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工程师 / 第五十二章犹疑的王老头

第五十二章犹疑的王老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首先是王老头一顶“寡恩刻薄”大帽子戴定了!人蔡邕作为老朋友,在你流落陈留避祸时是如何招待的你王允?你王允现在发达了,成了大汉CEO,又是如何对待的老朋友?连条活路都不给人留,说刻薄寡恩都是轻的,刻毒都是理所当然。
  其次是对董胖子部曲的影响,为王老头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董胖子能够操纵东汉政局长达三年,关键在啥?就是人家手里有枪杆子,有兵马,战力在整个大汉都算顶尖的西凉军。董胖子被王老头和吕三姓联手弄死后,这时西凉军的状况是什么样子呢?“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黾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
  就董胖子死后的形势而言,一度是向着有利于王老头为首的士人政府的方向发展的。驻扎在长安以东陕县一线的凉州军主力,在得知董胖子死讯后,理所当然地乱了营。
  牛辅呢,作为董胖子的女婿,本来最有希望就势整合下西凉军,不过他老泰山横死让这位变得极度多疑起来,对于以后西凉军的出路在哪里,该咋办,都有些迷茫起来。
  不得不说牛辅也是个人才,这孙子领兵时,常年在军中带着巫师术士,遇到犹豫不决的事儿,就请这些‘大师’给自己占一卦,从而决定接下来的行止。久而久之,几乎都成了定例。
  遇到自家岳父完蛋这样的大事,‘大师’那是一定要出场的。‘大师’呢,没辜负牛辅所望,一番手舞足蹈,又是烧龟壳燎蓍草的,总算给牛辅指了条明路,把麾下大将董越杀了祭旗。牛辅也真敢信,就按这个高人的指点采取了预防性措施,把大将董越给砍了。
  没想到这次‘大师’没蒙准,预防性措施反而导致了自己大营的骚乱,牛辅索性带巨额金银与亲信胡车儿等几人一走了之,结果应了那句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牛辅竟被这几名亲信砍了脑袋,劫走了金银。
  接连损失带头大哥的西凉军群龙无首,有些慌了神。在一群中下级军官的会商下,提出了向长安中央政府讨要一张大赦令的主张,也就是说在投降之后,要保证西凉军人的安全。这个要求其实不过分,仅是求王老头给留条命而已。而从布局看,西凉部曲比较分散,却都是扼守要冲,掌握着紧要的位置。只要拿下他们,荥阳以西,算是能落地为安了。在这个西凉军因为董胖子死得突然,又没个继承人,没了主心骨,不知道该听谁号令时候。如果是曹老板或刘哥身上,那肯定是连哄带骗,先收编了再说。王老头呢,心也大,根本没把董胖子在世时镇压天下的西凉军放眼里,给出的答复是西凉军本来就没有什么罪过,何赦之有?再说朝廷规矩,历来一年一赦,前些时候刚刚进行天下大赦,‘一岁不可再赦’嘛。
  王老头是不是真这样大度的想法,谁也不知道,但西凉军一帮子那是肯定不信的。他们带头大哥废立皇帝,玩公主、睡皇妃的,又搞什么迁都长安,把洛阳折腾的不成样子,作为从犯,没有罪过?王老头这是哄三岁小孩呢?肚子里肯定不知道憋着什么坏水。
  王老头呢,思路尤为奇特,面对这放着兵权犹疑不定,也不知道脑瓜子里想什么呢。后世人遇事不决可以问百度,王老头呢,既没有度娘,也搭不上狗哥,便我的地盘我做主,亲自拿主意,提出对西凉部曲采取“议罢其军”,把这帮子赤佬全部就地解散,让他们滚回老家。结果遭到众大臣反对。王老头不是董胖子,搞力排众议的事儿还是有难度。这个就地解散的主意也就不了了之。这时有人建议:以皇甫嵩为将,代表朝廷去领导这帮西凉赤佬,把他们留在关中安抚,东边呢,慢慢与那帮子反董联军好好聊聊,看能不能让他们听从中央指挥,这样两头拿着,看局面变化再做决定(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这么做既表明了朝廷的态度,又能安抚西凉部曲,有很大可能够扭转当时的不利局面。
  王老头觉得这样不行,他老人家觉得在中原忙着争地盘的关东义军“皆吾徒”,都是我小弟,朝廷示好西凉军,会引起关东义军小弟们猜忌,对此表示反对。老王作为录尚书事,总领朝纲的大汉CEO,办成什么事儿可能要费力气,想让什么事儿办不成,那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他一反对,这个建议也只是建议了。
  这里不得不说,偶然的胜利真是烧坏王老头的脑子了。居然自负的认为在中原地区争着地盘的关东联军都是中央的小弟。真以为绍哥他们心怀大汉,为此讨董的呢?也就还没混成老油条的年轻小曹那种愣头青有这样的心思,结果被虚荣一顿胖揍后,也认清了现实。
  王老头想来,朝中大多数都是文臣,武事接触的少,和舞枪弄棒的武人打交道的更少。唯二有这个经历的皇甫嵩、朱儁又因为当初揭发张让勾结黄巾的事件,让王老头觉得私心重,信不过。想来想去,身边也就他看不上的吕三姓懂这方面的事儿了,于是乎,王老头跑去问
  吕布怎么办。
  要说人家吕三姓,政治头脑可能差了些,人缘也不咋滴,不过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位还算是个实在人。面对大汉CEO的问题,实在人吕布给了两个很实在的答案:
  答案一就是摆个鸿门宴,把领头的全部做掉,西凉军不就是咱的部队了吗?
  答案二呢,不想这么狠厉的话,就把董胖子这几年搜刮的金银财宝都拿出来,全赏了西凉军,千里从军只为财嘛,满足他们,让他们变成咱的死忠粉。
  实在人就是实在人,要说这俩答案,一个快刀斩乱麻,一个怀柔买人心,都还行的同时,还没有什么暗坑。吕温侯看来也是想为大汉尽一尽忠的。
  可是王老头一个也没采纳。你一个粗鲁无文的厮杀汉都能想出两个不错的点子,老王我要是慢慢想,完美的处理方案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惜西凉军没给老王慢慢想的机会。
  老蔡死于狱中的消息一传开,没拿到赦令,吃上定心丸的西凉军更加惶恐不安,担心中央追究他们责任的他们深受震动,自认必定难逃制裁。
  “时,百姓讹言,当悉诛凉州人,遂转相恐动。其在关中者,皆拥兵自守。更相谓曰:‘丁彦思、蔡伯喈但以董公亲厚,并尚从坐,今既不赦我曹,而欲解兵,今日解兵,明日当复为鱼肉矣。’”。
  连对董卓篡逆言行屡有谏止的大名士蔡邕都受到无辜株连,咱这些为虎作伥,又历来被朝廷看不起的西凉武人还能指望在王老头那儿有好下场?这兵一旦解散了,还不是任由王老头摆布了?
  于是乎,以李傕和郭汜为首的一帮子西凉军,在牛辅的谋士贾诩“京师不赦我,我当以死决之。若攻长安克,则得天下矣;不克,则抄三辅妇女财物,西归乡里,尚可延命。”的建议下,“星夜西行”,和樊稠、李蒙、王方等西凉诸将合兵十多万,共同奔赴长安,找王老头麻烦来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