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脑洞大开五千年 / 第四章 大禹治水得天下 新

第四章 大禹治水得天下 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早在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到处庄稼被淹,房子被毁,老百姓的日子是过得极其的悲催。尧因此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在派谁去治理洪水的这个问题上,尧不得不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而首领们都推荐了鲧(音gǔn)。
  由于鲧与自己同是黄帝的后裔,辈分比自己还高,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一方诸侯,因此尧对鲧始终不大信任。但是众多的首领们断言:“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就试一下吧!”尧这时才勉强同意了。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依然按照以往行之有效的水来土掩、造堤筑坝来对付洪水,没想到这段时间所发作的洪水的规模远远的比过往猛烈,洪水冲塌了堤坝后,水灾反而闹得比以往更凶了。
  舜接替了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各个闹水灾的地方去考察。他也有着尧一样的心病,就趁机以鲧办事不力为由把鲧杀了,但是治水不但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会被砍头的活,面对这样得不偿失的风险,谁都不敢出来挑头干这个活。
  在没有办法之下,舜只好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不是不知道舜要对付自己,可是心志坚决的禹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他毅然地挑起了这治水的重担。
  所谓“穷则思变”,禹在苦苦思索后改变了他父亲以往的做法,决定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来治理洪水,他要把堰塞的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为了完成这项伟大的构想,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才新婚不久,为了治水,他到处劳碌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让准备批评他的政敌找不到一丝的借口。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的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这龙门山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而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漫到陆地上来。禹到那里观察好地形后,就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禹终于带领大家把洪水制服了。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因而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威信和权力,这时舜已经对羽翼丰满的禹完全无能为力了。治水成功后,大禹要在大越的了溪(今绍兴市所属的嵊州市)召开了全国性的政治会议来会计天下,就是说要对品德高尚的人赏以爵位,对治水有功的人进行封赏,以便进一步收拢人心,因此会后还将茅山改名为会稽山。当时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怠慢,为了杀鸡儆猴,禹命人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通过治水活动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可以生杀予夺的国王了。
  后来禹软禁了舜帝,授意各部族向他请命,禅得了天子位。禹把舜帝流放到苍梧之野,十七年后,舜死在了蛮荒瘴厉之地,只有娥皇、女英泣涕于他的灵前。
  禹原来有个得力的助手皋陶(音gāoyáo)帮助他治理政事。皋陶死后,伯益做了禹的助手。伯益,又称伯翳(同“益”)、大费,且其氏,颛顼的曾孙子,据说伯益从小就如人猿泰山那样在山林里长大,通晓鸟语,有着丰富的动物学知识以及驯化和狩猎技术,是个才华横溢的天才。
  由于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河水流域的生态环境,所以禹需要的是一个动物学家做顾问,当时有人向禹推荐了伯益。于是禹就向舜借走了伯益。伯益专业知识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在跟大禹到处治水的过程中,把自己在路途中的经历一点一滴地编纂出来,便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山海经》。
  治水成功之后,禹带着伯益回到了都城。舜看到禹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心中不但不开心,反而感到压力山大。于是,后来舜就私下里找来了伯益,说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伯益。很明显,舜这是想拉拢伯益,而从舜能够看上伯益这件事来看,伯益不但是个民科,而且还是个具备相当水平的行政管理专才。
  禹由于治水有功,因此而得到了万民的拥戴,又培养了几个得力的干将。所以拉拢禹身边的人就成为了舜的一个策略。舜还另外赐给另一个功臣弃一块封地,名叫邰,在今天陕西咸阳,还赐“姬”姓给他,将来“凤鸣岐山”的那帮周人都是他的子孙后代。
  禹当然明白舜的意图,这时伯益恐怕已经成为了禹攫取权力的一大障碍了。于是禹也对伯益展开了心理战,以争取他在自己与禹争夺帝位的时候站在自己的一边,至少也要令他袖手旁观。估计当时舜开出的价码就是让伯益做他的继承人,这吸引力对伯益来说不可谓不大。
  没过几年之后,禹就纠集一些小圈子中的头面人物,他们一起闯入帝舜的宫中,逼他退位。之后虞舜被流放,带着家眷迁往南方,最终死在苍梧之野。
  禹登上王位后并没有食言,他让伯益做了执政官,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禹在涂山之会上,召集天下的部落首领与会,有着一股上天下地、唯我独尊的气势,彰示着一个真正意义的国家和王朝即将诞生了。
