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落草记 / 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大人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卧榻之侧,清油灯亮着,朱夫人没有在回娘家了,朱夫人姓曹,是江南名流商女,最会玩胭脂水粉了,经常打扮得娇滴滴的在大院里讨朱大人这个芝麻官开心,她娘家要在冬天到来之前把豆花,麦芽糖,粑粑,田酒之类的食品全部赶制出来,方便冬天迎接亲朋好友,娘家家里忙不过来,朱夫人回娘家去帮忙去了。
  朱大人站在窗前,拆开信,原来是一个姓齐的人要来替他交几天书的事情。
  信上说,朱大人敬启,学生齐某某某熟读四书五经,会阴阳八卦,无缘科考及第,几次落榜,今生活无着落,希冀能投你足下交教天书,换些大米白面为生。
  后面是时间年月日。
  朱大人读完了信,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是来教书的,好说,咱正有要事要走访老百姓,有一个人来替咱教几天学生,倒也好。
  第二天,齐某来了。一身麻布衣,木屐倒是新的,显然是为了来教书特意换上的一双新木屐。齐某中等个头儿,馿脸,到了大门口让管家去里面通报,齐某特来拜见学令大人。管家板着脸说,你等着见了,咱去给你通报。齐某说,咱就在门外等着呢,你倒是要快一些出来。管家说,咋那么啰嗦,这就去给你通报去了,等着。
  管家摸爬滚打跑到屋里来,人未到里屋就开口了,大人,昨天来的那个青年又来了。在门外候着,要见你一面。要放他进来吗。
  朱大人说,你让他进来吧。
  管家说,咱给他回话,你让他进来。
  朱大人说,去回吧。
  管家说,咱回完话再来给你请安。
  朱大人说,先请安了再去。
  管家给朱大人拜了拜,然后说,咱请完安了,可以去了吧。
  朱大人说,你去吧。
  管家来到衙门口给齐某说,大人让你进去。
  齐某快步来到里屋,给朱大人请了安,然后叙述来意。
  朱大人让齐某下坐,齐某坐了。朱大人问,你信中说名字叫做齐某,齐某就是名字吗。
  齐某说,对。
  朱大人问,你祖上什么地方的人氏。
  齐某说,广东花山人氏。
  朱大人问,你说四书五经,阴阳八卦皆会一些。那咱就考你一考。可以吗。
  齐某说,可以。
  朱大人问,四书五经是哪几本书,阴阳八卦是怎么一回事,你说来听听。
  齐某说,四书五经分为诗书礼仪骑射……多个部分。有诗经……尚书,大学,中庸……。阴阳八卦起源于道家思想,书中叙述的是天生万物,有阴阳之分,民谣,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其中内容。
  朱大人说,你先替咱教几个月的书,等活儿不忙了,走访结束了,咱再来教书,你再清闲去。几个月时间不短吧,受的住吗,平常饮食起居,就在府里,管家会给你安排,一个月一个白银锭子……。
  齐某说,谢大人。学生一定竭尽全力办事,丝毫无保留地给学生教授知识。
  朱大人说,如此甚好,咱就不为学生的事情犯难了。
  辞别朱大人后,齐某去找管家安排了下榻之处,然后到街市上来散步。这个马甲沟地界,说繁华也真是繁华,车水马龙,小桥流水,茶楼酒肆,布匹庄,应有尽有,齐某溜达到巷落里就像人凐灭在人海茫茫里。人群丛中,有一个卖糖葫芦的走过他边上时,递给齐某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聚贤庄酒楼见面,有要事交待。不见不散。后面是刘之协留几个字。
  齐某快步去了聚贤庄酒楼,果然在酒楼上见到了刘之协。刘之协一身闲装,显然是一个生意人,包括脸上也刻着生意人的轮廓线。一看就是一个投机倒把份子拿清朝的这个摊摊来做生意练习造反的拿手人物。
  刘之协抱拳礼对齐某说,齐先生你好,江湖一别近来可好。齐某说,江湖事多,连喝一杯酒的功夫也没有,真是苦闷死人了。
  刘之协说,你先请坐,给你谈个事情。
  齐某说,你说。一边坐了。
  刘之协说,教里的情况。
  齐某说,有姚之富,王怎样聪儿帮衬,一切风平浪静没有发生大事情。
  刘之协说,官兵有没有觉察。
  齐某说,没有。
