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1987我不知你会降临这个世界 / 第三章 逆旅

第三章 逆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生于一九八七年,和每一个平凡的八零后一样,我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顺利的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孩,一个忧郁的、干净的、话不太多的,在人群中安安静静的特别存在。我们的爱情从一场大雪里的跨年夜开始,在一个深夜里的电话聊天中结束。大学毕业后我接着读了研究生,他去了外地工作。研究生一晃又是三年,时间过的太快,竟发现自己已不知不觉二十四岁了。曾经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大都已经结婚生子,居家过日子活的安稳富足。我好像一直在前行,虽从未停步,也因此一无所得。
  站在二十四岁的年轮上,我看着身边的同学们,一个个忙碌的找工作,我想他们都这么忙,我要干什么呢?研究生的日子很快就会结束,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出路,可我的出路在哪呢?学校好像是我们青春的最后一道屏障,离开了这个结界,我们就要独自在这个世界上打拼了。我做好准备了吗?我能够承受人生那些未知的考验吗?我不想,我不能,我不愿,我为什么要把自己这个脆弱的生命仍到社会的大潮里去翻滚呢?我不能还留在这里吗?我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不要长大?二〇一一年九月的一天,我做了个改变人生的决定,考博士!没来得及告诉爸妈,我就拨通了导师的电话。
  “李老师,我想考博士。”
  “行啊!”
  “考您的行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只听导师说到,“这样,我今年刚评上博导,第一年还没有名额。”
  我的心凉了,答道,“哦!”
  “明年毕业不准备工作吗?”导师问到。
  “还没有想好毕业后干什么。研究生这三年过的很快,就要毕业了。”
  “其实硕士的学历足够工作用了。”
  “是。”
  “如果你明年考的话,我有名额。”
  “可是我明年6月就要毕业了。如果明年再考,后年才能入学,中间就耽误了一年。”
  “嗯。”
  “我考法理学别的老师的博士可以吗?”
  “考谁的?”
  “林老师可以吗?”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几秒钟,导师问到,为什么想考林老师呢?”
  “过去一年多一直在参加林老师的读书会,对法政治学接触了一些,自己阅读了很多书籍,也做过读书报告,我想考博士的话,好好准备应该不难。”
  “考林老师的博士,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就业的问题?”
  “没有。”
  “我不反对你读林老师的博士,但是你自己要首先想好。如果你跟着林老师,将来的研究方向就要转到法政治学,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有成熟的、思辨的思考,你觉得这方面的条件你具备吗?”
  “林老师也曾经说过我不适合搞学术。”
  “为什么?”
  “他说我想问题看事情都太主观了,搞学术研究必须有一种客观的精神,把什么东西都当作研究对象来看,而不要把自己带入太多。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就没有说服力,只能说服自己。”
  “你觉得呢?林老师对你的评价中肯吗?”
  “也许现在我的思想还不足够的成熟,可是人总是会成长,我现在只有二十四岁,谁知道我二十五岁、二十六岁、二十七岁是什么样呢?你不能用我今天的主观、不成熟来否定我明天的成长,因为谁也不能对另一个人的未来轻易下结论。”
  “徐臻,一个人一生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一件事已经很不容易了。你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转到了法学,并且研究的方向是法律职业这个有关法律伦理的方面,按说跨度已经很大了。如今你准备考博士,还要转到法政治学,这又是一个交叉学科,显然,你在法学和政治学两方面都没有足够充实的积累。做学术,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在一个方面进行刻苦的钻研,是很难做出点成就的。如果你真的要读博士,你首先要转变的一个思想就是,做学术首先需要的就是专心,而不是新鲜。如果你的满足是从新鲜里得到的,那我认为你现阶段并不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精神状态。如果有一天,你可以从专心做一件事情上的到满足,那么,那时候你可以考虑读博士。”
  “哦!”我答道,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那我再想想。谢谢李老师。”
  我的心情有点差。林老师和李老师都说我不适合读博士,为什么呢?难道就是因为我的主观,我的幼稚,我就不具备读博士的资格了吗?为什么成年人总是用他们固化的价值观来评判我们这些心怀梦想的人?为什么他们要这样打磨我的信心呢?
