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郭横跪在下首,不敢抬头打量殿内气宇。内心却是激动万分,宣室殿是皇上的寝宫,能在这里深夜召见,真是自己祖坟炸了。因为当年也是在这里,汉文帝召见了贾太傅。之后,文帝便有意提拔他为公卿。只是当时贾谊不过二十二岁,资历太浅,又不懂人情,被朝内一些老臣嫉妒。以“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为由排挤。自己为官多年,与诸公卿颇为亲近。倒是没有这层顾虑。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皇帝却显然对郭天师没有太多感觉,没有大喜,也不讨厌,在这里接见他,也只是碍于春寒,不愿出门罢了。
只听郭横回禀道,陛下,天降异象。自去年起,地脉震动。蜀道山崩,腾蛇复见。荆州水患,蛟龙升天。又有天狗食日,如今竟然星轨偏移,萤火守心。先大儒董仲舒曾言,天人相感,当有祸乱,上天必先示警。如今,天地异象纷纷,臣担忧,恐有不可言之祸。是以深夜求见,求皇上开恩赎罪。
皇帝道:郭卿一片赤胆,何罪之有,起来说话。
郭横这才起身,只听皇帝自言自语道,朕自即位以来,诸事殚精竭虑,费心尽意,恐不能上呈天意,下顺黎民。为何上天屡屡示警,难道寡人真是无道昏君?
郭横刚站起身,又慌忙跪倒,道,陛下乃是圣君。
其实,这皇帝倒是有些自知,自己宠信女色,外戚庞大,烂修宫殿,民赋颇重,致使盗贼纷起。内心还是愿意当一个明君的,哪怕是别人嘴上说说的。
听了郭横之言,不仅暗喜。问道,你且说朕怎么是圣君。。
郭横心里只想扇自己一嘴巴。暗道苦也。仔细想来,这皇上竟没有一点可以拿出手的事迹。登基之初倒是有几天清明之相,不久,便原形毕露。
论德行,先是宠爱男色张放,常常不理朝政,与张放易装出行,大庭广众,卿卿我我,遇人则称是张放家里人。弄得满朝文武,颜面扫地。天下百姓,哪个不是看皇家的笑话。若不是太后懿旨管教,强令流放了那张放,还不知闹到那样。
论用人,陛下重用的丞相翟进,翟让此人徒有大儒之名,实则以儒学为武器,寻章摘句,乱扣罪名,疯狂弹劾打压异己。处处标榜自己儒学正宗。实则,毫无正气,更是睚眦必报。人道,宰相肚里能撑船,翟宰相肚里撑的一定是冰心的纸船。奸佞小人尔。
论勤勉,若是勤勉也好,只是,自从有了赵婕妤,皇帝上朝便像走过场,三天到有两天不见人影。朝中大事,一并由丞相与外戚决断。丞相与外戚沆瀣一气,弄得朝政乌烟瘴气。若不是今天荧惑,那里会夜里召见我。满腹怨怼,一时竟然不知如何回答。焦急万分。
皇帝见他答不上来,面色阴沉,转身问执事官,几时了。执事官道,丑时三刻了。
郭横听言,心下灵光一闪,再拜道。“诗经有云: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皇上深夜问臣下时间,急切盼望早朝,如此勤勉政务。古之圣君,尧舜不过如此。”
皇帝闻言大喜,心内舒坦。果然朕还是明君。
郭横偷眼见皇上脸上阴云尽去,方才舒了一口气,暗道好险。却发现虽是初春节气,却早已汗如浆下,衣物沾湿。
随即又听皇帝叹道,纵使朕兢兢业业,上天欲降罪与朕,如之奈何?
郭横连忙道,臣食君之禄,自当为陛下分忧,臣翻阅古籍,确有记载古禳星之法,只须一忠心股肱之臣替代,应了此劫,便可消灾。
皇帝龙颜大喜,随即想到了什么,稍以沉吟,便问郭恒道,想来此事非丞相不能全了。
郭横道,丞相乃当世大儒,最是衷心,能体贴君王之意,为主分忧。
翌日,天象异常荧惑守心的消息不胫而走。长安城交头接耳,人心惶惶。各种流言不胫而走。这种势力紧紧盯着未央宫,暗流涌动。连街上卖包子的都知道有大事要发生。
突然,另一个消息传来,丞相暴毙。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惊,震惊之余,却又了然。百姓中倒有一多半暗地高兴,卖肉沽酒庆贺。涌动的暗流瞬间停止。交头接耳变成了议论纷纷。
大家一致认为,丞相无道,天厌之。此乃天意。
皇上不计较丞相数年来治国无术,予谥“恭侯”,更是三次亲往吊唁。扶灵悲哭流涕。真真是皇恩浩荡。有贪慕的官员,竟然羡慕,恨棺中躺着的不是自己。
也没人知道,昨夜丞相被深夜招进宫里。归来后,第一次悔恨自己标榜的儒学,踌躇犹豫,以及宫人随后送来的催促的圣旨。尊酒十石,牛肉一。这种酒一辈子,只能喝一回。
百官更是对皇上拜服叩首,口称仁德。
因为繁星也不言,帝王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