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历史很好看 / 第五章 四战之地

第五章 四战之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对于朱温来说,虽然后来李克用确实称得上自己的一生之敌,但至少眼下还没工夫去对付他。
  因为汴梁与太原相隔千里,中间还隔着许多势力。而且,此时朱温所拥有的地盘,是传说中的“四战之地”。
  玩过“三国志”或者“三国群英传”游戏的同学一定知道,如果开局选择四角的势力,比如公孙渊、马腾,只需要集中精力应付一个方向的敌人就够了;而如果开局选择中原势力,那么四面八方都有可能出现敌军。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现实中的群雄逐鹿。围棋中有一句术语,叫做“金角银边草肚皮”。处在“棋盘”中央的势力,四面都是敌人,因此四面都要部署防御,占用的兵力更多、防守的压力更重。
  更危险的是,在这种地方很容易陷入两线甚至三、四线作战的境地,凶险万分。
  【魏国的失败】
  一千两百年前,朱温脚下的土地,属于战国七雄的魏国。七雄之中,地处中央的魏国是最先强盛起来的。魏文侯励精图治,经过李悝(kuī)变法,魏国国库充裕、人才辈出。凭借吴起打造的、当时天下最精锐的重装步兵——魏武卒,魏国拳打秦楚敬老院、脚踢齐赵幼儿园,是当之无愧的一时之霸。但是没过多久,四战之地的劣势就暴露出来。西面的秦国和东面的齐国开始崛起,在东西两面夹击之下,魏国迅速衰落,最终灭亡。
  从根本上说,魏国的失败,败在不懂纵横术。在强敌环伺之下,任你再强,也无法同时向四周扩张。唯有远交近攻、迭相吞并,才能发展壮大自己。***说的话就非常有道理:“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可是这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一千年前,秦国做到了。
  一千年后,朱温做到了。
  公元884年的朱温,在诸侯中不仅毫不起眼,而且相当弱小。他的兵马在诸侯中并不算多,小小的汴州又毫无战略纵深可言,易攻难守。相比战国的一时霸主魏国,朱温面临的局面更困难。
  为了摆脱这个困难的局面,朱温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朱温非常重视人才。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一句台词: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我对这句话是很有意见的。因为在九世纪,最珍贵的也是人才。
  经过考证,我发现朱温应该没看过《天下无贼》,可是他也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为了吸引人才,朱温提出了一个曹操当年提出过的口号:唯才是举。
  你可能会说,唐朝不是已经有了科举,为什么还需要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呢?
  从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再到唐朝,科举制度确实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看着新科举子成群结队踏进宫门,曾经喜不自禁,得意洋洋地说:“天底下的人才,都到我碗里来了!(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
  但是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这句话是要打折扣的。
  虽然唐代科举的制度已经相当完整,可是缺陷非常严重。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问题。
  【失败的科举】
  第一个问题,是公平。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卷不糊名(匿名处理),更没有后来的誊录制度(考生的考卷由专职机构负责抄录,然后统一送交考官批改),试卷作者是谁,考官一目了然。
  《太平广记》中有一个小故事:贞元七年科举主考官是杜黄裳。他听说今年有个叫尹极的考生,非常有才华,就秘密访问尹极。杜黄裳告诉尹极,自己就是今科主考官,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让尹极推荐其他优秀才子。
  于是,尹极和被他推荐的这些人还没考试,就已注定金榜题名,其中尹极更是提前内定了状元,所谓的考试不过就是形式罢了。
  杜黄裳和尹极的故事当时是被引为美谈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问题。
  一项制度一旦有了口子,也就有了钻这个口子的人。无论最初开这个口子的初衷有多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渐渐与之背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道理被历史一次又一次地演绎。
  有了第一个尹极,就会有人希望成为下一个尹极。有人希望成为下一个尹极,就会有人开始寻找下一个杜黄裳。
  于是,唐朝出现了一个极为盛行的现象——“行卷”。
  所谓“行卷”,就是指举子们在应试之前,把自己的诗文送给当时的社会名流,并通过各种关系把风吹到主考官那里。在今天看来,这种风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代的文化繁荣,但是对当时人而言,更多的是加重了腐败和阶层固化,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