  九月的上海,傍晚的天空有点灰。回到宿舍,空空如也。打开客厅的灯,卧室都黑着,室友们找工作都还一个没回。在宿舍呆坐着也挺无趣,索性把灯一关,去图书馆看书去。
  图书馆坐落在湖边,红墙灰瓦的小楼映在安澜的湖面,那气息又宁静又淡然。走上四楼的法学阅览区,就听见有人在身后叫我。
  “学姐。”
  “邓云?”
  “学姐你怎么在这?”
  “我来图书馆转转。”
  “你不是今年要毕业了吗?工作找的怎么样?”
  “还没开始找工作,准备读博士。”
  “这个好。”
  导师还没有找好,没什么好的。
  “李老师刚晋升博导,你考李老师的啊!”
  “李老师说他今年博导第一年,没有名额。”
  “噢!这样。那你有没有考虑别的老师呢?”
  “我问李老师了,考林老师的行不行?”
  “李老师怎么说?”
  李老师说,“嗯……,建议我在学术研究上要专心,不能够只凭新鲜。”
  “这话怎么说?”邓云问,“专心和新鲜和考谁的博士有什么关系?”
  “李老师建议我从硕士到博士,研究方向不变最好。如果非要改变,也建议我去学知识产权发,毕竟可以结合我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学历背景。可你知道,我对知识产权法没有太多的研究兴趣。部门法学,研究具体案例的,都没有太大兴趣。”
  “师姐喜欢看些抽象的、理论的书。”
  “差不多。”
  “那师姐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能考李老师的最好了,硕士博士连着读下来!可是李老师今年没名额。李老师说我明年可以考他的博士,可我不想耽误一年。林老师那我也很想考,可是李老师好像不是太支持。”
  “师姐不考虑工作吗?”
  “还没想好工作干什么?我暂时还不想上班。”
  “当年你考研转专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难道不是想毕业后当个法官,或者律师吗?”
  “考研的时候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就想先考上再说。另外,印象里学法律的人都很客观,说话都很有逻辑,不像我天马行空,想到哪是哪,我就想也许读完了,我就会理性一些,客观一些。可学了三年,也没有学到法律的精髓,快毕业了,不知道想干什么,不知道能干什么,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失败!”
  “也不能这么说。我倒是觉得师姐很nice,这也是一种风格。邓云看着我,说到,想那么多干嘛!自己开心就好。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活法,我们只要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就行了。”
  “嗯。”
  “我想老师们的建议,也都是因为他们从学术圈里摸爬滚打出来,知道其中的不易,知道其中的艰辛,所以先把这些和你讲讲,也是为你好。老一辈做研究的都比较专注,你看他们的履历,都是在一个方向上深耕,直到有成果出来,才稍微可以获得大家一点点的认可。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是的。”
  “但是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三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有很多新的领域需要人去研究去探索,而进行这些新领域的研究,一个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往往需要交叉学科的支撑。就比如海洋法吧,长期以来关注的人少,学的人也少,现在要建设海洋强国,就发现这方面的人才远远不够。”
  “说的是。”我点点头,问道,“你最近在忙什么?”
  “我在海洋法政研究中心帮忙。”
  “噢!怪不得你刚才说海洋法,是傅老师那吗?”
  “你认识傅老师?”
  “他上学期刚给我们上过一个学期的国际海洋法。”
  “傅老师刚来南大,责任重、任务多,咱们学校在船舶设计和水下工程方面基础很好,文科这方面弱些。傅老师来南大,正好填补了这一块的空白。”
  “那正好强强结合。”
  “可是光靠傅老师一个人也不够啊。再说老师都快六十了,每天还世界各地奔波,经常给我们写邮件都是夜里一二点,为什么,因为白天时间不够用,只能夜里加班。”
  “这么辛苦吗?”
  “是啊,现在海洋法政中心除了傅老师,还有研究海商法的赵老师,研究海洋环境法的王老师,赵老师和王老师在南大很多年了,学生也多。傅老师刚来南大还没有一年,知道他的学生不多,再一个大家可能也觉得学海洋法不实用,没什么人读他的硕士、博士,所以现在很多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在干。实在忙不过来,季老师就把我拨给傅老师用了。师姐,你要不要考虑读傅老师的博士?这边是真的急缺人。”
  “可我对海洋法不太懂。就上学期上过傅老师的课。”
  “这就够了。我还没有上过海洋法的课程呢,也是边学边干。”
  “海洋法到底研究些什么呢?”
