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云梢雨霁 / 秦国林氏

秦国林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林家,在秦国是举足轻重的家族。林青,一家之主,秦国大将军,曾陪伴秦熙王南征北战,战功卓著。秦熙王更是有:寡人与林卿可谓是千古一帝、千古一臣。回顾往昔,林家为了秦国,林青为了秦熙王几乎是呕心沥血。
  秦熙王八年,林青带领军队北出阳关,痛击西鲜卑。祁连山下,大败西鲜卑王,以十万骑消灭西鲜卑四十万骑,创造秦国建国以来最大的胜利,西北的外族基本被消灭。林青,虽功高震主,但深得秦熙王的信任。林家更是忠心耿耿,辅助秦熙王。
  秦熙王十年,秦国经过两年的休整,消化吸收了西鲜卑祁连山下的广袤牧场及壮马,武装十万骑兵,出潼关,与羌胡在潼关外决一死战。此战大胜,秦军乘势收复长安。长安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攻城战之后,在损失五万林家军之后,林青长子-林穆城战死沙场之后,终于将羌胡赶出萧关。
  秦熙王与林青可谓是情同手足。林家一共三子,且幼子年幼,林穆城的战死让林家军痛失一臂,更让林青白发人送黑发人。秦熙王也将林穆城视如己出,林穆城的死让其仰天长叹,后悔之意溢于言表。作为一代明君,秦熙王深知,林家为秦国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每战死一位林家将军,对于秦国都是一次重大打击。此次残胜,将士众志成城,攻下长安,收复此城,让秦国腹地和羌胡之间有了一个巨大的缓冲区,不能说彻底解决了北患,但至少二十年内羌胡不敢南进,但是林穆城的战死重重打击了林青,林家军的下一代,甚至是秦国的下一代。代价大到秦熙王后悔。林青虽痛失长子,但战士马革裹尸的道理岂会不知。灾难没有打垮一个老将,他亲自带回林穆城的衣冠及五万铁骑的尸体。艰苦的攻城战根本找不到林穆城的尸首。林青清楚,自己的儿子是儿子,五万铁骑也是别人的儿子。战争虽胜,但是残胜导致的是国库空虚,人口锐减。林青在回到秦都之日,长跪不起,向全军战死士兵拜叩。秦熙王知道林青不仅是在为自己长跪,也是在为秦国长跪。两人惺惺相惜,秦熙王下诏将自己正在修建的陵寝让出,安葬林穆城的衣冠及五万铁骑的亡灵。这是古代帝王的第一次。
  史称,林青请命,让次子林穆关坚守长安,自己则再次披挂出征,准备一举消灭北患。
  林青请命道:北出萧关战鲜卑,将臣愿为秦国百年社稷请命出征。
  秦熙王回:此战艰苦,林家劳苦功高;命林穆关为镇远大将军,镇守长安;命林泉(林青之弟)为西北大将军镇守潼关,控制住祁连山北侧,防止西鲜卑死灰复燃;拜林青为右相、镇远王(秦国第一个异姓王)。这意味着秦熙王否决了林青亲自出征的计划,从而保住秦国的大将军,以防有任何不测。
  众将士下葬之日,林青扶着秦熙王,亲自主持下葬仪式。当日,林青问:陛下,林青请命北征,陛下何以不同意?如果是保护老臣,陛下不必如此,为了陛下,为了秦国,林青愿…。
  秦熙王摇摇头:爱卿,为秦国,为寡人,你更应该惜命。北有外族,南有楚国。爱卿你若战死,北患或许可除,但楚国更可能乘虚而入。寡人不能冒此大险。
  林青又何尝想不到,再次请命:老臣愿收复汉中河谷。楚国占汉中,对秦国确实是巨患。
  秦熙王不愧是千古一帝,道:汉中固然重要,但绝非一日之功。秦国在寡人的治理下,十年之内基本消灭北患,寡人也算是千古一帝。如今寡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巩固实力、培养后人。林家军对于秦国乃是栋梁,寡人和你皆有责任创造一个属于秦国的更加强大的林家军,你留在寡人身边,一是震慑南楚,二是培养林家军。寡人待林穆城如子,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是留下了巨大空缺,寡人需要你培养更多的将军,你可懂?
