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第四十三章 婚礼的准备

第四十三章 婚礼的准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此以后,赵宽就开始忙着这做这几件事。太师椅及书桌最是好办,托太尉府管事找了个木匠来,将画好的图纸交给他,要求木匠按图制作,至于木料要求采用紫檀。
  紫檀精贵,花费不糜。不过赵宽为邓家婿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府中,府中的管事自是不敢问赵宽拿钱,只是回禀账房是赵宽所用,一应支出便俱从公中拨付。
  防疫手册也好办,不过是将后世的各项防疫知识进行整理,编校成一条条应用条款,共分几个大章:疫病起源与发现;病患隔离法;水源治理法;四害隔离法;卫生管理法等等。这些事本就跟邓盛聊过,这次整理不过更为详尽罢了。
  最难的就是那本《大衍术数》了。撰写这本书,有两个难处。一个是当前书籍都是没有标点符号断句的,数学这种逻辑性强严谨度极高的学问,如果没有标点符号来断句,很容易将看书的人带到沟里去。后世儒生研读孔孟学说,往往将书中之意理解的千差万别,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没有断句,一大段文字下来,随便怎么解释都能说的通。第二个难处是数字的表述,如果采用当前的文字表述方法,牵涉到数字计算时,公式代入就会成大问题,不利于快速计算。
  无奈之下,赵宽在《大衍术数》的第一章就引入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标点符号的概念,对一些简单的标点符号进行了用法标注。另一个是罗马数字的引入,用简单的罗马数字来替代复杂的中文数字,简化计算难度。
  这两个概念一引入,剩下的就简单了。主要还是以代数为主,几何与三角函数只在尾章略有涉及,实际上也就是后世初中数学的水平。其中几何还好些,不过是面积体积计算,列出一些基本方程式即可。三角函数就比较复杂了,牵涉到大量的角度演算,勾股定理、正切反切,特殊角函数值,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等等,对没有一定研究和基础的人来说,看着绝对就是一本天书。然而,纯就实用性来说,三角函数又是极其重要的。
  撰写这本书绝对是一个大工程。虽说书中所说的都是些基础知识,可从简到难,其中过渡跨越不可能直接跨过去,也就是不可能让刚刚学会罗马数字的人直接去研读三角函数,那样非晕了不可。所以,怎么平滑的过渡也是很让人考究的。好在有后世数学教材做蓝本,赵宽一点点回忆,总算有了撰写的方向与思路。
  对于婚事上的事,赵宽也就放手不管了,主要精力都花在做这几件事上。凡是婚事的进程邓盛都提前跟赵宽进行沟通,需要赵宽亲力亲为的事,就让赵宽去做。
  太尉府嫁女,请了大儒荀爽为媒。荀爽是颖川“荀氏八龙”之一,出自颖川望族荀氏,当时经学大家,号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这里的慈明指的就是荀爽,他的字是慈明,意即荀爽才学为八龙之冠。党锢之祸时,荀氏八龙也在禁锢之列,后黄巾大乱时,党锢解封,五府(大将军、太傅、太尉、司徒、司空)都征召荀爽,荀爽坚辞不就。荀爽这次是来京中访友,邓盛便请了他作为赵宽的媒人代表赵宽向太尉府提亲。荀爽本是不沾庶务之人,只是一向与邓盛有旧,拂不开他的面子,又听说新婿也是出自颖川,有这一份乡情在,才应承下来。
  颖川荀氏除了八龙,子侄辈荀彧,侄孙辈荀攸都是谋略出众的杰出之士,可见荀氏一族的底蕴。
  荀爽初见赵宽,便对这个同郡后辈颇具好感,虽说这个少年出自寒门,但举止言谈却不见丝毫粗俗,显得很有教养。这样的品行,没有一定文化底蕴拖底,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也就对赵宽出自河间赵氏的说法深信不疑。
