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仙眼佛心 / 第十章

第十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秦昊略作陈思后回答道:“老师,这应该是肝病的表现。您也不要慌,先去附属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者肝胆外科挂个号看看,他们一定有办法治好的。”
  坐在医馆门前的刘老恰好目睹了这通电话的全过程,他的内心受到了8.0级的震撼。好一会儿都无法平静下来。
  秦昊放下电话转身跑出来,才发现刘老正在用班主任看到全校第一名的眼神上下打量、审视着自己。
  秦昊用手摸摸自己的脸,啥也没摸到,“您看啥呢?”
  刘老向前两步,一把抓住秦昊的胳膊。
  “小伙子,你父亲是怎么仅仅通过望诊确认我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事儿我先不问。你得先告诉我,仅靠隔着电话听听声音就能知道人家得了肝病,你是怎么做到的?”
  秦昊风轻云淡地拿开刘老抓在自己胳膊上的手,侧过身来双手扶住老人家。
  “我们周老师平日里虽然是雷厉风行的性子,做事情那也是井井有条的。
  可是刚才我听她讲话,声音重浊高亢,而且思维还缺乏条理、烦躁多言。说话间呼吸急促而气息孱弱,闷闷不乐中还带着哭腔。
  我爷爷跟我说过,这属于土失其木而不能通达,病机在肝,是元气大伤的症候。后来我问了一下,还真的有胸胁、少腹胀痛不适,纳食不化,巩膜黄染……”
  刘老再次瞪大双眼仔细端详起这个圆头胖脸、身形肥硕的小伙子,可谓体态七分猪八戒,神情三分弥勒佛。
  这一套不疾不徐的侃侃而谈再次让刘老的思维飘摇到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这样的谈吐,这样的神采的确似曾相识。
  听音诊病,上一次这样的场景应该是解放之前,刘老在京城向名医萧龙友求教时见到过。那时候的中医曾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高明和美妙。
  转眼之间一个甲子倥偬而过,不知不觉间刘老已经从青衿之岁走到了白首之年。
  后来现代医学被传教士们传入了中国,中医也因为它的原始性和幼稚性而日渐式微。而有些不入流的中医却想尽办法把中医搞得越来越玄乎,总想以故弄玄虚来对抗其衰落的危局。
  这样更是弄巧成拙,从民国开始,便有很多鼎鼎大名的人物开始抨击中医。以国父中山先生为首的这些人对中医的态度都是非常负面的,竟然形成了一脉思潮。
  尤其是文豪鲁迅对中医的攻击更是毫不留情,他甚至说:“中医就是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中医经常给人开一些根本就找不到的药引子。郎中给他父亲的药方药引子竟然是原配的蟋蟀,就是第一次结婚的蟋蟀,这简直荒唐至极。
  还有《红楼梦》里薛宝钗吃过的“冷香丸”,其中四味药,同年生的白牡丹、百合花、白芙蓉和白梅花的花蕊,药引子是同年小雨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和小雪节令的雪。
  找到这四味药已经是非常困难了,如果在同一年小雨那天没有下雨,小雪那天没有下雪都不行。可见这种故弄玄虚,表达出了曹雪芹对于中医多么冷的讽刺。
  上世纪50年代之后,中医的专家学者花费了巨大心力将《黄帝内经》取精华去糟粕改编成《中医学基础》;一些大城市还投入巨资专门建立了中医药大学和中医学院面向全国培养中医药人才;在一些中医药科研院所里几代人竭尽全力试图将中医学从经验科学改造成实验科学。
  而在此数十年之中,中医一直在竭尽全力地向科学靠拢。越靠拢越显出中医的荒诞,甚至还出现了“中西医结合”这样神奇的专业。
  而像秦氏父子这样一望而即知、隔着电话线也可以下诊断的老派中医,刘老一直没有机会再次得见。
  又过了好一阵子,刘老的思绪才从历史的长河之中再次遨游回来。看向秦昊的眼神也从考官看优等考生的探究变成岳母看上门女婿的慈祥。
  但是刘老只是不停地用眼睛端详,不停地在回忆里神游,却并不再说话。
  只是在临走的时候对秦镜人扔下一句:“我要努力活到九十岁,我想亲眼看到你家儿子振兴中医!”