  林青道:诺。老臣领命。
  两个秦国老人,惺惺相惜,为了秦国的未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此后五年,秦国国富民强。秦熙王主政,提拔司马程仲,左相鲍斯。大力发展农耕,修建水利,治理水患。林青不顾已是古稀之年,每日操练士兵,发展军队,提拔将士,同时培养了幼子(林穆隘)、左将军(史建瑭)、右将军(高思继)等。历史给予秦国的机遇期终于是到头了。
  秦熙王十五年,楚武王三年,楚武王顺利登基称帝已经过去三个年头。其父楚泽王也是一代明君,励精图治,为楚武王留下了一个空前强盛的楚国。楚武王经过三年的稳定期,决定西出汉中力图切割强秦。
  如果说秦国有林家这样忠心耿耿的将臣,那么楚国也自然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将臣。那便是楚国位高权重的外戚—刘氏一族。刘氏一族族长—刘知远乃是当今楚武王的国丈,楚国皇后之父,更位居楚国的抚远大将军。岳父帮女婿做事能不尽心吗?就在这一年,楚武王令刘知远亲自出征,从汉中出发,西伐秦国。
  秦国在长安之战后的五年中,一直暗中准备着与楚国的一战。秦熙王立即命镇远王林青领兵出征。汉中河谷一马平川之地,楚国的轻骑兵遇到秦国的重骑兵本身就不占优势,外加秦国此时众志成城,楚国在第一次交锋的时候,便知道自己是遇到硬骨头了。
  刘知远虽为名将,但是由于楚国的朝野一直认为秦国的重兵应该在长安抵御羌胡,过于轻敌,后方的支援明显不足。刘知远率军刚刚越过秦国境就遭到镇远王的迎头痛击,后方遭到史建瑭的骚扰,同时高思继直接切断了补给线。短短半个月,楚国已经在正面冲锋中损失两千轻骑,粮草更是所剩无几,全军告急。
  楚武王这才清楚的意识到秦国早有准备,但将已经在外,兵已经在外,只能想办法弥补。楚武王立即派兵支援。刘知远不亏是名将,稍一接触秦军,他就知道不妙,立即谋划撤退,只是林青过于难缠,秦国左右将军配合娴熟,被不知不觉就包了饺子。刘知远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此时,再想全力突破秦军的包围已经为时过晚。楚武王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立即调动汉中、西乡、石泉的守军,组成十万精兵前往支援,刘知远在宁强附近安营扎寨,在包围圈中固守不出,同时派出小股骑兵伺机寻找到突破口。林青明白想要全歼楚军,难度较大。既然刘知远已经是困兽,那不如就给他开个小口子引导他突破,毕竟等西乡、石泉的守军到了,秦军的包围圈就容易被撕开口子了。
  一日晚上,秦军突然发动袭击,三支轻骑兵直接直接从三个方向冲入楚军,同时用火攻烧掉楚军已经不多的粮草。刘知远意识到林青此举是为了冒险逼自己突破,毕竟烧掉粮草之后,自己不可能按兵不动了。包围圈缩小,甚至与敌人纠缠在一起,是福也是祸。刘知远立即命轻骑兵往汉中方向突破,命步兵与秦军死战。他已经顾不得行动缓慢的步兵。想当初自己带着五万步兵和五万轻骑兵出境,因为轻敌进入敌方包围圈,现在想要突破,又想要不付出点代价是不现实的。轻骑兵速度快,突破起来更加迅速,如果能够赶上援军,说不定还可以反戈一击,反败为胜。