  纳采、问名、纳吉这三个阶段都不需要赵宽出面,全由荀爽代劳。偏偏按照古礼,这三道程序又极其繁琐,来来回回的在媒人和太尉府之间打转。赵宽也就眼不见心不烦,省了好大的力气。
  举行婚礼的暂居之所也赁到了。三进的院落,就在开阳门外,离太尉府也就三里地的路,隔了三条街就是太学。院子不大,却甚是华美精致,据说本是前朝外戚窦氏的产业,窦氏衰落之后,辗转了好几个权贵之家,最终被邓氏赁到手中。赵宽特意去看了,因究竟不是自家的产业,也没什么好挑剔的,只是提了些修缮的意见便罢。
  由于订了邓缃为妻,每日里教邓盛练太极时,邓缃便再也不露面了。这是礼,男女婚前不宜再见,否则于礼不合。赵宽倒是无可无不可,只是突然间不见邓缃,总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
  过了约莫近十日,木匠将太师椅和书桌送到了太尉府赵宽的偏院。开阳门的那座院子还在修缮中,赵宽便依旧在太尉府落脚。
  这套家具是用紫檀做的,木料细腻,打磨地极为光滑,外面又用桐油刷了几遍,古朴典雅,透着一种低调的奢华。赵宽看了很是满意,做出来的成品几乎与后世相差无几。
  防疫手册也已撰写完毕,特意去市面上找了上好的“四尺丹”纸,细细地抄了,再用线订了,取一个檀木匣子装好。“四尺丹”纸是雒阳市面上卖的最好最贵的纸,据说是蔡伦的弟子孔丹所创,是后世宣纸的前身。
  最后就只剩下《大衍术数》了。这部数学专著实在是工程浩大,前期的初等代数还好,越写到后期越坚深,有很多公式他自己都记不起来了。本来还要对这些公式进行阐述和验证,写到后头实在吃不消,也就直接给出公式了事,颇有点敷衍了事之嫌。为了将这三件聘礼准备好,赵宽殚精极虑,从早写到晚,思路顺畅的时候,常常通宵达旦,即便如此,也是堪堪在纳征之日的前一天才结束了《大衍术数》的编写工作。
  这日下午,特特地请了荀爽过来,请他对这三件聘礼品评。年届五旬的荀爽一身布衣,坐着一辆轻便的牛车便到了太尉府的门上,赵宽亲自在府门口迎候,将荀爽接到偏院。
  刚刚见到披红挂绿摆在厅内的太师椅和书桌,荀爽便惊奇不已,问道:“济之,此为何物啊?看着倒像是书案,只是这书案也太高了,另外那个是胡床么?”
  赵宽笑道:“荀先生,这是我设计的书桌和座椅。作为聘礼送给邓家的,您老人家不妨试试。”
  说着便扶了荀爽坐到了书桌前的太师椅上,那椅子的坐垫和靠背上还放了两条皮毛垫子,一坐上去便如坐云端,很是柔软舒适。
  荀爽摩挲着太师椅的两条扶手,入手润滑细腻,并往后靠了靠椅背,不由笑叹道:“这东西好,坐上去轻松自在,双腿下垂,腰背还能时不时地休息一下。济之,果然奇思妙想!”
  接着,又端祥眼前的书桌,高度恰好与身下的椅子齐平,书桌上搁着文房四宝,还点了一炉宁心静气的龙脑香。
  赵宽从书桌的抽屉中取了一轴卷纸展开,笑着对荀爽道:“还请先生给小子留一副墨宝,试试这套家伙什是否合用。”
  汉时桌案可没有抽屉,荀爽见这书桌宽宽大大地,下面还藏有这么一个机关,便于存放纸张和书籍,更是赞叹赵宽心思灵巧。当下,便依言取了笔,将纸轴两头用镇纸镇住,略一沉思,写了“佳儿佳妇,天作之合”八个大字。
  书写过后,荀爽才真切体验到这书桌与椅子真是绝配。以前跪坐在书案前写字,时间一久,腰背便如断了一般,膝盖也是肿胀疼痛,而这书桌和椅子则完全解决了以上问题,即便坐上几个时辰也不会觉得劳累。
  见猎心喜之下,不由向赵宽笑道:“此物大佳!老夫为了你的婚事,跑前跑后的,总该值得这一套家什。济之,明儿有空也照这样子给我来上一套。”
  话音刚落,便听到门外邓盛的声音:“慈明兄不地道。这玩意我还没享受到呢,你倒先用上了。用了还不够,还要照做一套……”
  却是邓盛听说荀爽来了太尉府偏院,便赶过来见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