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西游记之法海取经 / 第四章 菩萨渡法海取经

第四章 菩萨渡法海取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玄奘带领一千二百高僧分三班倒,日夜不停吟念佛经,很快到了第七天,又该唐太宗来上香了。唐太宗率文武多官、后妃国戚,再次来到化生寺,唐太宗进第一炷香,其他百官依次进香。
  观音菩萨与木叉化成疥癞和尚与小沙弥也来到了化生寺,菩萨道:“今日是水陆法会七日正会,讲了七天了,地藏王菩萨让我来渡法海,安排法海走一遍取经之路,我和你在众人丛中,一来看法海这一世修行何如,二来看法海可有资格走取经之路,三来也听他讲的是哪一门经法。”
  两人来到寺里观看,化生寺规模宏大,大殿可以容纳几百僧人同时打坐念经,院子里可以容纳几千信徒参拜,玄奘身穿锦斓袈裟,坐在高台上念经,整个寺庙佛音环绕。
  菩萨与木吒仿佛虚影一样,轻松穿过信徒僧众,来到高台前,此时玄奘刚念完一部经,准备停下来安排唐太宗离场回宫。
  菩萨突然拍着高台厉声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突然出现的的声音一时间让整个会场突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高台,看是谁的声音,也看玄奘如何回答。
  “这必是地藏王菩萨来指点我取经来的。”
  玄奘不惊不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合掌施礼道:“大师,我们现在的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只能自渡,度不得亡者超升。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菩萨与玄奘论法,唐太宗也在下面看着,他一眼便认出来是前日免费送锦斓袈裟的疥癞和尚。
  听他说玄奘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那他这水陆大会岂不是白做了,渡不了地狱亡灵,他们可都在地狱里面等着他呢。
  又听疥癞和尚说他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唐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你有你就赶快拿出来呀,水路大会要持续七七四十九天,现在才讲七天,小乘佛法就当开胃菜,接下来讲大乘佛法,也不耽误。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说得那么好,远在万里天边,有个锤子用。
  唐太宗道:“你可记得吗?”
  菩萨道:“我记得。”
  唐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超度地狱亡灵还债,又不是为了宏法,你行你就上,玄奘先下来歇歇。
  菩萨带着木叉,脚下突然出现祥云,不上高台,直接飞到天上,现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真身,手托羊脂玉净瓶上插清净杨柳枝,瑞霭缤纷,祥光四射。左边是木叉惠岸,手执混金棍,气势威武。
  唐太宗见天上是菩萨真身,他虽然是人间天子,但是比之诸天仙佛还是凡人一个,带头跪拜在地。众文武百官,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纷纷跪拜拜祷道:“拜见观音菩萨!”
  玄奘也俯身跪拜,不过心中疑惑,怎么是观世音菩萨,他还以为是地藏王菩萨来呢。地藏王菩萨只是将他渡来历世取经,取经之事一直由观世音菩萨负责。
  菩萨飞上天,并不讲经,法音浩荡道:“唐王,大乘佛经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颂之能超度亡灵;然经不可轻传,需要有人亲自前往求取,此行程途十万八千里,若有人肯去,取得真经,便可修成正果。”
  菩萨说完,祥云渐远,霎时间不见了金光。
  唐太宗见观世音菩萨消失,不给他讲大乘佛经超度亡灵,心中无奈。既然是观世音菩萨说他现在的水陆法会没屁用,那还念个锤子。赶快找人去西天,把大乘佛经取回来吧。于是趁势在寺中问道:“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玄奘马上应道:“贫僧愿意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他受地藏王菩萨安排,转世来此,就是要历世取经,重修佛心的。
  唐太宗大喜,上前抓住玄奘的手道:“法师如果真愿意尽忠,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替真取回大乘佛经,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他是可怕玄奘反悔跑了,这一路可不是游山玩水,肯定凶险无比,趁着现在有人上头,他赶紧把路给堵死。
  唐太宗当即就在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改口称道:“御弟圣僧。”玄奘只是口称佛号道:“阿弥陀佛,谢圣上隆恩。贫僧一定会破除万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他这话不仅仅是说给唐太宗听的,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地藏慈悲,渡他历世重修,他一定会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再铸佛心,明悟大道。
  台下另有几位高僧道:“贫僧也愿意前往。”他们有人是真心向佛,有人是看有利可图。
  唐太宗不嫌人多,但是看其中有几位高僧,年事已高,怕是走不出大唐国界就要先上西天了,他点着其中两个年轻体壮的高僧道:“你,你二人,朕封你等为大唐一品大德高僧,为副手随玄奘法师,一起前往西天取经,功成之后朕亦封官进爵,给予重赏。”又对其他几位年长高僧道:“西天路途遥远,需要跋山涉水,你等这把年纪,身体虚弱,怕是去了也无功;朕感你等赤诚,亦封你等为大唐一品大德高僧。”
  又命令众僧道:“这场水路法会到此结束,等玄奘法师从西天取得大乘佛经回来,大家不忘初心,再举盛会。”旁边还有高僧想挤进来报名取经,已经被御林军拦在场外,早干嘛去了,现在看到去不去报名都有封赏,才想起来报名,晚了。真想取经,没人拦着,路在脚下,自己去呀,真能取回来,封赏后补,也少不了。
  唐太宗找到了取经人,心中大喜,道:“御弟,你可选个利于出行的良辰吉日出发。”
  玄奘沉思片刻道:“明日便是利于出行的吉日。我明日便出发。”
  “好”。唐太宗当即命令内务府官员准备一应物品行李,明日百官为玄奘送行。
  散会,各地高僧纷纷返程,或有心存观望的,则留在长安,准备听候玄奘取经消息。
  玄奘回到洪福寺里。寺里的僧众都来拜见,问道:“玄奘大师,你真的要去西天取经吗?”
