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东汉旧事 / 立威

立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未央宫前殿。
  王莽端坐中央,表情有点严肃,堂下官员一个个低着头,大气不敢喘,按王莽的习性,他们被火急火燎地召集过来,准没什么好事。
  如今坐在朝堂上的,哪个不是火眼金睛的老狐狸。他们早已从王莽的脸色中早已读到了非比寻常的信息。
  “看来今天有人要倒霉了!”众臣心中纷纷猜测。
  王莽的视线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的扫了一遍,心中早已开骂,脸上却没有丝毫波澜:“都是一群没用的饭桶,难怪朕的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不得其效了。”
  他早就想要借题发挥,对内树信,也便于他继续推行他的改革主张,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这坐在他面前的可都是一个个老狐狸,可没那么容易露出尾巴来。
  他终于打定主意,于是清咳一声,随着他的清咳,臣子们竖起了脖子,等待主子的拎讯。
  “更始将军何在?”王莽厉声喝道,他这一喝可把在座的臣子们下了一跳,很多人露出了不解的神色,按说更始将军甄丰可是王莽嫡系的嫡系啊,平时王莽对他都是和颜悦色,怎么也不应该用这种语气啊。
  “这可不合常理啊,待会儿我得管住我的嘴。”众臣纷纷这样想。
  “臣...臣...在。”从右侧颤颤巍巍地走出来一个老头,老头整个身子都是颤抖的,他几度踉跄地走到大殿中央跪了下来。
  “哼,你真是生了个好儿子!”王莽的语气里充满了冰冷。
  “臣...臣教子无方,万望陛下恕罪啊,臣已令家丁家将们四处寻找逆子,一旦将其擒获,定献给陛下,听凭陛下发落啊!”甄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匍匐在地上。
  甄丰的话总算让人明白过来,甄老头的儿子惹事了,而且惹到了当今天子的头上。他们纷纷盘算着下了朝要好好约束家里的二世祖,免得撞到火山口里。
  “哼,什么四处寻找,朕看汝是不愿意将甄寻交出吧。”
  “陛下,陛下,臣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啊!”甄丰磕头如捣蒜,额头已经开始泛红。
  王莽显然是要杀鸡儆猴,所以他冰冷地扫视了一下朝堂,喝道:“朕曾经下了诏令,符谶之说不可流传,皆以五威将军颁之为准,可甄寻大逆不道,竟敢以谶纬之说哄骗朕,谶曰‘故汉氏平帝后,应为寻妻’,黄皇室主何等身份,天下之母,岂是尔等可贪之人。”
  王莽越说越气,他想起之前同样是甄丰之前拿着假的谶语,说什么新朝要分两伯,甄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他王莽还信以为真,慨然应允。没想到是这小子包藏祸心,在打他女儿黄皇室主的主意。
  从来只有他王莽算计别人,哪轮得到别人来算计他,而且最近改制受阻,有损于他的权威,所以他也需要找些借口来进行内部整顿,让这些下面的老狐狸看看,他王莽的雷霆之怒。
  “陛下...陛下...臣真不知,真不知啊,呜呜呜...”甄丰老泪纵横,他现在恨不得把那个逆子给千刀万剐了,让他老来还要在朝堂下受此屈辱。
  他向内侍使了个眼色,内侍会意,将王莽早已拟好的处理意见宣布道:“着,更始将军一日内将甄寻献上,若藏匿不交,罪同欺君,谶语之事,必有同党,同党必究,绝不宽宥!”
  内侍宣读完王莽的口谕,王莽又扫了一眼朝堂,无一人敢与其对视,心知昔日的同僚,今日的臣属都已吓得大气不敢出,便志得意满的拂袖而去。
  甄丰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未央宫,走回自己府邸的。
  他一回府邸,他的夫人,家佬和其他子女便纷纷围了上来,一个个脸露畏惧焦急之色:“老爷,寻儿到底犯什么事了,陛下为何要拿他啊?”
  甄丰缓缓地看了一圈他府里的老老少少,又想到甄寻惹下的事,顿时怒从中来:“尔等要知道那个逆子身在何处,定要拿他见官,否则我甄家将有灭顶之灾啊!”
  “嘶!”众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原本以为以甄家的权势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老爷,那...那该怎么办哪?”甄夫人已经慌了。
  “还能怎么办?都愣在这里干什么,都给我去找,去找。”
  在甄丰的怒吼声中甄府上下马上动员起来了。一时之间,甄府弄得鸡飞狗跳。
  而甄丰回到自己的书房,左思右想,终于明白王莽大动肝火的目的。他无非是要找个人来树信,无非是要让臣子明白,君是君,臣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王莽,你不是要拿我父子开刀么?你不是要杀鸡儆猴么?来吧,老夫给你,老夫给你。”
  甄丰冷笑几声,终于将在手中转了大半个时辰的毒药瓶拧开,一仰而尽。
  “哈哈,就让老夫做这大新朝的第一个祭品吧!哈哈!”
  这个时候,前来搜捕甄寻的朝使带着甄家人破门而入,甄家人一看甄丰的模样,哪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扑到了甄丰身旁,哭喊道:“老爷啊,老爷,您怎么能丢下我们啊?”
  可惜甄丰已经气绝身亡,再也听不到别人的呼喊了。
  王莽接到甄丰服毒自尽的奏报,面上古井无波,因为这个后果他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他悠然说道:“继续通缉甄寻,究查党羽。”
  “是,陛下!”
  长安城内气氛一时紧张了起来,到处可见搜罗的朝使,很快,国师刘歆的儿子刘棻,刘泳,刘歆的门人骑都尉丁隆,大司空王邑的弟弟左将军王奇都被抓入狱中,原因是这帮人都是甄寻的好友,有窝藏钦犯或者同谋的嫌疑。
  任凭审官如何诱供,他们自然是不能承认的。谁都明白这一次王莽摆明了是要整倒一帮人,谁说话谁就得脱层皮,只有管住自己的嘴才行。
  甄寻逃到华山藏了一段日子,实在耐不住寂寞,便出山打探风声,没想到刚一出现,就被差役逮了个正着。到了狱中,甄寻只能老老实实地认罪,而且说明跟其他人无关,他还指望着兄弟们救他呢,再者这事本来就跟其他二代们没什么关系。
  但这可不是审案官员想要的结果,皇上搞这个案子的目的连三岁小孩都看得明白,就是要多牵连一些人,做成铁案,让别人畏惧君威。所以审案官也是实在没办法,只能对刘棻等人严刑伺候,这些平时鼻孔朝天的官二代们哪受得了皮肉之苦,很快就招供了。而且刘棻这一招供,还牵连了他的老师杨雄,杨雄此人,虽然没什么铮骨,可也是个鼎鼎大名的个大文学家,他能被经文学家刘歆请去做儿子的老师,可见才学不凡。杨雄那时都七十多岁了,得知自己被学生牵连进一桩莫名其妙的案子,而且还要传唤进官府中问话。顿感颜面尽失,一时气急干脆从阁楼跳下,结果摔得半死不活。想拿他做文章的官吏只能作罢。
  供词很快呈到了王莽的龙案上,王莽看着那一串的名字,皱了会眉头,还是坚定的勾决了。
  “为了新朝的改革大局,还是得让世人见见血才行。”王莽心中念道。
  于是,甄寻,刘棻等皆被处死。
  而就在刘棻被杀那一刻起,王莽改制的坚定支持者,国师刘歆的心中深深地扎进了一根刺。
  这根刺,在等着有朝一日,刺出的日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