  这个问题,直到后来宋真宗时期开始执行“糊名誊录”的政策,才得到解决。关于这点,我们以后讲到宋真宗时还会介绍。
  第二个问题,是唐代科举的性质扭曲——与其说它是一个人才选拔工具,不如说是一个统治工具。
  在唐代,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在官员中的占比有限。我做过统计,唐代通过科举录取的进士,平均每年二十余人。而唐代每年新增的官吏缺口是多少呢?大约两千人。
  这么巨大的缺口,总要填满的。所以除了科举,官员选拔的途径还有很多。那么假如你生活在唐代,想要报效朝廷、为官入仕,有什么办法呢?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翻翻户口,看看你们家是不是传说中的世家大族。如果祖上有人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根据你爹或者你爷爷或者你太爷爷的官衔得到官职,称为“资荫”。当然,具体的资荫规定还有很多,比如“三品荫曾孙”、“五品荫孙”等等,这里就不多展开,大家明白资荫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了。
  如果你们家祖上没有显赫之人,那也没关系,你还有另一条路:拼脸。如果你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或者有一个漂亮的姐妹,甚至有一个漂亮的妈(我不是开玩笑),被皇家人看上选去做了妃子,那么你也可以跟着飞黄腾达了。
  假如很不幸,你们家基因不好、长得都很丑,那也先别着急。你还有一条路:参军。唐朝中期以后战乱不断,刷战功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只要你表现勇敢,能在战场上砍几个人头回来,就能够得到提拔的机会。多砍几次,你就能靠功勋当上军官了。当然,这一切还要基于一个前提:你自己的脑袋得保住。命都没了,还拿什么当官呢?而且,在唐代想要申请烈士待遇,一般的小兵基本是别指望了。
  如果你运气实在太差,拼爹、拼脸、拼体力,一样都不行,又不想入宫当宦官,那就只好乖乖地选择最后一条路了——科举。
  相比于明清统治者真正把科举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主要工具,唐朝的科举考试,只是一个制约门阀(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制约关陇集团)的手段,甚至许多底层平民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正因为如此,唐朝没有形成后来明清时期的庞大文官阶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唐朝藩镇问题。
  它看似提供了一种打破阶级禁锢的通道,实际上更多地是对天下知识分子的一种安抚:
  少侠落榜了?不要灰心,下次,下次一定可以的!
  又落榜了?没事没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嘛!
  哟,大爷您又赶考来着?快请快请,拐杖这边放,小心别摔着!
  可怜这些寒门学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像磨坊里的驴,拼命追逐吊在面前的胡萝卜,却永远求而不得,最终在穷困和不甘中耗尽了自己的一生,也耗尽了给统治者添乱的可能。
  第三个问题,就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问题并不是唐代科举所特有,而是历代通病。对于这一点,大多数中国人并不难理解,我这里就不再赘述。
  作为一名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朱温对这些延续数百年的传统制度并不感冒。在他唯才是举的政策之下,只要你有才能,无论出身高低,在朱温这里都可以得到破格提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这是优化简历筛选标准、放低录用门槛。于是,四方自认为有一技之长的人纷纷投奔,朱温得以网罗天下英才。
  在这一波大规模招聘中,朱温得到了两个重要的人。
  【李振】
  第一个人叫李振。
  李振,字兴绪,祖居西域,属于归国侨胞。他出身于功臣之家,算是忠良之后,祖父和父亲都做到过郡级干部。和黄巢一样,他也是科举考试中的失败者。本着和黄巢一样“命苦怨政府,点背赖社会”的精神,他开始在心中酝酿对唐王朝的仇恨。
  这份仇恨成为了一颗火种。它将在二十年后燃起熊熊烈火,将唐王朝最后的残垣彻底吞没。
  李振科考失利之后,投身军队。他的才能很快就展示了出来,多次因功得到提拔,最终被任命为台州刺使。正当李振准备赶赴台州上任,浙东闹起了叛乱,到那儿别说当刺使,保住小命就不错了。李振心灰意冷,正好听说朱温正在开办“唯才是举”主题招聘会,就来投奔朱温。
  李振的选择是对的。到汴州后,李振很快得到了朱温的热情接待。从此,李振留在朱温帐下,成为朱温最重要的智囊之一。
  之所以要加上“之一”,是因为第二个人,敬翔。
  【敬翔】
  敬翔,字子振,同州人。
  巧合的是,敬翔也是“落榜俱乐部”的成员。从这几位的科举情况看来,当时的科举制度,不仅失败,简直添乱。如果说黄巢后来并没有表现出多高的文化水准、落榜还能理解,敬翔和李振的落榜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尤其是敬翔。史料记载,敬翔少年好学、博学多识,而且才思敏捷、文笔极佳。为了躲避战乱,他来到汴州投靠同乡。落魄的时候,只能替人代笔书信文牒来维持生计。敬翔自己也没想到,这份兼职让他一不小心成了网红段子手。由于他笔下时常写出金句,被人广为传诵,敬翔的大名开始在汴州传播。很快,他的名声也被朱温听说,并且因此得到了朱温的邀请。