  禹为了彰显权威,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他命人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由于九鼎象征九州,大禹此举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而此时,禹的部落夏后氏,已经成为了雄霸中原,无人能敌的强大部族。
  几年后,禹去世了。大禹是一个能力卓越的人,他不但治水有功,而且治国有方,他分九州,铸九鼎,定税赋,对各部落恩威并举,特别是斩杀防风氏,令各部落的首领俯首贴耳,几乎已经形成了一个组织结构完备的完整国家,大禹也成为了当时自有史以来凝聚力最强、威望最高的王。
  《史记•夏本纪》称:“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大意是因为禹的儿子启众望所归,益就把帝位主动地让给了启。儒家是非常赞赏“禅让”制度的,他们抱定“天下惟有德者居之”的信条,认为既然禹子启贤,就应该践天子位。因此,《史记》的说法是比较符合传统的儒家道德理念。
  而质疑“禅让”说的则认为,所谓“禅让”的说法,不过是仲尼的一厢情愿,是儒家精心编造的政治谎言,在温情脉脉的“禅让”面纱下面,实际上掩盖着充满刀光血影的暴力与仇杀。《战国策•燕策》则载:“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意思是说,帝禹虽然选定了伯益为接班人,却任用夏启的亲信做官吏,使夏启积累并拥有了较伯益远为强大而雄厚的政治资本。待到帝禹三年之丧期满权力交接之时,各方诸侯即秉承帝禹生前之意愿,弃益从启,拥立启登天子位。
  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称:“益干启位,启杀之。”《今古竹书纪年疏证》云:帝启“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六年,伯益薨,祠之。”《今本竹书纪年》年表周部重编(含王国维疏)则云“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上述的资料大概是说伯益在夏启即位的第二年,就离开了夏启新政权所在地国都阳翟,被迫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后来,不肯善罢甘休的伯益遂带领东夷族群卷土重来,结果在帝启六年,为夏启所杀。由于伯益是东夷族群的首领,而东夷族群又是虞夏部落联盟的主要组成部分,启为了新生的夏政权的巩固和稳定,不得已而采取“祠”伯益的措施来笼络东夷族群。
  总而言之,因为禹的儿子启因为继承了父亲在部族的地位,拥有全天下最强大的夏后族的支持,朝中人士多半是大禹的党羽,所以支持伯益的政治力量是无法与之抗衡的。无论是伯益出动让贤,还是因为反抗而被杀,最终的结果就是启把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自己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半封建半奴隶王朝——夏王朝的开拓者。
  夏启夺得帝位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会盟。
  很快,他就在钓台(今河南禹州市)举行盟会,邀请了各部落和附近酋邦的首脑们参加。夏启会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自己武力夺来的帝位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是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夺行为还是引起了一些部落的不满,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同样觊觎联盟最高权位的部落首领,以有扈氏为代表,他们的首领公然表示:“王道由天定,非人力所为”。经有扈氏这么一闹,许多部落的首领也觉得是这个理,所以夏启的初衷就没有实现。
  有扈氏是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传说禹时就曾发生过“攻有扈”,“以行其教”的战争。当时有扈氏因为自己强大,意欲僭取部落联盟的王权而起兵,所以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罚”。
  夏启对于有扈氏这样的刺头来找削,当然要除之而后快。于是,他很快就出兵攻打有扈氏。启伐有扈,在一定的意义上可当做是禹伐有扈的继续。史称双方激战于甘地,根据夏王朝处于攻势、有扈氏处于防御的作战态势,甘之战大概发生在今天的荥阳地区。在历史文献中,关于这场甘之战的记载很少,只有一篇启的战前动员令《尚书•甘誓》,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意思是说:有扈氏上不敬天,下不敬臣,惹得天怒人怨,所以自己要替天行道。
  不过,有扈氏既然敢公开叫板,自然也是早有准备的。所以这一仗打得特别的激烈。激战期间,夏启在面临崩溃时还感慨:“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并且为了挽回败局,他一再鼓舞将士,表示:“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士兵们听到有赏赐,果然精神振奋。再战时变得勇猛非常,最后打败了有扈氏部落,并且将有扈氏灭族,以祭祀那些死去的将士们。
  那些观望中的部族首领们一看就连那么强大的扈氏部落都被夏启给灭族了,大家再也不敢议论夏启的帝位不正了,他们纷纷前来朝拜他。如此一来,夏启便名正言顺成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甘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争,启发动甘之战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传统的政治秩序,希望从此建立世袭的王权统治。夏启的胜利,使中原地区部族纷争的局面得到了改观,大大地巩固了夏王朝的专制政权,为其后定都斟鄩奠定了基础。
  夏启获胜后,将其他的部落首领封为诸侯,又要求这些诸侯每年都要向王室进贡牛马粮食等物品。通过战争俘获那些叛乱的部族百姓,就将他们变成奴隶,强迫他们为自己服务和创造财富。
  之后,夏启的生活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再也无需像先帝们那样艰苦朴素、为百姓多干实事。据史书记载,(夏启)作“九韶”、“九歌”乐舞,“淫溢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渝食于野,饮酒无度,游田无度。”
  夏启死前,帝位直接就到了他长子太康的手里,而不再搞神马“禅让”的那一套了。道理很简单,兵权掌握在了太康手里,不服者来战!
  脑洞爆裂:
  1.大禹临死前是不是故意给伯益留一个大坑呢?
  2.伯益对于虎视眈眈的启,到底有没有早做防备呢??
  3.到底是伯益甘心情愿地把帝位禅让给启,还是被启所篡夺帝位的?
  4.儒家对于“禅让”的行为是推崇备至的,但是对于启把帝位直接传给太康行为,为什么就连温和一点的批评也不敢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