  轻骑兵迅速突破至汉中城外的南郑,一路上有些轻松的不可思议。刘知远心中有一丝不详的预感。秦军选在在夜晚发动袭击,原本应该在撤退的路上层层阻击,但是不知为何一路上只有几股秦军的骚扰,未见千人以上的军队的阻击。到了南郑附近时,天已经朦朦胧亮了。刘知远突然看到南郑外居然有楚军,而且是大股楚军,心中突然大觉不妙。刘知远心中盘算:楚国的援军已经出了汉中,那么汉中已经是空城,能够在此休整说明秦军没有在汉中城外抵抗阻止援军。楚军援军看到刘知远,立觉欢喜,没有想到被围困的楚军已经突破包围圈。刘知远与楚军汇合后,立即询问状况,发现事实和自己想的一样。秦军是为了诱骗楚国援军进入秦国内,选择在南郑这个根本无险可依的地方与自己决战。想来被留下的楚军步兵已经被全歼,这支援军如果被包围,同时林青开始攻打汉中这个空城,那可就彻底完蛋了。刘知远当机立断,命全军调头,步兵在前,轻骑兵断后,退守汉中。
  一支箭突然射出,秦军左军在此已经埋伏多日,看到楚军出现了撤退迹象,史建瑭立刻下令发动攻击。刘知远心知不妙,但是此时已经无心恋战。汉中城死也不能丢,如果丢了,楚军将失去汉中河谷,只能退守荆州襄阳。秦军左军怎么可能放过无心恋战的楚军,一万重骑兵冲入楚军队伍,前后穿插,楚军的撤退队伍绵延数百里,在秦军的穿插下,短短两个时辰,楚军步兵已经所剩无几。一个晚上,十万步兵被全歼。
  刘知远带着所剩下的大概九万轻骑兵,马不停蹄奔向汉中。午时,刘知远带领着的楚军到达汉中城外,汉中太守一见是刘知远立即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刘知远不及多想,立即命令全军撤回汉中城内。汉中城本来是易守难攻,城门设计的特别小,九万轻骑想要撤入城中,需得花上两个时辰。埋伏在汉中城外的秦军主力,中军帐外,林青正目睹着楚军这一乱糟糟的一幕,默念了一句:汉中,老夫就拿下了。说完手中令旗一动,号令道:全军将士听令,全军出击,拿下汉中。
  秦国的战旗突然出现在了汉中城两边,刘知远登上城墙,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惊觉,自己中计了。晚上的偷袭,只是秦军右部出击,目的是为了防止刘知远知道此次作战规模,同时,让刘知远觉得这个是突破的机会。秦军在白天已经知道援军出了汉中城。如果当时,刘知远选择按兵不动,秦军丝毫没有办法,只能就此偃旗息鼓,再寻找机会与楚军决战;南郑外的秦军是为了让自己担心汉中城,撤退过于着急,如果可以再稳一下,秦军也只能看着楚军撤退;汉中城外,秦军一开始按兵不动,就是为了让汉中自己大开城门,等到轻骑兵开始撤入城中,小小的城门被堵的水泄不通之时,发动致命一击,这样就能够浑水摸鱼。刘知远那个后悔,汉中城此时已经危在旦夕。
  刘知远下令,立刻关闭城门,同时城外轻骑兵迎击秦军。秦军似乎早有准备,一支重骑兵笔直插入轻骑兵内,插入城门内,敢死一般,拖住楚军不让其关闭城门,大部队源源不断的冲击轻骑兵,原本攻城战最占优势的步兵不再,轻骑兵在重骑兵面前唯一的优势—速度根本无法展开。秦军就像一把匕首插在城门,硬生生的没有让城门关上,楚军和秦军的死伤都相当大,尸体堆满了护城河、城门口及瓮城。双方二十万军队就在小小的汉中城墙内不断进退。攻城战拼的是士气,秦军虽早有准备,但是楚军这一反击也是破釜沉舟。双方竟然拼杀的不相上下。
  林青微微皱眉,突然西边秦军的增援到了。秦军左军,杀入战场,顿时焦灼的战况出现了一边倒的状态。汉中太守焦急的看着战场,刘知远明白汉中是守不住了,只能退守石泉,请荆州,襄阳的援军到了,才能有希望。刘知远咬了咬牙,说道:太守,吾率部退守石泉,汉中怕是守不住了。汝如何?太守看着刘知远,他当然不明白这是何意,以为是要一起退守石泉。太守说道:臣愿意一同前往。刘知远,笑了笑,说道:太守,你还是和这汉中同生死吧。他说完一剑杀了太守。