  这样看来,流量在哪个时代都是宝贵的资源。
  朱温邀请敬翔,当然不是因为想追网红。两人见面后,他问敬翔:
  “我听说先生对《春秋》很有心得,想请教先生,《春秋》里面有没有我用得上的兵法?”
  敬翔摸着膝盖回答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之道,变化万千。《春秋》只是古法,行军打仗,须得随机应变。”
  朱温对这个回答十分满意。他当即留下了敬翔,并对他委以重任。
  朱温的唯才是举,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推行全国的新制度。即使只考虑可行性,它也只能是一个局部和临时的方案。但是他在人才选拔问题上的态度,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和曹操的唯才是举一样,我愿意把这看作是一种制度上的尝试。它们虽然没有最终生根发芽,但至少阶段性、区域性地产生了影响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当然,朱温并不会考虑那么多,他做这些只是为自己的霸业服务。
  对他来说,敬翔、李振就是萧何、张良。在后来朱温创造的惊天动地的事业当中,他们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重视人才,朱温的军事建设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怎么打造枪杆子、把枪杆子打得粗又硬,就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了。
  朱温又做到了。
  【军阀的日子不好过】
  唐末五代出现了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就是所谓的“军权自下而上”。
  皇帝受制于权臣、中央受制于藩镇的情况,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可另外一种情况就容易被忽视了:将领受制于士兵。
  唐末五代的军制,以募兵制为主。所谓“募兵”,就是在百姓中招募士兵参军,有点像今天的大型社会招聘。老百姓一旦参军,就变成了职业军人,由单位配发工资和装备。
  募兵制在五代战乱不断的背景下,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是也带来了可怕的副作用。在这种制度长期的影响下,职业军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甚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这些人大多来自社会底层,思想简单,当兵对于他们来说,纯粹就是一个谋生的职业。当时的军队,普遍存在思想政治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将领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功夫去考虑这些,甚至大多数高层将领自己也抱着和士兵一样的心态。所以让他们“忠君爱国”是不可能的。
  在他们看来,军队就是企业,参军就是就业。所谓当兵吃粮,吃粮当兵。老子当兵就是为了发财,不能发财,谁他娘跟着你干。
  因此,士兵一旦觉得工资不高、待遇不够,轻者跑路、跳槽,重者罢工、闹事。如果是普通企业的老板,碰到这种情况,也就是停业几天,最多关门大吉。可是军队的老板遇到这种事情,赔上的可是性命——往往还是全家人的性命。
  这样一来,为了让士兵继续为自己卖命、也让自己保住命,他们只能不断提高士兵们的待遇。
  **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成就的是伟大。
  我说:钱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把有限的钱投入到无限的欲望中去,成就的是毁灭。
  面对士兵们饿狼般凶狠的眼神,军阀的日子实在不好过。这一时期军队发生兵变的频率也空前之高,据有关部门统计,被自己部下反噬的长官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枪杆子固然能出政权,但是拿着一杆容易走火的枪,先要考虑的就不是政权,而是保命。所以唐末五代出现过这样一种奇景:军队长官管不住自己的兵,竟然跑去请求别的部队攻打自己的部队。等对方打完自己,还要千恩万谢,视为救命恩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样看来,五代时期很多将领放任士兵劫掠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无奈——我给不了你们钱,只好给你们抢钱的权力。
  这样军纪涣散的军队,自然也谈不上战斗力。
  【“跋队斩”】
  相比之下,朱温的军队在当时实在是一股清流。朱温的军令极为严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发明的一种叫“跋队斩”的制度:只要将领阵亡,他所部的士兵全部斩首。
  “跋队斩”是非常残忍和严苛的法令,许多人认为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军队指挥员。我认为这样说虽然没错,但没有说全。
  朱温作为出身于农民起义军的将领,对于这些军队乱象,是深有体会的,也更加明白这一问题的危害。他设置“跋队斩”这样残酷的法令,除了保护将领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士兵的心理震慑。一方面确保主帅权威,另一方面也提醒士兵:
  在我地盘这儿,你就得听我的!权力是我的,你们没得选择!
