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长安之父子雄兵 / 第四章,长安事

第四章,长安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长安城,一座号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当世第一大城。
  时至今日,仍有后来人为它赞叹,为它称颂。
  因此,在它的怀抱下每日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演绎着各种各样的人生。
  现在距离李二同学登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各大世家,各大勋贵都开始夹起了尾巴,生怕一不小心惹毛了这位天可汗陛下。
  今日早朝,李渊似醒似睡的听着众位大臣的各种忧国忧民的慷慨激昂。
  突然觉得,好无趣。自己费尽力气当上了皇帝,还没怎么过几天安稳日子,就被自己的儿子威胁着要退位。
  现在名义上自己还是皇帝,可眼下有谁还把自己当成皇帝呢。听着他们在大殿之上,各种毫无营养的表演,真的有种拂袖而去的冲的。
  还是后宫的几位美人好啊,什么也不多说,啥也不多问,就是陪我开心。等会下了朝,我是该去谁那儿呢。
  正待老李思绪纷飞,想着要跟某位妃子一起策马奔腾的时候。他那个不省心的儿子,又开始了。
  “父皇,儿臣有本。”李二说完,不等老李搭话紧接着说道。
  “父皇,接玉门关守将王砚奏报,突厥吉利可汗麾下左贤王大军似有异动,欲有南下之心。”
  哎呦我去,突厥?!老李一听,猛然睁开眼睛,这是大事啊。突厥这个不省心的玩意,就不能过过安生日子啦。
  “哼,突厥吉利其心当诛!”
  李二一看,自己老爹反应那么大,稍微一愣,而后连忙道。
  “父皇,儿臣听闻之后亦是怒火冲冠。甚至有领军剿灭突厥之心!”
  李二话音刚落,就听得众位大臣个个义愤填膺,慷慨陈词,要吃突厥肉,喝突厥血之类的话。
  “众位卿家,有谁愿领大军,剿灭突厥?”老李可是个老油条了,你们说的那么激烈,那肯定都有本事,那你们倒是去啊。你要敢去,老子分分种给你个国公干都行啊。
  老李一说完,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正当老李开心的欣赏这一群戏子的时候,一个极其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陛下,微臣以为。现在不宜出兵。”只见尖下巴丹凤眼的长孙无忌窜了出来。
  “为何?突厥辱我甚多,为何不能出兵灭之?”
  “陛下,剿灭突厥实乃众臣之心愿。可怎奈国库空虚,根本不足以支撑大军征伐。”
  老李没辙了,没钱没粮真的很难受。算了,扔给儿子去干得了。
  “世民。”
  “儿臣在!”
  “朕的儿子里也唯有你,文武全才。此事交由你,想必不会出现差错。”说罢,老李向后一躺,闭上眼睛又神游天外了。
  可李二有点蒙了,这不对啊。老爹啊,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这,儿臣以为,大军确实不宜出动。但可以派出一支大军驻扎玉门关,威慑突厥人。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李二说完,望向老李,只见老李仍是闭着眼睛没有搭话。
  李二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儿臣以为,可排出五千玄甲军震慑玉门关。而这领军人选,儿臣以为一事不烦二主,玉门关守将,父皇亲封的清平县候王砚便可。”
  老李虽是闭着眼睛,可他的耳朵却一直在听。当李世民说到这,老李心中叹了一口气,哎也得亏是你赢了,要是你哥,估摸着碰见这事就废了。
  “嗯,你去办吧。”
  心中惆怅的老李并没有说太多,在他看来,这一切真的很无趣,很无趣。
  相对于老李的惆怅,王家的今年八十岁的王老爷子要快乐的多。
  长安城平安坊。
  朝廷给王砚新建的清平县候府就坐落在这里。平安坊真的是个好地方,这里居住的大多都是勋贵国公,侯爷几乎没有。但是王砚的入住填补了这一空白。
  自老李敕封王砚为县候,至今应有两月有于。两个月来,这座府邸从来都没有断过人。送礼的,拜见的一波接一波。
  作为王砚的父亲,王苏的祖父,自然是这世上最开心的人没有之一。又有什么比儿孙光宗耀祖更让人开心的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王砚自十六岁从军之后,回家的次数真的是屈指可数。上次回来貌似是将刚刚七岁的孙子接走的时候,这么一算,十年了吧。