  太守瞪着大大的眼睛,人头已经落地。刘知远知道此战需要有人负责,他必须找个替死鬼。太守守城不利,导致汉中被秦军偷袭陷落,他刘知远力拼秦军,死守石原。刘知远在亲信的护送下,重新踏上战马,奔向石原。
  半个时辰后,楚军基本被消灭殆尽。林青,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自然知道自己的对手刘知远下一步一定是退守石原,如果只拿下汉中,楚军从石原依然可以不依不饶的骚扰汉中,汉中虽在手,但是依旧朝不保夕。此时的石原应该和汉中一样,也是做空城,必须拿下。林青下令,全军步兵全部留守汉中,左将军率轻骑兵扑向石原,自己率重骑兵稍后一步战于石原。
  秦国的军队就像杀红眼的怪兽,踏上战马奔赴石原。刘知远只率五百轻骑,日夜不停。到了夜里,西乡城已经在眼前,他冲入城内,叫起太守,询问城中布防。果不出所料,西乡留守的皆是老弱,根本无法守城。刘知远下令,五百轻骑留守西乡,同时命令太守死守西乡。西乡太守听闻此言,就大概明白了一二。汉中城破,秦军不日将至。
  刘知远完成布防后,带着几个亲信马不停蹄的赶往石原。石原是座大城,应该可以守住,这是刘知远此时期望的。他还期待西乡可以守住一天,那么保住石原的机会就大了一些。
  刘知远万万没有想到,西乡只是汉中河谷的一个小城,其太守是个胆小怕死之人。他前脚离开,后脚太守就打定主意投降秦军。他命令轻骑出城迎敌,轻骑将士们不傻,出城就是送死,正想造反,不料,秦军先头部队就到了。西乡太守下令亲信打开城门,直接投降了。西乡未做任何抵抗就被秦军占领。
  左将军史建瑭一见,秦军居然俘虏了五百楚国轻骑,心中一妙计横生。他下令将俘虏的军服卸去给秦军穿上,秦军换上楚国的南方矮脚马,冲向石原。秦军和刘知远的距离也就是半个时辰的距离,如果西乡能够抵抗半日,石原是有机会守的,此时刘知远根本不知道秦军已在自己的屁股后面。
  天又亮了,石原城到了。刘知远对石原太守下了同样死守的命令后,便带着亲信去荆州搬救兵了。石原太守站上城墙,不到一个时辰,他看到一支楚军轻骑正逃向石原,还大喊着快开城门,放我进城。他不敢轻易开门,以防有诈。但是这支骑兵的身后大概十里地外,秦军正策马快鞭,喊着驾驾驾,杀光楚军等等。太守此时不疑有他,立刻命为数不多的楚军守住瓮城,同时打开一扇城门,放楚国轻骑入城。
  楚国轻骑看似丢盔弃甲,奔入石原。进城门的一刻大喊,杀。太守只觉中计,连忙下令关城门,但是石原守军在瓮城之中,守城门的不到一百人,瞬间被秦国轻骑杀得人仰马翻。秦国部队本来就在身后不远处,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秦军便破了石原城,石原守军则在瓮城中被俘虏。秦军除了在汉中城一战中受到了阻碍,损失近三万人,其余都出现了一边倒的局势。林青选择的时点相当正确。刘知远刚到荆州,正召集军队,自己留在石原的亲信魂不守舍的到了,说是石原丢了。秦军在拿下石原后,并没有冒进。左将军下令修筑城墙,同时将城中百姓全部迁出,迁往秦国腹地,防止楚国百姓里应外合。同时两万步兵,三万重骑兵镇守石原。
  同时,西乡作为防御重镇,所有百姓迁出,加固城墙,五万重骑兵驻扎此地。汉中更是如此,五万重骑兵,五万轻骑兵,三万步兵镇守。三个重镇之间,建立起大大小小数十个关隘。。
  林青一战收复了秦国丢失五十多年的重镇,南楚被抵御在了石原之外。楚国西伐就此失败,将近二十万楚军被奸,三十万百姓迁入秦国腹地。
  林家的地位由此更加巩固,林家军的威名让南楚霸王也不禁胆寒。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