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初中还剩六个月 / 第六章 落寞,还是得微笑

第六章 落寞,还是得微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晚上打电话给女儿,她有点犹豫:“我不太想去。到晚点再说吧。”
  晚上我在妈妈那儿,今天买了些食材,做披萨,弟弟刚刚买了个烤箱。九点半的时候,我到了她家附近,打电话给她,她说不过来了。
  我走过去,敲了敲门,她走过来应门。我说:“我来看看你。两个星期没看到你了。”
  桌上摊着她的作业,她奶奶坐在床上。另一张小床上铺着被褥,是爷爷睡的。自从去年底他们搬到那儿,转眼也一年多了。
  女儿站在我身边:“你又矮了。”我笑了,看着她:“你又长高了吧?”
  “没有。就一六五,你不要指望了。”
  “过线了吗?”
  “没有吧,好像过不了了。那根线是个迷。”
  我在家中的一个门框边画了两道线,一米六的,一米六五的,这两年多感觉她在不断长高,用尺子去比划一下,却总是过不了一六五那根线。她在初一的时候长高了很多,几乎每天都跟我说:“我觉得我又长高了。”然后往门框边一站,用直尺放头顶上量一下,没过线。好像很久以前就接近一六五,过了这么久还是一六五,个子却感觉还可以,算是有点高。我们不止一次地调侃那个用铅笔画的刻度:“这是世界第十大之迷。这门框是不是一直在长啊?”
  我看着她:“你下个星期去我那儿吗?”
  “还是不要了吧,不是还有两个星期就放假了嘛。”
  我的眼睛、鼻子都感觉到酸涩:“跟奶奶你乡下吗?”
  “去乡下冷的。”
  “那你去姑姑也冷的呀。”
  “总归是开开空调么。”
  乡下确实是没什么好去的,她也没有伙伴在那儿。奶奶是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一趟的,乡下种了些菜。两年前,她爷爷把乡下的房子修缮了一下,说以后他们就归那儿了。
  我问她奶奶:“上个星期你去乡下,她住姑姑家的?”
  奶奶说:“我陪着她在那儿的哇。”
  我拿起她的一本试卷看了看,其实也没什么要看,就是拿起看一直,是语文的参考资料。以前她拿着手机做摘抄,后来我叫她直接抄那些中考卷,阅读,作文,都是好文章。
  奶奶说:“在这里我们也不会教她,她自己做做。”
  我说:“她也不用教了哇,她自己会做的。”
  她在我这儿,也不是说真想教她什么,我一直崇尚向往的,就是那种和风细雨的,一句话就懂,一个眼神就领会的境界。小时候是这样,那时候,我还在她身边。六岁,我从那里走了出来。
  我也算是能坐下来看看书的,我看书,她写作业,有什么想说的,想交流的,就聊聊,多好。这种状态如果在小学一二三四年级,如果她那时暑假在我这儿,那时候会有很愉快的氛围。那时课业还不重,可以多陪着玩玩,陪着聊聊,陪着读读课外书。那时她还没有渐渐丢掉爱看书的习惯。
  我一直以来也算是陪伴着她的。双休日她一般也都会过来。可是,当初那几年的假期,她并不在我这儿。她跟着爷爷奶奶,住在他们原来的房子里,很好。假期中有时候会到乡下去。那时候的境遇,跟这几年,还是不一样的。
  到了这几年,爷爷也要出去干活了,在这把年纪,在闲了十几年的老年,要出去干活。我在去年还是前年看到他的?晒得很黑,头发花白,有点乱。他以前是什么样的?穿着衬衫,脸上是白净的,头发是整齐的。他是一个爱整洁的人。如今再见他,已是这副光景。我那天当即眼睛就有点泪花。我是心酸他,还是心酸人到老年的这份辛苦?
  我看了看日历:“你下个星期也不来?也就两个星期了,第三个星期就考试了。寒假来我这里吗?”
  “来的呀。”
  我准备出门,奶奶在后边开口了:“她这几天感冒了,把我们都得感冒了。”
  女儿马上来了一句:“我是为你好,不去你那儿是怕过着你。”
  我笑着看她:“也许我今天跟你说说话已经被过到了。”我推了门,又问:“有什么要我带给你的吗?”
  “也没有什么吧?把数学试卷带过来吧。”
  “这两天给你带过来?下个星期吧,你这几天也来不及做。把错题词订下订正,前面的题目多复习复习。”
  我不可叮嘱太多,一两句就好。
  不在我身边,我是有点落寞,可是我不能强逼着她过来。她作业总是会完成的,不会拖欠。在哪里写作业都是写。
  她不过来,我相信有她的理由。期末作业量大,在我这儿也就赶个作业。
  即使她有怕我叫她起床,怕我去看看她作业本的心理,我也能理解。期末,不用我跟她讲什么目标,任务,紧迫,她自有老师和作业给她的紧张感。即使她想逃避,作业也占据了她除睡觉吃饭上厕所之外的所有时间。即使也做不了高效劳动,她至少也会把那些作业即便是马马虎虎也至少会去完成。即使她不想面对我,我也愿意给她这两个星期的缓冲时间。两个星期,脱胎换骨也不现实。
  不如放手,尽管我很落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