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脑洞大开五千年 / 第一章 民智初开皆胡说

第一章 民智初开皆胡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如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而未消亡,所仰仗的无非是一路以来永不休止的奋斗勇气和精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对这种生存法则的最好概括。把远古的生活说得极文明的,例如《礼记•礼运篇》当中孔子论大同之语无非是一种意淫。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进化过程一直以来都走得异常的艰辛和悲惨,而且由于生计上的困蹙,可以获取食物方法的单一,整个社会上必定经常充斥着今人难以理解的侵占和滥杀的野蛮风俗。
  出于对改善生活不懈追求,在进化到氏族公社早期的原始人群当中,就有一些特别长心眼的人陆陆续续地想出一些发明创造的新主意,并因此而极大地帮助了自己的氏族提高生活水平,这些早期的发明家往往成为氏族的首领,也可能是后来的人们把这些了不起的发明都记在了氏族首领的身上。于是我们就有了发明“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发明以燧石取火的“燧人氏”、发明以耒耜(音lěisì,一种带把的木锹)耕作五谷的神农氏”。
  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和农业的发展,显示出原始人在追求生存的道路上是永不停步的。公元1952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一处大约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遗址。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东西来看,那个时期的人已经学会饲养和农耕了。
  只有到了农业时代,由于大家的生计稍微宽裕,饱暖之余才能够产生出较高的文化,而社会上的高层才有机会追求更为高级的心理需求。然而正是这些饱暖之余所创造出来的高素质的生活,又会引起野蛮人的觊觎,毕竟野蛮人在内心上也是追求享受和快活的。这样一来,社会上的争斗事件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更有可能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愈演愈烈,而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按照传统的“中原中心论”历史观,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地区是天下之中心、中华礼乐衣冠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明不仅起源于黄河流域、崛起于中原地区,并且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带不断地作单向的传播、辐射和扩散。中原以外则为未开化的“四夷”之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各地的田野考古得到了全面拓展,田野考古表明,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散布着七千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这些新石器文化各具特色,自成体系,涵盖了各种别具一格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早期文明要素,证明早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革命已经在长江、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同步发轫。因此,以往建立在“中原中心论”历史观基础上的种种历史知识和定论,其实是传统历史家们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对长江文明的无知和偏见。
  随着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不断推进,促使人们开始以一种多元的文化价值观,重新审视和认识早期中国的文明和历史。已故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就将中国新石器文化划分为六大考古文化区系,即以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区、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区、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文化区、长江下游以太湖为中心的东南文化区、从鄱阳湖到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文化区,以及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北方文化区。还有的学者把文化起源和民族文化中心划为八大区域:中原氏族文化区、黄河下游山东氏族文化区、江汉三峡氏族文化区、长江下游氏族文化区、华南氏族文化区、甘青氏族文化区、东北氏族文化区、北方草原氏族文化区。
  尽管在时间上有先后,在规模上有大小,在水平上有高低,但是无论怎样划分,这些星罗棋布地广泛分布在我国广大国土上的特色文化区的存在本身,已经足以说明中国文化的起源不独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是有若干个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民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扩散和传播,而是各民族文化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为以后渐渐形成古代中国的文明而共同奠定基础。
  脑洞爆裂:
  1.关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和“神农氏尝百草”的那些故事,到底是这些传说中的氏族首领亲自带头搞发明创造,还是因为他们搞出了发明创造而被推举成为氏族首领?抑或是后人把这些在某个部落当中产生出来的发明创造都归结到了他们的氏族首领身上?
  2.在中国的神话中,人类是女娲娘娘为了解闷而随意做出的小玩意,所以比较愚昧;而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人类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蓄意做出的带有目的性的工具,让人类带上原罪,就是上帝的宏大的计划里的一个步骤(这个观点对中国人来说脑洞太大了一点吧!)。如果只能二选一,那么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是更愿意消除自己身上的愚昧呢,还是更愿意免除自己身上的罪愆?
  3.在中国古代的传说当中,火的使用是人类的祖先所发明创造出来的,而在西方的神话故事当中,火是由神传给人类的,这是否能够说明为何中国人不如外国人有信仰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