  “你不是上学期刚上了一学期的课?你应该知道啊!”
  “我一学期听下来,觉得海洋法主要是用来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海洋争端的。”
  “对啊!这就是海洋法要研究的。你看我们中国,向西、向北都是陆封国家,向东被三条岛链封锁,只有向南有一片开阔的海域,我们中国的海洋地理是相对不利的。可这片唯一的南中国海还经常冲突不断,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公布了南海石油储量,就成了人人眼馋的大肥肉,如果我们学界不能承担起责任,在国际舞台上为保卫我们国家的权利发声,我们就是失职。”
  “我觉得你对学习海洋法的意义认识的很深刻了。”
  “没办法,天天跟着傅老师,耳濡目染,我也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
  “那你在研究中心主要帮忙什么工作?”
  “傅老师那儿有一本《中华海洋法学评论》,半年刊,中英对照,我做些编辑工作。”
  “噢。”
  “师姐,我跟你说,考海洋法的博士真的不错。傅老师总是和我们讲,作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年轻学子就应该投身于海洋法政的研究队伍中,不要过度重视短暂的就业需求,要能放眼全人生的意义,投身国家民族的海洋事业。”
  “嗯嗯。我点点头,你的话让我觉得学这个专业莫名的光荣。”
  “光荣不光荣不知道,你现在要觉得问题不是考博士吗?既然李老师和林老师的都考不了,你就来考傅老师的,我觉得这是个机会,走上了这条路,你不会后悔。”
  “其实我对傅老师的印象还是蛮好的。很有派头,第一次让我觉得非常有派头的老师。上学期放完寒假来学校,第一堂国际海洋法,傅老师穿着一件黑色毛呢大衣,带着一个鸭舌帽,手里还握着一根手杖,一米八几的个子,派头十足,说话、气质都有外交官的风范。后来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发现傅老师很严厉,特别反感学生上课说小话,只要有同学在下面说小话,他就停下来不讲了,直到教室变得安静。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对学生不留情面,上学期让三个人挂科了。”
  “因为傅老师有真才实学,所以才对学生要求也高。严师出高徒,你如果读了傅老师的博士,一定会在学术上有很大的进步。再说傅老师那现在真的缺人,你来了也是给傅老师帮忙。”
  “我再想想。我和傅老师不太熟。再一个,我读海洋法研究什么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我也不太懂啊!”
  “纯粹的国家海洋法研究不用太多去考虑政策层面的权衡,那是外交官们要考虑的事情。作为一个海洋法的研究学者,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海洋划界问题上的争议提出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至于国家层面认为我们的建议可不可行,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要做好基础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现在研究中心有很多个课题,你考上之后可以问老师的意见,看他怎么建议。师姐,我觉得机会难得,你别犹豫了,就报考傅老师的博士。真的,机会难得。”
  “我再想想。还要问问李老师的意见。”
  “也行!不过我想李老师肯定不会不同意的。现在海洋法是大热门,国内的法学院都在加强这么面研究,咱们学院也是举全院之力要把这个专业做强。再有,国内做这方面研究的人少,傅老师在学界也算誉满全球了,你读他的博士,将来也算师出名门,根本不用操心找工作的事情。”
  看着师弟说的这么神采飞扬,我原本低落迷茫的情绪有了些许好转,“谢谢你,师弟!”
  “谢我什么?我还没帮你和傅老师搭上线呢!等我办成了再谢我。”
  “等等,我还没决定要不要考傅老师的博士。”
  “别犹豫了,师姐。就这么说定了。我回去和老师推荐。联系好了,你到老师的研究室去拜访他。正好,傅老师那今年还没有人来排队,我帮你预约第一个。”
  “我……”还吞吞犹豫着,邓云一把拍了拍我的肩膀,“师姐,啥也别想了,回去等我邮件!一定帮你联系好!”。
  “喂……”
  “我先走了!”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