  刘之协说,听说你和徒弟常常在教门里同饮一口井,共抓一只阄,不知道有无此事。
  齐某说,姚之富年轻,有上进心,让他和母老虎抓抓阄没有事情,将来方便管束。
  刘之协说,王聪儿愿意吗,不会因为一人事二夫而自暴自弃吧。
  齐某说,没有发现她不满意这方面的情况,倒好像是极为乐意奉献的。
  刘之协说,这就好……。咱不用多担心了。
  刘之协又说,咱打算去南方传教,要去一年半载,不在的时候大家可要注意一些动静。等咱回来,一块儿举事。
  齐某说,你去,不用担心,咱这一支白莲教不会出问题的。
  刘之协说,其它几支的人马已经招呼过了。此来就为了这点儿事情。另外咱要考你一考。你背一遍教派的思想给咱听可以吗,看你是否忠于白莲教。
  齐某说,听着,咱背给你听,你别耳背听错了,又来抱怨咱背错了。天生万物以养人,上善若水。之有民生,本该一家视之,一家亲,不分高低贵贱,贫穷与否。有饭同吃,有地同耕,不花一分一钱遍行天下,走四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古也有之,非一家一户之能所有,也非某人某姓某族所能独霸,天下,大家之天下也,非一人之天下。
  而今何以高低贵贱贫穷之分甚也,全是清狗造反,天狗吃月所致。教之使命,打败清政府,占领北京城,消灭专有制,让宇宙恢复正常之运转,还规律以规律……。
  刘之协说,没有错,看来你还是忠心耿耿的一条白莲教的狗,咱就怕你有二心动摇决心呀,我不在北方统筹的这段时间你要时时铭记,不失时宜地把教派思想教授给你的教众。
  齐某说,咱已经把总部搬到马甲沟来了,还在学令府谋了一份教书的职务,就是为了向读书人也传授白莲教思想。
  刘之协说,这个办法好,不错,明年回来,一块儿动员教里的能人术士,混迹到全国各地各个学令府传授白莲教思想。当然,社会上这边,也要不松懈做老百姓的动员工作。争取起义的时候能够遍地开花,一举动摇清廷根基。
  齐某说,咱会把你的思想传播下去的,你放心……。
  刘之协说,为了咱们的大事成功,干杯。
  齐某说,干杯,你也喝。
  刘之协和齐某的谈话被客栈店小二听见了,店小二马不停蹄的跑到衙门去密告此事,没有去马甲沟学令府,而是去了县衙白堤府衙,这可害苦了朱学令,第二天朱学令就被革职查办了。当时正是上课时间,朱学令也在,孔地瓜刚来读书,朱学令作为引荐人,不能不对学生讲一番话,他讲完话,才让齐某给孩子们教书。
  马甲沟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对侍卫嚯哒哒的跑来把教书先生和朱大人围住,擒拿了去。第一天读书就遇到这种事情,孔地瓜心里抱怨极了,不过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学生们倒是有谈资了。可以回家去把惊心动魄的场面告诉父母也不枉来一趟府衙读书了。
  齐某被抓捕之后在半路被白莲教教徒劫持去了,朱学令则被抓去了县衙,革职查办了。学令府没有人教书,学生只能放假,等新学令上任后再来读书,学令府给学生备了案的。
  白莲教发生了这一次冲击,被抓的不少,活动更加隐蔽了,还没有等到刘之协回到安徽,一些教派开始自发的起义,虽然不成规模,还是有了先导效应。同年,刘之协在安徽首先发动白莲教起义,其规模之大超过了其它教派。白莲教起义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遍地开花了。遗憾的是这一次起义并没有打败清政府,而是被清廷强大的力量绞杀了。
  白莲教起义失败的那一年,孔地瓜刚满十八岁,正是青春好年华。马甲沟已经不再是往常的样子了,学令大人换成为了卢大人,卢大人是一个懵懂无知类型的大人,他当学令,从来没有给学生上过课,只知道审案,收税,跑到县衙门密报白莲教起义和地方老百姓的问题,请了马先生来代为教书。马先生的粮饷也不多,每一个月卢大人从粮饷里拨一点儿白银给他,钱只够喝粥,只是吃住还是在学令府邸。
  马先生超级会给学生吹牛皮。有一天马先生教完了论语课,又给学生读了两小儿辩日。闲着无事,坐在私塾里和学生搭讪,学生让他吹一个故事来听,马先生说,可以。