  朱温不惜使自己兵力受损,也要解决“将制于兵”的问题,说明他在军队治理上的认知水平是相当超前的。虽然他的措施只坚持了一时,也没能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但也称得上是一种探索。
  除了“跋队斩”,朱温赏罚分明、令行禁止。这使得他的部下强悍骁勇、军纪肃然。朱温的汴州兵战斗力迅速增长,成为那个时代除了李克用的乌鸦兵外,最强大的部队。
  朱温还非常重视生产建设,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军阀中实在难得。他发布政令,大力吸收四面八方的流亡百姓,鼓励农耕、恢复生产。通过一系列措施,朱温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这一切,使得朱温的实力大幅增强。光启二年(886年),朱温小试牛刀,派大将朱珍偷袭滑州(今河南滑县)得手,地盘得以扩大。但这并不是朱温的目标。对于他来说,这只称得上是准备工作。
  好戏才刚刚开始。
  当时的天下,虽然黄巢已经被消灭,但是远没有太平。各路诸侯野心勃勃,相互之间各怀鬼胎、摩擦不断。在他们心中,没有忠诚、没有信义、没有仁慈,只有利益和欲望。
  朱温的周围,也住着一群这样如狼似虎的邻居。其中住在朱温南面的,是朱温当时最强大的敌人,蔡州(今河南汝南)秦宗权。
  朱温所在的汴州,地处华北平原,除了一条黄河,可谓千里平川。没有天险相隔,边界纠纷不断。黄巢刚刚覆灭的时候,这几个邻居的实力,都不比朱温差。尤其是秦宗权,虎据蔡州,兵强马壮,所有人都受到他的威胁。
  这是货真价实的“势均者交斗,力败者先亡”。
  朱温的邻居中,最先闹出动静的,正是这位最强大的秦宗权。
  【称帝的后果】
  中和五年(885年),秦宗权在蔡州称帝。我对这一举动的评价是四个字:愚蠢至极。
  看过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称帝界的老前辈袁术。提起这位大佬,大多数人脑海中会马上浮现出一个志大才疏、目光短浅的形象。这一形象经由罗贯中同志发扬光大,又贴上了器量狭小、狗眼看人低的标签。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汉末军阀混战中,袁术确实成为过名副其实的最强诸侯。
  鼎盛时期的袁术,占据着富庶的南阳、江淮,势力横跨扬州、豫州、徐州,还掌握着江东的控制权。他地盘广阔、钱粮充裕,拥有着天下最多的军队。当时的许多势力,包括江东小霸王孙策,都只是袁术的部下。同时期的袁绍曹操等,各自麻烦不断,都无法单独与之抗衡。
  说这样一个人没本事,我是不认同的。
  但说他目光短浅,也不冤枉。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他做了所有人都想做却不敢做的事——称帝。这一举动的直接后果是,部下孙策立刻宣布独立(虽然袁术称帝不是孙策独立的原因,但确实是孙策独立的借口),盟友吕布、公孙瓒等纷纷与之决裂,诸侯都把袁术看成头号敌人。
  于是,被天下群起而攻之的袁术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了毁灭。
  秦宗权的势力不如当初的袁术,却做了和袁术一样的蠢事,那么他后来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下一个魔鬼】
  秦宗权也是众多投降过黄巢的军阀之一。相比其他人,秦宗权对黄巢要忠诚的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即使在黄巢死后,他仍然忠实地遵守了黄巢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吃人。