  秦昊陪同父亲一起送走了刘老的中巴车。在转身的一刹那,秦镜人的脸色由满脸堆笑变成了面沉似水。
  二十多年来,秦昊对父亲的这种表情变化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每次这样的表情变化都意味着秦昊一定会挨打或者挨骂。
  不用问,今天周老师打来电话兴师问罪,自己终于又有把柄被父亲揪住了。不说一个过来过去,今天是没完的。
  秦镜人行医多年,待人和善。凡是到同泰医馆求医的病人,无论轻症还是重病,无论好惹还是难缠,无论贫穷还是富贵,秦镜人都会笑脸相迎,以礼相待。
  即便是沉疴难去、心烦气躁的病人,只要看到秦大夫的笑容都会觉得自己身上的不舒服减掉了三分;亦或是存心找茬的地痞流氓,只要来过一趟同泰医馆也会马上决定改邪归正,一心向善。
  十里八乡,凡是有人提起秦大夫,都会不约而同的竖起大拇哥:“多好脾气的一个人啊!”
  但是就是这么好脾气的秦镜人大夫,在自己儿子的心目中却是另一种形象。对秦昊而言,父亲的好脾气仿佛只对外人适用。
  性格懦弱的母亲加上自己兄妹两个一直以来生活在父亲的高压统治之下,他们但凡做出了事情不遂父亲的心意,立刻就能领教到严厉的家法和语言的暴力。
  有时候父亲甚至会莫名其妙的对自己大发雷霆,秦昊那肥胖的身体和肥厚的心肌遭受完父亲几轮的伤害之后仍然不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过了好久才偶然知道,原来父亲只是在病人那里积攒的负面情绪太多了,需要找一个撒气桶宣泄一下。
  就这样二十多年下来,造就了神经大条、皮糙肉厚的秦昊,也造成了互相看着不顺眼的父子关系。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秦镜人之所以能在家里趾高气昂地打孩子、骂老婆,这得先从钱上说起。
  秦昊的母亲杜兰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家庭主妇,没有接受过像样的教育,也没有经营生意的才能。自从嫁到秦家,就开始了一门心思相夫教子,侍奉公婆的生活。
  秦昊的奶奶在旧社会是官家小姐,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道理一拿一个准,并不是好说话的老太太。
  而杜香兰就是靠着一味地逆来顺受赢得了家庭和睦,到最后婆媳的感情竟然远远超越了秦奶奶和秦家姑姑的母女之情。
  这样淳朴善良的女人,如果放在封建社会绝对是最受推崇的贤妻良母,本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但是秦镜人却仗着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剥夺了妻子的话语权。动不动就对儿女上家法,妻子要是站出来劝解就会马上引火烧身。
  在秦昊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过一个关于赵匡胤的故事:话说宋太祖赵匡胤年轻时落难,有一回饥饿难忍,到一个乡间的饭馆讨了一碗南瓜汤喝。喝完南瓜汤结账,老板要价只有一分钱。可是赵匡胤把全身的口袋掏了个干净,竟然愣是连一分钱都找不出来。于是仰天长叹“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大家也许在类似于《读者文摘》之类的杂志上翻到过这个故事,虽然版本不同,但是意思大体一样:即便是天大的英雄,在落难的时候也可能被一分钱这样的小问题难住。意思跟虎落平阳、龙陷浅滩相近。
  但是这个故事在秦镜人的嘴里却被解读成了“挣钱不容易”的意思。每当秦昊或者母亲伸手向父亲要钱的时候,无论花钱的理由正当与否,这个故事必然是保留节目,几乎成了掏腰包时的口头禅。
  而每次毫无缘由地拿儿子撒完气之后,秦镜人也总会提一句:你也别嫌受气,我开医馆这么多年哪天不受病人气?我就是靠挣这些受气的钱才把你拉扯大,才有能力供你们上学。别忘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秦昊自从上了小学就开始不断的琢磨一件事情,而且一直无法理解:如果英雄们总是反复被一分钱难倒,那么这样的英雄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如果一分钱的威力有这么大,那么被写进课本的主人公怎么全都是大英雄而不是大富翁呢?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简直成了秦昊心目中让天下子女听了最窝心的一句话。
  就是为了不再听这句话,秦昊上大学后学习格外的刻苦,年年成绩第一,几乎把汉州医科大提供的各种奖学金能拿的都拿了。也是靠着这些名目繁多的奖学金,秦昊再也没有伸手朝父亲要过钱。
  看着秦镜人略带阴郁的眼神,秦昊浑身不自在。“爸爸,虽然学校处分了我,但是这件事情我真的没有做错什么。”。
  秦镜人却并没有接话茬:“儿子,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给我记住,我们是扁鹊的后人!”
  父亲这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句话,让秦昊一时反应不过来:“可是扁鹊叫秦越人,您叫秦镜人。如果我们真的是扁鹊的后人,您取的这个名字怎么能和祖宗论兄弟呢?”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