  马先生说我给你你们讲一个老大不小了还懵懂无知的中年男人的故事,他姓李,是一个老桐庐人,叫做李毛狗,家里有老有小,但是这个人人到中年了还不会为人处世,有一天他抱着年幼的娃儿去桃源里摘蟠桃,适逢六月七月半的样子,蟠桃将熟未熟之际,大多还是半熟,青涩的皮,巧了,树上摘到了一个红透了心的桃,可是,一个桃分不清,他们是父女俩人,怎么分呢了。李毛狗下五除二就把桃啃了大半,女儿嘴馋,想吃桃,看见桃哭了起来,李毛狗居然安慰女儿说,别哭,再过几天桃熟了再给你摘个大的,今天的我先享受了。
  谁料女儿哭闹着不肯,硬是要吃桃,李毛狗从树上摘一个半生不熟的给女儿。自己继续啃另外半边蟠桃。
  过路人看见了,都骂李毛狗不懂事。
  还有一个笑话,讲的是一个读书人屡试不第回家来遇到一个卖油老翁发生的一场对白。事体的朝代无考,时间不知。
  读书人从北京骑着馿回来了,一脸的失落感。路上遇到了一个卖油翁,卖油翁挑着担子,走在读书人的边上,卖油翁问读书人,你考着功名了吗。你的驴子慢悠悠的何时才能到家乡报喜讯。读书人说,没有,又落榜了。这回考着功名的又是达官贵人的子弟。
  卖油翁说,下驴来坐一下谈会儿话可以吗,咱也挑累了。
  读书人说,可以,驴子也累了。
  俩人坐在路边的两块大石头上谈话,讲读书的事情。
  卖油翁说,你知道为什么屡试不第吗。
  读书人说,不知道,你说来听听。
  卖油翁说,完全是因为朝廷是皇帝一家的朝廷,不是第二家的朝廷,你们一帮年轻娃儿不懂事,喜欢凑热闹,跑去读书也就罢了,识个知识,偏偏还要和皇帝去分家当,当大官做大臣,玩黄金屋娶颜如玉,拿粮饷,你说皇帝会乐意吗。谁的家当被瓜分了会高兴。
  读书人问,不这样天下事多,皇帝一人怎么处理过来。
  卖油翁说,皇帝家的事让皇帝一人去做,别人去做他会不高兴的,咱们是老百姓,不是皇帝,老百姓要做老百姓做老百姓的事。
  读书人说,咱当了官同样同情老百姓。
  卖油翁说,不是一家人,谁要你同情。你同情你自己家去。
  读书人问,不是有那样多人考科举飞黄腾达了吗。
  卖油翁说,靠科举考试飞黄腾达都是假过场,与其花费时间在科举这种无用的东西上,不如切入实际地做一些自家的事情,比如,种地,放牛,牧马,甚至割一割草喂牛也比为了科举荒度余生实在。
  读书人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唯有读书能改变命运。读书人一生就神往科举考试及第,风吹不动雨大不摇。
  卖油翁乐呵呵的说,你这样神往皇帝家的黄金屋颜如玉,把人家的东西神往坏了怎么办,就是造反呀。要淡泊明志,致远理想。再说人家会拿东西给你神往和窃觑吗。所以说,想要考到功名利禄,必须要有当奴才的心,没有当奴才的心,是考不到功名利禄的……。
  读书人回去后恍然大悟,再没有去考过试了。因为他不想当奴才,他相当人,堂堂正正的人。
  还有一个笑话说的是江南地方拒绝骚扰妇女的事情。
  一个老儿和一个儿童在田野里拉家常,可能是麦收或者稻收时令,也没有时间可考。老笔记书上记录的,故事五味不全,可能是民间老百姓不懂文化胡扯的,都是细细品味还是有道理。
  什么故事呢。说的是连喜欢人也是一种骚扰,轻则自扰,重则人家会骂你神经病。有人暗地里喜欢人家姑娘,被先生知道后立即喊打住。不要再喜欢下去了,喜欢是一种骚扰,先是骚扰自己的思想,再是骚扰别人的眼球。先生说对于女人这个东西要讲实际,有能力解决就解决,有能力主要是指有白花花的银子,没有能力解决就不要乱喜欢女生,耽误了思想健康可是大事呢,万一疯了怎么办。所以做人还是要讲实际呀。
  学生问,马先生你看我们卢大人实际吗。
  马先生说,卢大人怎么会实际,连书也懒得教。都是马先生代为教书。从前都是马大人给卢大人送粮饷,叫做实据。现在马先生给卢大人代课你看会实际吗,咱每天喝的都是粥就是这个道理。
  马先生的话传到了卢大人的耳里,第二天就被开除了,没有再教书了,马先生回家去种地务农去了。事情一来一去,孔地瓜这一班读书人一连换了好几个先生。
  孔地瓜所读的私塾有二十多个读书人,张李四,王二麻子,程猪黄狗都有。学习成绩也不在同一个等次上。读书人往往为了争个高低贵贱大打大闹。
  马甲沟则是老样子,虽然学令换成为了卢大人。没有因为白莲教的频繁活动而有所改变,哪怕一丁点儿样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