  而且需要表扬的是,秦宗权在吃人方面,有着比老领导黄巢更为突出的表现。黄巢吃人,是在军粮耗尽之后的无奈之举,秦宗权却把这当成了常规操作。
  他每打下一座城池,除了例行抢掠奸淫,还会屠杀当地人口,把尸体用盐腌好,用车随军运送,作为军粮。
  蔡州兵军强马壮,四面攻城略地,甚至攻下了洛阳。军事行动频繁,军粮消耗也非常大。于是,中原大地陷入一片恐怖之中,很多地方竟然被“吃”到千里不见人烟。
  (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
  朱温与秦宗权是邻居,受到的威胁也是最大的。论实力,此时朱温还无法与秦宗权正面抗衡。但是,朱温对此并不惊慌。
  秦宗权这个人,建设是不可能建设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建设的。内政治理又不会,就是靠四处劫掠才能维持的了生活。我前面说过,一支靠劫掠凝聚起来的部队,是无法保持战斗力的。秦宗权看似强大,其实内部十分脆弱。
  这一点,朱温非常清楚。他稳扎稳打,一直避免与秦宗权正面交锋,只是战略性地骚扰。在这些小规模战役中,虽然朱温败多胜少,却极为有效地消耗着秦宗权的有生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他还得到了一样珍贵的东西——天子诏书。
  看着秦宗权肆无忌惮的暴行,朝廷也看不下去了。
  在唐朝中央看来,再大的罪过也比不上僭(jiàn)号称帝。秦宗权吃点人、抢点劫也没什么,可是竟敢明目张胆地当皇帝,那就一定要教训教训了!
  不过呢,我们中央的禁军主要职责还是保护正牌皇帝,这个冒牌皇帝,还是让其他人去对付比较合适。合理分工,合理分工嘛!
  朱全忠同志,我们知道你忠君爱国。刚好你住在秦宗权隔壁,组织上决定,由你来主持剿灭秦宗权的工作。相信你一定不会让组织失望的!
  【消灭秦宗权】
  朝廷无力自己消灭秦宗权,只能请其他藩镇帮忙。在很多人看来,这份诏书不过是一个象征而已。
  但是朱温却很好地利用了它。他手持诏书,举起了讨逆的旗号,用皇帝的名义向周边诸侯要求支援,共同剿灭秦宗权。如果有人不配合,那就是违抗圣旨、目无圣上,属于严重的政治错误。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时期,师出有名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虽然没什么人真把朝廷当回事,可就像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虽然只是个吉祥物,却代表了名义上的中央,也就代表了正义。
  再加上秦宗权的所作所为实在不得人心,而且还称帝了(这个最重要),马上就有许多人开始响应朱温。
  光启三年(887年),朱温联合陈州的赵犨、郓州(今山东东平)的朱瑄、兖州(今山东兖州)的朱瑾,向秦宗权发起战略决战。秦宗权的十几万大军早就被朱温消耗得军心涣散,面对几路联军,以前抢劫时候的威武和霸气荡然无存。一战之下,蔡州军土崩瓦解,秦宗权的主力遭到沉重的打击。
  此后,秦宗权再也没有实力攻略周边,而朱温的生存环境却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秦宗权被朱温一败再败,势力急剧萎缩,最后只剩下蔡州一座孤城。
  当所有人都认为朱温会一鼓作气攻下蔡州的时候,朱温却停止了对秦宗权的军事行动。
  这时的秦宗权被朱温穷追猛打了一年多,穷途末路、狼狈不堪。忽然得到喘息,先是松了一口气。但是,紧接着他就开始疑惑:朱三这小子在搞什么鬼?
  莫非是突然善心大发,想要放自己一条生路?
