臣,不外只有二个原因。一是能力不够;二是忠诚不够。而二者综合起来,就是忠臣不会奸、不够奸。
  人与人的社会需要诗词歌赋,但也同样需要战与火地考验,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永远是和平的、和谐的。
  为什么说世界永不会和平、和谐?那就是因为人性是自私地,而自私地人性,必会给世界带来罪恶的竞争或战争,如何面对敌人?如何击败敌人?
  一个人,从小到大所学到的知识或从书本中了解到的知识,无不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这社会必须是有效的。
  但社会是有效的吗?未必!这就好比人与人之间,不管你有多好,依旧有人会误会你,或不喜欢你。也不管你有多正直或有多聪慧,也同样有人会怀疑你、不信任你。因为社会通常不会有绝对的公平、公正,且更重要的还是,历来中国社会往往是很缺乏公平、公正,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有效的。而在一个不有效的社会中,不管是忠臣还是老实人如还依旧以有效社会的理论知识去面对社会的竞争,那么失败是很难避免的。
  何况,自古所谓地忠臣往往都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人过于鲠直且还无容人之量;即不知进退之略,还无法结合异己之力;上不能相忍为国,下不能结党造势。在这样地结果之下,那就是处处落败于奸佞藉势联结的力量之下,不但误了国家大事,也害了身家性命。最终是满腔热血成为逝水流年。
  诚为可惜、可悲、可叹、可悯也!
  小阁老为人不但够奸也很有学问,高拱说的话虽是挺恶心人的,但也仅限于恶心人而已,小阁老且能吃他这一套。把手往桌案上一拍,厉声喝道:“不要再东拉西扯了。我看你就是在诽谤朝廷,是去年腊月二十九周云逸事件的后台谋划者。”
  这就是要动手杀人的意思了。
  高拱既无法解脱也无还手之力,只能无奈地等待那最后地判决。沉默不语且还无可奈何地还不只是高拱一人,徐阁老无话可说,张居正也说不出一个字来。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着命运对自己地宣判,时间仿佛在此刻停滞不前了。
  这时,通道里传出了声音。
  “练得形是鹤形……”,原是嘉靖边走边呤诗。所有人立即跪了下来。
  嘉将向自己的御座走去,且继续呤道:“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念完他已经走到了御座边,没有坐下,只是一手扶着御座一侧的扶手,漠漠地注视着跪在他下面的大明重臣。
  然后很随意地问道:“严阁老。严世蕃说那个诽谤朝廷的周云逸有后台,且后台就在你的内阁里。你说谁是周云逸的后台?”
  “回皇上,这里没有周云逸的后台。”严嵩很坦然的回道。
  “那周云逸为什么能把去年朝廷的用度说得那么清楚?”
  “朝廷无私账。比方说去年江苏修白茆河、吴松江,浙江修新安江,陕西河南大旱,都是明发上谕拨的银子。”
  “宫里修几座殿宇的费用他怎么也知道?”
  “这说明工部走得都是明账。”
  君臣二人之一问一答,搞得举座皆惊。
  惊与何处呢?
  皇帝这样询问本是意料之中之事。以嘉靖的能力与个性来说,在自关半个月的禁闭之后,如能不响不问,自吃一个哑巴亏,这是决不可能的事,那这个就不叫嘉靖了。因此,在这一问题下,几乎人人都做好了准备,也各自都在心里演练了很多遍。一旦皇帝问到自己,可做到应对如流,应答有道。
  但让在座震惊地是严嵩会这样地回答。
  在场除了皇帝以外,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何在这关键时刻,严嵩会把事态引入这样地走向。徐阶他们不明白,严嵩为什么会放他们一马。而小阁老则更不懂了,爹是不是老糊涂了,还是昨夜没睡好,恍惚了。他把前戏都唱好了,裕王党也跌入了陷阱中,这时只要爹把话敲死些,那么在今天,最起码高拱和张居正就回不去了。这对爹来说,不是难事,甚至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爹为什么要放过他们呢?
  小阁老感到很疑惑,不解且委屈地望向了严嵩。
  皇帝却对严阁老这样地回答甚感满意,甚至要比严阁老的开场白那几话奉承他的话,还要满意,听了这样地回话,皇帝舒畅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既然严嵩能这样回出甚慰圣心的话,他就不能不领情了。而既领了情,那就不能不给予回报。于是皇帝很亲切地向小阁老训道:“不要这样看着你爹,要好好学着。”
  那么这一切都是为何呢?其实道路理很简单也很朴实。
  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皇帝不是不清楚,甚至他所了解地要比人想像地还要多。周云逸自己决不会在这样关键地点上说那几句诤言的,必是受人指使的。追究责任不是难事,再杀几个人也不是不可办地事,但真这样做了,与事无补。
  当下,对皇帝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再去动几个人,追究一下责任。而是国事到了如此艰难地时候,如何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才是正道,这才是皇帝他的工作重心。只要能把这口气给缓过来,再想动谁,机会多的是,而且时机会更好。
  现在就追究责任,不但压不了與情,反而向世人暴露出帝国内阁之混乱无能,也向世人宣告了皇帝用人之不当,能力之欠缺。这能搞吗?这可是总路线、总方针、总纲领地问题。一旦解决不好,皇帝的权威性就会受到威胁的。以嘉靖的聪明,会干出这样地蠢事来吗?那是决不可能的。他才是至高无上且还是独一无二地掌统者。
  于是,嘉靖笑呵呵地向大明重臣们说道:“朕刚才念地是唐朝李翱的《问道诗》。朕最喜欢地就是最后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你们这些人,有些是云,有些是水,所做地事情不同而已。都是忠臣,没有奸臣。”
  皇帝此举已是很明显地在恩宠在场的大明重臣们,在基本知悉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皇帝还是把他的重臣们定了性,都是忠臣,没有奸臣。且还认可了因分工不同而造成的分歧,并赞许了因这分歧而造成的原则性之碰撞。
  内阁一方面是需要团结的,但这团结不是相互团结,而是要团结在皇帝周围,以皇帝为核心的团结;另一方面,内阁又是需要对立的,只有相互对立才能达到相到监督之目的,而只有重臣们的相互监察,皇帝才能处于安全之地。
  任何一位皇帝都是天选之子,但这仅仅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上天并没有给任何一位皇帝以至高无上的法力或力量,而一旦皇帝失去了他的权力,那们不但他的地位会受到威胁,甚至他的生命都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嘉靖才会以《问道诗》为开场白,且还着重作了说明。
  天下财富就是水资源,水越多,人就活得越滋润。而作为执政党的严党就是负责搞水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务实地,做实事的,是皇帝极为依赖的。
  那么作为在野的裕王党,皇帝就不信重吗?决不会,皇帝依旧很信重。虽他们不做实事,是务虚的,但在皇帝心中,他们是云,他们是负责监督。没有他们的监督、监管、监察,那务实地执政者就有可能会失去控制,权力也会失去控制,从而会造成尾大不掉,转而威胁到皇帝的权力、地位以及身家性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