  玄奘道:“真的。”他来这方大千世界就是来干这个的,能有假。
  有僧人道:“玄奘大师,我听说去西天不仅路途遥远,一路上还有很多虎豹妖魔。只怕是有去无回,性命难保。”
  玄奘道:“我自有降妖伏魔的法力,诸位不用担心。”
  众僧见玄奘意志坚定,便不再多说什么,一一寄语拜别。玄奘当夜便收拾行李,出家人身无杂物,他便把锦斓袈裟与几本佛经一起打包装好,带着西行。
  第二天,唐太宗带领文武百官,在长安城西门与玄奘送别。唐太宗将取经文牒,递给玄奘道:“御弟,这是通关文牒。朕又命人从皇宫宝库中找到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使用。”
  太监将紫金钵盂呈上来递给玄奘,玄奘接过,发现此钵盂不是凡物,也是一件佛门法宝,功用与他前世法海所用钵盂相似。既然是降妖伏魔的法宝,他便坦然接受。他现在已经身有锦斓袈裟、九环锡杖、紫金钵盂三件法宝。
  唐太宗又送给他一匹浑身毛色雪白的骏马,当做远行驮物的脚力,以及命内务府准备的四季衣物皆打包备好,安放在马背上。
  玄奘合掌拜谢唐太宗隆恩,便要启程。唐太宗道:“御弟你的雅号叫什么?”古代人不仅有名字,还有号,亲密友人之间都互相称号而不是名。
  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没有号。”
  唐太宗道:“当时菩萨说,西天有大乘佛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如何?”
  名号皆为表象,法海,江流,玄奘,三藏,皆是一人而已,我依然是我。
  三藏道:“谢圣上赐号。”
  唐太宗又让太监呈上来酒盘,亲自斟满,俯身捏一撮尘土,弹入杯中,道:“御弟是出家人,不能饮酒,朕便以水代酒为你饯行。此行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饮此杯,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三藏接过酒杯,将长安水土一饮而尽。他此行虽为取经,但是若眼中只有经,便是把经取来也没用,主要还是渡人渡己。
  太宗问道:“御弟啊,这一去,到西天,要多久才能回来?”
  三藏心里默算,正常人一天可走五十里,若遇到刮风下雨,崎岖山路,或只能行二三十里,折中下来,按一天四十里算,也要走七年方能到得灵山。他如果运起法力,一路疾行,日行百里,倒也可以三年抵达,那样便真是为了取经而取经了。
  三藏道:“预计需要七年才能到达灵山取得真经。”他想以常人速度一路走到西天。
  唐太宗心想他现在延寿二十年,三藏七年到达灵山,成了正果,便能带着大乘佛经,瞬间飞回长安,哪怕是再走回来,也才十四年,不耽误超度地狱亡灵。他道:“御弟你此行多加小心,快去快回,朕在长安等你回来。”
  三藏合掌拜别唐太宗,带着两个要一起取经的高僧,转身启程,向西行去。唐太宗目送三藏,直至见不到人影,方才起驾回宫。
  贞观十三年九月三日,三藏离开长安西行取经。三藏要到西天替唐太宗取经的事情不胫而走,早已经传遍大唐,三藏离开长安,所过之处,皆有信众居士接待。三人一路化缘,夜宿晓行,马不停蹄向西,不久便来到了法门寺。
  法门寺住持以及长老,早已经听说三藏大名,带领众僧有五百余人,列队迎接。三藏现在不仅仅是高僧法师,还是天下僧人大总管,唐太宗的结拜弟弟,身份尊贵,法门寺主持将三藏接到法门寺,以大礼相待。献香茶,进斋饭,众僧吃饱喝足,天也黑了,三藏便夜宿法门寺。
  众僧请三藏讲经,三藏便与众僧讲了一部经,讲完,有僧众问道:“此行水远山高,路多虎豹,峻岭陡崖难度,毒魔恶怪难降。三藏法师你不怕吗?”
  三藏钳口不言,以手指自心,点头示意。众僧们都理解不了要表达的意思,合掌请问道:“我等愚钝,不知何意,请法师赐教。”
  三藏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心不畏惧,再大的困难也不怕,至于一路上的妖魔鬼怪,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众僧闻得此言,纷纷称赞道:“法师佛理精深,我等受教了。”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法门寺众僧便起来,准备茶水早斋。
  三藏起来穿了袈裟,先上正殿,礼拜佛祖。心想道:“我前世为法海,只在金山寺修行,未曾遍览佛法,因此心境不稳;这一世去西天取经修行,便要多与沿途高僧交流论法,取长补短,明心悟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拜罢,与法门寺众僧共同进斋。
  斋毕,三藏辞别众僧,离开法门寺,继续西行。众僧目送三藏,看不见人影了方回寺。三藏出发时便是九月初三日,又行了半个月,已经到了深秋,路上彩叶缤纷,野果满枝。二位随行高僧也忍不住赏景,采果,一路并不寂寞。
  三人又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巩州各级官员出城列队迎接,当晚便在巩州过夜,第二天一大早便又出城西行。
  又行了两三日,来到河州卫。这里是大唐的山河边界。河州卫总兵也早听到了消息,带着官兵与本地僧众,列队迎接,三藏当晚便在当地寺庙住宿,斋毕与僧人讲法论道。
  第二天一大早,三藏用过斋饭,便出了河州卫,继续向西。自此前方再无大唐城镇。
  
热门推荐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