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刀尖上的华尔兹 / 24.偷师

24.偷师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血管外只有40张床位,相比其他外科规模要小的多。科里没有实习生,规培医的数量也很有限。余依桦做了三年带教,手里翻来覆去也就这几位规培而已,所以对这三个手下很熟悉。
  三人是什么货色她再清楚不过了,甚至其他规培是个什么程度她也能猜出个大概来。
  真要说他们真的很差?其实也不至于,都是正经医学院毕业的医学生,理论知识绝不会差到哪儿去,要不然也不可能毕业第一年就拿到资格证书。
  他们早就已经被考试绑架了,满脑子都是知识,但就是没法转化成实践。
  工作上大事有上级医生顶包,小事出了错无关痛痒,最多被骂两句也就过去了。等真正上了一线,发现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才会真的着急。
  因为那时候一切都得自己做决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杀”掉一位病人。
  这三位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平时工作无非在混日子罢了。有些问题她强调过很多次,可过了大半年,该不懂的他们还是不懂。
  但谷良不一样,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对局部解剖非常了解。这种了解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那种,而是贯通在了他的日常工作之中,显然已经经历过了现实的洗礼。
  说白了,他就是来偷师的。
  但对于余依桦的问题,谷良不知该如何回答。真要说得这么直白,从语气上总有点嚣张的感觉。
  他犹豫了下,改变了原本想要说出口的话。转而换了个角度,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此来的目的。对女人嘛,卖卖惨总是有效果的,更何况对方还是位新晋母亲。
  “我是急诊外科的规培医,平时也没手术可做,所以抽空来这儿看看,希望能学点有用的东西。”谷良说得很随意,嘴角还带上了些苦笑,那种多年遭受不良待遇的悲伤顿时溢于言表。
  余依桦也知道这种痛苦,就在一年多前她们的血管外也是这种情况。但再怎么说,并科也总比取消手术室来得强。
  这已经不是在卖惨了,而是真的惨。
  她看着病人的伤口,叹了口气:“我这儿就取个血栓而已,其实学不到什么好东西。”
  其实谷良看到她从巡回护士手里接过拆封的导管,就已经知道取栓是没法学了。按她的年龄,刚来血管外科就已经接触到了导管取栓,真正的手动取栓方法可都是老古董了,恐怕连见都没见过。
  谷良用的缝针取栓的手法也完全是自创的,没有参照,但实践过程中已经渐渐成熟。单从结果上看还算不错,可以继续沿用。
  既然学不到取栓,学个缝合也可以接受。毕竟血管缝合没有器械可以替代,一切都得靠医生的手来实现。
  “我想学8字缝合。”
  余依桦点点头,不再多话,靠着b超快速取了栓子,在股动脉上做了个8字缝合。
  谷良看得出来,她为了让自己看清楚特意放慢了手速。
  在手法上,女性纤细的手指成了一种优势,谷良看完全程,确实和她没得比。
  余依桦的穿线打结特意放慢了速度,但指关节的弯曲转换依然流畅,该出力的时候没有犹豫,该收力时也从不贪心。
  在打结的过程中,为了切口的对合工整,她还用上了镊子对吻合处进行细微处理。
  最过分的是,在处理的时候,手术结只打了一半,她只靠着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就轻松稳定住了缝线,防止松动。空出的右手能拿起镊子,对切口进行修整。
  在那三位规培眼里,也就是个普通的缝合而已,可谷良在缝合上已经略有小成,能看到的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他手里做着相同的动作,心里暗暗称赞,同时也给自己的训练安上了一个目标。
  生存模式还有最后一次暂停机会,至少要在接下去的十几个小时里,把手里的技术提升到这种程度才行。
  结扎完后,余依桦强调了一遍反8字缝合的必要性,又指出了打结时缝线的力度得适中。太松的手术结,会让破口渗血,太紧虽然能立刻止血,但会改变切口表面形状,从而改变血管管腔内的血流动力学。
  高速流动的血液不会凝结,可一旦有了障碍物,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子就会在这里聚集,产生新的血栓。
  这也是介入能彻底替代切开取栓重要的一点。
  介入只是切开一个小口,术后病人本身的肌肉就会对血管进行加压,医生只需再给些加压包就能让血管自行愈合。但切开取栓就不同了,必须先缝合血管上的切口才行,对主刀医生的缝合技巧有不小的要求。
  这位病人的血栓不多,也就7cm的长度,所以手术时间也不长,一个多小时就就结束了。
  要不是为了让谷良看清过程,或许时间还会更短些。
  结束后谷良并没有急着离开,又向器械护士讨要了几根缝线,找余依桦示范了一遍自己的动作。毕竟他不是血管外的医生,没法上手术台,只能在手术外讨教。
  “你手法不错啊。”
  余依桦本来还以为是个爱学习的小萌新,没想到实力一点都不比自家的住院弱。而且在她看来,只要彻底控制住手指的力量,谷良完全可以搞定股动脉上的8字缝合。
  都这样了还要学?
  来自余依桦的赞赏+20(711)
  她马上想到了自己科里那三个不成气候的规培医,刚取完血栓就早早离开了,全部观察的重心全放在了导管取栓上,对真正的手上技术毫无兴趣。
  这样一对比,实在让人唏嘘。
  “你手法很不错,基本可以算合格了。只要再多注意关节,不要太僵硬就行。”
  虽然得到了正面评价,但谷良很清楚,在塑料皮条上缝合打结和血管完全不一样。皮条本身材质的问题,很难做细小缝合,不论切口还是缝合都被放大了。虽然这符合戴上放大镜后看到的实景,可急诊外科是没有手术放大镜的。
  还得再练才行。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