  又听说孙子刚到玉门关的时候,生了大病,差点就没了,这个消息可差点就要了老爷子的命啊。得亏跟前还有个大儿子王台,还有两个孙子,要不然自己的生活似乎真的没有指望了。
  王台,王砚的大哥,王老爷子的长子。曾经也是府兵,可在征讨高句丽的时候负了伤,无奈退了下来。
  后来大唐初定,选拔人才,王台因为其学识,被皇帝陛下认命为吏部员外郎。自己的两个孙子也是个人才,一个进了国子监,一个去了左武卫。在诺大的长安城里,也算是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再加上次子受封县候,已经八十岁的老爷子真的很知足了。
  中午的太阳虽然不是很毒辣,倒也是热的扰人。王老太爷拄着拐杖,漫步在这诺大的县候府里遛弯。
  自从王砚封候以后,王老爷子便张罗着王台一家子搬了进来。
  王台自己也有府邸的,虽说不大,但好歹也是王台自己的。让他搬到弟弟的府上住,虽说于情于理并无过错,可是打心底还是有些不情愿的。
  但是无奈,王老爷子就是想去,不为其他就是觉得那边院子大,自己要去。
  其实王台心里明白,父亲是真的想弟弟了。
  十年了,这小子十年来连声招呼都没有打过。每当王台说起这个事,心里总是有火,可是老爷子却总是乐呵呵的说,不碍事,不碍事。我还能多过几年,边关需要他,大唐的百姓需要他。
  正当王台思绪纷飞的时候,管家王安飞快的走了过来,在王台耳边轻语了几句。
  王台听后脸色微微一变,示意王安退下。然后又看向自己的正在漫无目的遛弯的老爷子,暗暗的叹了口气。
  王台整了整衣衫,走到王老爷子面前,只听得王老爷子絮絮叨叨道。
  “不行啊,不行啊,这院子还是小了。让老二回来抓紧在城外换个大庄园。”
  王台不禁一阵无语,好吧,老小孩,老小孩说的就是他啊。
  “父亲的身子越发的硬朗了。”
  “嗨,都八十的人了,哪还有硬朗这一说,活一天啊都是赚的。”王老爷子显的特别开心说着。
  “父亲,琅琊王家……”
  王台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得王老爷子哼了一声。
  “不见!眼看着我们富贵了,到想着往前贴了。早干嘛去了,不见,当年带你们哥俩出了琅琊门,就没想着回去!”王老爷子的脾气突然间显得越发的暴躁。
  “父亲息怒!父亲息怒!孩子这就将他们赶出去。”王台连忙说道,八十岁的人了,气不得。
  “好好的心情都让你搅没了,回房睡觉!”说罢,老爷子甩开王台搀扶的手回了自己的小院。
  琅琊王氏,山东士族之一。王老爷子也是出身山东大士族琅琊王家的,可无奈却是庶出子。
  在一个号称士族世家的地方,庶出真的是个最大的缺点。
  王老爷子自小便饱读诗书,可怎奈士族内部的欺压与排斥,使得王老爷子终生与功名无望。他只得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两个儿子手中。可无奈,士族的底蕴永远是让人无法直视的。
  在饱受欺凌和压迫之后,王老爷子毅然决然的带着两个儿子,还有不堪压迫而死的发妻骨灰,流落他乡。并发誓,此生宁葬大海,不入祖坟!
  当王台入士,两个孙子光耀门楣之后,琅琊王氏便开始了招揽,先是以祭拜祖先为名,向老爷子下请帖。后是以逢年过节为由,请老爷子回琅琊故居。
  直至王砚封候,琅琊王氏从原来的招揽,变成了如今这般赤裸裸的攀附。士子大族的形象瞬间崩塌了,眼睁睁的变成了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这,是老爷子最不能接受的。
  王台还未走到府宅门口,远远便望见一个衣着鲜亮的人站在门口,与管家攀谈。不远处,一辆马车停在那里,马车后跟着大小箱的车辆不下六辆。
  门前那人一看,王台出来了,便要兴冲冲的跑向王台,行礼拜见。
  王台招了招手,示意他不用多礼。然后负起双手,问道。
  “不知琅琊王氏到我家何事?”
  那人一脸献媚的,恭敬的说道。
  “家主说,三老太爷刚刚搬了新家,想必吃用行不是太过方便,特派奴婢前来送些。”
  王台眯着眼看向那些车辆,心中却是冷笑。士族啊,这还有士族的脸面吗?
  “大爷,这是礼单,请您……。”那人的话还未说完,王台便打断道。
  “不必了,我父亲说了。琅琊王氏乃是大士族,大世家,我王家小门小户高攀不起,礼物就不必了,拉回去吧。”说罢,王台头也不回的拂袖而去,只留下面带微笑送客的管家王安,和一脸懵逼没有反应过来的琅琊王氏的下人。
  那个下人愣了一会,突然反应过来。
  “大爷刚刚说啥?”
  王安不由一笑,还真没见过这么缺心眼的货。
  “大爷说,好走,不送。”
  “啥意思?”那个下人依旧不明白的问道。
  王安白了他一眼,冷声道“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