  突然他想明白了,顷刻间一阵彻骨的寒意穿透全身。
  他的部下们以前追随他,最主要的原因是跟着他可以四处淫掠。可现在的秦宗权别说出门打劫,能关门自保就不错了。而且由于不懂建设,蔡州城内物资储备也跟不上,将士们的“富贵”也就断了。
  秦宗权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自己再也无法满足部下们的欲望了。他感觉到那些原本看起来忠心耿耿的部将和士兵,都开始用奇怪的眼神看自己。
  光启四年(888年),秦宗权遭到暗算,被自己的部下打断双腿、押送到朱温帐下。随后,他又被朱温转手送给了皇帝。
  当时,年仅二十七岁的唐僖宗刚刚驾崩,继位的是他二十二岁的弟弟唐昭宗李晔(yè)。昭宗下令,将残废的秦宗权押送到城外一棵大柳树下,斩首示众。
  这位历史上数得着的残暴之徒,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消灭秦宗权,对于朱温而言意义重大。他借奉诏讨贼的机会攫取了大量的地盘与物资,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他还得到了两个新附庸。
  第一个附庸,是前面已经介绍过的陈州刺史赵犨。
  赵犨连续得到朱温的帮助,才得以逃脱黄巢和秦宗权的魔爪,已经成了朱温的粉丝。他判断朱温是一只潜力股,因此主动跟朱温结为儿女亲家,并且从此毫无保留地支持着朱温。
  赵犨如果炒股,一定是一个低吸高手。
  第二个附庸,是河南尹张全义。
  【洛阳张全义】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家里世代种田,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阶级;但是他又当过底层公务员——县衙小吏。这样看,他的成份还是比较复杂的。
  黄巢起义爆发后,他参加了起义军。后来黄巢称帝,封赏各路小弟,张全义被封为吏部尚书——高官,负责的还是最重要的人事组织工作。
  虽说黄巢文化水平一般,封官水分也很高,但一代枭雄,眼光还是有的。考虑到关于张全义起义期间的军功记载并不多,能被黄巢委以如此重要的职务,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别的方面表现出了过人之处。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他确实有过人之处。
  黄巢起义失败后,张全义先投降了河阳节度使诸葛爽。随后河阳(今河南焦作一带)发生一系列权力更迭与战乱,最后节度使的位子被李罕之获得。
  李罕之任命张全义为河南尹,开始治理洛阳。
  当时的洛阳,经过无数战乱破坏,到处断壁残垣、白骨荆棘,人烟稀少、田地荒芜。张全义手上没有军队,只有百余名随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启动了洛阳治理工作。
  关于张全义具体的治理过程,向来惜墨如金的史料有着大篇幅的记载,我经过梳理,大致归纳如下:
  吸纳流民、分配田地,鼓励耕地种桑、惩罚荒弃土地,轻徭薄赋、刑罚宽简,以县为单位重建地方行政机构、挑选青年壮勇维护社会治安。
  张全义治洛阳的成果大致如下:
  几年间,城市重建、县镇复员,野外葱绿茂盛、不再有荒地,粮仓开始充盈、人口开始聚集,军队也有了兵源。千年古都洛阳,重现往日生机。
  张全义治洛阳,堪称当时的全国模范。张全义的这些措施,也称得上战后重建的教科书。但是,仅靠这些内政手段,是不可能达成如此成果的。要恢复生产,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平。
  为了保护洛阳一带的和平,张全义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让朱温乐出鼻涕泡的选择。
  洛阳一带兵源逐渐充足,张全义招兵买马,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军队。这时的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是张全义的上级,经常向张全义索要物资。时间久了,张全义不堪重负,决心与他决裂。
  文德元年(888年),张全义趁李罕之在外征战未归,发动偷袭,占领了河阳。随后,为了防止李罕之报复,张全义带着河阳之地归附朱温。
  朱温马上派出大将丁会、葛从周、牛存节,率军进驻河阳。在朱温的保护下,李罕之对张全义无可奈何,向北投奔李克用去了。。
  赵犨和张全义,一个是唐末将领中难得一见的防守悍将,一个是唐末官员中难得一见的乱世能臣,他们对朱温的支持影响深远。
  人才不断涌入、自身不断发展,朱温的实力开始超出其他邻居一个身位,逐渐取代秦宗权,成为河南一带最强大的势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